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校对)第7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9/766

  在美国和日本,信用还是比较重要的,所以也没人故意下单后不要不给钱调戏。但是到了意呆利,杂七杂八消遣人的混子太多了。光毁约砸手里的供货和物流成本,半年多久亏了我们200多万美金,真客户没几个,我后来果断就把意呆利的生意关了止损。
  至于布列塔尼亚市场就当不存在了——顾哥您自己知道的,因为某些原因,您本来常规渠道就没做布列塔尼亚人的生意,那里也没有天鲲的游戏机,我们去了也白去。”
  顾骜对这些随口闲聊的反应还挺满意:“看样子,你这几年涨的见识,比在外经贸当科长的几年还多。”
  马风赔笑道:“那必须的,跟着顾哥干,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东西多,长见识快。”
  当然了,提到钱的事儿,顾骜也免不了又梳理了一下阿狸巴巴公司的股权结构。
  马风当初88年刚跟着顾骜干的时候,原本只是想用传统黄页模式,都没想到跟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他当时自有的资源也不过是几家出版社和其他一些传统刊物发行渠道。
  后来是顾骜指点他逐步电商化的,当时一开始投了几百万美元级别的启动资金,占了“天鲲黄页”35%的股权——那时还是马风求着顾骜入股的,为了让顾骜有一票否决权,也好增加其他同事和上下游供应商、客户的信心。
  毕竟当时在中国,甚至美国,一门新兴形态的生意,能跟顾骜扯上关系,大家就会对它多一些信心。
  不过这个几百万美元的初始烧钱资金,在1990年、万维网诞生、“天鲲黄页”改制为“阿狸巴巴”之前,就已经彻底烧完了。
  马风自己也追加过一些资金,都是他前些年自己做生意攒下的老本,顾骜也投过,还有一些有兴趣的供应商,顾骜当时也放开了准入,让对方投几个点。
  比如,美国在线,RSA,这两家公司,在1990年改组之前为止,都还有一小部分天鲲黄页的股权,大概分别是十几个点和七八个点吧,投入的资金则是百万级乃至几十万美元的现金,以及一些技术授权作价、营销渠道资源作价。
  当时让它们准入,这也是没办法的,因为很多独门资源握在对方手上。马风只能是画大饼劝诱那些美国佬:这个新模式有前途,忍过早期亏损,将来能做大。然后让美国佬出独门技术资源一起干。
  只是后来,随着这家公司看起来亏损越来越严重,同时又抓不住什么亏本卖货、关联交易的利益输送,是实打实因为“营销技术成本太高”导致的亏损。
  所以,美国在线和RSA也就渐渐憋不住萌生了退出的念头。
  毕竟在互联网诞生之前,敢那么大决心烧钱All
in电子商务的投资人,还是比较少的。加上马风这种烧钱,烧完之后也没留下什么摸得着让人心里踏实的成果,只是有了“用户量”和“知名度”。
  幸好,顾骜很慷慨,所以在“天鲲黄页”向阿狸巴巴转型变更的时候,他承诺:如果RSA和美国在线想退出,他作为上游供应商,愿意为阿狸巴巴的烂摊子兜底,高价回购那两家的股份。
  所谓高价,当然是至少比美国在线和RSA两年前和一年前进场时投的钱多一些。
  考虑到他们也没进场多久,两家都欢欣鼓舞地同意了。
  最后顾骜累计花了大约500万美元,把这两家烧的钱和互相许可的资源授权回购了回来。顾骜在阿狸巴巴的持股,也从88年的35%增长到了突破50%警戒线。
  剩下的股权结构比较松散,有马风等高管团队按业务进展分配的,也有他们自己早期激励认购的,还有一些其他外部资源型小股东,不一而足。
  反正这一世的阿狸巴巴只会是一家纯电商公司,而其他业务都会被顾骜另外安排,所以也不会有平行时空那么值钱。
  ……
  对阿狸巴巴的视察,到这一步基本上就算是结束了。
  顾骜对于马风这边的全局情况,也有了一个非常透彻、高屋建瓴的理解。
  一言以蔽之,技术层面,这家公司花了三年时间,也做到了目前世界上在RSA加密的电子签名、电子要约确认和相关信息数字认证方面,最大的实践化落地项目。
  其他技术比阿狸巴巴先进的同行,自然是有的。但相比之下,那些公司,包括鼻祖级的RSA公司本身,都主要是“实验室阶段”的。
  只有阿狸巴巴和美国在线两家公司,达到了“工厂化应用”的规模,是真正商业上跑通的。
  从钱和规模上来说,今年全年卖游戏卡带卖了五六千万美金销售额,也已经比美国在线高了。不过随着谷佛网模式将来被万维网借鉴,加上相关行业的公众认知接受度在快速攀升,所以这个增长曲线还是不错的。
  明年顾骜估计加上电商卖书卖软件卖其他容易标准化定义规格的周边,一个亿美元的销售额流水还是有的。
  而净亏损大概在一年五六百万美元,也就是每20块销售额,要产生1块钱净亏损。
  有了这个规模,有了这些商业化落地的应用技术积累,顾骜到时候才好有底气在行业标准会议上开口要价嘛。
第888章
敌不动我不动
  “风子,这两年干得不错。公司虽然在亏钱,但应该都算做上正轨了吧。后续如果我给你个人放一阵子假,出席一些开眼界的高层活动,把日常打理交给你手下,不会掉链子吧?”
