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1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0/766

  “对了这车什么牌子啊,从来没见过,看上去好老气……嗯,应该说是古典。”
  她们这么一谈论,好多与萧穗相熟的女生都挤过来围观。
  还有些有眼不识金镶玉的,居然觉得奔驰770老土。不过等《沪江滩》将来上映了,她们就会后悔了。
  “吕学长,我们有点事,要不今天就先走了,下次再来听你讲新诗吧。”女生中有萧穗的室友,也有跟萧穗处得不错的闺蜜,她们便开口对吕巍巍辞行。
  也有不明真相吃瓜群众劝道:“何必请假呢,穗子不是最喜欢研究新诗了么,拉她上来一起啊。”
  “哼,贪慕荣华,没几个是真心向慕文学的!”吕巍巍看得暗暗不爽,对萧穗的怨念也重新升起。
  当初写《沪江滩》这个剧本时,萧穗就已经明明白白正告吕巍巍:他们不是一路人。
  所以吕巍巍已经知道自己没机会追到这朵79级学妹中最出彩的鲜花了。
  但这并不代表他放弃看萧穗笑话、或者落井下石。
  自从前几天萧穗消失后,他一直幸灾乐祸地揣测对方“肯定是因为贪慕虚荣富贵、被装阔佬的骗子白白欺骗了”。
  现在萧穗归来,他也要看个究竟,找回点面子。
  然后用这个反面案例,告诫身边的其他小学妹:看看,这就是不听吕学长劝教的下场!
  萧穗的室友和闺蜜匆匆跑到楼下跟她打招呼,还发自真心地拥抱了一下。
  “穗子你可回来了,不声不响人家都说你跑去香江了呢。”
  萧穗一一拥抱后,转身挽着顾骜,指着那些女生一一介绍:
  “这两个是我室友,俞芬和牛萌萌。这是隔壁班的张彩萍,还有法学院的学姐李怡然——李学姐是学生会的,所以虽然不是文学院,也经常跟我们一起活动。”
  人太多了,顾骜也记不清,就随便点头示意:“大家好,很高兴认识你们。”
  反正大冬天的,所有人都穿着冬装的绿军裤(棉裤),完全看不出身材区别。
  “穗子,这是你对象吧?都光明正大当着咱面挽手了,该请客啊。”室友牛萌萌年纪最小,考进来时是应届生,所以别的“复读生”都让着她,她平时也就习惯了有啥说啥。
  萧穗脸色微微一红,但还是鼓起勇气,按原计划宣布:“没错,这是我男朋友,顾骜,正式给大家介绍一下——人家在京城念书,外交学院的。出过好几次当随员的外交任务,还帮国家联络过一些港商大亨呢。”
  “哗,那你上次说过的那个剧本,是真的要拍了么?”几个女生当中,除了那个法学院的学姐之外,剩下仨都惊呼起来。
  她们跟萧穗关系处得挺亲密,又都有文学爱好,平时都会聊各自投了些什么稿、有没被录用、写的剧本有没人要。
  萧穗小骄傲地说:“这次回来就是带了香江的邵爵士,一起搞合拍片,香江人已经在外滩租场地取景了呢。一会儿请大家吃个饭,参观参观——我可是《沪江滩》的编剧了,到时候拍出来,可是要在片头曲露名的。”
  “哼,我当是什么情况。萧穗,没想到你居然堕落到为资本家树碑立传、当资本主义的孝子贤孙!”本来还矜持地躲在楼梯口偷听的吕巍巍,听了这个宣言后彻底忍不住了。
  他可是出生于根正苗红的人民文学家家庭,从小被光伟正熏陶,当然要与萧穗这种堕落的恶势力作斗争了!
第182章
你已经死了
  吕巍巍很没品的攻击,打断了妹子们原本崇拜的起哄。
  80年是一个忽左忽右的时刻,民间渐渐开放的同时,对扣帽子的恐惧却也不曾减退。面对恶毒的诛心之论,女生们谁也不敢当面反驳,只是敢怒不敢言。
  只有顾骜夷然不惧:“这位是吕同学吧?说起话来果然还是一套一套的。这些新词都哪儿学来的,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扣帽子这事儿,也是讲究原则的。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底下的人是没资格发明帽子的。必须有名人说过,你才能往上套,哪怕是生搬硬套。
  以吕巍巍这种人微言轻的身份,他如果想自己“发明”一种攻击别人的新说法,那绝对没好果子吃。
  所以面对顾骜的质疑,他必须回应,还回应得一套一套的:“怎么了?我爸在上面有关系,几个月前听彭市长召集人开会时,就有有关领导说过——
  香江大资苯家居然想用捐钱腐蚀的办法,让我们的土地上建起一座用资苯家名字命名的饭店,这不是为资苯家树碑立传又是什么?这不是资本主义的孝子贤孙又是什么?
