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大佬(校对)第4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1/788

  许静这时也插话了:“其实我有个疑问,为什么王董要收购日韩化妆品企业呢,资生堂我还理解,在国内名气不算小。但是爱茉莉太平洋,在国内市场上很少见它家的品牌吧?”
  “是很小,准确来说,去年爱茉莉太平洋在华国市场上的占有率,只有0.9%,算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品牌。”王业回答道。
  许静的这个问题,也是大家的疑问。
  这年头,国内化妆品市场上,欧美品牌一家独大,幸好在王业的带领下,国产品牌最近一年也有了崛起的势头。
  特别是花之物语这个王业一手创建的品牌,现在应该是单品牌销售第一了,连欧莱雅这样的大品牌都要退避三舍。
  而日韩品牌,特别是韩国品牌,根本就不流行啊,很少有人特意去选他们的品牌。
  “韩流入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这个现象。”
  王业收起了笑容,认真地问大家。
  很多人认为韩流入侵是最近这些年的事情,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韩娱文化进入内地,已经整整20年了!
  而“韩流入侵”认真来分析的话,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
  韩流1.0时代:看韩剧听韩曲哈韩多是非主流
  时间跨度:1993年-2004年
  1993年,崔真实主演的韩国电视剧《嫉妒》首次登陆内地荧屏,拉开了韩流席卷内地娱乐圈20年的序幕。想来你的记忆中未必有它的身影,因为初来乍道,该剧并未大红。但是,你一定记得4年后《爱情是什么》、《星梦奇缘》、《天桥风云》等一大拨陆续被引进的韩剧。
  《星梦奇缘》由崔真实搭档安在旭,高富帅男主加上灰姑娘美丽女主,标准的狗血剧情在当时掳获了一众女观众的芳心,“小民哥热”也从韩国一路蔓延到华国。安在旭在剧中的发型在今天看起来就是标准的“洗剪吹杀马特”,但是当时却迅速席卷了整个华国,成为追逐潮流的年轻人们最热爱的发型,安在旭也成为第一个敲开华国市场大门的韩流明星。
  如果说《星梦奇缘》是韩流的先锋,《泡沫爱情》、《冬季恋歌》则是韩流被引爆后乘胜追击的典范。
  在韩剧异军突起的同时,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在2001年被引入华国,刮起“野蛮女友风潮”,导致当时女孩都以打男友为荣,全智贤更是成为全民心中的女神。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如果她打你,一定要装得很痛,如果真的很痛,那要装得没事。”这几乎也成了当时哈韩一族写情书的必用金句。
  ……
  韩流2.0时代:韩星主动来华国,收入翻了20倍
  时间跨度:2004年-2008年
  2004年之前,虽然韩国明星在华国积累了不少粉丝,但是华国市场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最主要的。
  2004年之后,韩国明星则开始成规模、有计划地进入华国市场掘金。其中,有张娜拉这种以华国为家的,也有Rain这样定期过来办演唱会、歌迷会的。
  ……
  韩流3.0时代:华国产韩国造到韩国产华国造。
  时间跨度:2008年-至今
  经过了10几年的发展,华国市场对于韩国娱乐业来说,已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了。
  随着粉丝口味的变化,韩国娱乐业也开始深谋远虑地培养起华国“生产”,韩国“包装”的韩流明星。韩X可谓是其中的前辈。
  同时,越来越多的韩国综艺节目开始被引进内地,中韩两国娱乐产业进入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融合时代。
  韩X来了,鹿X、宋X等一大波中籍韩星也来了!
