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4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3/766

  而杨州离沪江也不远,从杨州那边项目上刚解散的基建工程兵单位,找两个学历和技术符合的人才,推荐过来,是顺理成章的。任正义有大专学历,还懂电子和自动控制这些学科,在工程兵部队里已经算很专的高级人才了。
  “难怪呢,我想起来了,我在两年前,陪同中信信托的某些高管,视察仪正化纤项目建设进度的时候,见过你——你是基建工程兵里,归口石化方向的嘛。当时仪正化纤的日元信托债融资,就是我伙同童老板搞的嘛。”
  顾骜说着,又恢复了当年领导视察工作的气度,拍了拍任正义的肩膀,以示鼓励。
  任正义颇觉知遇之恩,感动地说:“您记性真好!没想到您这么日理万机的大老板,两三年前视察工作时见到的普通工程师,都能一一记在心里。”
  顾骜很受用对方的态度,免不了沾沾自喜了一下。
  并不是他城府不够,而是一想到后世的大佬对他怀着如此“知遇之感”,正常人都会忍不住自得的。
  顾骜想了想,很设身处地地问:“那么,任大哥,想好将来出路了么?你们在沪江市内帮摩托罗拉铺信号站,这个施工应该还要持续几个月吧?我估计,你们现在也就才覆盖了会场附近的两三个区,稍微偏一点的地方肯定没信号。”
  任正义颇感受宠若惊:“不不不,顾总您怎么能叫我任大哥,肯跟我结交,叫我正义就好了。我不过年纪空长几岁,怎么当得起这样重礼。”
  顾骜拍了拍对方肩膀:“诶,你这人,还部队里刚出来的呢,你比我年长快20岁,我叫你一声老哥怎么了?咱不搞资本主义那一套!以后你就明白了,我这人虽然有钱,但不是那种人。咱先说正事儿。”
  任正义只能接受了这个设定,认真回答:“那我就却之不恭了,您说得再对也没有了,目前摩托罗拉的寻呼机,就只在徐、长、静几个区有信号,静案区靠闸北那儿都没了。市电信局给咱的任务,还要多覆盖几个区,至少南面信号要覆盖到沪江县的县中心,往北把闸北、普区覆盖到。这么多承包工程量,大约年中就能干完。后续的计划,我还没想好,有些去处好的战友,说要给我介绍项目,说不定有编制,但我也不是很想去。毕竟专业不一定对口,咱学了那么多技术,总要有用武之地。”
  顾骜一边听,一边在脑子里大致勾勒了一下地图。
  他住的这座兆龙饭店,大致位于相当于后世徐家商圈的最核心地带。不过如今才83年,周边全是只有3层楼的老式矮洋房,绿化倒是很不错,绿地比例很高。
  至于北边的静案区,后世属于沪江的绝对市中心,但如今还是比较偏北的,而且闸北人如今绝对不会被沪江人视为城里人。这些几十年后会被划进静案区的核心市民,如今还是妥妥的“乡窝宁”。
  同理,南边的“沪江县”就是后世的闵、松。那儿的人沿着后世沪闵路进一趟城,都会说自己要“去沪江”,可见根本不把自己当沪江人。
  任正义这个包工头要覆盖的面积,还是比较小的,至少比后世沪江市区小很多,难怪他很快就会没活干了。
  顾骜脑子一转,趁机以视察领导的姿态试探施恩:“那你觉得,摩托罗拉的产品技术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将来长期承接这些网络设备的施工呢?我相信,摩托罗拉不会满足于只在沪江发展的,以摩托罗拉的扩张速度,养活一小支基建工程兵转业过来的队伍,还是没问题的。如今摩托罗拉有求于我,我给高二文先生带句话,不是难事。”
  他并不想过多干预任正义的人生轨迹。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任正义才第一次接触通讯类的工业,自己都没培养出兴趣和决心。
  如果顾骜直接跟对方说:“我觉得你是个搞通讯的天才,我想提携你、给你投资合伙搞生意。”
  那绝对是会被人怀疑,觉得他顾骜脑子不正常了。
  另一方面,如今任正义的能力、国内的基础,也还不足以进军无线通讯行业。
  既然如此,不如给任正义提供一个环境、卖个人情,让他从网络施工做起,慢慢培养能力、眼界和目标。
  任正义闻言大喜:“如果能一直给摩托罗拉做配套施工,那当然最好,顾总,您是大人物,能给高尔文家族说上话,有您出马,当然没问题了。”
  顾骜想了想:“那你有本钱吗?”