  刚刚听说市里旅游局闹那么大阵仗,又引来了一帮香江老板,现在看来就是你这个二鬼子买办引回来的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这番话一解释,也算是澄清了那两顶帽子的来源出处,不是他自己编的。
  吕巍巍平时呢,其实也没这么仇恨有钱人——因为他自己也算有钱人。
  每学期稿费收入就有几千块那一级的有钱人。
  所以,今天他是遇到了跟他抢女人、还偏偏比他更有钱的人,所以才摇身一变成了卫道士,开始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用他那义正辞严的口才和谁穷谁有理的理论抨击。
  只可惜,顾骜听了之后,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有些惋惜。
  这厮凉了呀。
  因为有人非常魄力地发话了:“地方上有人顾虑承担责任,那就我亲自来……”(这是央视纪录片上的原话)
  只不过,地方上的旅游局只敢透露港商来了,却不敢透露还有更高级的人马上要来。所以纵然吕巍巍的父亲是本地作协的头面人物、消息灵通,也打探不到全面的动向。
  吕巍巍本来也没多想,包括上述内幕消息,那也就是随便听了一耳朵,本来打算指点江山在学妹们面前卖弄自己见多识广——在女生面前卖弄自己知道什么决策内幕,也是挺能吸引女生好感,让人觉得你门第显赫有关系。
  所以仓促之下,为了泄愤打击顾骜和萧穗,他说话就没怎么过脑子。
  “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你没有啊。同学们,别怕,他猖狂不了多久的,他今天说的这些,不用两天就能验证谁站在了历史的一边。而且,吕同学,我真为你爸悲哀。也不看看什么渠道听来的,这种市里开会时的发言,你就当众在我这种陌生人面前嚷出来,还学发言给人扣帽子……啧啧,你爸怎么生了个这么坑爹的儿子,唉,前世不修啊。”
  顾骜用非常悲悯同情的眼神看着吕巍巍,都懒得具体解释。
  与健次郎说“你已经死了”时,那懒得跟尸体计较的眼神差不多。
  萧穗等顾骜说完,径直对几个女生说:“姐妹们,放心,我怎么可能做坏事呢,我们结交的港商、谈妥的合作,当然一切都是有完备手续的。拿我萧穗当朋友,信我的,那就一起吃个饭玩两天,也算是勿相忘,一起长长见识。怕被我牵连呢,就当我没说。”
  萧穗从头到尾没有看吕巍巍一眼,似乎已经拿他当小丑了。
  几个女生看实力也知道信谁,仅仅交换了一下眼神,就表示愿意上车。
  “李怡然!你敢上车就别想跟我好了!”吕巍巍觉得很没面子,吼了一声。
  李怡然是法学院的,与吕巍巍、萧穗他们全都不同专业,只是因为同是校里学生会的,才跟吕巍巍交集比较多,被吕巍巍勾搭上手过。
  后来79级的新生进来后,吕巍巍转而看上了学妹萧穗,李怡然出于自己的利益,也保护过萧穗一阵子,所以才跟萧穗处好了关系。
  然而吕巍巍精虫上脑的时候,为了对萧穗展示诚意,还是把李怡然给抛弃了,这让一度试图委曲求全的李怡然悲愤不已,觉得被伤了面子。
  直到最近,萧穗明示她只对顾骜有好感后,吕巍巍因追成恨,才想到回去吃回头草。可惜李怡然已经看清了他的本质,也端着架子没有松口。
  吕巍巍尝试回头草的手法太生硬了,如今更是当众不给李怡然留面子、限制她跟普通朋友出去玩,当然激起了女方的反弹。
  “吕巍巍你给老娘死去吧!老娘又不是你呼来喝去的!”说罢一甩车门就走了。
  顾骜无所谓地一脚油门,拉着一车女生回西郊宾馆聚餐。
  顾骜当然是绝对不会对别人的前女友感兴趣的。
  但问题是吕巍巍不会这么想,他看李怡然走得那么决绝,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当顾骜会把他给反绿了呢。
  一伙人闹了这么一阵子,早就有诗朗诵沙龙里的其他同学出来围观了,虽然人数不多,但也都把这一幕看在眼里。
  当天晚上,“吕巍巍追学妹不成,反被旧女友绿了”的校园传说就传开了。
  ……
  “这车看起来很古老,内部装饰倒是很豪华啊。”
  妹子们很自觉地把副驾驶让给萧穗,其余人挤在后排,体重轻地坐在同学腿上。没几分钟,就渐渐体会到了这辆座驾的低调奢华有内涵。
  有历史积淀的收藏车,一般都是这样的,第一眼看不出其档次,近距离体验一回儿,才知道有没有。
  “萧姐,顾哥怎么会弄这样的车来开哒。”室友牛萌萌仗着自己年轻,想到啥就问了。
  “别瞎叫,人家比你年轻呢。”萧穗纠正了一句,“都说了这车是拍电视剧用的道具,30年代最有牌面的就是这车了。跟希特勒的一个款,就是钢板没那么厚,不防弹。拍电视也要考虑时代背景嘛,不过说实话,杜月生当年也没这么好的车开,也是邵爵士重视这次的合作,才特地高配的。”
  几个女生虽然是读文学、法学的,毕竟也是复旦高材生,历史还知道点儿,听说是希特勒同款,顿时肃然起敬。
  “穗子真是运气好,遇上了这么有能耐的对象。外交学院的学生都这么厉害的么?还没毕业就能被派这么多外联任务?多精通几门外语真是好啊,国家太缺相关人才了。”
  大伙儿都这般脑补,连那些文学妹都开始琢磨要不要去外院蹭课苦学了。
  以她们的见识,完全以为顾骜的成就只是因为“外语好”这个异能获得的,而顾骜的其他才能,她们还理解不了。
  车子开了几分钟,正要出市区、驶往西郊。却在出城的时候被检查拦了下来。
  一个穿绿色制服的民警同志一挥手,顾骜非常遵纪守法地停车。
  如今并没有专业的交警机构编制,都是治安警兼着查的。毕竟汽车太少,没那么多活儿给交警干。
  “你这什么车?怎么牌照都没上的?”拦车人严厉地问。
  顾骜这才意识到自己大意了:这车是按照“电影道具”进货的,当然不可能上得了牌照了,理论上不管车况再好,也只能在片场里开开。
  “对不起同志,这车是刚刚运来的,是我疏忽了,我认罚。”顾骜倒没想反抗,毕竟如今车子没牌也不会扣驾照,既然是罚钱,他还是愿意认罚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0/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