学霸终结者(校对)第4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1/517

  众所周知,这部片子的名字,叫做《盗梦空间》;
  直到上个月月底,片子的后期制作才算彻底完工。
  这片子是2009年7月到11月开机的,拍了四五个月,后期制作和剪接又用了半年多,着实是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毕生心血之作。
  工业光魔正是2009年11月~12月搬迁到中国国内的。当时其选址暂且放在了钱塘的滨江动漫产业城,和初音系原来自有的做动画片团队放在一起。
  所以,《盗梦空间》也是实打实地第一部“100%后期特效制作在中国本土完成”的顶级大片。
  100%中资的传奇影业拍摄,100%中资的工业光魔后期,100%中资的初音娱乐国内发行,这要是再享受不到最顶级的国产片优待,这个星球也不用混了。
  《盗梦空间》在北美的发行,当然还是交给传奇影业的老主顾华纳。
  至于全球其他市场,一部分由华纳牵头联络各国本土发行商,主要是欧洲和南美市场。东南亚和日韩系则是初音娱乐第一次尝试自筹渠道、打开局面。
  克里斯托弗·诺兰,才完工歇息了半个多月,这两天正在看《魔兽世界》的剧本草稿。等《盗梦空间》的上映活动告一段落之后,就会全身心投入到《魔兽》中去。
  诺兰和传奇影业老板托马斯·图尔,本来希望顾莫杰把《盗梦空间》的首映日放在7月13号——那个日期,就是历史上《盗梦空间》的首映日。
  这一年的暑假,好莱坞有十几部新上映的大片、竞争相当激烈。
  但纵然档期如此宝贵,愣是没有一部敢在7月13号之前首映的。暑假的前12天,院线里面都只有寥寥可数的儿童节上映、即将下档的老片。
  之所以如此,当然是因为世界杯是12号结束的。
  世界杯之威,无人敢缨其锋。
  就算是自命最牛逼的好莱坞大片,也知道和世界杯撞档期纯属找死。
  不过,顾莫杰想得更深远,他让诺兰和图尔把档期再往后压了10天,放到7月23号,一个星期五上映。
  诺兰一开始非常不解,据理力争,后来顾莫杰告诉他,之所以这样,是为了确保中美同期上映。
  2010年的夏天,本来国内市场是有一部冯XX的大片挤档子的,顾莫杰一番威逼利诱的斡旋,把冯导的货踢到了七一开档,华谊也不敢不依——反正看“情怀片”的人么,哪怕在世界杯期间也是会闲着去看的。
  顾莫杰这么一解释,诺兰和图尔都没什么可说的。一部暑期大片,本来就不可能火满60天,稍微晚点也不是不能接受。既然多出来11天,索性把宣发预热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
  两人唯一一点狐疑,或许就是觉得老板不该太重视中国市场:即使年初的《阿凡达》在中国市场拼下了超过全球票房十分之一的收入,那也只是十分之一,不该为了十分之一而延宕全球速度。
  结果,原定的7月13号一过,诺兰立刻亲身感受到了延期上映的好处。
  初音体育大数据和德国队合作、帮助德国队夺得冠军;
  初音俱乐部高调买下世界杯史上进球数最多球员、本届金靴奖克洛泽。连带着初音队新任主教练克林斯曼的聘用,也变得更加惹人注目起来。
  顾莫杰在约翰内斯堡和墨克尔谈笑风生指点江山。他开着全球仅有一辆的保时捷918X在约翰内斯堡拉风的街拍视频,更是已经刷爆了初音视频和YOUTUBE。
  初音的品牌,一时间在全球刷爆了。这对于电影的宣传,无疑是重大利好。欧洲和拉丁美洲的二十亿人口,都是极度热爱足球的,对于美式商业电影倒还在两说,如今这块巨大的差补人群,都被导流了进来。
