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4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2/766

  顾骜对人生的认知,也得到了充分的净化升华。
  跟文艺女青年交朋友,收获就是多。
  或许后世有些人会抨击“痴呆文妇”,但那不过是因为后世当文艺女青年的门槛变低,女女都能COSPLAY假装文艺女青年。所以物极必反,引起了在鉴别真伪方面无能的男人的反弹。
  但是,在80年代,没那么多装逼圣经给你看,真心的还是装的,一眼就可以看出。相比于同时代其他女性,文艺女青年已经是一种比较进步的人生存在了。
  就像你不能用“2020年吃白脱面包不健康”,就一刀切反推“1980年吃白脱面包也不健康”。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和稀缺,不能套的。
  顾骜是真心享受人生,这就够了。
  两人很有节制,所以并未睡懒觉,早上7点多天刚亮,就收拾得帅帅的美美的,下楼去自助餐厅吃早餐。
  因为酒店被组委会包了,而会议还没正式开始,所以客房大半还空着,餐厅里的自助菜式也不多。
  顾骜搂着萧穗走进餐厅的时候,远远看见了韩婷一个人在角落优雅地喝咖啡。
  顾骜稍微有些尴尬,想装作没看见,韩婷却对他打招呼了。
  “小顾,这里有你的东西。”韩婷声音不大,招了招手后,用指节敲击着桌面,指了指一个纸板盒子。
  顾骜连忙侧过脸去,自然而然地解释:“韩老师也是来参会的,应该是会务组发了什么东西吧,我们一起去看看。”
  “不会失礼吧?”萧穗有些担心。
  “没事儿。”顾骜说着,大大方方搂着萧穗走了过去。
  韩婷一点都没有意见,也没有任何流露,大大方方地把包装精美的彩印打蜡纸盒推了过去。
  “昨天高尔文先生的助手,送到我那儿的。他还找了你,不过没找到。我估计你应该是在用情人节烛光晚餐呢,就带你领了,免得他们煮鹤焚琴打扰了你的雅兴。”
  “谢谢韩老师,您待人真好真细心。”萧穗感激地微微欠身,对韩婷还礼。
  韩婷泰然自若:“这有什么,你不好奇是什么东西么?先打开看看吧。”
  萧穗微微诧异:“也有我的份吗?”
  与此同时,顾骜也有他觉得奇怪的点,一边拆一边问:“韩老师,摩托罗拉公司不是说派个CTO参加这次学术会议么?怎么最后还是高尔文家族的人亲自来了?这次只是讨论国际电磁兼容行业标准,让董事长亲自来,规格有点太高了吧。”
  韩婷端起热牛奶,拿搅拌棒搅合着,小小喝了一口,然后说道:“看完你就知道了,摩托罗拉这次是趁机跟沪江市政府达成合作,让寻呼机第一次打入中国市场呢。”
  顾骜和萧穗也就拆开包装,萧穗并不认得里面的玩意儿,顾骜却是一眼就认出来了。
  那是一个比后世IPOD
MP3差不多大、带一块跟计算器一样长条形小液晶屏的磨砂黑色电子设备。
  “这是摩托罗拉的拷机啊,嗯,学名叫数字寻呼机。”顾骜给萧穗解释,“就是以后如果有人打你电话,这个机器的小液晶屏上能显示来电号码,你就可以就近找个电话打回去。对于我们这种行踪不定的商务人士,有急事儿特别方便。”
  顾骜并不知道,事实上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轨迹,中国国内第一个有BP机业务的城市,就是沪江,而且就是在1983年出现的。
  只不过,一开始摩托罗拉公司是先跟粤州市政府推销了很久。觉得粤州每年要开春秋季两次广交会,外商即时通讯的需求比较大、商机比较多。但最后粤州却不愿意承担基站和寻呼台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项目黄了。
  到了下半年,摩托罗拉公司才掉转枪口,开始到沪江来找出路,最后还真遇到了有魄力的决策者,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和逼格,成为“中国第一个有寻呼机业务的大城市”,接入了这项服务。
  后来数年里,沪江的现代化标杆程度一度超越粤州,让素来以广交会和“对外开放窗口”自居的粤省人很是不服。最后在四年后的1987年扳回一局——87年秋季广交会之前,摩托罗拉公司再次找到地方政府时,粤州人一发狠,投资了市内的蜂窝基站建设,成了全中国第一个引入手机业务的城市,重新把沪江人比了下去,狠狠扬眉吐气了一把。
  后来的88年,以及88年再之后那一年,手机基站覆盖分别进入了沪江、京城,这两座城市成了国内第二、第三有手机业务的。整个80年代末,国内也就只有这三个一线城市有手机信号。其他二线较强的省会城市,都要到1990年开始有“大哥大”。
  而如今呢,显然是因为顾骜的蝴蝶效应,导致摩托罗拉自己就得来沪江参加IEC的电磁兼容学会,所以摩托罗拉的推销者也改变了推广策略,提前了半年多来沪江。
  地方政府也为了更好地服务外商、搞好这次国际学术会议,确保城市国际形象一炮而红,所以额外拿出魄力,勒紧裤腰带提前上马了项目。
  一座城市有无线寻呼台业务,听起来就更高逼格,与国际接轨,以后才好更加有牌面地邀请各种国际商业、学术组织来这座城市开会嘛。
  不然人家来了,打电话找人都找不到,联系效率低下,岂非丢脸。
  同时,政府未必没有进一步笼络摩托罗拉、希望摩托罗拉来华搞更多项目合作的打算。以83年的招商引资形势,摩托罗拉可是非常炙手可热的国际顶级通讯巨头。
  相比于顾骜,萧穗在技术层面就更小白了,她不仅不知道历史,也不知道这玩意儿怎么用,免不了当场请教。
  “老公,这个东西怎么用的呢?是不是我以后可以带着随便跑了?”
