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4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4/766

  舒尔霍夫:“老板,雅达利出了一点小丑闻,是几个雅达利内部的工程师,私下里透露给他们那几个被我们挖来的前同事的,应该是觉得兔死狐悲。”
  顾骜微微一愣,脑内捋了一下。
  天鲲娱乐的研发团队,这几个月确实从雅达利招降纳叛,高薪挖了一些工程师过来,主要是做系统的,至于游戏开发,顾骜倒没怎么招人。
  顾骜从来不是盲信之人,他知道雅达利做游戏机的研发人员挺牛逼,但游戏也就那样了。
  如今看来,是那些跳槽者与原同事们都还保持着挺紧密的联络。
  “你直说吧,什么情况。”顾骜追问。
  舒尔霍夫:“听说今天中午,两个雅达利的外包客服人员双双相约跳楼自杀了,一男一女。雅达利内部初步调查,结论是连续三个星期以上,每天持续加班承受辱骂,出了精神问题,抗压不能自杀的。现在雅达利内部终于有些慌乱了。”
  顾骜表情一凛,随后竟然有些扼腕。不过他更关心的是事情如此发展的原因:“雅达利的新游戏做得烂,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也测试过。不过,他们的客服有问题,雅达利自己居然没发现么?他们是怎么管理的。”
  舒尔霍夫:“雅达利根本没有自己扩张电话客服团队,他们销量高了之后,就找客服外包公司,便于忙的时候临时加人。这样的劳务派遣,不需要直接给雇员交社保,而且淡季的时候裁员也方便,或者说都不叫裁员,只是叫遣回劳务派遣公司。”
  顾骜立刻就听懂了。
  因为大型游戏公司,并不是一年四季都出重量级爆款的。如果为了《ET外星人》发售期间突然增长的工作量,就招聘很多客服的话,那么平时淡季没人投诉,这些客服你也得养着。美国的《劳动法》是很厉害的,你一旦正式雇佣了,想甩都很难甩掉。
  所以,找劳务派遣公司临时外包,也算一个挺牛逼的计策,亏雅达利高层想得出来。
  “这么说,那几个精神失常自杀的人,肯定是连续几星期听了太多辱骂?”
  舒尔霍夫:“给出的是累进制提成。每天接听电话100个以下的,每天除了基本工资外,还有一个额外奖金10美分。100~200个部分,每个奖金20美分。200个以上部分,每个30美分——那两个自杀的人,最后统计出来,3个星期每人赚了3000美金加班费,平均每天要接16个小时喷游戏的电话、听500人次的辱骂,累计一万多个,然后就疯了,午餐的时候喝了点酒壮胆,在公司楼顶辱骂了发泄了很久,跳下来了。”
  顾骜暗忖:累进制绩效……这玩意儿还真是劳务外包的最好搭档,就跟饿了么/美团给小哥的考核指标一样。每天送N单以上之后,每单的提成比例才会整体乘以一个加成系数,所以逼着小哥们天天闯红灯不要命。
  如果饿了么/美团小哥敢一天只送10单,那你绝对达不到送50单的人20%的钱的——送的单数少,每一单拿到的钱也会少乘一个倍数。
  果然从古到今的资本家都是一样的。
  至于把挨骂任务外包给劳务公司,在舒尔霍夫刚听说的时候,或许还震惊了一会儿,而顾骜根本不会震惊,只是觉得“果然又是这样”。
  因为这一招,跟后世滴滴打车完全一样,甚至可以说滴滴打车就是学这个的——后世滴滴连续两起司机杀人案发生之前,滴滴的客服就是这样外包给劳务派遣公司的,甚至组织一些野鸡大学里负责带实习的老师,然后外包给大四实习的学生们。
  他们设置客服时根本就没指望解决问题,就是纯让客服负责挨骂的。外包客服什么权限都没有,就是想敬业解决也无法解决,纯让用户撒完气就行了。(不知道两起杀人案之后有没有解决)。
  只不过,这一次雅达利似乎有人被骂死了。
  “业界耻辱啊,咱不能坐视不理。”顾骜叹息了一声。
第447章
你小子摊上大事儿了
  1983年小巷1月晴朗,夜的第七章继续推进向11日星期二那一行。
  华生顿清晨的雾,飘向宾夕法尼亚大道2420号,罗斯律师事务所门口枯萎的树(分所,总所在纽约)。
  加长版凯迪拉克的声响……呸呸呸,说人话。
  反正,就是事务所的合伙人之一、埃德蒙·佩里,施施然地来事务所上班了。
