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终结者(校对)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517

  一份杰夫辛顿教授的述职报告上,提到的一家外协合作单位,引起了拉利佩奇的注意。
  “云安全?对僵尸网络和灰鸽子源头的主动防御?对高危网站与社交用户的主动标注、提示?哼,概念倒是提得很大,也不知道有几分真材实料。”
  看着报告上提到的研究方向和科研基金配置方案,拉利佩奇刚刚被药物刺激到极度亢奋的大脑,不免有些轻蔑与不信。但好奇之心却是更加炽烈了,恨不得要把脑子剖开,好生条分缕析地把这玩意儿描述的远景吃透。
  也亏得那颗药,以及刚刚在纳斯达克成功敲钟带来的好心情。否则,以他这般日理万机的大忙人状态,也是不可能深抠这么一份报告的。
  拉利佩奇看着看着,心中却越是心惊,也没注意到时间过去了多久。对方的眼光之远,很多地方都触到了谷歌现有Adsense体制下公信力的隐痛点所在,竟似是为谷歌提升自己品牌形象而做的量身定制一般。
  “嘿,拉里,不去吃点么?刚刚纽约回来,就这么急?”
  一声呼喊打断了佩奇的思路。他的办公室门被来人毫不掩饰地应声推开,连敲门这种礼节都没有。佩奇不用抬头,光听声音就知道是他多年的老搭档谢尔盖·布林了。
  谷歌公司的管理很松,很人性化。稍微重要一点的员工,都会有独立办公室,连装修方案都可以由办公室使用者自己决定,公司不做统一要求。而且绝对不像别的公司那样要用分段式磨砂玻璃隔间,以便老板监视员工在干什么。
  在谷歌,员工上班时间干什么,几乎没有人管,只要按阶段拿出成果就可以了,过程控制是很松泛自由的。
  同时,哪怕是拉利佩奇这种档次的大牛,办公室大小也就和普通部门经理、项目主管的一样,只是地段位置更好一些罢了,并没有等级森严的官本位划分。
  但是,就算管理如此轻松,敢不敲门就直接冲进佩奇办公室,和他扣肩搭背的,也不会有多少。公司的另一个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应该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了。
  布林和佩奇90年代中期就认识,两人是老同学,当年一起在斯坦福大学读的计算机博士。后来佩奇博士学位一到手就投身产业界,布林晚来两年,直到98年两人合伙,开办了谷歌——第一年的时候公司只有七八个人,连办公室都租不起,只是在斯坦福大学旁边租了一间车库,后来从红杉资本拿到了风投,才开始像模像样租办公楼干货。所以两人是贫贱之交,一路苦过来的,交情自然非比寻常,相互之间也懒得讲究礼节。
  佩奇抬起头,眼神中闪烁着找到宝了的火光,对布林招呼道:“嘿,谢曼,我发现了一个天才!”
  谢尔盖布林可没嗑安非他命,所以对于佩奇的炽热,他丝毫没能感同身受。一边拉着佩奇去吃点东西,一边信口胡言:“天才?在硅谷天天都能遇到天才,难道我们就不吃饭了么?走,回头再处理也不迟。跟我说说,昨天你在纽约有没有遇到妞儿对你投怀送抱?”
  布林是公司的技术总监,而佩奇是产品总监,01年以前,佩奇还兼着CEO。所以公司那些经营上的事情、抛头露面的事情都是佩奇在管,两人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倒也分工明确、相安无事。相对之下,布林的技术宅属性,让他在公司上市这种重要时刻,依然宅在旧金山,没有跟去纽约。
  没有听过纳斯达克钟声的人,自然没那么容易晕晕乎乎。
  佩奇浑浑噩噩被布林扯到了食堂,也不知道要吃啥。幸好布林熟悉佩奇的口味和健康状况,拿了两个剔除了蛋黄的水芸滑蛋三明治,几块橄榄油煎北极鲑、些许配菜,就找了个桌子坐下。旁边有员工路过,无不点头示意行礼,却也仅此而已,既不巴结,也不围观,很是随性。
  谷歌的食堂不存在现金,也不存在刷饭卡,也不限定营业时间。只要是公司员工,随时随地随便吃。饮料、咖啡、水果这些也是如此,除了上班时间不提供酒之外,其他一切随意。
  佩奇接过布林递过来的水芸三明治,咬了一口,居然忘了多咀嚼几口,直接就往下咽,顿时被噎得有些胸闷。赶紧拿过柠檬冰茶喝了两口,才算顺了气。
  布林有些诧异,问了一句:“嘿,活计,怎么这么心不在焉?”