  任正义有点傻眼:“要本钱干嘛?”
  顾骜:“你只是以包工头的身份,我怎么帮你?至少也要注册一家工程公司啊。然后我好这次趁热打铁,让高尔文先生跟这家工程公司签个长期合同,比如未来两三年,在华铺网的技术施工分包给这家公司。”
  任正义有些胆怯:“我……如果问朋友借借,全算上,大概能凑两万块。”
  顾骜无所谓地耸耸肩:“两万块有点扯了,这样吧,我借你一点。算借,不是股权投资,以后你的施工公司赚了钱,还要还我的,还算利息。我也不想分你这点施工上的这点利润,我相信给摩托罗拉做施工只是你暂时的谋生方式罢了,不会是你的理想的。以后,你如果有别的想法了,或者说看明白行业前途、琢磨出自己的路子了,欢迎你再来找我。”
  这家施工公司当然不会成长为未来的夏为科技,那只是一个包工头过河的垫脚石,开开眼磨练磨练团队用的。
  所以顾骜当然不必在这家小公司里谈什么股份,借钱留个人情就好了。
  任正义非常感动:“您……您就不怕借给我钱,亏了还不出?您为什么帮我?”
  “我女朋友,还有我不少帮我出身入死的忠心保镖,都是部队裁军裁下来的,我能理解被裁的人的困难。而且我觉得你们这波人,都是踏实做事的,干活干净,基建工程兵刚撤也不容易,拉你们一把,我相信我不会看错人。”
第471章
吃肉不健康
  顾骜临时起意,跟任正义有不少生意上的设想想聊,就约了午餐时间慢慢喝酒聊。
  韩婷非常有眼色,趁着机会方便,走到萧穗旁边,低声劝说:“萧小姐,如果你对那些商界见闻没什么兴趣,还不如给彼此一个自在。我相信小顾也会放松一点。”
  萧穗并不觉得韩婷说得有什么不对,反而觉得这位韩老师也挺了解顾骜的性格。
  萧穗找个空档,跟顾骜低声说:“老公,那中午我就自己安排了,你忙。”
  顾骜一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我就聊会儿生意。”
  萧穗大度地展颜一笑:“没事儿,我本来就对这些没兴趣,何必留下来影响你工作呢。刚才听你们说,寻呼机出了主城区就没用了,没信号,倒是提醒了我。要不我就把我这台寻呼机送人好了。你在沪江开会这段日子,反正我跟你在一起,也不用单独呼我。等你开完会回美国,你这台放着也是浪费,再给我用好了。”
  顾骜想了想,确实很有道理,萧穗的脾气还是挺居家的,有一种小家碧玉,有钱了也不会乱浪费。
  “好,那你随便处置好了,等我开完会,我这台留给你,节俭也是一种美德嘛。”顾骜从谏如流,“不过你想好送谁了么?难道要送给哪个要好的闺蜜同学?”