  ……
  现在王业说起这个事情,大家当然也有所了解,不过这是娱乐圈的事情,大家想管也无能为力,只能苦笑着摇头。
  “真不知道国内那帮子艺人歌手都在搞什么,让那么个小国的明星,把我们国内的市场都抢光了。想当年,香江明星才是全亚洲的追捧对象。”李有伦气愤地说道。
  王业却不急不躁地说道:“我们改变不了的事情,那就坦然接受好了,这种现象估计还会持续几年。
  其实娱乐文化和国力强弱也是息息相关的,全世界都在迷恋欧美巨星,全亚洲先后是流行日韩香江宝岛这几个地方的明星。
  为什么?不还是这些国家和地区富有吗!等到我们华国的国力强大到全球前几时,我们也会进行文化输出的。”
  “那么在这之前,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改变不了趋势,那我们就迎合趋势好了。不是流行日韩风吗,那日韩化妆品很快也会流行起来。我们为什么不先下手呢,收购两家日韩的化妆品公司,坐享这股韩流入侵的福利。”
  王业说着,忍不住有点想笑:“我很想看到,一两年后,国内的那些女孩子,辛苦攒钱买到的日韩名牌化妆品,其实都是我们公司旗下的品牌。”
第272章
人在屋檐下
  大家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就如王业所说,既然“韩流”大家没法抵挡,那就利用这个趋势来做点什么吧。
  自己把国内消费者的钱赚了,总比被棒子们赚走好多了吧。
  这次的收购,目标有三个,王业就分三步来收购。
  第一步,是先进行屈臣氏的收购,同时另外两件收购案也进行先期准备中。
  第二步,去收购资生堂,这个难度相对小一些。
  最后,才是收购爱茉莉太平洋,前面做的一些铺垫应该已经发挥作用,爱茉莉太平洋股价中的水分也应该被挤出来了。
  “既然要挤水分,那还是有些工作要做的。”王业微笑着说道。
  在场的人,都心领神会地笑了起来。
  “美利坚那边交给我。”周达自信地说道。
  “那东南亚那边就交给我吧。”李光华接话道。
  李有伦看了看左右,拍着胸脯说道:“虽然爱茉莉太平洋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不高,但内地也是大市场,这边就交给我了。”
  王业点点头,又吩咐道:“事情别做太过火,差不多就行了,毕竟以后那是我们的产业,要是玩得不好收场那就搞笑了。”
  大家一阵哄笑。
  ……
  像这种动辄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金的收购,哪有那么简单,而且大家还认为这家企业的市值水分太大的情况下。
  怎么挤水分,那肯定是先打压,让你公司股价暴跌,跌到一个合理的价位后,再出手收购了。
  如果爱茉莉太平洋经营状况良好,那王业去收购别人也不乐意卖。但如果这家公司形势岌岌可危时,王业再出面收购,那阻力就小多了。
  在场的几人当然都懂这些,所以王业刚说要做些工作,大家就自觉地各自领了任务。
  ……
  “王董,淡马锡有计划收购屈臣氏蒸馏水,以及百佳超市。我想如果我们和淡马锡联手进行收购会更好一些。”李光华突然说道。
  他的身份是双重的,既是淡马锡投资委员会的委员,又是美购网的董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并不奇怪。
  这也是一个好建议,王业点头:“可以,那就麻烦李总尽快约李超人,我们见面谈一下。”
  淡马锡和香江李家关系很近的,由李光华出面也更适合一些。
  这次如果不是王业出面插了一脚,应该就是由淡马锡直接收购了屈臣氏集团25%的股份,整整掏了440亿港币。
  但现在王业提出了只收购屈臣氏集团的部分业务线,这就和原本事情发展的趋势不同了。
  ……
  出乎王业预料的是,还没到等到美股网和淡马锡联手提出收购时,屈臣氏那边和浮花化妆品公司就产生了不愉快。
  众所周知,屈臣氏的一大利润来源是自有品牌,但与其说是自有品牌,不如说自有产品,因为它们远远不是一个品牌。
  我们先来看看屈臣氏自有产品的生产套路:屈臣氏先统计出店铺内当月最热销的代理品牌商品,只要利润合乎利益,屈臣氏便会按照一套严格的内部产品素质指引,从众多的生产商中筛选出代工厂商,并在2~6个月的时间里复制出与该热销代理商品近似的自有产品。
  但毕竟没有生产工厂和研发队伍,屈臣氏要快速发展自有品牌,只得借助OEM代工生产支持。有时候,甚至他仿制别人品牌的产品,还要求别人为它代工。
  这一次,屈臣氏就盯上了浮花化妆品公司。
  不得不说,花之物语系列确实卖得很火爆,香江这边就不用说了。
  就连东南亚那边,并没有大肆做广告宣传,但在用户口碑传播下,现在也卖得非常好。
  本来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但花之物语亚太区总裁刘文娟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屈臣氏集团有高层找了过来。
  霍号,屈臣氏集团个人护理连锁店事业部高级营运副总裁,他最近仔细研究了一下连锁店的销售数据。
  形势不太妙,同比环比都在下滑,特别是自有品牌的销售。
  不过在一片赤字中,霍号惊讶地发现有一个品牌不但销售数据出色,而且增速非常明显。
  那就是花之物语!
  刚全面进驻屈臣氏店铺不久的花之物语,已经成了店铺中销售最高的一个品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1/7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