  顾骜:“目前应该不行吧,这个东西肯定是有阶段性的,要看信号覆盖到哪儿了。”
  一旁的韩婷也点头作确认状:“没错,小顾很懂行,你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找一下市邮电局的技术支持,他们会告诉你目前市内信号覆盖范围的,我昨天领机器的时候,就有个基站施工方的负责人跟我口头介绍了一下——反正,这座酒店肯定是全市信号最好的地方,就楼顶,旋转餐厅还顶上,就有一个小信号塔。”
  萧穗听得很是好奇:“原来还要专门竖信号塔啊,那岂不是用的人少的话,信号塔的成本比这个叫啥BB机的还贵了?这机器得卖多贵才能回本呀?摩托罗拉的人居然拿来白送?一会儿能不能带我上楼去看看信号塔长什么样子?”
  韩婷笑着解说:“那你只能找负责技术支持的人了,一会儿我给你联系。至于这个机器的价格,目前售价可不菲呢,还根据机器性能分两档。
  一档是不带屏幕显示、只有铃声的,要靠你给人工寻呼台回电、报本机号码,由客服查询后告诉你刚才是哪个号码呼了你的号码,你记下来再打回去。
  高档的就是这种带个液晶屏的,只能显示阿拉伯数字,能直接显示呼你那一方的电话号码,省得你再给客服回电查问,不过价钱要贵好几倍。”
  “这么个小玩意儿,要……一千多块?两千?”萧穗靠着自己的想象力揣测了一下。
  “不可能的,起码贵几倍,你忘了信号塔的成本也要平摊给用户么。”顾骜笑着纠正。
  韩婷也就不卖关子了:“我昨天领的时候问过了,不带屏的4500,带来电显示的,1万2。”
  萧穗倒抽了一口凉气。
  虽然她已经是跟着顾骜见识过大钱的了,但她依然无法想象,这玩意儿比其他高档进口家用电器贵那么多。
  连顾骜,虽然有心理准备,但依然有一种沧海桑田的感觉:就尼玛为了一个“来电显示”功能,多掏8000块钱!