  这十天,是彻底发酵、爆炸式宣传的十天。
  ……
  7月23日,首映日,顾莫杰亲自飞到洛杉矶,参加了0点首映式。
  本片的制作方传奇影业,已经被中资100%收购了,但依然是一家注册在美国的电影公司、公司地址也依然是在好莱坞。
  很多人或许会奇怪:为什么工业光魔可以搬迁到中国,而传奇影业反而不行。
  其实这里面有一个门道,顾莫杰一开始也不知道,还是托马斯图尔提醒他的:
  奥斯卡奖,或者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其实只是一个美国国内的奖项。每年的参评影片,都是在好莱坞拍摄、或者至少也要是在北美的其他电影公司拍摄的,才能够参评主赛区。
  而北美以外的外国片,只能参加“最佳外语片奖”之类的项目。
  如果初音原创把传奇影业搬到中国,它拍出来的片子就没法参加相当一部分奥斯卡评选了。
  很多人都以为奥斯卡奖如此牛逼、一定是最强的国际电影大奖,这根本就是一个误区。
  北美洲最牛的国际电影节,其实是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电影节,和欧洲的柏林、威尼斯、戛纳三大电影节性质差不多。而奥斯卡,只是美国的国内奖。
  只不过美国的文化影响力太牛逼,所以大家觉得美国奖比世界级奖还厉害。就像很多人觉得NBA总决赛比奥运会篮球决赛牛逼。
  一个道理。
  所以,电影爱好者们其实也大可不必觉得:为什么奥斯卡近百年,亚洲国家的演员怎么好像没拿过什么大奖?
  主要原因是,就算你排出世界上最好的片子,但是不在好莱坞圈子里混,就根本没参赛的资格,最多和李按那样混个“最佳外语片奖”。
  就像哪怕立陶宛队在奥运会上击败了美国队,也没法拿NBA总冠军。
  顾莫杰眼下还是要刷一刷这个逼格的,但是将来么,可就不一定了。
  他可不会容忍奥斯卡一直保持世界最高水平象征的。先稍微拿个几次奥斯卡,证明咱有实力,将来再另起炉灶。
  闲言休絮,单说顾莫杰亲自赶趟来到洛杉矶,直奔环球影城。
  这次的首映式主场,是在《盗梦空间》北美区发行商华纳兄弟的场地,连时代华纳的大老板杰夫·比克斯都亲临现场了。顾莫杰的位子,也被排在比克斯旁边不远。
  时代华纳集团好歹也是一代传媒巨擘,旗下拥有全球六大电影发行商之一华纳兄弟、全球三大唱片公司之一的华纳唱片、以及CNN有线电视新闻网、《财富》杂志、《时代周刊》等等一系列传媒神作。如今的集团市值也有2000多亿美元。
  董事长兼CEO的杰夫·比克斯的个人占股虽然微不足道,但是仗着手下公司目前市值超过初音集团一倍,肯亲自陪同顾莫杰出席,也算是给面子了。
  两人此前并不熟悉,这也算是第一次深聊。看得出来,华纳对于顾莫杰将工业光魔搬到中国,多多少少还是有想法的。只不过基于“敌人的敌人就要支持”的心态,索尼系已经反了初音,华纳就反其道而行之了。
  聊天的时候,顾莫杰还想起看看索尼系的人今天有没有派人来自取其辱,环视了一圈贵宾区也没找到马克林登,问了之后才知道根本没来。
  估计是半年前被《阿凡达》吊打得太惨,如今都不好意思露面了。
  都没有敌人可以吊打,真是寂寞啊。
  顾莫杰和杰夫比克斯聊着,时间已经接近午夜了。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带着“小李子”莱奥纳多为首的一票主要演员,踏着红地毯走秀讲话,面对长枪短炮各种互动。
  诺兰讲完之后,场内的大屏幕镜头纷纷给到顾莫杰这里,华纳影业的本场主持人也鼓动着大家起哄,让传奇影业和工业光魔的幕后大老板亲自上台陈词。