  佩奇顺了气,似乎想明白了什么,脸色恢复了郑重,说道:“谢曼,相信我的判断,我今天真的发现了一个了不得的天才。”
  布林终于停下了吃鲑鱼卷的叉子,他很少看到佩奇如此严肃的表情,自然知道对方所言非虚。
  “有多天才?难道和你我一样天才么?”
  “只怕还不止……”
  “噗——”谢尔盖布林一口冰咖啡喷在桌上,“你说啥?比我们还不止?喂喂喂,你这话像是一个昨天才刚刚去纳斯达克敲钟回来的人说的么?”
  佩奇摆摆手,制止了布林的张牙舞爪,慢慢解释道:“听我说完,我只是说,从某些角度来说,那个人有一种让人震惊的全才,这一点你我都比不上。你想想看,自从Adsense上市,到今天,已经15个月了。我们天天殚精竭虑想要做的,都是些什么?无非是怎么样让Adsense的广告有效点击次数更加精准、能够更好地剔除虚假点击和恶意点击,让全世界都相信我们谷歌。可是我们花了15个月的时间,从来就没有想到过,主动出击,建立有别于传统被动防御杀毒软件模式的、主动防御的网络体系——好,就算退一步,在辛顿教授提出‘深度学习算法’之前,我们没法把传统安全做成‘云安全’,可是辛顿教授提出深度学习算法之后呢?为什么我们还是没能第一时间想到这一点?却让一个外行的后生晚辈先想到了?而且还做出了非常巧妙的、可以作为公益科研打擦边球的运营方案?”
  谢尔盖布林听着老搭档越说越严肃,他也是越听越心惊。
  如果佩奇所言属实的话,那么做了这件事情的人,无论是眼光之敏锐老辣,还是手腕之举重若轻、玩法若无,抑或是技术上的紧跟时代脉搏,都是绝对的一时之选了。
  听完这一切,布林也是郑重地感慨了一句:“如此说来,便是你我,单论才能和敏锐,只怕也没有这样的人全面了——也许你对互联网运营的理解,比那人要深刻得多;或许我对互联网技术的掌握,比那人强得多。可是同时兼通运营、技术与法律漏洞三方,挑出如此精妙的技术方向,你我谁都做不到,甚至都没法想到去相互启发。”
  布林顿了一顿,似乎是想起了两个久远的例子,然后缓缓说道:“这个世界上,我曾经只见过两个人,能够如此兼通这几个领域,并且带着他们的公司飞速崛起。而这两个人的公司,明显都不属于我们这种扁平化管理的、众智启发的类型。他们都是强力的执行者,连他们的公司,都有强烈的创始人意志烙印。”
  佩奇也悠然神往地回忆了一下,对老搭档说道:“你说的那两个人,是盖茨和乔布斯吧。”
  “是的。”
  “那么,今天有没有兴趣见见第三个?”
  “求之不得。”
第九十章
谷歌想入股?
  接到辛顿教授打来的电话时,顾莫杰正准备和费莉萝一起用晚餐。
  然后,听了仅仅两句,顾莫杰便被雷得外焦里嫩。
  “你是说,拉利佩奇想见我?今晚一起吃饭?我能确认一下么:你说的那个拉利佩奇,就是谷歌的创始人拉利佩奇?”
  顾莫杰茫然地复述了一遍电话另一头杰夫辛顿的话,然后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如果此刻他旁边还有第三个人的话,那个第三人一定会误会,认为顾莫杰如此复述是故意说给旁边的人听的,是为了装逼。
  就好像一个在迪拜帆船酒店里分享朋友圈动态的人,一定会希望苹果机自动为他加上一条后缀:两分钟前,位于迪拜帆船酒店。
  幸好旁边没有第三人,只有一个费莉萝。
  幸好费莉萝太了解顾莫杰了,所以绝对不会认为顾莫杰是在装逼。
  他是真的惊讶。
  “好吧,不用准备任何企划案、只是吃个饭,随便聊聊是吧?那我准时到。”
  顾莫杰挂了电话,对一旁的费莉萝耸耸肩:“看来我们要8点钟才能吃上晚饭了,得现在赶去山景城。你饿了么?一会儿还要你给我翻译。”
  费莉萝双眼中有一股迷醉。她身边的这个男人,似乎就是世界的焦点,无论学界还是商界的牛人,都会自发凑上来结交。费莉萝觉得自己的惊讶已经欠费了,回去需要马上充值。
  直到顾莫杰轻轻推了一下费莉萝的肩膀,她才回过神来。
  她赶紧回答:“不饿,人家可是谷歌的老板,我们这就走吧。”
  “那就是饿了。”顾莫杰霸道地下了结论,然后转身去隔壁餐厅点了一份外卖的鲑鱼手卷,没让加寿司饭,回来递给费莉萝,然后两人才出门叫车,前后五分钟都不到。
  “我记得你喜欢这个口味——如果你没饿,你回答我的时候,是不会强调‘我们要去见的人是谷歌的老板’的。”
