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1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9/766

  萧穗知道,母亲更关心的是什么。
  所以离开制片厂后,她就一脸做错事的表情,低头不敢抗辩。
  苏萍也不知道女儿和顾骜具体是怎么发展的,一路不好多问。直到回到住处,她才客气地给顾骜沏了一杯茶,然后把女儿拉回卧室里拷问:
  “你们果然是在美国干下的好事吧,其实我当初也预料到有这种可能。他是拿逢场作戏的借口逼你的么?”
  萧穗看着母亲,直言不讳:“妈,是我主动,我是真心的。小顾也很有担当,他说过毕业了娶我,连安全措施,后来都是他主动提议用的。只是一开始在美国那几次不方便,才没用。”
  苏萍好悬没气晕:“你……我不是反对你交往,但你好歹矜持一点啊。当年被人骂女流氓你还不记苦?对男人太主动,是要被人轻贱的。”
  “可我就是爱他,何况正因为我的言语不值钱,我才要表达得轰轰烈烈一点。不主动把身子献给他,我自己都觉得对不起他。”萧穗一边说,一边间歇地死死咬住嘴唇,那痛切的语气,把嘴唇都咬出血了。
  苏萍彻底被女儿弄得无奈了。
  女儿自己投敌,家长想争取些保障,也很难开口。
  这就跟后世女生肚子里怀上之后,再联合男友回来逼宫差不多道理。原本想开口要房要车的丈母娘,都只能尴尬了。
  当然了,苏萍并不是要房要车,她如果要房要车这事儿倒好办了,顾骜别的没有就是有钱。
  她是担心女儿才读了半年大学,谈婚论嫁至少是三年半之后。顾骜这么能耐,谁知道再过三年半飞黄腾达成啥样、会不会有其他不要脸的小姑娘来插手呢。
  她只是略略把自己的经验担心对女儿一说,谁知女儿又说出一番差点儿气死她的话来。
  “妈,我想过了,不管小顾怎么对我,我都心甘情愿的。这几天我甚至在想,将来他要是外面有女人,肯帮他生个孩子,也没事,我当亲生的来养。
  我但凡肯做到这样,他就算遇到年轻漂亮的,也不肯把我休了的吧——放心,我不觉得委屈,只要他真心爱的是我,跟别的女人只是想传宗接代。医生查了,说我至少停上几年安眠药,才有可能把胎儿智力的隐患降低,这是我对不起他,我也不想停止创作。
  我不也不是你亲生的么,你照样对我这么好。是你给了我信心,以后我也会对自己的养女像亲生的一样。”
  苏萍瘫坐在床上,垂泪涟涟:“冤孽啊!”
  她自己年轻的时候,其实并不是不能生,只不过18岁就靠着年轻漂亮红了,难免陷入了名利网中,想多拍戏多红几年。
  而怀孕生子加上恢复身材外貌,至少要耽误好几年,对于一个女电影演员来说或许就错过继续红下去的机会。她丈夫又有前妻的两个孩子,所以不逼着她生,她便乐得将萧穗姐弟视如己出。
  没想到最终却给女儿做出了错误的榜样。
  “罢了,这事儿就先这样吧。顾家是钱塘人?他家里家长都在吧?过完年,咱好好说道说道。”苏萍最终还是放弃了直接交涉,决定叫家长敲定承诺。
第181章
锦衣昼行
  摆平了苏萍这边、承诺过年后双方家长见一面拜个年,萧家的危机总算是应付过去了。
  毕竟时代就是这样,哪怕萧穗自己再轰轰烈烈放得开,有些事情家长那边也是很难绕过去的。
  这也就是萧家长辈都是搞文学艺术的,思想相对开明。如果换个人家,说不定连婚前先在一起都接受不了。
  第二天,洗漱穿戴整齐,吃过早点,萧穗跟顾骜商量,想回学校看看,如果室友和要好的闺蜜们都还在学校,那就请出来吃顿饭:
  “老公,我毕竟是考完试就找借口离校了,要是回来后不露个脸,容易被人传闲话嚼舌头,还当我整个寒假都在国外呢。”
  萧穗也是想多拉几个见证人,在学校里,还是合群点儿比较好。
  顾骜当然不会拒绝:“行,不过她们还在学校么?现在都正式放寒假了吧。”
  萧穗笑答:“没那么快的,寒假不封宿舍,好多同学还想多玩几天呢。”
  这种情况在80年代的大学生里非常常见,尤其是大城市。
  因为大家平时学业很繁忙,不比21世纪大学生可以放羊翘课,因此只有寒暑假和周日才有时间出去玩。
  此时城乡差距又大,外省农村来的大学生,仅凭平时的空闲,根本看不够沪江这种“花花世界”。
  哪怕买不起东西,去金陵路霞飞路外滩逛逛,解解眼馋也好。
  顾骜便从善如流:“那就最好了,人多的话去锦江饭店吃吧,少的话直接领来这里也好。除了吃饭,还有什么活动,你自己想吧。”
  萧穗想了想,提议:“要不饭后请她们参观一下香江人的拍片的外景搭建?我昨天听邵爵士说,无线的人今天开始就要在外滩开工了,市旅游局的梁局长亲自打的招呼。一来让她们也看个新鲜、开开眼界,二来也证明我真做了香江大片的编剧,这次出去完全是为了公干。”
