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1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628


第六十九章
  “调度长,检查完了。没发现什么问题。”战士们完成检查后说道。
  梅川稍微迟疑的点点头,他亲自参加的检查,理应没有什么问题。不过那种说不出的感觉还是不能完全排除在外。“加双岗。”梅川下了命令,这才带队上了甲板。
  直到第二天下午船队抵达凤台县码头,梅川都没有能够从这样的不安状态中解放出来。甚至到交接完俘虏,船队得到了原地修正的命令后,梅川依旧觉得十分不安。他也不想休息,干脆就下船舱开始打扫卫生。
  俘虏们毕竟不是乘客,他们被强行关押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头,当然不可能注意什么卫生情况。船舱里头散发着人体和便溺的气味。这样的味道对于梅川来说并不奇怪。其实这些日子以来,他每天都是在和这样的气味打交道。拎着水桶一桶桶的往船舱里头泼水,然后用刷子奋力刷洗木质板面,梅川突然感觉自己好想回到了日本。心情逐渐平静下来。
  “或许我根本就不适合当这个船队的指挥官。”梅川终于想到出这样一个答案。和农副部门的同志们一起工作的时候,梅川觉得很辛苦。但是那时候什么都不用想,只用干活再干活。而当了船队调度长之后,梅川觉得自己根本无法进入这个角色。
  “我可能真的只适合干些农活吧。”对这样的自我认知,梅川完全没有丝毫的抵触。和十几天前的工作相比,虽然每天都是繁重的体力劳动,但是心里面却很安宁。拎着泔水桶倾倒饲料也好,或者抡着锄头干农活也好,心里头却始终很宁静。因为这样劳动的目的和结果梅川很清楚。但是指挥一只小船队,哪怕是两艘船组成的小船队,那种时时刻刻都要为各种未知事情做准备的心态,梅川无论如何都适应不了。
  想到这里,梅川终于下定了决心,一会儿打扫完毕之后,他就去找陈克提出回到后勤部门工作。虽然这样要求的结果很可能是这辈子只有这么一个工作可以干了。但是梅川心里头并没有丝毫的后悔。
  船舱清扫完毕之后,梅川就把自己的想发给实践了。
  陈克接见了梅川,听完了梅川要求回到后勤部门工作的要求之后,他有些意外。在保险团大力扩张的时期,只要有些上进心的同志,都通过各种渠道提出了调动到军事部门工作的请求。陈克之所以选择了梅川,是因为梅川从没有提出过这样的要求。陈克觉得梅川上义这个踏踏实实工作的同志比较可靠,所以想给他机会锻炼一下。没想到梅川居然这么快就提出回农副部门工作的请求。这实在是有些出人意料。
  “梅川同志,你要知道,现在组织上需要人手。”陈克试图劝说梅川。
  “十分抱歉,我觉得我不适合军事工作。压力太大,我承受不了。”梅川低下头恭恭敬敬的说道。
  听到“压力太大”这个词,陈克突然觉得心里头一阵烦躁。他忍不住苦笑了一下,是啊,压力太大。谁的压力不大呢?身为人民党的第一书记,陈克的压力比梅川大出去不知道多少。梅川觉得压力大,就可以申请回到压力小的后勤部门。陈克感觉压力极大又能如何?他不仅不能当了逃兵,还要顶住压力继续向前。
  不过陈克并不想驳回梅川的请求,一个人如果有自知之明的话,起码不会把自己的事情搞坏。怕的就是那些没有自知之明,而且还要强行干些本身承担不了工作的同志。
  “好吧。梅川同志,我同意你的申请。你现在就去把工作和尚远同志交接一下。然后就可以回后勤部门了。”陈克说道。
  等梅川离开了办公室,陈克觉得一阵心烦,他干脆站起身来,走到窗户前往外头眺望。办公室在保险团的军营里头,与几个月前相比,这里的风景变化不大。军营里头曾经装满了士兵,又有一段时间因为部队转移到岳张集那里,曾经安静过一段。现在这里再次呈现出热闹的景象。伴随着革命局的好转,加上外地灾民的涌入,保险团招收了很多新进人员。作为干校和军校的场地,军营再次热闹起来。不仅如此,新的制服也出现在军营里头。新制服的样式与保险团的蓝色军装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新制服是黑色的。这是内卫部队的制服。