  最近这大半个月,费莉萝和顾莫杰也算是朝夕相处,工作和生活上都在一起,顾莫杰对费莉萝的脾性也摸得更清楚了。随便听几句话,都能够揣摩出语言背后的真实心意,这份细腻,着实让人暖心。
  费莉萝坐在车上,慢慢地啃着鲑鱼卷,不时地把脸侧过去,不让自己的眼泪流下来。
  “如果我也能够认识阿杰六七年,那该多好。为什么小南高中的时候,我就没想到冒充小南的家长去参加家长会呢……”
  ……
  顾莫杰这段时间一直在忙自己的事情,没工夫关心业界动态。对于拉利佩奇为什么会突然找他,顾莫杰毫无头绪。
  不过,既然被盯上,掏出手机搜一下新闻,顾莫杰就恍然了。
  谷歌公司昨天刚刚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这么大的新闻,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关注,真是不应该。
  “难怪这时候想到见我——说不定就是因为上市成功了,钱多心大。想找点儿新技术领域,加码投资额度呢。”
  费莉萝吃着鲑鱼卷,自然没法同时用手机。听了顾莫杰的话,她才凑过脸去瞥了一眼。同时心中暗暗有些自责:阿杰那么忙,没空看新闻是正常的。自己一个做助手的,居然都没帮他留意到这么重要的消息……
  顾莫杰酝酿着思路,费莉萝则是在那里胡思乱想脑补,车很快开到了山景城。
  拉利佩奇约的地方,也是一间滨海酒店,就在谷歌公司北面的海湾边上。顾莫杰看了一下周遭氛围,似乎这儿经常会被谷歌的人包场。
  顾莫杰和拉利佩奇相互并不认识,所以下车之前他给杰夫辛顿打了个电话,对方便提前在那儿等了。顾莫杰一到,就被辛顿领着,上了顶楼露台。
  山景城是硅谷的核心区域,格调比之贝尔蒙特那种外围小城镇自然又有不同。
  这儿的海景酒店,往往是造在一道道防波堤堆砌起来的填海地块上,所以南北两面都是大海,景致非常阔朗。迪拜的棕榈岛,就是从这种结构学过去的。
  毕竟,有钱人扎堆的地方,人人都想住海景房。可是天然的海岸线只有那么长,于是房地产商就想到了这种“层层围海”的做法,最大限度增加沿海的“表面积”。在整个美国,除了旧金山湾区之外,也就佛州的迈阿密喜欢这么搞了。
  从电梯里出来,一股浓烈的咸腥海风扑面而来,顾莫杰顿时觉得精神一爽。前后两面都是通透的海景,这种地方,顾莫杰还真没来过。
  见到顾莫杰进来,原本坐在一张长桌前的两个年轻人便站起身来。
  “欢迎,这位就是顾先生了吧。真是没想到,这么年轻。还带了这么美丽的女士。”
  简单的会话顾莫杰不用翻译,直接就答了。他也迎上去,握手客套:“佩奇先生和布林先生也不老——等我30岁的时候,还不知道能不能在纳斯达克上市呢。”
  这话听着随和,却也不乏自大之意。拉利佩奇一愣,还真没想到顾莫杰心气这么高,想30岁前就在纳斯达克上市。
  幸好互联网业界的人都年轻,不虚伪,当下几人一笑而过,也就算是认识了。坐下开始用餐。
  美国人不爱在酒桌上谈事,如果非要边吃边谈,多半会安排成冷餐会,都是自助的凉菜。
  佩奇和顾莫杰碰了下杯,说道:“顾先生的策划和近期的动作,我们都关注到了。没想到顾先生在中国,已经是一名如此有成就的企业家了。至少我和谢曼在19岁的时候,还做不到这么好。”
  顾莫杰抿了一口,不骄不矜:“接受系统教育也是比较重要的,虽然我已经创业了,但是我还是觉得大多数创业者应该念完书再创业。”
  布林随和地插了句嘴:“也不一定,当年盖茨要是读完哈佛,说不定微软就轮不到他来建了。远的不说,就说今年——咱美国也有一个和顾先生差不多的例子;说来也巧,也和当年的盖茨一样,是个哈佛在校生。马克扎克伯格,搞了个叫FACEBOOK的社交网站,不知道顾先生听说过么?如果扎克伯格等到哈佛毕业再做这事儿,说不定也轮不到他了。”
  顾莫杰谦逊了一句:“当然听说过,扎克伯格先生也是我学习的榜样,至少他如今的身价市值,已经在我之上了。”
  顾莫杰这句话,其实有些过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5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