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校对)第14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44/1757

  黄裳也把视线转了回来,“参政你是知道的,在下曾经在西南办过几年差。”
  李承之笑了起来,“统军灭国,可不能这般轻巧。”
  黄裳在西南数年,在他的配合下,彻底收拾了西南夷,还灭掉了大理。这份功绩,是他能够跻身议政行列的主因。
  李承之的顺口抬举,黄裳听了,摇了摇头,继续道,“在下在西南数载,见多了赤贫的农人。有的全家就两三条外褂,十来岁的半大小子都没衣服穿,光着身子在外面跑。”
  李承之笑意淡了一点点,开始认真地听着黄裳的话。
  “更穷的是山中的西南夷,就是头人也不过几件衣服,而下面的娃子,也就是奴隶,几乎都是赤身裸体,最多有条布料护住私处,跟相扑的男女差不多。”
  李承之点着头,表示自己正专心地在听着。
  “但这么几百年,上千年了,娃子们也没闹出事来,有些头人,据说还是从汉时传下来的家业。”黄裳抬眼看了一眼李承之,“参政知道为什么?”
  这个问题根本都不用想,李承之道:“有的吃。”
  “啊,嗯。”黄裳点头,叹息道,“只要有得吃,他们就会老老实实地听话。自古以来无粮不稳,没粮吃,人要造反。没衣穿,没锅碗瓢盆用,倒是出不了事。西南山多,物产丰富,人烟稀少,吃饱穿暖难,想饿死却也不容易。”
  李承之皱眉很认真地想了一下,对黄裳道,“勉仲,你这个想法可不对了。说给玉昆相公听,他肯定会说,不要只看工业在吸纳农业人口,要看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要看到两者的联系。”
  黄裳笑了。
  韩冈的确经常说,万物有阴阳,有对立,也有统一。事物普遍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待问题。
  这是格物论中最核心的几条之一。
  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四业并非对立。士农工商相辅相成,能够相互促进。
  说起来,这也是如今朝廷大力发展工业的理由之一。
  大量的廉价的铁制农具,让内地的粮食产量增长了至少三成,而水车、耧车等农用机械的推广,也在农田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不仅仅是农具和机械的发展。耕作,播种,品种改良,在农事上,更让成书数百年的《齐民要术》,内容已经显得太单薄了。
  “这话当然对,相公也的确教训过在下。”黄裳停了一下,又道,“参政可还知道鸟粪石?”
  “当然。”年纪老大的李承之,脑筋转得飞快。“上次听人说勉仲你家有船。”
  “的确是有。”黄裳道,“在下族亲买了两条船,在南海包了一座岛,正准备开采鸟粪石。”
  李承之点着头,“做火药、肥田都是上等,买家可不会少。”
  粪壤可做肥,这是谁都知道的。但海岛上的石头,可以做肥料,这是过去谁都不知道的。
  南洋的海岛上,鸟粪积存成石,积累了成千上万年无人问津。直至今日,被开发出来。经过各地实验证明,粉碎后的鸟粪石是上等肥料,比起通常用的粪肥更有补于地力,如果配合粪肥,亩产量都有翻番的记录。同时鸟粪石还能提炼出硝石,成为火药的原料。
  黄家小门户,远不比上煊赫于福建的章、苏两家。但现在,在苏家的商会中参了一股,正准备一船船地运回来,卖给朝廷,提炼硝石,也可以卖给雍秦商会一等的大客户,他们在沿海的棉田用得上。
  海州等淮南东路沿海军州,人少地多,田亩少,滩涂地倒是数以万顷,近些年来被雍秦商会的成员大批地买下来,正逐渐改造成棉田,同时还有配套的棉纺织厂,则聚集在邻近的一州一县,十几家开在一起,勾连起来,使得雍秦商会这个外来者势力,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一县之地牢牢掌握。
  现在只是刚刚开发,等过上两年,就会是一船一船的鸟粪石,从南海的荒岛上开采出来,运送到大宋各处。
  黄裳相信这些事,不用解释,李承之都知道。但黄裳所看到的,还有已经濒临崩溃的粮食生产。
  “但这些鸟粪石,有多少会用来粮田上,又有多少会用在棉田上?”
  李承之沉默下来,静听黄裳说话。
  “现在各地的种植,都是在为工厂提供原材料。江南转而种植靛草、桑树、甚至棉花的田地越来越多,而种粮的农户,却因为低廉的粮价而收入减少,不得不转产。随着林邑州的开发,以及荆湖广南四路日渐繁华,涌入中原的粮食将会是现在的两倍、三倍,到时候,江南这鱼米之地,都要进口口粮了。”
  还有关陇要不是远离中原,口粮必须自产,早就都种满棉花了。就这样,粮田的数量还在减少。但这一段,黄裳想想,还是没有说。
  爆发一般的粮食产量,让大宋可以在年年新增数百万人口的情况下,保证数百万匹马匹的草料。
  “难道日后大宋亿万子民,都要依靠海外的粮食不成?”
第一十八章
庙堂(九)
  “跟玉昆相公说过没有?”
  听了黄裳的话后,李承之沉默了一下,而后问。
  黄裳的忧虑,并不是独属于他一人的。
  难道日后大宋亿万子民,都要依靠海外的粮食不成?