  共和国历史上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内卫部队的建立时间很晚。直到“八平方”之后,才有了真正的内卫部队——武警。军队是不能用来维持根据地内部治安的,这倒不是军事能力不足,而是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现阶段,如果用军队来弹压根据地内部的敌人,名声就不好听了。军队是用来打击敌人,至少也是用来救灾的。这就是建立人民军队的理念问题。
  内部的敌人,好歹也是内部矛盾,用军队来解决内部矛盾,这与在军队中反复强调的“人民军队”有冲突。陈克的历史知识告诉他,这很有害。所以内位部队,警察部队就应运而生了。而警察部队里头装备最强大的,就是武装警察。根据组建的警察部队分为治安警察与武装警察两种。但是制服都是采用了黑色,与军队相区分。
  新组建的警察部队正在进行紧张的针对性训练。从队列操练到武器使用,其实和现阶段军队的军事训练基本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警察部队进行专门的警棍项目训练。而军队则是军用匕首训练。
  一手持盾,一手持警棍,警察部队正在进行驱散人群的队列训练。和军用匕首的刺杀格斗训练相比,这样的警用训练模式毫无美感可言。警察部队的行动,恐吓性远比实战性来的现实。所以很多地方必须很夸张。这与生死相搏的匕首刺杀那种冷酷的美感一比,就显得夸张而且虚张声势。
  看了一阵,陈克叹了口气,又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下。这是张陈旧的方桌,一条桌腿从上到下裂成两半。用细麻绳捆住之后,总算是保持了能用的状态。保险团的条件也就是这样,大家都先凑合着使用能用的一切。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战士都是如此。如果一定说什么的话,那就是新生产的各种器具,都是有限供应给第一线的部队,后方坐办公室的,都是最后得到供应。这点是陈克自己强调过多次的,他自己必须以身作则。虽然知道这么做其实很有些做作,但是为了贯彻革命理念,这样的做法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在陈克的桌子上,放着一份文稿。陈克拿起笔,准备继续修改,但是半天也没有能够落笔。这对陈克来说是非常罕见的情况,一般来说,陈克现在处理事情是非常麻利的。现在没时间弄什么虚头,要做的事情堆成山。不能快刀斩乱麻的话,时间根本来不及。
  但是这份文件是根据地的正式党政组织建设计划,陈克很想麻利的干完,可实际情况千头万绪,陈克怎么都不能轻易下手。
  穿越者有一个好处,就是极为精通社会组织结构。可以说,从小学开始,大家就是在各种组织中存在,从初中开始,政治课本上就要讲有上到国家组织,下到民间组织,这些社会组织的组织模式。在上学的时候,陈克背诵这些组织结构的时候,总是痛苦不堪。
  直到现在,陈克才有些明白为何要进行这些看似毫无用处的组织体系的学习。即便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也没有敢说完全摆脱了外敌入侵的威胁。所以任何一个社会组织,从学校到工厂,如果面临外敌入侵的局面,就很可能要面对各自为战的局面。而一个组织化的社会体系,就能够有效的进行国土防御战争。所以从小教育社会组织结构,本身就能够让国家成员知道国家管理的级别,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力量。
  而这样的教育,本身也在让中国学生们得知了国家组织体系的大概面目。
  现在,陈克就要建立一个正规的凤台县党政军的体系。这样的工作,让陈克十分烦恼。
第七十章
  秋老虎很是厉害,华雄茂摘下蓝色软帽,用围在脖子上的手巾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水,又把软帽带回到头上。这个江南男子秀丽的脸庞现在晒的黝黑。几个月头上太阳晒,脚下水汽蒸,保险团上上下下都是健康的黝黑皮肤。和那细腻的肤色相比,华雄茂满是茧子的手掌显得很是粗糙。握完枪柄握锄柄,满是老茧的手也是保险团的统一特色。
  “同志们,休息一会儿!”华雄茂高声喊道。听到呼喊,一同在地里头干活的战士们干完了最后一点手头的工作,这才纷纷放下手里的工具坐到斜坡上休息。大家纷纷摘下蓝色软军帽,有人擦汗,有人把军帽当作扇子在头旁边扇风。