  考察当天的傍晚,马风和阿狸巴巴目前的那些高管,一起出席,在圣莫妮卡大道上一家最顶级的酒店请客,算是对大股东视察的欢送。
  酒桌上那些澳龙帝王蟹什么的,无须赘述,反正所有人都吃腻了。
  席间,顾骜就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马风一听,就来劲儿了。他知道能让顾哥这么郑重提出来的,肯定是非常重大的提携。
  “顾哥您放心!现在公司日常稳得很,我们的团队,都是最有执行力最团结的,绝对不会给你掉链子。你说,要我怎么做?”
  他手下如今依然有十八罗汉,虽然跟他当年念书的时候带出来的弟兄们相比,换血比例非常高——
  如今的“十八罗汉”里,算上他老婆在内,也只有7个是当初钱塘师范学院那群搞翻译社时就一起混的哥们儿了,其他11个都是后来慢慢加入的。
  有仨是马风在外经贸做事儿的时候的同事,后来几年看准了机会下海闯荡的,还有个别是他自己摸爬滚打创业那几年,结交到的管行政管财务的本分人,身下还有五六个是顾骜当初调给他的美籍和日籍管理层。
  当初招的和顾骜调给他的美日管理层人数是绝对不止五六个的,起码有两倍规模。但是其中一多半都是在这三年里,看公司一直亏损,又看不懂,又不肯无条件永远相信顾骜,所以要么辞职走了,要么委婉地申请调回天鲲或者王安公司工作了。
  剩下的只有这么多而已。
  不过这种淘汰率,加上公事公办的筛选过程,也让阿狸巴巴这家公司,如今虽然注册在美国,却没有人质疑为什么中国人高管比例那么高——是因为公司亏损,所以白人高管都跑了嘛,这总不能怪中国人排除异己吧,说破天去也没那个道理的。
  顾骜也知道马风不是吹牛,所以很放心地吩咐:“那你这个月剩下的日子,就好好自己做做功课,提升一下自己,为介绍公司业务、相关商业模式前景,做好准备。年底我可能有些吹牛逼的场合会带你。到时候能不能抓住机会,让那些大人物相信你的实力,放心把某些资源交给你,就看表现了——我其实吹牛逼肯定比你厉害,但有些话我亲自说的话,说服力没有一线实战从业者那么有说服力,你懂我的意思吧?”
  顾骜之所以在某些涉及到行业展望规划的场合,不适合亲自出面吹牛,还有一点不利因素就是顾骜太帅了。
  还是那个理论,你推销消费品的时候,帅一点赏心悦目一点,是促进销售的。
  但是你站在行业规划者的角度上推销你的展望理念时,长得丑一点给人更有安全感,觉得这人老实,诚恳。
  一席宾主尽欢,酒席散去,临走时分,顾骜问了一个问题:“对了风子,《真实谎言》你看了没?”
