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国征服史(精校)第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8/248

  不过最近的一年来,西山南段的一处山坳中,有一间前后三进带着后花园的别墅,总是每隔几日就会响起一声剧烈的爆炸声。声音之大,甚至周围邻家别墅中的窗户玻璃都常常被震碎。而在平日里,这间别墅中也是经常有着奇怪的声响。同时还有着浓浓的煤烟冒起,让邻居们不甚其扰。
  但就算被骚扰得难以入眠,也没有哪家邻居去抗议或是报官。因为这是官家赐给岐王赵师弘的别业,可以算是皇庄。而且作为故懿文太子的遗孤,赵师弘的地位和人望,甚至还在他的几个行辈小一点的叔叔之上。北京城中,没有哪人会去招惹这样棘手的人物,附近受到影响的邻居们,所能做的最多也就只是远远的搬走。
  就在今天,又是一声爆炸声从后花园中传了出来。在西山别业中,以满园梨花闻名的这处院落。后花园中的梨树已经荡然无存。空荡荡的地面上,临时搭起几间竹棚。方才的爆炸声便是从竹棚中传来,而原本就不算很结实的竹棚,也在爆炸中塌了大半边。一团白烟就在废墟中逐渐消散,而一个灰头土脸之人,也跌跌撞撞的从一地的碎竹中滚了出来。
  去年用着一艘王八型的铁甲舰图纸,引来赵师弘关注并投资的沈胜,站在了那名灰头土脸之人的身前,“又失败了?”他叹着气,问道。
  “应是离成功又近了一步。”随口回了一句,那人拍了拍身上的浮灰,撑着膝盖站了起来。他的衣服已是破破烂烂,脸上须发杂生,看起来像个流浪汉。不过也是醉心于研究工作的学者的标准打扮。他有着很平凡的相貌,但一对不大的眼睛中,那种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百折而不悔的眼神,给人的印象很深。
  “只是传动杆飞下来了,砸到了锅炉上罢了。再给我半年时间,我唐辉一定能将蒸汽机的传动部分改进好!”
  沈胜苦笑着摇了摇头:“等十一哥你成功的造出蒸汽机,岐王借我们的这间宅子,说不定早就被毁了!”
  唐辉不快的看了沈胜一眼,“你怎么有空回来了?你这段时间不是要设计新船的船身吗?”
  “那点东西,拿旧图改一改,半天就做完了!”沈胜的语气中对他现在的工作并不是很在乎。展开拿在手中的一卷图纸,对着唐辉道:“十一哥,你来看看。这是我设计的新船……怎么样?!”
  唐辉对沈胜在造船上的奇思妙想很了解,也清楚他所绘的那些图纸多半是可以丢进垃圾堆中的东西。只歪了歪头去,随意瞥了一眼。但他随即“咦”了一声,眼睛一下钉在了蓝色的图纸上了。
  沈胜绘在图纸上的船只,很明显是艘车船,但船身两侧的轮桨从十余对减到只剩一对,而且这对轮桨极为巨大,有半个船身那么宽,甚至远远高过了船舷。正常的车船都会安装起几支桅杆,以便在顺风时节省人力,而且这艘车船上,并没有竖起桅杆。
  “这是你设计的新船?用蒸汽机的?”唐辉问着。双眼仍盯着图纸不放。
  “没错,相对于半藏在水下,半被护栏保护的旧时轮桨,这样的一对大轮桨转动起来,完全抵得过小轮桨的十倍。不过这么大的轮桨用不得人力,只有十一哥你的蒸汽机才能推动!”
  “设计得不错!”唐辉点了点头,伸出手去比了比,“半年后肯定给你把蒸汽机准备好。”说完就向那堆废墟走去。
  沈胜一把将他拦住,笑道:“十一哥,也不急在一时。老闷在院子里也没用。今天实验室都炸成这样,也不是一天就能摆弄好的。还是出去走走罢,你看看今天天光这么好,正好去山上转一转!”