  “同志们,把汗擦干,再把帽子带上。现在风大了,容易伤风感冒。”华雄茂喊道。身为现在名义上保险团最高军事首长,华雄茂看上去一点都没有官架子。甚至和一年多前身为举人的时候相比,他都更加平易近人了。劝告大家注意身体的声音虽然很大,语气里头丝毫没有任何颐指气使的味道。
  听了华雄茂的劝告,战士们纷纷用统一制式的军用手巾擦了汗,又把帽子带回到脑袋上。
  “旅长,我有个事想给说。”一个战士走到华雄茂身边,带着一脸很不好意思的神色说道。华雄茂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为了359旅的副旅长,大家的称呼也随之改变了。
  “什么事,说来听听。”华雄茂微笑着答道。
  “旅长,我想把辫子剪了。理一个和大家一样的短头发。”士兵脸上带着为难的神色,“但是我怕我爹骂我。到时候旅长你得给我说说情。”
  保险团现在已经有超过四分之一的战士剪了军人短发。在剪发这件事情上,陈克一直没有强迫,除了人民党党员之外,保险团并不强迫剪辫子。在1906年的革命党眼中,辫子意味着极度的邪恶。但是陈克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身为20世纪末的青年,男子留长发,甚至梳条辫子,并非多么邪恶的事情。而且1906年的安徽农村男子留辫子的原因绝非是对满清的效忠,而是一种习惯罢了。
  保险团注重卫生,战士们定时要洗澡,洗头,除虱子。短发和辫子相比,优越性一目了然。就现在而言,水上支队里头剪辫子的比例非常高,凡是决定跟着党走的,特别是那些申请入党和已经入党的,大多数都留了士兵短发。但是剪发最彻底的反倒是跟着游缑的工程团队,干着烧制水泥,烧玻璃的工作,辫子在高温下经常被烤焦,甚至烧起来。身为女性的游缑自己都剪了短发,男性战士们也觉得留辫子太过于难受,干脆都剪了短发。
  中国有注重社会传统习惯的态度,强行剪辫子只会引发全面的反抗。当剪辫子能让生活和工作更加舒适的时候,中国人反倒能够顺理成章的接受。在这点上,华雄茂觉得陈克说的很对。听完了战士关于剪辫子的说法,他笑了,“你想剪就剪,你爹肯定要骂的。我若是去说,你爹倒是觉得你拿我去压你爹,等我走了,只怕老人家骂的更狠啊。”
  听完这话,不少战士都笑起来。方才说话的战士有些不好意思的讪的笑了“也是啊。”他笑着挠挠头。
  不过看着战士没有离开的意思,华雄茂觉得剪辫子的事情未必是战士真正想说的话,他温和地问道:“有啥事直说,男子汉不用这么遮遮藏藏的。”
  在华熊猫的鼓励下,战士脸上的讪笑变成了一种混合了期待与不安的神情,“旅长,我听说马上就要分地了。”
  原来如此,华雄茂微笑着想。马上大规模的收获就要开始进行,人民党既然已经完成了第一个承诺,让大家有饭吃,那么百姓对于人民党许诺过的分地就更加信任。这些天百姓跑去看那未来凤台县风景图的越来越多,虽然在风吹日晒下有些图画有些变色,颜料也开始有些脱落,但是百姓们的热情却一日高过一日。保险团辛苦的工作在基础建设上初步有了规模。距离风景图上那种美丽的新农村风光还有不少距离,但是道路,水渠这些最重要的基干已经初现规模。这让那些为此付出艰辛努力的人民们都有了盼头。
  很认真的看着战士,华雄茂答道:“没错,很快开始分地了。”
  “旅长,那到底准备怎么分?”一听这话,所有战士都来了精神。身为旅长的华雄茂亲自这么说,肯定是不会骗人的。战士们纷纷围了上来。
  华雄茂指着已经初现规模的土地方向,“同志们,已经修好的地,我们会先分给大家的家人。”他又指了指暂时没有来得及进行大规模水利建设的地区,“咱们军队自己的农场,还需要咱们自己去一块一块的整理。”
  听了这话,有些战士脸上都是欢欣鼓舞的神色,有些战士则露出了失望的表情。华雄茂对此心知肚明,高兴的都是因为自己家人终于能种上好地了,而失望的,则是觉得部队农场的工作量实在是太大。经历过这几个月玩命的工作,大家对于工作的辛苦程度都非常了解。那样广大的地区要是想建成理想中的模样,需要投入无比巨大的劳动量。
  华雄茂对着战士们高声说道:“同志们,咱们是人民的军队。先给人民搞建设,是为了让人民,让咱们自己的爹妈兄弟先过上好日子。而咱们自己种地,也是为了能够自己养活自己,咱们少吃了人民的粮食,人民就能多吃点粮食。你们说对不对。”
  没有如雷的应和声,战士们要么点头,要么叹气。但是华雄茂看得出来,大家并没有反对,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华雄茂说的很对。但是一想到自己还有几乎无限的工作要干,所有人都不可能欢呼起来。
