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4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3/766

  玩家不可能忍得住买了游戏机后闲置在那里吃灰,那样不就亏了么。所以,无论雅达利开发什么卡带,都能卖出去。卖得好是因为营销好,跟技术人员没关系。研发狗就拿最低薪、然后没有加班工资加白班好了,不爱干就滚。
  而顾骜还在霍华德留下的咒骂彩蛋文字中,看到了一个更恶心的矛盾:那就是雅达利近年来严格限制软件开发者拥有署名权。
  可以类比设想一下,一部小说如果出版了,哪怕版权被卖掉,但作者名字还是必须署的,而且这个署名权是不能改也卖不了的。不可能莫言的小说版权卖给出版公司后,再版时不写“莫言
著”。
  同理,无论音乐版权怎么卖,作词人作曲人的名字也都是不能改的。电影电视剧更是要片头片尾打制作人员字幕名单,导演谁谁谁编剧谁谁谁,主演配角灯光道具舞美……
  在美国,要是哪个剧组敢拒绝参与了艺术创作部分工作的人员挂名,人家是可以起诉你侵犯了他的署名权、导致他无法走红的。
  但是,雅达利公司从4年前,就禁绝了研发人员在任何场合署名,无论是游戏里,还是印刷的包装和说明书。
  雅达利之所以这么干,理由当然很明显:他们希望把研发人员都变成没有业界名声的“枪手”,就像后世某些大神工作室一样,活儿你干,名声永远大神出。
  这样的话,他们可以防止研发人员挟“优秀历史业绩”自重、作为跟公司谈条件的筹码,也防止研发人员用“雅达利的某个热卖项目就是我开发的”为宣传卖点,高薪跳槽去竞争对手公司。
  听起来很像后世娱乐经纪公司害怕捧红了大神后对方跳槽,所以不再捧单个艺人,而是捧一个组合。这样可以把营销带来的名声收益尽可能归属于这个组合,而不是某一个人,那样哪怕组合里比较牛的个人跳槽了,组合的名字他也带不走,还可以换人加进去。
  那些IP的无形资产、名誉价值,就永远归公司所有了。
  之所以公司敢这么坚决地干,说到底还是觉得“雅达利自从垄断市场后,后续取得的利润,应该归因于营销,而不是技术,技术没有功劳”。
  可惜,在把技术压榨得如此惨烈的情况下,偏偏公司还没有营造一套如何防止研发狗反噬的机制,只是想着“如果他们真敢捅娄子,那就扣光他们的工资和当年的年终奖好了”,靠这样简单粗暴的方法来管理技术团队。
  他们唯一想到的额外防御措施,那就是明星项目别找那些光脚不怕穿鞋、舍得一身剐的新人码农开发。因为这些新人码农有可能本来就对那点破工资没有留恋,也没有年终奖可扣。
  而这次被选为《ET外星人》研发团队的码农霍华德,就是因为去年年底为公司开发出了一款明星游戏、今年还有不少年终奖扣在公司手上没发呢。
  雅达利高层天真的以为,有这些钱作为人质筹码,霍华德肯定会尽心尽力的。
  谁知,人家就是舍得年终奖不要,都要报复那些营销狗一把。就跟枪手赚够了钱,就是要揭雇主的老底,披露自己是枪手这个身份,想为自己博取业界名声。
  这是雅达利内部技术和营销之间矛盾恩怨积攒了两年多后的总爆发。
  确认了这一切,顾骜非常安心地回屋睡觉。
  ……
  此后几天,《ET外星人》因为前期的宣传攻势,依然热卖。
  因为广告毕竟打得那么猛,在玩家们听说差评口碑之前,还会继续入坑。就算他们被骗了,《ET外星人》这盘卡带已经被卖出去的事实,也改变不了。
  这个时代美国的消费者和产品质量相关法律也从来没支持过退游戏的说法。
  谁知道你是不是买回家后玩腻了才来退,娱乐产品当然是一经卖出概不退货的啦。
  一个星期之内,雅达利卖出了足足50万份卡带,资金回本2000万美元,居然已经冲销掉了4000万的IP和广告总成本的半数。