  不待唐辉反对,沈胜拉起他,便出了门去。
  北京城的西山脚下,除了别墅之外,还有着为数众多的寺院庙宇。其中最为显眼的是洪武皇帝为了纪念亡母而建造的大报恩寺中,那座高耸入云的九层琉璃宝塔。金黄色的琉璃瓦遍布塔身,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同一座纯金打造的宝塔。就算在北京城中,闪烁的辉光也是不时映入眼中。而每一层塔身的飞檐之上,都挂着一串黄铜打造的铃铛,宝塔高挑,绕塔的清风时刻不停,清脆的铃声也随着风势传得很远很远。
  就在琉璃宝塔下的地宫中,刚刚放进了从天竺拿回来保护的佛舍利。释迦牟尼成佛后火化,得舍利八斛六升。阿育王造塔八万四千座,存放舍利子,传于天下四方,用以宣扬佛法。但如今天竺的佛法已然衰落,处在末法时代,今次西征天竺,远征军便将能找到的舍利子一起拿了回来。
  而在山势的另一侧,与大报恩寺遥遥相对的一处建筑群,则是道教的白云观。因为道君皇帝赵佶过去的倒行逆施,在洪武朝,道门衰落得很厉害。若不是赵瑜扶持,西山之上的这座旧名天长观的白云观,在大报恩寺建寺时,说不定就会被迁走。
  无论大报恩寺,还是白云观,如今都是天下最大的丛林寺观。挂单于此的出家人数以百计,每日来此上香信众无数。
  不过在西山,规模最大的庙宇并不是报恩寺和白云观,而供奉着海神妈祖的天后宫。因为海路大兴的缘故,旧时只在福建一地有点名气,受人香火的通贤灵女,现在则是信众遍及海内外的护国圣母天后。天后宫的形制也是与中国的寺观截然不同。殿宇都是用着上等石材和青砖。同时殿中的布置也有别于其他庙宇,大殿中并没有供奉神像,而是在殿后有一座人工掘出的湖泊,在湖心的石亭中,才是用汉白玉雕成的天后神像所在。
  沈胜拉着唐辉,就想着去天后宫转上一圈。比起烟火缭绕的佛寺道观,从无香火可点的天后宫,才是受两人喜欢。只不过从岐王别墅向天后宫去,途径一处,却看见路边有着好大的一片工地,单是已经开工的地皮就有近百亩。
  “这是在建什么?”唐辉久未出游,突然看见路边多了一大片占地近百亩的工地,很是惊讶。
  “是在建百神祠,好像又有说法叫万神庙。”沈胜也说不太清楚,同样是埋头于研究的学者,对眼下的时事了解得并不算多,论起时事也只比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唐辉好上那么一点,“反正就是供奉着各家教派神灵的地方。”
  他指了指工地一角,“你看那座方形的台基,还有西北角的那块黑石,那就是仿造胡教圣地的形制,台基主体上的砖石都是从胡教圣地拆下来的,据说要造得一模一样。除了胡教,其他教派的中心建筑,也都会在百神祠中重建。”
  “这不是浪费民脂民膏吗?”唐辉皱起眉头,“那些外道外教,大宋国中有几人信的,有这些闲钱,还不如投到学校和研究院去!”
  “那有民脂民膏!?”沈胜猛摇着头,“这是为了庆祝官家的六十大寿,而由京城的富户们主动捐赠的,没有动用一分公帑。你也知道的,按照天子早年颁下的法令,各地军州监县,除了文庙、武祠,还有地方上需要祭祀的历代先贤,国中是禁止动用官中的财税修造庙宇道观。天子脚下,谁人去敢犯这个禁令?几十年前害了天下大乱的覆辙,又有谁会去重走一遍?当今的大府可没这个胆子。”
  “就是因为前朝造得什么上清感应宫罢?”唐辉回忆着少年时从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在小学时的历史书的最后一编里,就有过这么一段。前朝得国不正,亡国之君又崇信道教,搜刮百姓,因而失国,所以今朝以前朝为鉴,不再动用官中的财税来建寺造观。整部浅显的历史教科书上,都是述说道君陷民水火之昏庸,今上吊民伐罪之英伟。向所有的学生们灌输了如今洪武天子起兵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沈胜历史学得不好,上课时睡觉的时候居多,也没兴趣钻研什么陈年旧事,“管他什么宫,现在也无关紧要了。”
  唐辉侧着头,看着忙忙碌碌的工地,突然对沈胜道:“喂,你说一下把不同教派的几百个神灵都聚在一起,难道不会他们打架?!”
  “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本来是一家。佛祖、老君和夫子,都能在一间殿里排座次。就不带这些胡教神明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沈胜大小笑着,“据说十字教在泰西的圣地,也有几件圣物。等到日后蒸汽船造出来后,再远的距离都是等闲,到那时,将那些圣物直接‘请’来。放到这里,世间神明济济一堂,也是一段难得的盛举!”
