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4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2/766

  “嗨,你这就不懂了,人家就是好奇中国的电影产业,想看实拍过程呢,快去安排,让他们立刻演戏。”顾骜吩咐道。
  他还在奇怪,刚才接待外商的时候,那些迎接的美女里面,还混杂了如今内地当红的女明星刘小青(当然并不是说刘小青有多美女,只是说她混在美女人堆里)
  一开始,顾骜还以为,刘小青是跟着贝托鲁奇的剧组,才出现的,毕竟她取代了历史上的邬君梅,成了《末代皇帝》里的淑妃。
  可是,涉及圆明园场景的剧情里,并没有淑妃的戏份,所以贝托鲁奇正儿八经在钱塘拍戏的时候,刘小青都没跟来,现在反而出现了,难免让人觉得奇怪。
  现在,顾骜算是想明白了:人家是业务繁忙,一部拍完又接上新的片约,为别的戏来钱塘的呢。
  几分钟后,几个剧组的首脑人物就被带到了顾骜面前。
  有长城影业的李导演,以及男女主角梁佳辉、刘小青。此外还有一名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派来的监制——这也是如今国内拍合拍片的标配模式。
  长城影业顾骜如今已经不陌生了,那就是一家有内地资本背景的香江电影公司,两年多前的《少林寺》也是这家公司合拍的。
  顾骜在拍《少林寺》时就帮对方联络取景地、赞助请武指,长城影业的高层跟顾骜关系不错,也知道他的实力,这两年在香江看到顾骜都把顾骜当大佬尊敬供着。
  而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则是一家刚成立还不到两年的新公司,当初《少林寺》的时候还不存在呢,这次刚冒出来的,由总某局直管。
  但不管怎么说,这年头只要听说一家公司的Title是“中国XX公司”,那到了地方上牌面肯定是很高的,一般地方领导只能好吃好喝伺候着。
  此前的《末代皇帝》也属于合拍片,外方投资,中方提供协助,也由中影合拍出人挂个副监制。不过那个项目是文化部主导的,中影合拍没什么话语权,所以他们也习惯了在顾骜面前处于弱势地位。
  毕竟顾骜背后的外资背景太强了。
  “刘小姐,谢谢。”顾骜很有礼貌地以领导视察姿态跟对方握手,并且绅士地致谢。
  刘小青有点不明所以,还以为是为了今天的事儿,忙说:“不用客气。”
  但顾骜挑明了原由:“不是为了今天,我是说上个月,春晚的时候,谢谢你唱了我想听的歌。”
  此言一出,从仇清往下,到会稽、萧县的地陪领导,全都肃然起敬。
  首届对社会公映的央视春晚,总共也就三个热线电话点歌的机会,你就算是地级市的市长,想点到都是不可能的。但顾骜可以通过贝托鲁奇的专线点到,那背景和能量何等不凡。
  一旁的洋人本来不懂这里面的梗,还以为顾骜只是对女士礼貌。
  然后被随身配的翻译讳莫如深地说了一下,才对顾骜的能量进一步刮目相看。
  “顾到底是什么来头?他不是只是一个通讯和电子行业的商人么?”克里斯·高尔文都大惊失色,愈发觉得顾骜神秘起来了。
  “他是基辛格的学生,中国首届外交学院听说有60位毕业生,他能够被单独挑出来送到基辛格阁下那里读博士,基辛格阁下还愿意接受,你觉得能量能小得了么?”克里斯身边某些负责公关的幕僚如是说。
  克里斯一想,确实是这个道理。
  一旁的李导演和男主角梁佳辉,更是对顾骜肃然起敬,五体投地。
  顾骜则很坦然地向导演发问:“李导,对了,你们这部片子叫什么来着?先介绍介绍呗。那个时代的故事比较多,我都记混了。”
  李导演恭敬地回答:“正在拍的是《火烧圆明园》,拍完之后马上要跟着拍《垂帘听政》,这是系列片——小刘这次要演的是慈禧,比《末代皇帝》里的淑妃辈分可高多了。”
  最后半句介绍,更多是开玩笑的语气。
  顾骜点点头。
  他对这两部片子不是很了解,后世要用到圆明园仿真造景的大制作,他只记得90年代谢晋的《鸦片战争》。所以圆明新园三大景点造出来后,他还一度担心短期内没法充分利用园区。
  没想到,还有《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这么对口的戏送上门来,倒是帮他略微摊薄了不少成本。
  “嗯,不错,这两部片子,长城影业花了多少钱租景。”顾骜关心地问。
  李导演看了看旁边的中影合拍监制,然后陪笑着说:“当然不能跟法资的大制作比了,目前谈妥了是一个月25万港币场租费,两部片子至少要用6个月圆明园场子,给150万港币。”
  150万港币的景,如果放在邵氏,那也不算很少了,邵氏如今在抠门小制作方面,10几万一部电影的景都会有。
  然而考虑到顾骜投资的圆明新园的档次、规模、逼真豪华程度,那25万一个月就太白菜价了,相当于一天才8000港币。
  造好如今这么大园区,现金投资就至少两个亿港币了,400多亩的园区,一年才租300万的话,连2%的投资回收率都不到。
  要知道,《末代皇帝》可是花了2500万美金的拍摄投资,光是造景租景加起来就占了600多万美金。按现在的汇率折合两三千万港币,是《火烧圆明园》取景预算的五十倍!(当然并不都是圆明新园的租金,因为《末代皇帝》还占用了包括故宫在内的很多片场)
  不过,如果长城影业不用的话,圆明新园一时之间也得空几个月。如今《末代皇帝》还未轰动,广告效应还没打出去,长城影业也算是给顾骜捧场打广告了。
  “你们也算是给我捧场了,这个价,我心领了,好好拍,没问题的话,今天正常开机,给外国友人参观参观。”顾骜拍了拍李导演的肩膀,和蔼地说。
  李导当然表示没问题,然后吩咐场务开始准备工作。
  趁着那边在准备,顾骜又拉住了梁佳辉,用领导视察工作的姿态慰问一下情况。
  “你叫梁佳辉是吧?长得不错,有潜力。多大年纪啦?”