  通讯设备果然是这个世界上随着科技进步贬值最快的玩意儿。
  1983年,中国大地上的“来电显示”,就是那么贵,那么有逼格。
  估计今年沪江市内最靓丽的风景线,就会是未来在某些写字楼里、友谊商店里、随着一声“嘀嘀”,然后一个西装领带的精英人士,施施然拿出一只带屏幕的BB机,然后用后世富豪抬腕看康斯坦丁手表看时间的姿势,看一下来电号码。
  萧穗叹道:“摩托罗拉公司这次是给每个参会单位都送这种寻呼机当礼品么?那一共有多少人参会啊,亏好多钱吧。再说那些人离开了中国,不就没用了么。”
  韩婷一脸对同行伎俩的鄙夷:“大概一共会送出去500台吧,摩托罗拉的成本没你想象的那么高,机器其实不值钱,关键是基站。平均下来,最多2000块一台成本,500台赠品也就百万。只花100万人民币,就让全中国人记住‘摩托罗拉是无线通讯的代表,是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这个广告效应,还不值区区100万人民币么?要是我汉乐电子生产寻呼机,我也这么干,找到著名国际会议就赞助。”
  顾骜也附和道:“不用担心人家离开中国就没用,用完肯定会送给会议期间,在中国认识的新朋友的嘛。我相信大家都乐于接受这样的礼物的,而且因为是‘废物利用’,还不会犯错误呢,只能算是纪念品。”
第470章
视察工作STYLE
  在自助餐厅用完早餐,萧穗想看看寻呼机信号站是长什么样的。
  顾骜也刚好闲着,就通过韩婷昨天收到的名片,喊来了承建方的技术支持负责人。
  看到对方的时候,顾骜觉得有些眼熟。
  那是一个年近四旬的中年人,非常谦虚礼貌:“顾总,很高兴为您服务,久仰您大名了。任正义,有什么关于寻呼机使用方面的技术支持问题,可以随时咨询我,我是本市寻呼机网络建设的施工负责人和技术支持工程师。”
  一边说,他一边殷勤地帮顾骜等人摁了酒店的货梯,直接上到楼顶。
  80年代的酒店没有电子门禁,所以兆龙饭店的货梯居然是专门有一个保安人工看守的,只有他认识的人或者验过身份证件,才会允许你使用电梯。
  可见如今电梯之金贵,以及楼上客人身份之高、安全之重要。连一部电梯都能专门雇一个保安监视,一站就是一天,12小时两班倒。
  几十秒后,电梯抵达21层楼顶,顾骜和萧穗走上天台,就看见了一堆由小天线、电器箱构成的玩意儿。
  大致就跟《看门狗》里狗哥骇入CTOS节点时,面对的那玩意儿差不多,稍微再大一点。
  如果是熟悉联通、移动基站的圈内人,那就直接按那个想象好了,不用借助《看门狗》代入。
  “我还以为跟电视台一样,要树个大铁塔呢。”萧穗好奇地掩着嘴,悄悄跟老公说了自己的小白认知。
  顾骜笑着拍了一下她的腰肢:“如果以后造到郊区或者农村,那当然要树铁塔了。这兆龙饭店已经是附近最高的地标建筑了90多米,利用本身楼高信号传得就够远了,还要什么铁塔?那不多此一举了么。我估计,这个站能覆盖个半径几公里吧。”
  寻呼机时代,对基站的信号要求其实不高,这跟手机有很大区别。因为手机是要保证信号持续连通的,不然电话打着打着就断线。寻呼机信号再弱,只要偶尔能间歇性收到一两帧,把寻呼记录送达就可以,信号断断续续没关系。
  萧穗听了,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自顾自远观把玩起来,就跟文艺女青年看科幻小说差不多眼光。
  顾骜这才有时间整理思路,跟讲解的技术支持人员攀谈。
  “任先生,我们是不是见过?我觉得你有点面熟。你是粤省人?”
  顾骜已经认识到,这个任正义跟后世夏为科技的任老板名字一样,而且样子也依稀相似,只不过从古稀老头儿变回了四十岁的中年人。
  但他不知道任正义的籍贯和早年经历,只知道后世夏为科技在特区创业,所以他就随口猜了一个粤省籍贯。
  任正义双手叠放在身前,微微欠身,礼貌地回答:“顾总记性真好,我是见过您,不过您应该没听说过我。我不是粤省人,是黔省人,在蜀省念的大专,读的是建筑工程。我在基建工程兵部队服役过多年,不过今年初国家统一整建制撤销了基建工程兵编制,撤销之前,我们在仪正化纤二期建设项目上服役,撤销之后自谋出路,刚好赶上这边要抽掉专业施工部队,邮电局的人搞不定,我自学过计算机、电子和自动控制,组织上就推荐了我带人来。”
  顾骜心中暗喜,这履历应该全对上了,就是后世的任老板。
  基建工程兵部队的整建制撤编,在83年年初也算一件大事,也算是第二年的百万大裁军的一个前奏。毕竟搞经济建设还是应该市场化运作,连石油/石化部门都搞工程兵,有点与国际不接轨。那是60年代大清“铁人精神”的遗留产物。
  历史上,任正义就是83年初基建工程兵撤销后,自己被迫下海当了三年包工头,风里来雨里去,先给人搞各种涉及电子电气技术的项目施工,后来才摸清了奋斗方向,攒了两万块钱办了夏为,专注于搞电信的网络侧工程,造电话交换机起家。
  所以,如今这事儿也不算多巧合——因为83年你想从沪江市邮电局下属的编制技术人员,找出懂无线通讯电子施工的,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国人才第一次接触寻呼站这玩意儿,低学历的工人师傅和工程师根本搞不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2/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