  
  第二十一章
传承(四)
  
  大宋洪武三十年九月廿一。乙丑。
  凛冬将至,而西山脚下的一处院落中,却有夏日炎炎。
  巨大的钢铁机械正安置在院落中,紧贴着中心的水井。黝黑的机器,从外观上看不出有多少特别。但唐辉看着这台凝聚了他多年血汗的造物,现在的心情,却是比成亲的那一天掀开新妇盖头时还要紧张。自半年多前又一台原型机的锅炉爆炸之后,经过半年的改进,他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
  巨大的锅炉中的火焰熊熊燃烧,在煮沸锅炉中的存水之余,也将热量散布到院子的每一处角落。两名肤色黝黑的天竺奴工赤裸着上半身,汗水在他们身上汇成了河流,但两人仍在奋力挥舞着铁铲,将一铲铲的煤块送进炉膛中。
  炽热的蒸汽从锅炉中喷出,通过铜质管道送入蒸汽机中,推动着这台钢铁怪兽发出隆隆的吼声。蒸汽机的顺利运转,一面飞轮被曲柄连杆带动,飞速的旋转着。
  唐辉、赵师弘、吴陆、沈胜等人,站在院落一角,在他们的身前还有一堵临时搭起的护墙,用来抵挡锅炉可能的爆炸。唐辉本想表示自己绝对的信心。站在蒸汽机旁,但硬是给赵师弘拉了回来,一名能独立开发蒸汽机的工程师可比什么蒸汽机金贵得多,赵师弘半点风险都不会让他去冒。
  蒸汽机轰隆隆的从院中井内抽取着清凉澄澈的地下水。飞轮和曲柄连杆往复循环,晶亮的水流从管口喷涌而出,溅满了整个院子,最后沿着地势,顺着流入了院墙边的排水沟。
  水流潺潺如泉,终于见到了投资成果的赵师弘对唐辉笑道:“这可比用水桶打水要方便多了,再造得精巧些,就可以拿出去卖了。”
  唐辉摇摇头,他是个严谨的性格,心中的喜意并没有表露出来,“这只是初步成功……还没有在船上做过实验。”
  “就算是初步成功,我也已经很满意了。”赵师弘真的很满意。现阶段,只要能跟工程院的产品打个平手,已经让他高兴得不能自已。他的投资并不算多,真正起到帮助作用的还是现在的这处宅邸。唐辉的确是个天才,以一人对一队,照样,“工程院阎卓大工四个月前好不容易拿出来的蒸汽机,也不过是在滦州煤矿中用来抽水。我已经看过了,真的是只能用来抽水,根本用不到船上。”
  沈胜惊讶道:“大王,你到底什么时候去的滦州?”
  唐辉关注的是另一个问题,“究竟那台机器究竟是什么结构?”
  “从结构上看,与这一台差了许多。但我对机械一窍不通。也看不出哪里的问题。”赵师弘想了想,问道,“要不要我去想办法将图纸弄来。”
  唐辉考虑了一阵,摇了摇头,“算了,不过是个抽水机。我的发明可是能上船的,没必要让大王你冒风险。”
  现在工程院发明的只能用来给矿井抽水的蒸汽机,唐辉从来就没放在眼里。他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船舶和轨道车辆的动力上。而洪武天子用实封伯爵之位来悬赏的蒸汽机,也是注明是用来作为驱动船舶行进的动力。所以机械大工阎卓虽然在半年前,拿出来一台实用化很高的试制品,但到现在为止却没能弄上船去。
  “那什么时候能上船进行实验?”赵师弘问道。
  “只要船只能配合的上,这两天就能上船做实验了。”唐辉说道:“不过,一旦蒸汽机上船那就再瞒不了人了。而且还得先将那艘使用蒸汽动力的明轮船打造出来才行,不然也是没有任何用处。只是个摆设罢了。”
  赵师弘却笑道:“不管怎么说,我会进宫向皇爷爷提起此事。去向工程院报备,让他们派人来验收……一个大夫应该是跑不了的。”
  在研究开发蒸汽机的过程中,只要有一点进步,都是可以拿到一定的赏赐。凭着蒸汽机上机械传动用的曲柄连杆和飞轮,就已经不比阎卓发明锅炉的功劳差多少。
  赵师弘站起身,对唐辉和沈胜道。“你两人就等着好消息罢!”