  在名牌大学的文学院,经常翘课搞特殊,还是比较招仇恨的。
  而唯一消弭不服的办法,就是拿出业绩来。
  比如你要是能经常发表《人民文学》,那么即使你三天两头说要去外地作协开研讨会、请长假,那也是照样能专治各种不服的。
  夫妻俩一合计,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本来打算打个出租车,不过临出门的时候,两人在走廊上遇到了邵爵士。
  寒暄了几句,听说顾骜要出门、而且在沪江居然没有座驾,邵爵士当场送了他一件礼物,也算是答谢他这次的引见之恩。
  包船王可是捐了1000万美金求题字,邵爵士却只出了点小钱,便混到了这次见面机会。自然要在纪律允许的范围内,再礼尚往来一下。
  “小顾,这辆车呢,拍戏的时候要当道具使,拍完后你就留着开。毕竟运回香江也不少成本,二手处理了吧。”
  邵爵士话说得很漂亮,然后让小妾方华把今早刚刚空运来的一辆1936年款梅赛德斯奔驰老爷车送给了顾骜。
  方华笑着给顾骜解说:“顾少,这辆车是《沪江滩》里要作为冯敬尧座驾用的,奔驰770,够气派了吧。”
  按照邵氏拍片的成本抠门,本来的历史上自然是没有这种好货的,最多在道具组随便找辆老爷车拍。
  不过既然如今与顾骜合作把事儿的影响做大了,邵爵士也不会吝惜小钱。
  奔驰770是老爷车里相当有名的了。如果加上K字后缀,就是元首专车了。不带K的非防弹版,在收藏车市场上也能值二十几万美元。
  而且因为早已停产,保养得好的话未来会越来越值钱,21世纪能涨到百万级。
  不过,邵爵士作为“二手电影道具”倒腾给顾骜名下的版权公司时,当然不能考虑收藏价值了。
  就像侯赛因总统送给顾骜的阿拉伯马,要按照农用畜计价一个道理。
  顾骜笑纳之后,就开着这车离开了西郊宾馆,直奔复旦大学。
  他觉得已经有点儿沪江滩大亨的味道出来了。
  ……
  复旦,文学院沙龙。
  所谓沙龙,其实就是拿一间会议室改的,弄点儿吧台沙发,搞成茶话会会场的样子。
  80年代初,国内风气渐开,有些仰慕西化,尤其是文艺青年扎堆的大学文学院。
  虽然已经放寒假,这里的热闹程度却是一点不减。
  文学院学生会的吕巍巍会长,正带着一群女同学和学妹,搞不伦不类的新诗朗诵会。
  他手持一本《人民文学》的内部退稿本,挑一些作品分享。
  《人民文学》是非常高逼格的刊物,文花部和国家作协直管的,所以千万别小看那上面的退稿质量。
  尤其是诗,很多时候并不是写得不好,只是品味太小众,不适合发在中正平和的国家级刊物上。而编辑在退的时候,往往也会写上推荐语,建议作者转投其他某个杂志。
  吕巍巍的父亲就是那里的编辑,所以他才能弄到这个退稿的集订本,借机勾搭一些痴狂想看新诗的小学妹。
  “同学们,静一静,我给大家念首这期退稿里最好的诗!《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吕巍巍扯着光伟正的嗓门吟诵道。
  场内的女生们,先是短暂的寂静:“这就完了?就两句?”
  不过稍稍品味之后,她们就发现了诗意之隽永,特别适合这个大转折中的时代。
  “好诗好诗!黑夜,不就是那沉重的十年么?但我们要寻找光明!”
  “吕学长,你认不认识这位大诗人呀。”
  看着学妹们热切的反映,吕巍巍也有些吃醋,要是这种神作是他本人写出来的,今天起码再拿下两个飞蛾扑火的妹子啊。
  可惜了,他念完这一首之后,只能高开低走,拿他自己新写的平庸之作,为今天的朗诵会狗尾续貂。
  不过这也是时代特征,因为好书和新作都非常匮乏,买书对穷学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男人有两本新的诗刊,就能创造很多让文艺女青年来借书、然后接触邂逅的机会。
  “大家不要急,我研究了这首诗,也仿写了几句,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哈……”
  吕巍巍正在维持秩序,楼下传来一阵豪车的平稳引擎声,让大家注意力微微有些分散。
  两个靠窗的女生随便转头往下看了一眼,然后忽然就转不回来了。
  “咦?这不是穗子吗?穗子不是失踪去外地了吗?”
  “有传说她去香江了啊,问问她是不是真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9/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