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3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0/628

  几个月前,陈克居然敢亲自登门拜访袁世凯,袁克定第一次见到陈克。这个传说中的乱党并不是凶相必露,獐头鼠目的模样。除了身材高大,四肢匀称之外,在与袁世凯颇为类似的武人气派之外,陈克身上还有着一股读书人特有的文雅与从容感觉。
  当时袁克定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找人冲进去把陈克杀了。不过杀害登门拜访的客人,绝对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更何况,即便是心中沸腾着嫉妒与敌意的袁克定也知道。如果自己这么杀了陈克的话,他父亲袁世凯的一世名声也就化作流水。
  最令袁克定不满的是,自己事后曾经暗示过父亲袁世凯,是不是把陈克暗杀掉。如果找好替罪羊的话,这件事与袁世凯可以完全脱掉干系的。
  这话的结果是,袁世凯愤然起身将袁克定痛骂一顿,连着半个月都没有见袁克定。即便是后来在沈氏的斡旋下,袁克定终于找到机会给袁世凯磕头认错。这件事才算是勉强揭。自此之后,袁世凯对袁克定更加疏远了。
  “陈克,我一定要弄死你!”袁克定算是彻底下了决心。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有一丝机会,就要把陈克弄死。
第一三十六章
极不情愿的妥协(九)
  “洋鬼子终于服软了。”杨度兴奋的说道。
  “全靠大总统安排。德国方面愿意和我们谈判。在谈判有分晓之前,双方暂时不会采取军事行动。”唐绍仪微笑着说道。这是发自内心的笑容,他从事外交多年,这是最顺心的一次。当然,唐绍仪嘴上还是得把袁世凯的英明领导放在前面。这并不是单纯的吹捧,袁世凯给出的政策的确是起到了作用。
  袁世凯却没有这么欢欣鼓舞,他作为一名军人,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是清末民初时代里头极少数体会过依靠军事胜利为背景,进而获得政治谈判之上全面优势的人物。当年日本为了争夺朝鲜,曾经鼓动朝鲜里面亲近日派起来闹事。袁世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荡平了朝鲜亲近日派,稳住了朝鲜政局,挫败了日本的野心。
  只是这次军事上获得胜利的并非袁世凯,袁世凯只是把握着北洋政府充分利用了这次胜利。陈克与袁世凯达成的协议起了大作用,英法公使已经明确表示,只要今年能够达成定额贸易协议,英法就愿意“置身之外”。美国代表则整天求见唐绍仪,希望能够与中国的政府就定额贸易协议进行充分的谈判。
  俄国佬是一贯的阴险,唐绍仪礼貌性的拜访的时候,俄国佬只想看北洋政府是不是有求于俄国。至于日本一贯唯英国马首是瞻,英国人表态后,日本公使的胡言乱语袁世凯根本就没有放到心里面去。
  得知欧美列强不会把人民党的帐算到北洋头上来,近期愁云惨淡的北洋内阁里头终于有了些生气。众人的嘴仿佛从冬眠种醒来,内阁大臣们纷纷称赞袁世凯能把握住局面。
  袁世凯却一脸淡然,他深知这并非自己的功劳。洋鬼子怕的不是北洋政府,而是人民党的战斗力。列强在中国的驻军数量并不多,北洋陆军部事后推演战局,信任侍从官蒋百里将人民党采用的“调虎离山”的作战方略全盘推演了一遍。
  所有战斗在事后推演的时候或许会让人赞叹,却不会让人有什么震惊的感觉。从纸面上看,人民党根本没有什么奇谋,倒是德国人妄自尊大,以为可以轻易在连云港筑起堡垒之后,再分兵守住青岛与连云港。但是谁都没想到,人民党守住了连云港,在德国人主力尽出之后,派遣部队长途奔袭青岛。人民党与德国人的兵力比达到了十比一,攻克守备不全的青岛也不是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蒋百里在军事理论上的确有一套,把来龙去脉说的深入浅出。让一场看似不可想象的胜利变得十分简单。袁世凯对这个青年很是欣赏。
  “大总统运筹帷幄,能避开战火这是最好的。”最高兴的莫过于海军大臣萨镇冰,德国人的军舰跑得快,若是与之相遇,打打不过,跑跑不掉,北洋水师与南洋水师肯定会有不小的损失。而且海军出动一次花费极大,北洋财政眼前的局面根本无力支撑海军长年累月的在海上躲避。
  “战事现在虽然暂时避免,不过还是得派遣使团与德国人谈判,这次得让少川辛苦一趟。去德国几个月。”袁世凯说道。
  “大总统,这次我不仅想去德国,还想去美国一趟。”唐绍仪说道。
  “为何?”