  这位佩里先生,同时也是美国国家法律服务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之一,所以才被纽约的总所派到了华生顿。(美国国家法律服务公司,Legal
Services
Corporation,是一家美国司法部下属、分管法律援助工作的公司,跟中国的部属法律援助中心差不多)
  白宫就在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所以能开在宾夕法尼亚大道上的律师事务所都是很牛逼的。
  可以类比一下中国国内,要是哪家律师事务所开在长案街上,那也是横着走的存在。
  华生顿的官司,来钱普遍不如纽约,但影响力往往很大,尤其是一些行侠仗义的公益诉讼,动辄能够全民皆知。
  所以哪怕赚不到什么钱,那些顶级大律所为了持续的名声和公众曝光度,也会分出在“旋转门”体系中资历较深的精英干将,负责华生顿这边的业务。
  这些人往往分红比较高,提成比较低,来钱都不靠自己接的官司分成。因为他们都是为事务所挣面子的,钱不用他们操心。
  他们只操心如何为事务所在美国人民面前塑造一个行侠仗义为民请命的光辉形象。
  “先生,这是我今天帮您拟的预约,您看有问题么?如果有不想处理或者要转交的,我马上去安排。”
  刚刚在办公室坐定,女秘书就为佩里律师递来了几份预约。
  佩里拿起来扫了一眼,勾掉了几个人名,还在后面批注了几个字母,示意这种明显没前途没影响的小客户,就让所里其他资历不太深的律师练练手好了,没必要劳驾他亲自出马。
  剩下一些来意不明、影响力相对较大的客户,佩里决定持重一些,亲自见一面聊几句再决定。
  “嗯,就这么处理吧。对了,约翰·巴洛找我有什么事儿,你提前问过么?”批完之后,佩里如是拷问女秘书。
  女秘书也很为难:“巴洛先生没有透露,他说希望面谈。”
  佩里无奈地点了根雪茄,挥手示意没秘书事儿了,让她出去。
  这个约翰·巴洛,佩里是认识的,也打过几次交道。
  对方是一个叫做“电子伦理学会”的民间组织的发起人,超级黑客出身,从1977年开始致力于保护前沿电子产品消费者、乃至局域网使用者的权益和隐私。
  而且这人最奇葩的一点在于,他虽然是个技术很牛逼的黑客,但本职工作并不是靠电子和程序相关技术赚钱的——这个约翰·巴洛的本职,居然是一个二线摇滚乐队的鼓手和领舞!虽然不是很红,却也在摇滚乐界有一定粉丝,靠着乐队收入,相对于普通人的生活而言,资金算是非常充裕优渥了。
  不过,约翰·巴洛却过得很清苦,主要是因为他想搞公益维权,这种事情法律成本很高,就不是一支二线摇滚乐队赚的钱能补贴得了的。所以至今只能成立一个民间的“学会”,而成立不了“基金会”。
  但不管怎么说,因为在这个圈子里呐喊行侠仗义了5年,江湖地位已经立起来了。说起对抗电子和网络巨头的公益组织,美国人都会先想到约翰·巴洛。
  佩里大律师暗忖着在脑子里捋了一遍:那刺头这时候找上门来,业内有哪个电子巨头得罪他了?难道是摩托罗拉?
  不太可能啊,摩托罗拉的辐射超标问题,虽然前几个月被炒作过了,但是现在摩托罗拉已经高调宣布加入Tencoin的电磁兼容防治学会,对消费者太人畜无害了。
  那么,是雅达利?雅达利最近确实名声比较臭,但就算游戏不好玩,那也是没有标准的事儿,那是见仁见智的价值判断,怎么维权?
  不得不说,佩里律师到底是眼光老辣,人老成精,对方都没上门,已经猜了个七八不离十。
  ……
  数小时后,接待完几个客户,佩里大律师等来了约翰·巴洛。
  来者是个40岁不到的中年人,卷发大胡子,造型跟马克斯差不多。
  “嘿,约翰,你这次又要给我制造什么麻烦了。”佩里表面兄弟地殷勤款待,还给对方倒威士忌。
  “埃德蒙,这次我不会在律师费上占你便宜的。”约翰·巴洛表情很轻松,还递给对方一张新的名片。
  “EFF基金会?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佩里看了一眼,略微疑惑数秒,然后恍然大悟,“你终于找到赞助商,把你的维权学会变成基金会了?哪个大善人大金主赞助的?”
