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1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2/766

  当然,考虑到国家也不会让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亲自操盘,可能会派些辅助人员接手具体的某些工作,顾骜也不好多问,反正是借她家的牌子掩护,或许将来等她业务上更成熟一点,才能亲自抓这一块。
  ……
  在这样的考量下,顾骜重新充实了他的课题团队,觉得有必要从2个人增加到4个知情人——除了他自己和叶纨之外,第三第四个同伙,就是伊丝米娜雅,以及日语班的杨信。
  因为80年代早期,国内吸纳巴桶灰区技术的来源,主要就是从美国和日本。而当时的欧洲,对我们的投资和输出还是比较少的。
  叶纨是按照驻美使馆的三秘来培养的。而如今杨信则是按驻日使馆的三秘培养。他在整个78级里,成绩都是居于翘楚,在日语班里也没有表现比他好的。
  既然这个课题组需要一个了解美国技术管理情况和相关政策动向的人才,自然也需要一个了解日本此方面情况的人才。
  (论综合表现,米娜在实习阶段立功更多一些,因为跟顾骜去过伊拉克。)
  同时,这些人政治上也都是可靠的,刘校长在五一节的第二天,就先找杨信谈话,并严密交叉审查了一下。然后他就接受了这个光荣的任务,加入了课题组。
  最后只剩一个米娜,她虽然也被校长旁敲侧击问了立场,却还不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只知道顾学长似乎要跟她摊牌事情。
  5月4日,星期日,也是青年节。京城举行了不小的巡游活动,因为所有学校都放假,很多学生都去围观了。
  连带着外交学院的校园里,也是静悄悄的。
  叶纨因为终于通过了《分析美国DX现状》这个课题的开题答辩,总算可以跟室友们澄清了。她一反常态没有再闭关跟顾骜搞学问,而是拉着几个室友一起去看巡游。
  闺蜜们都很诧异,调笑着问她是不是跟顾骜闹别扭了。
  叶纨正色宣示:“姐怎么会跟那种人扯上关系?姐是为了学术,在做课题!”
  然后刷地把开题报告的封面拿给同学们看。
  她也只有封面,正文在顾骜这儿呢。而且这个课题的名称是确实可以公开的,刘校长也让她公开,好为真正的巴桶灰区课题打掩护。
  “原来鬼鬼祟祟了快两个月,是在搞课题啊。”
  “预测下一任美国总统会是谁、两位备选人相应会做出什么对外政策调整……嗯,确实挺重要的课题,难怪保密呢。”
  所有人心里都尽释前嫌,再也不传两人的风言风语了。
  趁着叶纨去洗白自己名节的空档,顾骜也终于有时间独处,放松调整一下状态,理清关系。
  他约了米娜学妹看电影,看的是日本进口片《人证》。
  这是一部破案的推理片,同时又有很多大场景,很热闹,跟《追捕》的类型相似,在日本是1977年上映的。
  按照本来的历史,《人证》在国内也会大火,只是国内80年时还未翻译引进。而如今,则被马风的翻译社发现、代理,由沪江译制片厂引进了。
  自从去年下半年,顾骜示范性地选了几部片子,并且用贴片广告加免费的模式引进了日本电影后,他自己就没再管过那块生意,毕竟顾骜有更大的事情可做。
  不过尝到了甜头的马风,是舍不得放弃这块肉的。反正西子翻译社的日常管理本来就在他手上,就算本人忙了,马风也能让手下的“十五罗汉”帮忙搞。
  现如今,代理译制片的事儿,实际上是马风的女朋友闻莺在负责。
  同时因为商业示范的效应,国内也开始有其他眼红这块利润的新生代理商,开始与京译、长译接触,并且拿下了个别片子。
  如今这块市场鱼龙混杂,颇有越来越乱的趋势。国家的相关政策也开始摇摆,估计这门生意做不了多久就会被规范化、不再允许民间以贴广告送电影的模式代理了。
  而且不管是否允许,已经做过的生意,都要按照35%的毛利缴纳营业税,马风和顾骜也都是实打实交了钱的,换取了最合法不过的待遇。
  (80年税就是这么高,因为此前有资格纳税的都是国企,本来就是应该的。后来也是最上层说砍一半,吸引外商,才切到了17%,增值税。)
  ……
  废话少说,且看顾骜与米娜的摊牌约会。
  《人证》这部片子里,相比《追捕》尺度又大了不少,有一些直接的凶杀镜头,而且都是母子兄弟之间的互杀惨剧、阴险暗算。
  以后世看惯了《名侦探柯南》或者别的片子,习惯了一集死几个日本人的观众来说,根本就是小儿科。
  但是在1980年的审美,这样的悬疑凶杀片已经能让妹子大呼小叫了。因为国内此前表现坏人的电影,都是没有真实血腥镜头的。
  电影院里一个个女生轻轻尖叫,然后顺势跟男伴蹭蹭搂搂,也难怪这部片子国内票房反响不错了。合着男人们口口相传后,都知道这是最早可以让女生主动吓怕搂你的电影。
  米娜在学校里就看了那么多外语片,按说见多识广。
  不过,谁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谁也阻止不了自愿想胆小的女生。
  “你坏死了!说,是不是故意请我看这种电影的!还说有正事儿跟我商量!”米娜偷偷锤了顾骜几拳,以示责问,内心觉得非常刺激。
  “我真是随便挑了,觉得这是目前票房最好的进口片,我都没看过。”顾骜很是无辜,如今的电影,对他来说审美都太原始,到了他眼里都一个样。
  不过既然是自己挑的,含着泪也要看完啊。
  电影放完,顾骜看学妹情绪还不错,适合被泼冷水,就毫不怜香惜玉地准备开口。
  “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喝点东西坐一会儿吧。”
  “我随便。”米娜一点不挑剔。
  走出工人俱乐部后,顾骜买了两杯热的乐口福,还有一些适合春游野餐的熟食、点心,然后一脚油门杀到附近的公园。
  5月初的天气,最适合春游。其他年轻人又在看青年节巡游,颇能找到空旷的公园。如今也没人管你践踏草坪,车里随时放一块雨布,就能到处野餐了。
  “说吧,到底是什么大事。你这人,无事献殷勤,肯定又是什么要我牺牲的任务吧。”米娜早已摸清了顾骜的秉性,知道他是很公事公办的人,从来不会无目的地讨好女生。
  “那我就说了。”顾骜确认草坪上方圆几十米内都没人,先把巴桶灰区任务的梗概,大致说了一遍。
  米娜听得惊心动魄,觉得很是刺激,也颇为热血沸腾,想为国奉献:“快说快说,那有什么我能做的么?”
