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4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2/766

  甚至还会上演一副“大报社被收买了,不敢披露真相,我们这种小报硬骨头还有两三根,愿意充当国民良心曝光”云云。
  这些托词一说,霍华德师长就是再憋屈,也拿顾骜毫无办法。
  同时,“对好莱坞投资人无礼”这个炒作点平息了之后,“加拿大警方越境执法/越战战斗英雄战后创伤/无法融入社会导致应急冲突”等三个炒作点,依然在电视台和报纸上陆陆续续顽强了半个多月之久。
  这几个点并不伤害温哥华的楼市和电影产业转移,所以没什么苦主,因此形象受损的,无非是CBSA,这个机构没什么势力说动财阀和实力机关为他们出头,就慢慢熬着吧。
  相关炒作在哈维·韦恩斯坦的精确把控带节奏下,一直持续到12月初,也就与改冲圣诞档的《第一滴血》映前广告宣传完美结合起来了。(因为顾骜的蝴蝶效应,《第一滴血》比历史上稍微晚上映了一点)
  数以千万计的美国人民,被新闻热点轰炸洗脑,茶余饭后都开始讨论相关话题。
  喜欢指点江山聊政治聊军事的老爷们儿,纷纷开扒越战后期哪些政客该唾弃该负责、又有哪些一线军官和将领应该被“评反”。
  即使是不喜欢军事的女人,也渐渐被正规宣传渠道流出的片花吸引,对着史泰龙那张被吊在猪圈污水坑里、最后赤棵棵拎出来的两秒钟镜头指指点点,谈论这两秒钟与去年看到的《终结者》里、阿诺刚穿越来时浑身棵体状态下的背照哪个肌肉更凌厉更男人。
  《第一滴血》最初的拍摄预算是1200万美元,但是最后因为场面大、要炸掉的东西比较多,拍完时已经超支到了1800万美元制作成本。
  按照433分账的行规,发行商本来做出来的宣传方案,估价应该有制片方的70%,这样才能让业界觉得钱花到刀口上、并且发行方也没偷懒。
  不过,因为哈维这个节奏大师带节奏的能力实在是逆天,最后只给制片方报了一个1000万美元预算的宣传方案,制片方居然也接受了,丝毫没有追究的意思。
  毕竟宣传效果和调动的隐性资源都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多反思越战创伤和“应该规责给政客而非战斗英雄”的社会舆论,怎么看都在若即若离提到电影,那都是广告。
  而事实上,哈维那个1000万美元的宣传方案报价都是虚的,因为很多under
table的公关费用具体是多少,完全是他说了算,对方也就看一眼,加上最终看疗效,查不到真实账目。
  账面上显示,找第三方广告公司的开支是500万美元,这部分是实打实的。找公关公司和软新闻红包加起来500万美元,这部分完全是虚的,实际上塞红包也就200多万,剩下全靠哈维和他的团队耍嘴皮子游说搞定。
  这也是行业惯例了,后世奥斯卡评奖的时候,3000多张票,圈子里都知道哈维给人报价是每lobby一张收费20万,实际上他的人情支出能有一半就不错了,剩下的全靠卖脸。
  再说透彻一点,哈维给制片方报的宣发方案作价1000万,就意味着他给顾骜看的也是这个价,所以到时候米拉麦克斯拿到分成的钱后,先要把这1000万成本冲销掉,然后才谈分红。
  顾骜如今在米拉麦克斯投了1000万、占40%股份,那也就意味着哈维省下来的钱里,有大约80~90万美元本来应该是顾骜的分红,现在变成成本了。
  但顾骜不会去追究这种事情。
  好莱坞混发行权,水就是这么脏,至清无鱼。要用那种能来事的下属,就要充分承认人家那份情面值这个价,不然谁接受你的投资为你卖命。
  11月份主要靠新闻宣传,到了12月份,就是实打实烧钱的时候了。哈维的500万美元真广告预算,也在圣诞节之前一个月,开始火力全开。
  500万美元如今的宣传效果还是很猛的,一时之间,圣诞前夕的电影业媒体广告上,《第一滴血》几乎牢牢占据了曝光率第一的位置。
  在整个娱乐业范围内来看,《第一滴血》的广告投入和曝光率,也只是仅次于雅达利的游戏卡带《ET外星人》。
  没办法,末日疯狂前的雅达利,直接为《ET外星人》项目砸了1500万美元打广告!是《第一滴血》真·广告费的三倍之多!
  可惜的是,雅达利肯为买IP改编权花2500万美元、为了打广告花1500万美元、却只肯为开发游戏的程序员花1万美元、为游戏测试花0美元——没错,就是0美元,这款游戏在灌装卡带之前,根本没有经过任何测试。
  就是一个负责开发本游戏、名叫霍华德的码农,自己说调试过了,签个单子,500万份正版游戏卡带的生产订单,就被丢去工厂了,简直荒谬到可笑。公司上下似乎没有人觉得有必要担心和提防员工报复公司。
  这种彻头彻尾视技术如蝼蚁的营销狗行径,很快就要遭到报应了。
  美国人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
  1982年,12月10日,星期五。
  本来,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
  《第一滴血》还要一周后才会上映,以赶圣诞档期——美国那些抢“圣诞档”的娱乐产品,并不是圣诞节当天才放出的。
  80年代没有互联网,剧透狗的生存空间不大,盗版产业反应也很慢。电影类的东西,提前一周预热口碑,才能更好确保圣诞长假有更多人去看。
  如果是游戏机卡带,那么比圣诞节早半个月上市,都算是“圣诞档”,因为还要给买圣诞礼物的家长们留出足够时间去发现。
  顾骜刚刚把最新一期的书稿和课题展示交给导师,又跟同学们社交了一下,就自己开着火鸟回别墅过周末(华生顿治安很好,白天去学校不用每次都保镖开车)。
  路过距离别墅三个街口的某家音像商行时,顾骜一眼撇到店门口糊了张大海报,上面写的正是“雅达利《ET外星人》到货”。
  顾骜心中一动,靠边停车,走进店里。
  这家店他来过挺多次了,因为这儿的货很全,是华生顿市区一家比较大的经销商,除了录像带、磁带之外,各家的游戏卡带也都有卖——包括天鲲娱乐的PLAY
BOX掌机,这里也有经销。
  所以顾骜经常会本着暗访的心态,路过时看看自家的产品销量口碑如何。店老板是个对亚洲脸不敏感的中年人,加上顾骜每次都戴墨镜,他也没认出来。
  “给我一盘《ET》的卡带。”顾骜开门见山要求。
  老板很爽快地给他拿货。
  顾骜付了钱后,随口追问:“是今天新到货的么?销路怎么样。”
  “还行吧,雅达利那么大的牌子,广告又做那么大,肯定挺好玩的。”老板随口应付。
  “你自己还没玩过?”