  质问过同样或类似问题的,有国子监的学生,也有朝堂上的大臣。太多人对大宋的粮食生产发表过相似的言论,甚至可以说是陈词滥调了。
  原本通过汴水上运的六七百万石纲粮,让江淮六路困扰百年的重担,并没有因为交州米大量运进中原而减少太多,现在还是每年有四百六七十万石。
  尽管两广【交州属于广西】对外输出的粮食每年已经接近一千万石,其中大半被运到京师。与江淮六路加起来,加起来有八九百万石。但京师之中,就连驽马也一天至少要配三升口粮,草料另算,百姓更是放开肚皮,开封每年运进来的粮食比过去虽增加了四百万石,却像个小石子一样,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
  东京开封府,乃至整个中原腹地,对粮食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原本生产粮食的田地,却大批的转产。不需要太多预见力,就知道长此以往,大宋的农业会变成什么样子。一想到江南、两浙,鱼米之乡,日后却变成要靠外地输入口粮,这不能不让人心惊肉跳。
  “跟玉昆相公说过了吗?”
  黄裳摇了摇头,却道,“提过两次。”
  李承之唔了一声,疑心散了一点。
  聪明人,两次谏言都没有得到回应,就不会提第三次了。会接受意见的,前两次就接受了,再说多了,反而伤了情分。黄裳的说法合情合理。要是黄裳说他没有跟韩冈讲过,或是说过多次,李承之反而不会信了。
  看黄裳现在的样子,韩冈自然是没有接受他的劝诫。甚至有可能是韩冈反过来将黄裳当场说服,驳得无话可说。
  不过黄裳如此坦诚,这是示好?还是试探?
  似乎都不是,以李承之对黄裳的了解,他或许只是就事论事。
  要说黄裳这个韩冈一手提拔起来的开封知府,会因为韩冈离开相位,而动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李承之第一个就不会相信。
  李承之他本人做到宰相,都不会去撬韩冈的墙脚,那一位在年龄上的优势太大了。
  不过……
  李承之忽然想起了半个时辰之前,来自韩忠彦门客的那番话。
  如果官制当真会有变化,黄裳的坦诚,倒是有了另外一番解释。
  “玉昆相公怎么说的?”李承之轻笑着斜睨了黄裳一眼。
  黄裳想要哪个位置?李承之想。
  既然自己要接任相位,韩冈要安排门下职位,免不了要跟自己商量一下——以韩冈的为人,应该会这么做。黄裳应该是防备节外生枝。
  “相公说人心好利,改种他物,只因种粮所得微薄,而棉桑麻蓝等物有数倍之利。”
  李承之又点头,韩冈的确是会这么说。他又问,“勉中你是怎么回的?”
  “若说要让种粮有利可图,相公就会说粮价上涨。若说朝廷发令让田主种回粮食,相公会说没人理会。”
  也就是根本没敢回?李承之差点想笑。其实还可以对种植棉麻靛蓝的农户课以重税,但这一条,别说黄裳不敢说,就是李承之,也不敢随便提。
  韩冈就是棉家的总后台,在明教之乱后,天下棉田的扩张,就跟韩冈和他的雍秦商会脱不开干系,让他自断手足,谁敢开口?
  轻叹一声,李承之道,“勉中,方才你说你家有两艘船,对不对?”
  黄裳点头。
  “载货量多少?”
  黄裳立刻就是一副明白过来的样子,笑道,“满载两万一千石,装鸟粪石的,只要五十艘,就能装一百万石粮食了。”
  “就是这个理!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李承之引用了一句梁惠王的话,道,“这是春秋时的做法。现在如今,自广、交二州,运一百万石粮食到中原,也不过十几天的时间。比春秋时,河东到河内都要快得多。”
  “这个道理我也明白!”黄裳话出来,立刻警觉地看了周围一圈,见没人注意,方低声又道,“可万一哪年交州大灾,几千家种植园全都绝收,到时候中原百姓的口粮从哪里来?”
  李承之笑道,“就是中原产粮,不也有熙宁时的大旱吗?当时从河北到江南,就没有不受灾的地方,河北更是一年没下雨,还不是熬过来了?终归是有办法的。”他想了想,又对黄裳道,“不过的确是要注意一点。说句话勉中你别介意。”
  “参政请说。”黄裳道。
  “毕竟海运不比漕运和铁路,非是官有。万一……”
  李承之对黄裳做了一个“你明白的”眼神,没再说下去。
  黄裳抿起嘴,脸稍稍变得有些阴沉。
  大宋的海上运输线,是以章家为首。尽管韩家的顺丰行也有很大份额,但章家哪一天有了不轨之心,立刻就能将南海上的海上运输线给彻底断掉。
  韩冈和他手底下的雍秦商会,控制的是棉布、玻璃等工业产业,再有私心,也不会败坏天下。而章惇控制的是运输,如果有了坏心。
  如果拿人做比喻,韩冈手中的工业只是体内的骨骼,断了几根养好就好了,正常也要不了性命,可章惇控制的海运,是人体内的大血管,断了一根,或许就要命了。
  李承之这么说,的确没错。但这位参知政事恐怕猜不到,这句话,自己跟韩冈已经说过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44/17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