  马风诉苦:“《终结者2》我看过了,真实谎言还没空,这几个月我也很忙的。我这就去看,肯定有什么深意吧。”
  顾骜是大老板,他在大部分生意里的身份都是投资人,所以他可以适当清闲。
  马风是CEO,每天绊着要工作的,忙得上映了两个月的电影还没看过,也正常。
  “休息一天,带上你老婆,去好好看一下吧,《终结者2》有时间也复习复习。这个月里你要学会把日常工作交给你的COO,静下心来多想想,别老是埋头猛干——你也埋头猛干了三年了,该静下来总结总结。”
  “好的顾哥,您忘了现在阿狸巴巴还没有COO呢,不过这个月我就任命一个,人选你过目就好。”马风一口答应。
  双方就约了明天去好莱坞喝酒看电影,放松一把。顾骜还把阿诺他们一起约出来喝几杯,大家聊聊。
  马风向来是个很喜欢跟影星歌手互动的脾气,缺啥补啥,当然是非常乐意顾哥的安排。
  ……
  吃喝玩乐的过程没什么可说的,总之第二天马风玩得很尽兴,还跟不少猛男影星合影留念等着回去分享。
  顾骜也是几年没见阿诺了,就当是朋友叙叙旧,毕竟也算是贫贱之交。
  十一年前拍《终结者》1的时候,顾骜身价才勉强过1亿美元,跟现在相比,当时当然算是贫贱了。
  闲聊的时候,顾骜也是了解了一下阿诺这两部片子的收入。对方也恰到好处地对老板的慷慨表达了感谢。
  阿诺这两部片子都是选的低片酬加分账的模式,制片方分别给签了北美票房的1%和2%的分成,加上底薪。因此阿诺这三年足足靠卡梅隆和米拉麦克斯的片子赚了上千万美元,分成和底薪各占一半左右。
  这在90年前后算是非常不错的行情了。因为票房里本来就只有大约40%是制片方的,剩下六成是发行方和院线对半分。给你2%的总票房分成,就相当于制片方把收入的5%都给你了。
  即使是十几年后,21世纪初,拿过奥斯卡影帝影后的,而且要正当红,也不过才一部片子一两千万。阿诺虽然在中国知名度很高,可毕竟不算牛逼的演技派,一口德语腔也被学院派看不起,这种特殊类型演员,能拿到相当于同期影帝的价,对方自然是很感激的。
  马风也通过这些闲聊,惊讶地了解到,原来顾哥这两部片子,行业数据那么好:
  截止到11月中旬,《终结者2》在北美上映11个月之后,竟然累计票房达到了2亿3千万之巨,而且依然每个月能卖出好几百万美元的电影票、大约100万新增观影人数。
  而《真实谎言》上映两个多月,居然就爆发了北美8000多万票房,阿诺估计,11月底肯定能破亿。
  就算后续应该进入增长放缓的阶段,可考虑到圣诞长假有空闲的人比较多,所以12月应该能保持住11月的增速,到圣诞假期过完,《真实谎言》在北美达到1亿2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终结者2》应该能到2亿4。
  这就相当于美国有4000多万人口直接看过了《终结者2》,还有2000多万人口直接看过了《真实谎言》。
  如果把海外数据全加上,目前《终结者2》全球总数据是5亿美元,《真实谎言》2亿不到点儿——主要是后者上映时间不长,很多国家没能同期跟上宣传,所以发力会比美国市场滞后一些。
  ……
  此后一个月里,马风把阿狸巴巴的生意管理工作,渐渐挪给了手下的得力干将们料理。他自己严格按照顾骜的吩咐,苦学相关技术知识,争取做好一个“技术吹”。
  顾骜则把精力大部分放在了其他为互联网标准整合奔走上面,跟万维网的搭建运营权威们、跟RSA公司、美国在线等机构,多方斡旋,为提升“天鲲的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在这个圈子里的江湖地位而努力。
  连带着还去架设谷佛网的明尼苏达大学进行了好几次访问、友好交流,甚至给明尼苏达大学捐助了一笔科教经费。
  这是一个美国人和布列塔尼亚人混起来的圈子,就算顾骜此前是消费电子行业和电脑行业的巨头,也不是说混就能混到核心地位的。
  毕竟索尼、摩托罗拉这些同样牛逼的巨头,不也没混到核心地位么,否则后来互联网时代它们也不至于略微掉队。
  顾骜的肤色和国籍,也会进一步加大这个难度,都需要花费资源去克服障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9/7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