  那口气,颇像首长问小同志“多大年纪啦”。
  偏偏梁佳辉还真被顾骜的气场镇住了,拘束地回答:“不敢不敢,我只是平平无奇,哪有顾生英俊帅气。25岁了,还一事无成,惭愧。”
  他身上此刻还穿着龙袍呢,一会儿要演的角色是咸丰皇帝。
  一个穿着龙袍的人在顾骜面前谨小慎微,看着都有些别扭。
  那些外国人和陪同的领导,也觉得别扭非常。
  顾骜和善地瓦解着对方的紧张感:“你原先在哪儿学的演戏?演过些什么?怎么被选上的?不要紧张。”
  梁佳辉有问必答:“我是无线演员培训班的,原先只跑过龙套。这次是被我一个同期的同学推荐,加上其他新人都怕因为来了大陆拍戏、会被湾湾市场封杀,所以就被我抓住机会了。我那个同学,去年就是抓住了大多数人怕封杀不敢来大陆的机会,捞到了第一个出头机会,我觉得来大陆迟早会有前途的。”
  顾骜好奇道:“你那同学……难道是刘得华?”
  梁佳辉颇感惊喜:“顾生也听说过刘得华了么?那说明他赌对了,我还以为,他去年在海蓝拍的那部《投奔怒海》,在内地成绩不好,顾生一定没听说过呢。他的名字能够被顾生听说,就算被湾湾封杀个五年十年也值了。咱香江圈子里现在不少没出名的新人都说,被湾湾封杀不怕。就怕被湾湾封杀了,都换不到一炮而红被顾生听说名字,那就死了白死了。”
  会稽、萧县的地方领导,以及中影合拍公司的监制,本来都在旁边陪笑旁听。
  听到梁佳辉这句话时,所有人都凛然一惊。
  “原来港商都是这么想的?只要入了顾骜的耳,就顶得上被湾湾一省封杀的能量?原来,在好莱坞取得顾生如今的成绩,在香江人眼里居然这么大分量的么?”
  顾骜听了,连忙谦虚:“诶,此言太过了,我顾某人何德何能,怎当得起如此盛誉,还是有德者居之,有德者居之呐~”
第482章
您是怎么做到不亏本的
  跟李导演和梁佳辉的接触,颇为启发了顾骜的思路。
  他原先对于所谓的两岸三地互相封杀撕逼,是持观望态度的。
  因为政治上肯定是不能搞对抗的,要友好拉拢斡旋。反正上面怎么说就怎么样,顾骜一点都不会插手,不关他的事儿。
  但是,经济层面的正常竞争,是可以有的。
  历史上,无非是大陆没有市场,所以吸引不到香江影视资本的向心力,并不是不想和不许商业竞争——你都是一年50万美金总预算、买15部批片,谁跟你玩?
  如今,有了顾骜这个变数,如果他就是乐意捧一些香江这边表现好、所以被对面封杀的人走红,貌似也没什么问题。
  影视投资是见仁见智、文无第一的东西。
  顾爷就是看梁佳辉、刘得华有红的潜力、未来有可能为顾爷带来收益,所以愿意花钱捧他们,不行吗?这根他们在对面被封杀了有什么关系?
  顾骜就说这是纯商业考虑,没人能说半个不字。
  “好好干,你懂的。”
  李导演准备工作做好,即将开机,顾骜拍了拍梁佳辉的肩膀,以示鼓励,放他回去开工。
  梁佳辉愣了一下,捉摸了几秒钟“你懂的”到底是什么意思,随后精神大振,知道自己已经拿到保底了。
  外国友人们,围观了一会儿长城影业的人拍摄,发现中国人的作业方式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落后。
  “顾,没想到中国发展还挺快的——我在钱塘,看到景区商店能有带劲的红牛饮料卖,招待所有录像机和音乐电视唱歌。如果只看我看得到的城市范围,感觉享乐设施跟在日本差距也不大。尤其是那个叫卡拉OK的,我原先只在日本见过,连美国都还没有。红牛也只在日本喝到过。”
  颇有纨绔习气的克里斯·高尔文忍不住如是评价。
  顾骜倒是很坦荡:“很可惜,这些也只是你看到的,离开定点宾馆和定点外汇商店,就没有这些东西了!”
  克里斯:“那你还真是直白。你这么说不怕你们的形象工程被戳穿吗?而且,恕我直言,以钱塘这种小城市,肯做形象工程做到这样,也已经很不错了。我原先还以为,就算你们要撑面子,也只会在京城或者沪江那样的城市装。这种没听说过的小城市,连装都不配装——你不会是亲自掏钱补贴了吧。”
  顾骜:“那倒不是,我只是有信心,几年之内就会发展起来,靠市场规律自行把这些钱赚回来。”
  克里斯·高尔文等外商听得肃然起敬。
  顾骜的远见,他们已经多次见识过了。
  ……
  顾骜带着外商们在兰亭影城玩了两天,跟着他从钱塘来提供配套服务的人就紧张了两天。
  尤其是省厅和市局派来负责治安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2/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