  “旅长,我听说有一个说法。留辫子的以后不能当兵。”有战士问道。身为现在军队的一份子,大家不可能一点不知道保险团现在开始在外头大力攻破地主的围子。不过满清时代,每年都有造反。清末全国的农民武装暴动每年大概有上万起,虽然规模都不大,但是百姓们并不至于对此太过于惊讶。保险团这么大的武装力量,若是没有对外打仗反倒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由于出去打仗的战士多数是不留辫子的,所以部队里头就出现了这样的谣传。
  华雄茂大声说道:“咱们部队是建议大家剪辫子的。因为短发么,好洗,也不容易长虱子。不过到现在为止,我们没有要求大家一定要剪辫子的政策。”
  “那新村的路先生说,以后要当兵就要剪辫子。”战士说道。
  又是路辉天!华雄茂心里头忍不住叹道。最近,特别是在第一次收获之后,不少以前只是埋头干活的党员开始经常说话了。特别是那些学生出身的同志,最近也开始有很多相当激进的发言。
  “路先生的话只是他自己的想法,这不是咱们部队的政策。这点大家一定要弄明白。”华雄茂还是大声说道。
  “可是,除了路先生,还有好些人也在说这个。要剪辫子了。要革命。”战士有些担心的问,“我上次遇到家里人,家里人也有些担心呢。怕打仗。”
  战士这真的是把部队当了自己人啊。华雄茂很是感动。虽然部队打仗天经地义,但是能说出这样几乎是掏心窝的话,战士们实在是太可爱了。
  “同志们,咱们是人民的军队。咱们是不是要打仗,那是因为是不是要保卫人民。不是为了咱们百姓,咱们打仗做什么?要大家白白送死,然后我华雄茂捞好处么?哈哈。”华雄茂说完大笑起来。
  战士们觉得这道理有些绕,不是很明白。但是华雄茂旅长只要有时间,就会和大家一起干活。如果真的是为了自己,华旅长大可以让别人干活。反正那些有权有势有钱的官员和地主们都是如此。既然华雄茂这么说,大家也觉得很有道理。
  华雄茂看大家的神色已经恢复了正常,他接着说道:“同志们,咱们部队还是老规矩,到了要分地的时候,肯定要给大家先说,咱们会开会专门商量这件事。人么,都得让人家说话,但是咱们部队的规矩就是开会说的事情,才是正事,别人说什么,不开会通知,不开会讨论,就不算数的。大家得把这点记清楚。”
  这半年来,保险团的确是如此。华雄茂这么一说,大家也觉得心里头有了谱。接着就听见华雄茂高声喊道:“好啦,歇够了。咱们接着干,今天要按照计划把这条沟给修完!”说完,华雄茂拿起了锄头走下了斜坡。战士们纷纷带上帽子,跟着自己的旅长一起走下工地。
  晚上,华雄茂也不管一身疲惫,他急匆匆的从岳张集附近赶往县城。虽然身为保险团最高指挥官,但是华雄茂实际上发现自己从事的其实是军令和训练的工作。除了攻打岳张集的战斗之外,华雄茂再也没有实际参加战斗的机会。迅速膨胀的军队让这个以前的武举人陷入了无休止的军队建设工作之中。
  陈克拿出的军队建设方案看似简单,但是需要投入的实际工作几乎是无限的。更重要的是,这些看似简单的建设方案里头蕴含的实际意义并不简单。能够理解这些的人在人民党里头就是少数,而肯埋下头来努力推行的更是少数了。人民党的军事委员会现在已经被视为陈克铁杆们的聚集地。至少两大公认的陈克铁杆部下,华雄茂与何足道执掌了军令与军政工作。虽然何足道现在是二团政委,但是大家心里都知道,旅政委迟早是何足道的。
  但是对于华雄茂,众人最近的看法就不太一样了。因为水上支队的调整,不少人认为现任水上支队的支队长章瑜很有可能成为排名第三的军事长官。华雄茂虽然资格最老,加上陈克的支持,让华雄茂当上了副旅长,地位上已经在其他同志之上。虽然暂时没有人能够挑战他的地位。不过在之前就有柴庆国,虽然柴庆国最近已经没有最初那么显眼,但是现在出现了章瑜,大家认为已经有了隐隐能与华雄茂并驾齐驱的新人出现了。
  不过这种地位的竞争现在还不明显,至少华雄茂本人并不在意。华雄茂加入人民党的最初目的就是要追随陈克。在这一年多来,华雄茂觉得这日子过的越来越有滋味。不仅仅是因为他从一个普通的绍兴士绅变成了八千多人队伍的指挥官,更重要的是,华雄茂看到了,自己居然能办到这样的大事。在乡间的时候,别说八千人,能只会上百人就是一件无比困难的事情。可是在陈克构架出来的体制下,几万人好歹也能统一在一面旗帜下。大家居然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对抗如此可怕的天灾。在水灾发生的时候,在救灾工作进行的时候,包括华雄茂在内的众人,其实都是茫然不知所措的。放眼四处都是洪水,跑没地方跑,躲没地方躲。而陈克从那时候就敢驾船去救人。在水退了之后,面对着一片泥泞,陈克就敢规划出未来几年的发展。