  一个民间学会形式的维权机构,那运作状态简直就形如乞讨。即使有很多想呼吁的事情,也付不起高额律师费,只能乞求有些追求名望的大律所肯接风险代理。如果胜诉后的金钱赔偿收益不够大,那么风险代理都没人肯接。
  一旦成为基金会,那可就鸟枪换炮了,不管赚不赚钱,都可以怼,反正不差钱。
  约翰·巴洛一脸5年老便秘被治愈的洋洋得意:“这个暂时和你无关,我这次有些事情,想为穷人发声:我有证据标明,雅达利公司的两名外包客服接线员,昨天跳楼自杀了,而且有事后的警方鉴定,认为是压力过大导致的精神失常,这至少也是一起劳动保护不到位、导致员工心理健康出现病变的问题……”
  他刚刚说到这儿,佩里立刻打断了他:“所以你们是想帮那些工作在不健康环境下的电子业员工发声?你们要起诉雅达利?啊,我知道了,你那个基金会,不会是舒尔霍夫赞助了你钱,才成立的吧!”
  其实,佩里已经猜中了。约翰·巴洛这个理想主义者,之所以可以提前六七年把他的民间学会变成EFF基金会,正是因为顾骜给了200万美元赞助,作为基金会的启动资金。
  顾骜深知,这家约翰巴洛搞的基金会,后世的战斗力可是非常强大。从索尼怼到微软怼到谷歌怼到苹果,不管哪个巨头侵犯消费者隐私、剥夺消费者选择权和财产处分自由,EFF基金会就会像疯狗一样扑上去撕咬维权。
  即使是2012年如是中天的苹果,都差点因为反越狱反诉丑闻,被怼得生活不能自理,一直闹到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美国市场占有率狂跌。幸亏还有很多中国果粉脑子里从来没有财产处分自由这根弦,被侵权了也无所谓,苹果才多维持了五六年的高市值故事。
  而本时空,这一次,顾骜很善良。
  他都没要求留名。给钱的时候就直说了:办事儿时不用解释金主来源,公事公办就好。如果哪天天鲲娱乐有侵害消费者自由的情况时,也欢迎EFF基金会来怼。
  这绝对不是顾骜打着慈善公益的名义打击报复商界竞争对手,他是一碗水端平的。
  面对对方的揣测,约翰巴洛大胡子脸一红,强硬道:“这没有关系!而且,我暂时也没想让你起诉雅达利。我希望你们能有说客,做一些法律起诉以外的事情。”
  佩里:“你想为被害人家属代言、请求和解私了?”
  约翰巴洛:“不是私了,这事儿是这样的:我们有线人报告,雅达利经过复盘,已经查出是有研发部员工刻意怠工和加塞彩蛋,把游戏做烂以报复公司的压榨。这款游戏,是在只有1名名叫霍华德的程序开发人员的情况下,花了6个星期写出来的。我现在希望,你们能想办法说服那名霍华德公开忏悔,披露自己怠工的行径,并且为客服人员的死承担一些人道主意层面的责任。”
  埃德蒙·佩里这下有些理解不能了。
  折算什么骚操作?
  从法律上来说,程序员霍华德对自杀的客服人员,没有任何责任呀。
  道义上,虽然可以强行解释“因为你的游戏写得太烂,而且是故意、恶意摆烂。导致负责客服的人,三周之内人均被美国消费者辱骂了一万次”……
  总之有些牵强。
  埃德蒙·佩里想清楚之后,回复道:
  “这事儿办是可以办的,但是不管是否出庭,我们都要按照正式出庭的价格收费。而且,不走起诉渠道的话,我们事务所就无法露脸——你应该知道,介入这些事务,钱本来就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我们要的是行侠仗义的名声。没有名声的话,我们就相当于在给人当枪手了,还得加钱。”
  这很好理解,如果一个人能写价值千字一百块的书,并且同时为自己的笔名积攒粉丝。
  那么,如果用别人的笔名、给人当枪手,怎么也得每千字一百五十块才接吧?多出来的五十块,就是别人买知名度和粉丝流量这些无形资产的溢价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4/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