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766

  ……
  随着团队的磨合,校园生活的节奏,不经意就慢了下来。
  顾骜是个闲不住的人,有了调整的闲暇,立刻想到给帮他操持其他活计的同伴打电话,了解一下近况。
  将近两个月的闭关,让他颇有些担心。
  顾骜首先给女朋友萧穗在电话里腻歪了个把小时,也公私两便了解了邵氏那边的情况。
  萧穗这俩月主要都在安心上课,并没有再创作出什么了不得的东西。或许是闭门读书的时候,没有激情的素材吧,只能先厚积、再等将来薄发的机会。
  《沪江滩》的拍摄剧组,在4月中旬将尽的时候,就彻底收工回了香江。算算日子已经半个月了。萧穗作为本片编剧,也一直盯着进度。
  据说邵氏工作非常麻利,这个月中旬绝对可以在香江上映。
  而内地的有关部门,也不知道被什么神秘力量打过招呼了,据说会加快审的速度,暑假八月就有可能通过。
  这算是一个意外之喜了,因为顾骜本来都做好了等年底贺岁档的心理准备。
  现在看来,可能是为了让一切“掩护生意”看上去更逼真,所以文化有关部门也被神秘要求服务大局了。
  跟萧穗聊完之后,顾骜第二个找的是马风。
  马风那边并没有什么新鲜事儿,也没有意外情况。只是汇报说,杨自豪和鲁运达刚刚把“横轴画面卷动”的基本算法初步做出来了,也试验了一个只有背景地图和一个主角贴图的空板程序,还没往里灌任何游戏内容。
  两个多月时间,研究出这么一个东西,也不算慢了,毕竟第一步总是最难的。核心难点跑通了,至少说明努力方向和规划都是对的。
  至于进口片版权代理难做、形势日渐复杂,马风只是随口吐槽了一下,给顾骜报了个账,上半年最多也就十几万美金收益,而且这门生意很快就做不了了。
  这事儿上,顾骜一直就是个躺着收钱的身份,马风还不得不服。因为关系是顾骜的,如果没有顾骜的关系网,这生意马风根本就做不成。
  最后,顾骜问起马风街机的销量和市场反馈情况,马风表示不是非常了解,第一手消息还是问韩婷比较好。
  顾骜知道他说的都是实话。
  自从深市沙角开发区的汉乐电子厂成立、韩婷被调回内地当总经理后,顾骜一直缺乏开拓市场渠道的得力臂助,都是靠着此前开拓出来的老客户继续出货,要不就是指望盛田昭夫的索尼渠道。
  顾骜自己获取新客户的唯一办法,是在横滨留了一个子公司,但实际上根本没有得力的销售人员、只有一两个接电话的。
  然后卖出去的每一台游戏机上,出厂时外壳都会打上厂家联系电话。然后指望那些开游艺厅的业主们、或者是新有意入行的人,在去别的成熟游戏厅踩点考察时,看到上面的电话,然后主动联系厂家。
  这种朴素的销售方式,在卖方市场时是可以这么干的,反正是买家求着要买。不过竞争对手一多之后,与主动找上门去挖商机的日系本土企业,营销差距就比较大了。
  顾骜已经做好了比较坏的心理准备,然后联系了韩婷。
  ……
  “韩老师,我顾骜啊。最近生意还不错么,在汉乐电子没人不服你吧。”
  韩婷身在特区,如今的长途音质不是很好,听起来嗓音很是沙哑:
  “怎么会没人不服,中信派来的人天天想着立功,为本单位争取更多利益呢。我已经那么公事公办了,他们还当我跟你‘勾结’,呵呵,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当初顾骜派马风去跟汉乐电子谈判代工费,出价已经比西湖电子厂高30美金一台,唯一的额外要求是汉乐要承诺产量、优先协调产线。
  这是一个汉乐足够有钱赚的价格,而且绝对不是“围标”。
  顾骜:“算是我给你添麻烦了,以后有机会给你赔不是。先说销量吧。”
  韩婷:“今年一季度主要在集中生产‘坦克大战’,累计出货了5000台;后面两个月各自分出一半产能左右,生产‘吃豆人’和‘炸弹人’,目前看来是吃豆人更容易卖完,炸弹人设计稍微有点复杂了,几家直营旗舰体验店和早期核心客户都反馈,用户觉得麻烦。
  我这两个月产能全开,本来有8000台总产量,目前吃豆人4000台全部卖完,炸弹人还压了600台存货在横滨仓库里。我已经吩咐调线了。
  目前挤压的订单不太多,下半年产能估计吃不饱,我最近想申请一下,引入别的产品填补淡季的空缺。”
  “坦克大战”的所有知识产权,当初都已经作为港方的出资,全部转移给了汉乐电子,所以这款游戏能赚多少钱,跟顾骜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或者说顾骜只是凭借在汉乐电子的四成左右股份,占四成好处。
  “吃豆人”和“炸弹人”才是刨除代工费材料费后,几乎全部归他自己的利益。
  因此顾骜也完全可以想象得到,3月份开始,韩婷确保后两款游戏的产能时,肯定也遇到了一些压力。
  总会有人质疑“虽然坦克大战不是最好卖的,但毕竟是亲儿子。卖一台坦克大战的纯利润抵得上卖三台吃豆人,当时为什么不限制吃豆人的产量,不给客户选择余地,逼着他们多进货几台坦克大战”。
  这种想法,在不懂游戏的人眼里是很正常的:游戏嘛,有得玩就不错了,那些日本渣宅还敢挑挑捡捡选最爱的玩?如果只有一个游戏,没得选,谅他们也不敢罢玩!