  当辛劳过后,大家回头看,其实这些事情也不过是那么一回事。只要能够组织起百姓来,只要有了保险团这样的军事组织,只要保险团能够听听人民党的话,万众一心就能办成大事。党内的不少同志们已经开始飘飘然了,各种马后炮,事后诸葛亮的话纷纷出笼。可是华雄茂这个始终紧跟着陈克在第一线的人很清楚,如果没有陈克有着从来不会动摇的决心,如果不是陈克以及那些陈克的铁杆们紧跟着在第一线,就这帮现在大言不惭的人只怕早就跑了。
  所以现在华雄茂着急敢去见陈克,目的就是要把最近不少胡乱说话的事情和陈克说清楚。人民党和保险团之所以有了声望,就是他们绝不轻易许诺,而对于许诺来说,人民党和保险团尽可能是做到了再说的。
  如果以前华雄茂还觉得陈克到了安徽之后,反而还不如在上海。那时候陈克虽然也是谨慎,不过好歹还敢说说关于革命的道理。到了安徽,特别是水灾时期,陈克反复强调的就是“人民党是人民的先锋队”“保险团是人民的队伍”“埋头干活”。什么革命,什么理想,他再也不提。华雄茂现在是明白了陈克的苦衷。如果身为最高领导者的陈克当时满嘴大话,下头的人不知道要说出什么来。现在刚看到能够领着大家活到明年的机会,下头不少以前还算是努力干活的同志就开始胡说八道起来。这种趋势无论如何都要制止。
  陈克以前在上海的时候,就讲过一件事。革命一定要做到消灭旧文化的工作。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官本位”。下头的战士虽然知道人民党里头拿主意的是陈克,但是大家认为那些人民党的“大官”们说的话也是人民党的意思。但是实际上,这些人现在说的话不仅仅不是人民党的意思,这些话在党会上都没有真正讨论过。
  华雄茂总不能当众说,那些人的话都是他们自己在胡扯。这样说的话那就是把破坏党内团结。而且战士们一听,肯定会想,其他当“大官”的都胡说八道,那你华雄茂旅长有没有胡说八道。那对于纪律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无论如何,华雄茂都希望能够召开一次回忆,把此事好好说说。以前救灾时期,陈克反复强调,党的纪律之一,就是对人民说的话必须统一,不能出现个人的自主说法。当时大家也能理解,也算是做到了,可现在心气一松,不少同志这嘴就不把门了。这种风气无论如何都要刹住。
  一路上,华雄茂把听到的各种说法在心里头理顺了一遍。都是谁说了什么,在战士当中都有什么样的谣传,最近的工作都进行到了什么程度。虽然路程不短,不过满脑子都是事情,反倒显得没多少路程。刚刚理顺了汇报内容,华雄茂就已经赶到了县城。
  看到保险团的军营,华雄茂突然想起一个问题,自己这算不算是打小报告啊?华雄茂性子直爽,虽然行走江湖的时候,也知道那些小伎俩,不过华雄茂也只是防人,而没有想过害人。如果是在以前,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这么着急的跑去把别人的不当行径进行汇报的。
  不过虽然有了这样的想法,华雄茂却觉得良心上没有丝毫的动摇。这种事情如果不尽早对党组织,对陈克说清楚,以后只怕要出大乱子的。华雄茂只是后悔,自己还是大意了,其实从最早出现一些不适当谣传的时候,他就该向陈克汇报的。现在的汇报绝对是晚了。华雄茂下定决心,以后再也不会对这些“小时”视而不见。
  在保险团军营门口的岗哨处登记,哨兵笑着问道:“华旅长,这次过来是找谁。”
  “我找陈书记。”
  “陈书记去码头接人了。听说今天来了一个大船队,里头有很多新同志。”哨兵说道。
  “哦?那我先不进去了,我也去看看。”华雄茂说完转身就走。
  现在县城里外都有很多新的营地,外地流民大量涌入凤台县,让这里的人口猛增。虽然人民党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不过大家都担心一旦放了灾民到田里头工作,只怕就会有大规模的抢粮问题。所以工作也多数在县城,所以这里头人很多。为了维护治安,新建的警察也大量出现在各处的灾民之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