  ※※※
  半个月后。寒霜已经降临。
  清晨,阎卓按时起床,走进了院中。他抬头看了看竖在院子中的金属杆,那其实是个气压计,杆顶密封的玻璃盏内指示气压的木造小人,比起前两日的阴雨天,要高上了几个刻度,“今天的天气看起来不错,应该不会下雨。”阎卓自言自语着。
  低气压主阴雨,高气压主晴日。对于大气压力的波动可以预示气象的变化,大宋的科学家们很早以前就有了认识。虽然在家中放一个注满水银的气压计效果更好,但立在外面,如同是个广告,当年阎卓还没成名的时候,便在故乡的家中竖起了一具,给他拉来了不少赞助。
  阎卓的两名学生疾步走进院子,“老师,比赛时间快到了!”
  “你们等等!”阎卓丢下一句,便回屋去更衣。对着镜子亲手佩戴好机械大工的金质徽章,他大踏步的走出房间,对着自己的学生们,“走罢!”
  作为当时仅有的三名机械大工程师之一,阎卓对自己的发明有着足够的信心。能获得实封伯爵悬赏的只有一人,他绝不会输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因为就在一个月前,他刚刚改进了蒸汽机的结构,使得其能够上船使用。对于他今天的对手,阎卓了解得并不多,只知道他得到了岐王赵师弘的资助。要不是有岐王在他背后,也根本不会有今天的这个闹剧。
  位于京城东南角的工程院。属于机械学会的高大厂房内外,已经云集了多达两百余人的观众。虽然是秘密测试,但对于消息灵通之人,这根本算不上一个秘密。陆游、宁易很早就到了,他们对蒸汽机很感兴趣,同时,对今天胜负的结果更感兴趣。谁让其中一方的资助人是岐王赵师弘。两人换了便服,潜藏在厂房外的人群中。
  “不知要怎么测试?”两人一边看着厂房中,两方安装调试机器,一边交头接耳。
  “应该就是按着天子悬赏上的那几条。稳定、适用、易修理,同时还可以大批制造。当然,成本越低越好。”
  有了稳定性,机器就不会三天两头损坏。实用性,为了能让战舰不受风力影响,实用性的蒸汽机至少能拖动千料左右的船只,或是带动有轨马车。而易修理,也是为了防止蒸汽机在远洋损坏时,能及时顺利的修理。因为需要用到蒸汽机的地方很多,也便必须拥有大批量制造的可能性。
  “但这几条可不是这么容易就能定下分数的。”
  正说着,陆游、宁易的肩膀突然间被重重的拍了一下,身子一震。猛然回头,却见是秦王赵伯铭,顿时吃了一惊。“大王,你不是大清早就入宫去了吗?”
  “我是刚刚出宫来。”赵伯铭对着两人轻声道,“我也是方才在父皇那里听说了此事,才特意赶过来的。还开始比了吗?”
  “正在组装呢,还要一阵子。”陆游也是轻声问着赵伯铭:“大王,你觉得哪个能赢?”
  赵伯铭对着两台蒸汽机左右看了半天,最后才道:“更有才华的那一方。”
  “说跟没说一样。”宁易嘟囔了一句。三人都是熟不拘礼,闲谈时也没那么多忌讳。
  “我倒是觉得阎大工能赢。”陆游说道,“也许唐辉的蒸汽机某一个项测试能胜过,但整体性应该是阎大工更强。”
  “这样的公开对决根本不应该做。若是今天哪一方败了,那他名声就完了!”
  “并不是说在对决中失败了就没用了。唐辉能凭自己个人的力量,就造出实用型不差的蒸汽机,水平不比阎大工稍差。父皇也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这么一个人才。”
  陆游点了点头,算是表示同意。又指了指厂房内的前台,“大王,不坐到里面去吗?”
  “用不着,在这里看看就够了!”
  就在赵伯铭三人低声说话的时候,唐辉已经结束了一切的组装和调试,走到了赵师弘和沈胜的那一边。
  “有把握没有?!”赵师弘低声问着。
  “把握?”唐辉冷笑了一声,“不,我赢定了!……我造的蒸汽机比工程院的要更加省煤。如果是放在煤矿里抽水,那无关紧要,但若是用在长途运输中,煤炭用得越省,那就代表船只走得越远……”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8/24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