  而与此同时,韩婷的另一层压力,就来自于业务的不够多元化了——当初中信投入300万美金的港资,在沙角开发区建个五千台左右月产量的高端电子厂时,并不是说,光靠顾骜这一个客户,就能让电子厂的订单吃饱了。
  (注:这里只是一期的月产能5000台,毕竟工厂筹建总共都才半年,后续还会扩大。当时投资300万美元硬件,在内地能建起的电子厂,规模肯定还要大。)
  顾骜只是要确保自己“每次有新的爆款游戏机出品时,工厂能尽快生产,然后让他快速铺货”,抢时间。
  可他并不是每个季度都有爆款新品做出来的,市场也容不下那么多爆款。
  如此一来,没有爆款的淡季,电子厂要想不停线,就得自己再找其他利润不那么大的业务来喂饱自己。
  就像后世的富士康,如果只指望苹果一家,那每年IPHONE没发布新款的那大半年里,还不早就饿死了。
  幸亏1980年的中国,所有电子产品都是紧俏货,这是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生产啥都能卖得出去。
  顾骜梳理清了其中逻辑脉络后,关切地问:“韩老师,那您想到淡季生产什么了么?”
  韩婷:“厂子本来就是搞游戏机的,我觉得就近转产电视机比较容易。毕竟技术含量最高的显像管、显示器可以自产,再添点钱,把造信号接受装置和控制电路的设备补上,就行了。要不改造音箱也成,都是把游戏机的某一部分单独拿来卖,最终还是要看上面的审批了。”
  顾骜:“审批?你不是有独立决策权么?”
  韩婷:“中信毕竟是第一大股东,我总要汇报一下,这几天我就会来京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总不能等你这边断顿了,再去找出路。”
  顾骜:“那样更好了,剩下的到时候我们面谈吧。我这边都行,你只要说服杨部长,我不干涉你决策。”
第207章
位面弱子
  国内的顾骜,还在为炸弹人一期出货仅仅3000多台而不满时,殊不知这个成绩已经让日本同行非常嫉妒了。
  即使因为竞争公司增加到了5家、单台街机销售价格一跌再跌,纯利润率拦腰对斩都不止。
  但1980年年中的街机利润,依然超过了电子行业其他产品平均水平的一倍以上。
  一台出厂成本600多美元、算上营销/宣传后总成本800多美元的机器,79年10月售价足有2000多美元。
  去年年底太东入场时折到1800。
  今年2月底南梦宫入场后砍到1500。
  任天堂、科乐美入场后,市场上定屏射击类游戏街机的售价,终于跌到了1200。
  还剩30%的税前纯利润。
  而索尼的随身听只有20%税前纯利,这还是有专利保护的品类。夏普这种造电视机的名牌企业,普遍只有10%~15%。
  所以,街机依然是一项足以让资本、技术和设计疯狂涌入的行业。
  太东这种原本历史上靠先机和运气捞了一票、也只红火了两三年的外行人。如今连先机都被顾骜截胡了,自然更加难成大器。
  不过,哈德森、卡普空这些饿狼,很快会踩在太东的身体越过去,前仆后继。
  ……
  5月中旬,京都,任天堂本部。
  那是一幢六层的浅黄色写字楼。
  清一色的蓝绿防晒玻璃,预示着这幢楼不需要太良好的采光,就像吸血鬼的巫术实验室。
  已经年近六旬的社长山内溥,接过手下大将横井军平递过来的项目报告,表情微微有些舒缓。
  在任天堂,负责街机项目的团队,核心成员主要是两人:出身电子系、负责硬件研发的横井军平;以及偏软件的上村雅之。
  横井军平是任天堂的老骨干了,为会社服务了20多年。
  他当年刚入社时,只是作为产线调试维护人员招进来的,后来转向研发,还是因为1965年的一次机缘。
  当时,任天堂还在生产纸牌、麻将和电动赌搏机。横井因为维护产线的工作很无聊,就拿产线维修的备用物料,自己发明了个玩具——某种靠摁钮控制伸屈的弹簧拳。
  (很多人小时候应该都玩过,握把形状跟手枪差不多,摁一下就会打出去的塑料玩具。现在淘宝上随便搜都能买到。)
  结果横井在车间里跟同事恶作剧玩的时候,不小心一拳击中了路过的社长山内溥。
  所有人都以为横井要被开除了。谁知社长让他下班后去办公室,然后说:如果可以优化一下设计,把弹簧拳做成可以量产的儿童玩具,就赦免他,并且调他去研发部。
  后来任天堂的这个副业产品还注册了专利,卖出去几百万个,横井军平也顺利成为了公司的研发骨干。
  至于如今研发部的另一名干将上村雅之,在任天堂的年限则要短得多。他是这个时代罕见的跳槽客,八年前从造电视机的夏普跳槽过来的。不过这一跳槽,也为后来任天堂到FC时代、与夏普深度战略合作,搞逐行扫描高清显示器埋下了伏笔。
  背景暂且少说,单说任天堂家的射击类游戏街机,在市场上铺货了两个月后,终于迎来了销量的反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