  雅达利的高层,依然没有意识到败人品的问题。
  旧金山的雅达利公司总部,达达尼尔总裁看着前线反馈回来的销量数据,笑得合不拢嘴。
  虽然,今天也有一些不太好的消息——比如,竞争对手的《第一滴血》上映了,在首映式上,发行方还蹭了点热度,假装被记者盘问时说漏嘴,公布了一款新一代家用机游戏的开发计划。
  “哼,还不是想走买热门IP改编蹭流量的路子,跟咱雅达利一模一样。就着还想超车?新游戏机造出来就等死吧!”达达尼尔总裁把助理送来的报告揉成一团,轻蔑地吐槽。
  如果顾骜能听见这句话的话,一定会轻蔑地反驳:我们不一样。
  可惜他听不见,只能让达达尼尔总裁再猖狂一阵子。
  顾骜此刻正在关注《第一滴血》的首映成绩,他特地早早地放学,去请了叶纨一起看电影,就在华生顿。
  该做的都做了,是收割的季节了。
  “你就请我看这种打打杀杀的电影!”叶纨吐槽了一句。
  “抱歉,下次不请了。”顾骜熟练地道歉,然后左右观望影厅里的氛围。
  座位坐得很满,今天又是一个周末,居然直接就坐满了。
  电影如果公映后几天,座次开始逐步爆满,那就说明是电影本身素质好。可如果公映第一天就爆满,肯定不能指望电影质量立功,而是发行方的前期宣传做得好。
  这也是作为发行方后续跟院线、制片方足额要分成的重要筹码,所以发行方特别关心首映数据。
  “哈维真是一个炒作鬼才,跟雅达利的广告部负责人至少是不相上下。都能在观众还不知道产品啥样的情况下,就把第一波卖火了”顾骜内心微微感慨。
  可惜,雅达利的广告部背后,是一个时刻想砸锅的技术团队,所以他们的命运跟天鲲娱乐,注定是往两个方向发展的。
第446章
业界耻辱
  尘埃落定的那一刻,注定要等到历史的车轮迈入1983年。
  随着圣诞—元旦小长假的结束,《ET外星人》和《第一滴血》的初步成绩单,基本上都暴露在了各自的同行面前。
  电影《第一滴血》首周斩获票房即破1000万美元,刚好达1020万,让制片方和业界都精神一振。
  随后的第二周因为赶上了圣诞到元旦的密集娱乐时间,比第一周还逆势上扬,足足斩获1400万,把积攒的观影热情彻底宣泄了出来。一直到第三周,因为元旦假期结束,回落到860万。
  截止1月9日这个星期天,《第一滴血》累计票房达到了3500万美元。制片方理论上可以分到1400万美元,距离1800万的回本分成已经不远了。考虑到后续票房曲线的惯性,运气好的话可以获得相当于投资200%的净利润。
  本土发行方米拉麦克斯影业目前分账1000万美元左右,已经可以冲销掉哈维·韦恩斯坦对外报价的全部发行成本。后续再拿到的那就是纯净赚。
  这个盈利倍数虽然不如《终结者》夸张,但绝对金额已经不逊于《终结者》了,毕竟这部片子的投资是终结者的2点5倍。
  业界对于米拉麦克斯应得的比例也很服气,因为哈维用首周票房这个纯反映广告效果的指标,证明了他的宣传炒作能力。宣发不给力的电影,是不可能第一个周末就爆满的。
  同时,除了哈维这个发行界的新星之外,顾骜这个中国投资人也再次进入大家的视野。
  虽然因为港资背景,导致顾骜在《终结者》后一直没机会投资大制作,牛逼制片公司也不想拿他的钱。
  可是,他用投米拉麦克斯这种小发行商的曲线办法,证明了他依然可以强势曲线介入分一杯羹——即使你们拍的时候对他爱答不理。
  一次可以是狗屎运和偶然,两次就必须正视了。
  与美国同行相比,顾骜的势力,在香江同行眼里就更加炙手可热了。
  人家虽然没有在香江本土拍过什么东西,但起步高呀,两年之内好莱坞连续两部“一亿美元俱乐部”跟他都有关系,太吓人了。