  “我想去美国找一个人,此人名叫顾维钧,现在正在哥伦比亚大学读法学博士。若是能将他请回来,外交部很多大事都可以放心交给他办。”
  “我听你多次推荐此人,想来也是个英才。若是需要我写信,你提前告诉我一声。”袁世凯对唐绍仪的谈判能力很是信赖。唐绍仪多次极力推荐顾维钧,想来这位青年是绝对不会指着外国公使的鼻子说出“不用洗,直接睡”这种大失外教风度的话。北洋可不是人民党,人民党想打仗就敢打仗,北洋政府完全不需要陈克这种疯狂的做法。
  会议散了之后,袁世凯将唐绍仪请到自己办公室,“少川,这次我想让你带克定一起去德国。”
  唐绍仪神色中闪过一丝为难的表情,“大总统,这不太合乎外交惯例吧。”
  “我只是想让这孩子出去见见世面,他自小跟着我,整天自以为见到的都是大人物,大事情。其实不过是鼠目寸光而已。你看那陈克,虽然从不说自己在哪里上的学,但是定然是在国外游历过很久。其实我现在想来,应该早早的把他送出国去上学才是。”说到这里,袁世凯神色间都是父亲特有的那种遗憾神色。
  作为外交人员,唐绍仪比谁都更清楚该怎么在谈话里面把握分寸,更不愿意平添什么不可知的变数。但是思忖了片刻,唐绍仪说道:“大总统,最近我听说大公子与英法外交人员打的交道比较多些。”
  这句话刚说完,唐绍仪就见袁世凯眼睛里面闪过了一阵寒光,父亲的神色消失的干干净净,袁世凯整个人瞬间就变成了统御国家的政治家。
  “这消息没错么?”
  “英法公使也已经私下说起与大总统的家人接触过,想来只有大公子一人才是。”唐绍仪答道。袁世凯的次子袁克文现在不过21岁,连初出茅庐都谈不上。
  “那英法公使还和那些阁僚接触过?”袁世凯极为平静的问,“有什么直说,不用担心。”
  “大总统,人民党这次把事情闹得这么大,各国极为担心在中国的利益会不会受到损害。现在咱们北洋是中央政府,他们都希望北洋能够管住人民党,不让这些事情再次发生。”唐绍仪的声音里面颇有些劝告的意思。
  听到这些,袁世凯板起了脸,“少川,英法这次之所以不掺乎到德国人的这件事里面,不过是图了那个定额贸易协议。他们现在担心的是中国摆脱了英法的控制,中国这么大,英法就是倾全国之力打进来,又能如何。占不下来,他们最终还得退出去。所以扶植几个只听他们话的政府才是英法想要的。最初他们可是想找人民党,想找陈克的。只是人民党绝对不听他们的话,这些人才转过头来找咱们北洋政府而已。这等事情上,连陈克尚且不敢干,我们自然不能还不如陈克。”
  听了袁世凯的话,唐绍仪莫名的感动起来。中国军力不如列强,想维护中国利益,就必须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北洋中央承担着庞大的财政开支。现在经济十分困难,根本没有力量扩军。外有列强,内有人民党,袁世凯苦苦支撑之下,居然还能有这种保证中国利益的举动,真的需要绝非一般的信心与骨气才行。
  “我这次去德国,一定不会丧权辱国。”唐绍仪正色答道。当然,这种表态也即为自然的将袁世凯询问外国使团到底与北洋内阁哪些成员打过交道的问题轻松避开了。
  袁世凯一回家,就问起袁克定在哪里。家人的回禀是袁克定出门的时候并没有说去了哪里。
  “立刻派人去找!”袁世凯怒道。
  袁克定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如此震怒,他此时正在日本大使馆里面与日本公使会面。日本公使自然不能在使馆里面召来一群艺伎作陪,不过普通的宴会还是可以的。经过一番推杯换盏,众人都有些醉了。
  “大公子殿下,不知你对中国现在的国家制度有什么看法?”公使叽里咕噜的说道。
  “共和了,自然是现在的制度。”袁克定装作坦然的答道。
  日本公使的汉语其实不错,虽然也有翻译在酒桌边上说话,不过他本人完全从袁克定的话里面听出了极度的不满来。
  “大公子殿下,当今世界采取共和制有几个国家?不过是法国、美国还有南美的几个国家而已。日本与中国都是采用的中华文化,帝制自然是有帝制的好处。例如大总统得到了全民拥戴,按照中国的传统,称帝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且中国现在局面这么混乱,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领导,袁大总统希望能够让中国如同日本一样强大起来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听到这话,袁克定微微点头。在这个时代,强大的国家都是帝制国家,英国自然不用说了,穷凶极恶的俄国毛子,或者是后起之秀的铁血德国,都是皇帝当政。在欧洲除了法国之外,意大利、荷兰、西班牙、比利时、瑞典,都是有国王的。而共和制的法国曾经被中国在镇南关击败,导致国内内阁倒台。至于1911年的美国,远不是1949年如日中天的美国。现在列强并没有真的把美国当作多大一回事,普遍的看法是,美国是一个蛮荒大陆上的野蛮国家而已。甚至此时的美国人,也不认为自己比欧洲国家更文明。