  萧穗表情略微夸张地说:“一万两千块钱的东西呢!怎么随便给同学,就算我舍得她们也不敢拿呀。给我妈用好了,她拍电影经常时间颠倒没个定所,有个呼机也方便我找她。”
  顾骜一想,倒是自己疏忽了。
  这是萧穗的孝心,当然是应该的。
  而且,相比于坐办公室的白领,经常东奔西走的艺术工作者,确实更需要寻呼机。拍电影的人收入也相对较高,不会被同事嫉妒。
  顾骜只是本着后世信息过载、垃圾资讯爆炸时代的痛点,感同身受地说:
  “那你自己安排吧,不过,我劝你低调一点,有了呼机不一定是好事,说不定工作会更忙呢——老板轻轻松松就能找到你,突发的加班就都堆你头上了。”
  萧穗一愣,完全不能理解顾骜的意思。
  也不可能理解,代购差距太大了。
  后世那些IT从业者,谁不希望下了班就关掉手机,拉黑微信,尽量防止别人找得到自己。
  这种痛苦,在通讯极度稀缺的时代,谁理解得了呀。
  顾骜的提醒,并不是装逼,而是真心的。
  可别人听着,就觉得别扭了。
  有点像一个高血脂高血压的胖子,痛心疾首发自肺腑地提醒一个饿了半个月骨瘦如柴的麻杆:兄弟,肥肉有害健康!千万别吃大肥肉!一定要吐掉,只吃瘦肉!
  ……
  萧穗从兆龙饭店出来,本想自己打个车回家,免得太招眼。
  但顾骜的保镖坚持开车送去,说是顾骜的命令,因为他身边的人都有可能被布列塔尼亚特工盯上。
  萧穗也就没再坚持。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只选了一辆平时开路的、给保镖们坐的奔驰,没用顾骜专用的,毕竟万一顾骜中午临时有别的生意要出门用车呢。
  同时,这样也能尽可能低调一点。
  路上空得一逼,十几分钟就到了。
  萧家的房子,本来就算是沪江电影制片厂的宿舍区之一。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电影厂的员工房子都分在这一片,但也有其他单位的人夹杂在一起,80年代之前的分房政策,大多是如此的。
  大过年的,萧穗的后妈苏萍当然也休假,不过家里却会有同事走动拜年。
  尤其是苏萍这儿条件好,房子虽然跟大伙儿一样,但什么电器都有,串门的同事多一些也是很正常的。还有个别带着家里小孩儿,来苏萍这儿,蹭索尼录像机看进口片。
  萧穗虽然不理解老公刚才的提醒,但她还是愿意无条件按老公的指点行事,怕让母亲的同事们知道母亲有CALL机后,将来真的导致母亲工作更忙,所以也没有显摆。
  她看到有客人,很礼貌地打招呼:“妈,我回来了,给你带点小东西。徐叔、刘阿姨好,张姨好。”
  “呦,这不是小穗么,回来啦,你妈不是说你这几天出门旅游去了呢,一年没见你出落得越发水灵了。”
  说话的正是被萧穗称作“刘阿姨”的中年妇女,她是制片主任徐凌的老婆刘燕,跟丈夫一起过年来有钱同事家串门攀交情呢。
  “刘姨见笑了,我不就那样,明天才出门旅游呢。”萧穗有些尴尬,连忙解释。
  她知道,母亲说她出去旅游了,是为她这几天跟顾骜住一起、不回家找借口呢。毕竟不是什么能张扬的事情。
  刘燕却没有觉悟:“给你妈带什么好东西呢?穗子带回来的肯定是稀罕玩意儿,谁不知道你家小顾大能耐。给咱一起开开眼界呗。”
  萧穗想起老公的教导,一时失神,扭扭捏捏迟钝了几秒钟,怕给母亲添麻烦。
  苏萍不知道她犹豫的原因,也就大大方方接过,自己拆开了包装。
  “唉……”萧穗想阻止,一时不知道如何组织说辞。
  “这是什么?”苏萍反复看了,甚至还简略看了说明书上的梗概,却依然不认识。
  徐凌和刘燕,以及另外几个女同事,听说苏萍都不认得,连忙凑过来看热闹。
  就算是用不起的稀罕玩意儿,至少见过了,回家还能吹嘘卖弄见识呢。
  发展成这样,萧穗也只能直言相告了:“这叫寻呼机,也可以按英语叫BEEPER、CALL机,就是有人打电话找你,这个机器就会闪灯响铃。这款还是摩托罗拉最高级的,带来电数字显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3/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