  同期,香江人最指望的头牌巨星程龙,81年《杀手壕》扑街了,82年再战《炮弹飞车》依然只是保本。两连挫折后,今年正在乖乖回香江舔伤口、弄贺岁电影《奇谋妙计五福星》呢,一两年内都不敢轻易再言进军好莱坞了,历史上怎么也得85年拍完《警察故事》后,再战好莱坞才渐渐杀出名声。
  而顾骜的传统小弟李联杰,在电视剧《沪江滩》、电影《少林寺》、《终结者》后,暂时没有片约。因为他毕竟是毫无表演基础的新人爆红,爆红的时候才18岁,跟已经拍了近10年电影的程龙不能比。
  所以顾骜建议他《终结者》拍完后就回去念书,至少稍微系统学一下表演,他还年轻,做人不能漂。李联杰对老大向来是敬若神明,毕竟他是亲眼目睹自己如何被提携上来的,所以顾骜让他念书他就念书。
  李联杰先是回国想办法申请去北影旁听,可惜国内80年代的大学还是很严谨的,一个体校生,文化课实在太差旁听了半年也不让他正式念。然后只能一边继续苦学提高英语,让顾骜帮忙弄他回洛杉矶,拿了绿卡后报考了南加大的表演系。
  80年代的美国大学就没国内那么严谨了,你但凡是已经先拍电影出了名的,找大学念个回炉书,大学里基本上都肯收。顾骜觉得打磨几年,等他到正常大学生毕业的年纪,就能大用了。
  从程龙、李联杰再往下,如今的华人,根本没有可以进军好莱坞的。
  这也就可以想象,顾骜手上的资源和威望,得多么值钱。
  说句难听的,顾骜要是愿意睡最一线的华人女明星,简直是勾勾手就能做到,只不过他不是这种人罢了。
  顾骜明年要是回到香江,哪怕是邵爵士都不敢再自视行业地位高过顾骜。
  ……
  《ET外星人》方面,圣诞长假结束后,游戏也已经发售了快一个月了。
  圣诞前两周,这款游戏卡带每周分别卖出50万套。圣诞到元旦的这7天,又卖出了40万套,不过元旦后的那一周,销量出现了暴跌,瞬间从40万回落到10万。
  而且这种暴跌势头完全没有拐点的意思,发售第五周的前两天,加起来全美销售不到5000套,整个星期估计最多2万套了。
  这个趋势曲线,简直就是每一周新增销量比上一周暴跌掉八成。
  只是,最近一周多的销售数据,还没来得及统计并上报给雅达利高层。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实体货物经销商的反馈统计速度是很慢的,有些甚至是一个月一结,因此这些噩耗,包括达达尼尔总裁在内,都还不知道。
  达达尼尔总裁这些天收到的最明显警告信号,来自于公司的售后服务及客服部门。
  一名负责统计公司外包客服电话运作情况的中层干部,年会之前提交了一份预警报告,上面显示最近公司的客服投诉量陡增,游戏口碑恶化明显。
  然而,达达尼尔总裁公开在年会上定了调子:“客服反馈多,那是因为我们的新款游戏销量变高了!销量基数大,咒骂和不满的人当然也会多,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只是众口难调,不代表我们游戏差,没什么好担心的!”
  这个态度,其实跟后世的铁血冷酷网络写手无视喷子时差不多:“老子在大风吹/精选/导读/全渠道上,推荐位好曝光率高,当然喷子也多了!没关系,只要后台新增收藏新增订阅数据猛,不用害怕喷子!喷子全部删帖禁言!”
  理论上么,这么做也不一定完全错,只可惜,雅达利这一次是真的错了。
  这种无视,一直到1月10号,酿成了一个搞笑新闻。
  而且,顾骜这个竞争对手,与雅达利内部的高管,几乎是同时得到这个消息。
  当天晚上,顾骜正在别墅里批文件、远程遥控生意。天鲲总裁舒尔霍夫亲自打了一个电话过来通报。
  顾骜:“舒尔霍夫?怎么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3/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