  顾莫杰有些尴尬,没想到这个桥段,他也没有准备讲话词,只能是信步上台,随口扯一点了。
  “今天本来是临时决定来这里参加首映式的。因为在中国,《盗梦空间》这部电影也会在今天同期上映,那里的事情我也忙不开。最后,还是决定尊重一下好莱坞,尊重一下本土制作方。作为投资人,讲那些电影艺术和剧情内涵,就太没诚意了,那些都是诺兰导演和编剧的话题。我就简单说一句:这部片子的目标票房,是10亿美元以上,其中中国区票房就要力争达到2亿美元。希望经过此片之后,大家不会再对工业光魔搬迁到中国之后的技术实力有所怀疑,我们也欢迎一切友好的、真正以金钱为合作衡量准绳的合作者。谢谢大家。”
  顾莫杰一下台,大厅里的灯光就暗了下来。
  简单几个片头曲LOGO之后,莱奥纳多、权宝儿和渡边谦三个角色,就出现在一座日式风格的宫廷中。小李子颇有影帝风范地循循善诱:
  “世界上,最难被消灭的病毒是什么?是思想……”
第三十七章
盗梦空间
  《盗梦空间》的水准档次自不待言,本来就是会在明年3月份的奥斯卡评奖上冲最佳影片提名的存在。
  莱奥纳多的演技也是影帝级别的,只可惜他出道太早、太奶油,所以被人压了好多年。
  宏大烧脑的设定,华丽跳跃、幅度出人意料的镜头拼接,给每一个观众一股股反复穿梭时空的错觉。
  一切利好的方面,都一如另一个时空的轨迹,丝毫没有意外。
  而初音系介入之后,工业光魔在特效处理上的表现力,更是又上了一层楼。
  暂且按下那些泛用、通用的技术不表,单说因为初音蝴蝶效应带来的改良。
  最大的效应,当然是《盗梦空间》被直接3D化拍摄了——平行时空的那部《盗梦空间》,为了省5000万的额外3D成本,在拍摄的时候就没考虑3D。人类历史上首部纯3D大型制作,是半年前的《阿凡达》。
  如今,这片子从头到尾是顾莫杰投资,区区5000万美元的额外投入,也就顺理成章了。
  只不过,在最后上映阶段,基于诺兰和图尔的劝谏,说这片子并不是非常适合大场面,所以还是分成了3D/2D都有的院线播放方式,想看3D的去看3D,对3D还不太接受的观众,也能看2D。而3D的票价显然会普遍比2D的贵50%左右。
  差分梯度的价格设置,也是为了确保同时拉住不同收入阶层的观众。
  除了3D化这个最大的改变之外,其余技术上的小改良也是不少的。
  原戏当中,艾伦佩姬在梦中的巴黎街头咖啡馆,向莱奥纳多学习筑梦理论时,梦境崩坏的瞬间,是用大量的压缩空气爆破技术,将街景一一爆破崩塌的。而最后在四重梦里面,梦境崩塌也用了无数高楼大厦被无形风暴加速风化、摧毁这种表现形式。
  凡此种种相对粗糙的处理,还有好多处。
  说句公允的话,那些原计划中的特效处理手段,放在平行时空2010年的技术水平来看,那还算是中规中矩的。
  但是眼下初音原创旗下固有的团队,对3D光影化妆乃至其他裸眼3D技术的造诣,早已突破了那个时代,所以在这些表现“虚拟世界崩坏”的场景上,毫无疑问可以帮工业光魔做得更好。
  不出意料地,当巴黎街头和另外两组世界崩坏镜头出现时,外行人或许没法一瞬间看出差距,只是觉得“这些画面太酷炫了,比原先的同行都酷炫,但是也说不出究竟怎么酷炫”。
  而内行的、本来就是好莱坞各大后期公司的特效师们,却是一瞬间就发现了工业光魔在这方面的提升。
  被中国人买走之后,技术竟然不降反升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1/5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