  “没,拿来卖的,谁有空自己先玩。一般都是热销期过了,有滞销剩的咱才自己试玩。”老板的回答很是理所当然。
  顾骜:“我再要一台游戏机——另外,劝你还是玩玩吧,说不定能帮到你,下次少进点货呢。”
  “游戏机?你说2600吗?那还真是罕见,我这个月还没卖出2600型游戏机过,现在的客人都嫌这种六年前的机型太老了,都忍着等新版呢。”
  老板非常愉快地从仓库里拿来了一台稍微有点积灰的游戏机,殷勤地帮忙擦干净才交给顾骜,看得出他说的都是实话。
第445章
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顾骜买了游戏机和卡带回家,看了一下说明书,与电视机接好线,然后开始品尝《ET外星人》。
  他希望最终确认一下,本时空的《ET外星人》与历史上一样烂。
  隔壁卧室里那台电视机也开着,本来只是制造一点噪音,没人看。不过肥皂剧间歇偶尔传来的、突然音量变大的广告,还是能让顾骜精神一振。
  “ATARI!”
  在80年代初,这一声电视上用唱出来的LOGO声音知名度,基本上跟后世英特尔的“噔~噔噔噔噔~”差不多家喻户晓。
  LOGO音过了之后,电视画面上出现了一个小朋友,正在被母亲盖被子要求睡觉。
  孩子睡下之后没几秒,窗外一道圣光,屋子的门就被风雪吹开了。一个套着显大、拖在地上的圣诞老人衣服的家伙,猥猥琐琐地进屋,蹑手蹑脚地对着圣诞树上的一个礼盒施放了个魔法,再拆开包装时,里面露出一盘《ET外星人》的游戏卡带。
  连家里的金毛犬都友善地摇舌头围观,并不阻止。
  然后,那个“圣诞老人”拉下兜帽、撸起袖子,拿了卡带插进游戏机——很显然,这个“圣诞老人”就是ET。
  画面最后定格在孩子被惊喜的音效吵醒,然后满目迷醉地看着电视机。
  “Just
in
time
for
Christmas~happy
holidays
from
ATARI~”
  画外音传来,广告结束。
  这几天,顾骜几乎调到任何频道,总能看到这条广告。
  毫无疑问,这正是雅达利公司那1500万美元广告费巨款的主要倾泻渠道。
  广告煽动效果和IP美工封面图是真的好,不过也就仅限于此了。
  顾骜嘴角微嘲地又一次看完,然后坐回客厅里那台打游戏的电视机前。
  点击游戏开始,只有几声刺耳的电子音后,相对精美、还原度颇高的开场一帧一闪而过,顾骜开始用摇杆控制起游戏角色来。
  “嗯?跟上辈子考古视频里看到的不太一样?不过还是很烂啊。”
  这基本上就是一个走来走去吃东西的游戏,但地图很乱,毫无规则章法,说白了比《吃豆人》或者《贪吃蛇》还烂十倍的游戏,雅达利却敢卖40~50美元一盘卡带。
  顾骜微微有些担心这游戏不够烂、或者说烂的程度无法彻底葬送雅达利的江山,耐着性子忍着恶心又玩了半个多小时、重开了三四次——主要是这游戏的地图随机很乱,有些时候会出BUG,如果开始的时候随机出来的地图不对,有可能永远通不了关。
  而如果运气好,后世B站上最快纪录是1分钟就通关了。
  换言之,这是一个引入了随机拼凑地图、但不保证所生成的地图一定可以打通关的游戏,随机机制根本没有测试过。
  运气不好开局随机的时候随到四个方块格是闭环的话,你一辈子就困死在这四个格子里了,只能重开游戏。
  40分钟后,顾骜终于在随机图的时候,随机进了一个带彩蛋的山洞(其实画面表示就是一个凹坑)。
  看到屏幕上哪一行彩蛋字幕时,他笑了。
  那上面是制作程序员霍华德的名字,还有一些吐槽的咒骂。
  看样子,虽然码农霍华德在这个时空,祸害老板的手法略有不同,但他希望报复公司的心,并没有变。
  这一点,是雅达利积攒至今隐患的总爆发。
  自从1980年以来,因为雅达利2600游戏机在市面上的存量突破了1000万台,以及雅达利公司上市后、股权结构变化,高层进来了更多想捞快钱的人。
  公司普遍产生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研发不重要,游戏卡带研发狗们之所以能卖出去,是因为游戏机本身铺货已经铺了那么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2/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