  反对共和制在19世纪末在欧洲甚至是一个“政治正确问题”,不管下面的那些议员或者民间人士怎么嚷嚷,至少各国上层都是坚决反对共和制这个洪水猛兽的。
  看袁克定已经有了认同感,日本公使接着劝道,“大公子殿下,现在大总统需要的是各国的支持,只要各国能够支持大总统称帝,那么最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而我们日本,其实也是希望看到中国是由一位皇帝陛下领导的。”
  “但是现在毕竟是共和制度……”袁克定觉得有些为难。
  “现在的反对者还是那群议员,不过帝制国家也根本不反对议会。各国都有自己的议会。我们日本国会建立的更早,其实说起来,若是前清能够及早建立议会,很多事情早就解决了。”公使说的情真意切。
  袁克定打真心喜欢这话,帝制对袁世凯大有好处,对于袁家更是大有好处。帝王家谱里面从来没有姓袁的,若是能添加上这个姓氏,那自然是好。
  “但是各国真的愿意支持么?”袁克定虽然心里面喜欢,不过他并不认为各国,特别是日本会这么好心的帮助袁世凯。他们一定会提出种种要求。
  “欧美各国希望中国能够稳定,不过一个稳定的中国到底是帝制还是共和制,我相信大家还是希望看到一个帝制的中国。前一段我和美国公使谈过此事,美国公使对大总统称帝之事并不反对。他们甚至表示愿意提供足够的政治体制构架方面的支持。”
  “果真?”袁克定没想到美国人居然会做出这样的表态。
  “若是大公子殿下不相信的话,我可以这几天约美国公使过来一起谈谈,大公子殿下就知道是不是这样了。”
  听到这么多国家的公使都会支持袁世凯称帝,袁克定那装出来的镇定此时已经早飞到了九霄云外,他连忙点头,“可以,可以。”
  “那么大公子方便的时候可以告知我,我来帮你联系。”日本公使顺势推波助澜。这还真的不是日本公使在瞎编,美国方面从来不反对中国是帝制,历史上美国相关部门经过反复物色,终于在1913年2月以“卡内基基金会”的名义,向袁世凯委派了宪法顾问古德诺。古德诺是美国政治学家,曾任霍普金斯大学校长,是美国政治学会的主要创建人。袁世凯让古德诺在立法院工作,兼任内阁宪法顾问。他从历史、政治、法律、国际关系以及国民素质等方面,论证、比较了君主制与共和制的长短,明确表示,“中国如果采用君主制,比共和制更好,这是毋庸置疑的。”“从共和回到君主,只要真正落实君主立宪的具体计划就行了。”当时还拟定了《新皇室规范》,其中包括“亲王、郡王可以为海陆军官,但不得组织政党,幷担任重要政治官员;永废太监制度;永废宫女采选制度;永废各方进呈贡品制度;凡皇室亲属不得经营商业,与庶民争利”这些是典型的君主立宪法律条文。
  只要袁世凯愿意称帝,列强是真的准备支持袁世凯。
  袁克定是在极为兴奋的情况下回到家里的,这些天他与主要列强的公使都进行过会谈,得到的情报都是列强愿意支持袁世凯,愿意支持北洋中央政府。这种感觉实在是太好了,平素里被中国人惧怕的洋鬼子,现在都态度温和或者热烈的表示了支持。袁克定觉得以前的外交部门实在是群废物,明明可以轻松得到支持的事情,却偏偏弄的跟要打生打死一样。如果事情由袁克定来办的话,只怕很多事情早就和平解决了。
  所以在门口处得知自己的父亲袁世凯让自己回家之后马上去见他,袁克定心里面只是稍微有点紧张,袁世凯平素对袁克定就没给过好脸色,多数不是批评就是大骂,行家法痛打也不是少数。但是此次袁克定拿回了这么重要的“外交承诺”,袁克定觉得腰杆硬了好多。
  “这些天你都在干什么?”袁世凯冷冷的问道。
  若是以往,袁克定已经开始在寻死自己哪件事做错了,以至于被父亲这么凶狠的逼问,而且要千方百计的想出一件不会被过狠责罚的事情拿出来搪塞。当然,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能够猜出父亲的心思,承认了让父亲恼怒的那件事。
  这次袁克定并没有害怕,他坦然答道:“爹,最近各国公使请我喝酒。”
  听了这么沾沾自喜的回答,袁世凯的眼睛已经瞪了起来。
  袁克定这次没有丝毫畏惧的神色,他继续坦然说道:“爹,我可绝对没有说出任何与政府有关的事情。这点最基本的事情我还是很清楚的。你放心好了。我一句与此有关的事情都没有提及,他们也问了。我只是回答,我现在每天在家,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
  看袁克定如此坦然,袁世凯反倒不急着发作。他换了一个温和一点的表情,“你们就谈了这些?那只怕也用不了这么多时间。”
  “爹……”袁克定正准备把关键的话说出来,却因为激动,耽搁了几秒来平息一下情绪,袁世凯有一个好处,在处罚袁克定的时候,至少不会让别人在身边,好歹给袁克定留点面子。既然左右无人,袁克定也就没有刻意压低声音,“爹,各国公使都表示,愿意支持您称帝。”
  袁克定本以为这话会让袁世凯感到惊喜的,他自己已经努力开始在袁世凯脸上搜索惊喜的神色。不过他失望了,袁世凯不仅没有惊喜,甚至连一丁点的惊讶都没有。袁世凯平静的问道:“你这些天出去,就净给我谈些这种事情?”