  顾骜严肃地告知:“我不可能亲自接触任何与走私有关的生意,你愿意做么?而且,为了骗过阿富汗的苏联人,这可能意味着此后数年之内,你都无法得到正式的官员身份了。你毕业之后,直到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结束,你都不可能成为外交官。你的入党申请也会被借故驳回,一切的表面安排,看上去你都会像是一个因为经营上犯了错误、而被剔除出去的弃子,这样才能取信于人。”
  “这没关系啊,你知道我是好人,其他一起战斗的伙伴都知道我是好人,不就行了么。”米娜答应得很干脆,似乎得不到公开的官员身份并不是什么大事。
  “还有一点……嗯,我不知道怎么跟你说。也许是我自作多……多想吧。你知道的,按照现在的安排,不但我本人不会做那些事情。我以后的家人、公开的密友,也不会做那些事情。所以……嗨,但愿是我多虑了,反正你知道这一点就好。”
  顾骜这番话的潜台词其实很明确:大家都是肩负大事儿的人,而且从此看上去一个是白的一个是灰的。
  为了不影响顾骜的白色,他跟灰色的人是不可能组成家庭的,不然他的白就白染了。
  当然,这话不能说得太露骨。毕竟小姑娘又没对他表白过,还一直口口声声说拿他当哥哥、听说他有女朋友,想负责想结婚,也一直不吃醋。
  顾骜如果说得太直接,岂不是反而羞辱了对方。
  相比于刚才“不能做官”的考验,后面这个语焉不详的后果,显然让米娜犹豫了。
  她的内心如遭雷击,不过还是撑了过来。
  这也没什么,就算没这回事儿,两人本来也没什么关系么。
  她深呼吸了几口:“你和我说这些干什么?我听不懂。你的家人关我什么事?我只知道既然国家需要我,我就要服从国家安排,去最能发挥我作用的位置上奋斗。”
  米娜这句话,说得极为光伟正,让顾骜这种老阴哔自惭形秽。
  “原来是我多想……哦不,是我低估了您的觉悟。米娜,你真是个舍家为国的好同志。”
第206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搞定了米娜的思想工作后,顾骜的一明一暗两个课题组,总算四平八稳配齐运转了起来,再也不需要引入后来者。
  学校方面暗中开出的赏格也是不少,带掣着杨信的前途,也略有加速。
  虽然杨信本来就是78级的优等生,而这两届外交学院的学生出去,副县级待遇的秘书机会是不少的。
  但毕竟顶级强国只有那么几个,相比之下待遇的行政级别反而是虚的。
  对国内官场稍有了解,也知道同样两个副县级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前途可能会差很多。
  能去日本做三秘,远期上升空间绝对比去墨西哥当二秘更大,尽管这两个都是副县级岗位。因为那些重要大国,是特别容易立功出成果的地方,尤其80年代前半部分,中日交流合作非常多。
  5月6日,也就是顾骜秘密约谈了米娜后两天,学校里传出一项算不上处分、但也足以对某些个人前途轨迹产生影响的决定。
  据说,是米娜的预备考察期被驳回了,提前判定为考察不合格,不允许入党。
  理由是她家的酒厂,为了减少被坏人滋扰的麻烦,居然把主意打到了“个体户变更登记”上,试图把厂子转到米娜本人名下。
  虽然这种尝试最后“未果”,却形成了“不良影响”:在1980年,虽然国家是允许个体户的,但你作为想入党的待考察人员,怎么能在考察期间主动试图当企业主呢?群众可以稍微投机倒把一下,可你不是“群众”啊!
  (注:顾骜不存在这个问题,他虽然还在港资公司持股,但他不是党员,申请书都没交。作为群众不能要求太高。)
  这个结果在校内通报了一下,着实让米娜的几个同学、闺蜜什么的深感惋惜。尤其是大家都知道米娜其实是特殊情况、并没有真正过多参与家里酒厂的经营。
  面对大家的安慰,米娜还要假装深受打击的样子。
  而这事儿的真相,除了刘校长之外,就只有顾骜课题组的四个人知道。
  一切都是为了人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2/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