  “这些事情我怎么敢谈?只是那些公使请我过去之后,先是问些公事,看我推说不知道,他们就不再逼问。而是转过头来谈中国的政体,说完了政体,就说愿意支持父亲你称帝。我连说让他们直接找您说此事都不敢,被他们逼急了,我只说我知道了。爹,您是这大总统,我哪里敢胡说八道啊!”袁克定带着委屈的强调答道。
第一三十七章
极不情愿的妥协(十)
  对自己儿子的表现,袁世凯难得的没有真心生气。他除了觉得自己儿子傻的不透气之外,已经没有别的想法了。各国公使那是好相与的么?这帮人说着支持袁世凯称帝,那是为了更多的好处。谁会吃饱了撑的没事帮住别人称帝。
  袁世凯突然想起了自己与陈克的会谈,陈克开门见山的就说了这件事,袁世凯只要不称帝,陈克就支持袁世凯终身当总统。自己的傻儿子说起来比陈克还大了两岁,和陈克在能力上相比,袁克定只怕比陈克小二十岁也不止。
  见自己老爹没有立刻发火,袁克定以为自己带回来的消息打动了老爹,他立刻兴奋的接着说道:“爹,当今局面大好。各国公使都表示,只要咱们北洋能够打倒了人民党,他们就绝对支持您一个人。昨天英国公使来见我,废话说了一大堆,最后他说起军令统一的事情来。说他们愿意给政府贷一笔款子,年息5%,全部实给。法国公使表示如果需要军火,法国愿意先出借一批军火……”
  “混账东西,给我闭嘴!”袁世凯再也听不下去了。真的是贼不打三年自招,袁克定一开始还说各国公使只是坚定的支持袁世凯称帝,现在袁克定已经完全沉不住气,把自己的底牌都给亮了出来。袁世凯的愤怒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袁克定就完全没有发现事情的关键,这哪里是支持袁世凯称帝,这根本就是鼓动袁世凯与人民党之间的战争。而另一方面,袁克定实在是太让人失望了,办正事办不成,连说个瞎话这种坏事都办不成。这不能不让袁世凯觉得格外的失望。都是年轻人,袁克定怎么就与陈克相差如此之大?
  但是袁世凯的怒气只是持续了片刻,想起了陈克之后,袁世凯心中突然生出一种不满,不管袁克定怎么混蛋,但是他毕竟还是为袁世凯考虑的。陈克再怎么聪明能干,陈克也从不会从袁世凯的利益出发。为了外人处罚自己的儿子,袁世凯无论如何都咽不下这口气。
  “来人!”袁世凯喝道,等门外的亲兵进来,袁世凯命道,“把他给我送回自己屋子里面反思,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放他出屋!”
  “爹?!”袁克定对此大惑不解。
  袁世凯强忍住自己的怒气,“现在就把他给我带走!”
  看亲兵有些迟疑的样子,袁世凯怒喝道:“让你把他带走,没听见么?”
  亲兵当然不会听从袁克定的,见袁世凯是真心发怒,两个亲兵一左一右的拽住袁克定,连哄带拖的将其带了出去。出门之后还很聪明的把房门带上。
  袁世凯余怒未消,背着手在屋子里面来回踱步。其实袁克定带回来的消息还真的很重要,公使团已经亮明了立场,他们对于人民党现在极为忌惮。只是德国人的军事失败才过去没多久,如果各国们也武装进攻人民党,就他们现在的兵力,只怕消息传出去没多久,人民党的军队就已经逼近北京东交民巷了。青岛要塞尚且挡不住人民党,就北京的防御体系也根本挡不住人民党的军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0/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