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4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6/628

  “那咱们就等国内的命令?”不怎么搞小聪明的同志对此有些忧心。
  王斌心的中归国名单上把有这等顾虑的同志也给加上了,人民党把同志派到半个地球外不是让同志们傻乎乎等命令。大家的本职工作是搞贸易,在国内的命令抵达之前,绝度不能在本职工作上有任何动摇。
  算完了小黑帐,王斌说道:“同志们,陈主席在对外问题上爱说,死了张屠夫,也不吃带毛猪。我们当下的贸易额就已经是采购不完的设备。美国人借钱也好,不借钱也好,对咱们影响有限。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贸易工作做好。研究除了生丝与茶叶之外,美国还需要什么工业品与农业品。我们根据地有什么需要的技术设备。这就是贸易,互通有无,优势互补。”
  面对如此坦荡的说法,同志们倒也都表示了认同。而国内的通告很快就到了,“除了黄金抵押必须是零风险之外,别的都可以与美国签署。加紧对生产高温高压设备生产技术与设备的购入。”
  得到了这个命令,王斌心里面就有了底。他这次来美国之前,陈克就强调了当下的要点,提升核心技术。“合成氨产业是中国未来一百年最重要的支柱之一,基础的化肥就靠氮磷钾,磷肥和钾肥还能靠开矿,氮肥只能靠合成氨。而且王斌同志,你学电气出身的,工业三酸两碱应该也知道。合成氨技术直接解决一酸两碱,是我们最重要的化工基础。这点上,尽快能够生产这些产品,对我国的工业能力有着关键性作用。”
  人民党科技研发采取了“科技树”的表述模式,就是把已知有的学科以树状模式进行排列。例如钢铁冶炼,需要的从开矿,到建炉,到轧钢,各种需要的步骤都清晰列出。科技人员就有了技术攻关思路,而王斌这种采购人员也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采购,以及网罗人才。至少到现在为止,王斌的工作还没有遭到任何批评。王斌心里面稍微有些发虚的同时,也觉得自己的工作基本是靠谱对路的。
  王斌接到国内指示之后,就以全权代表的身份与塞缪尔·布什进行了谈判。在黄金抵押方面,王斌自然不会直接提出反对,他问了一个问题,“布什先生,美国的银行是会倒闭的。一旦出现倒闭问题,储户账户下的所有资金与抵押物都拿不回来。我不怀疑美国方面的善意,不过我怎么向国内保证我们预存的黄金不会受到损失?”
  “我们会指认最有信用的银行,王先生可以对这些银行有足够的信任。”塞缪尔·布什劝说道。
  听完这话,王斌笑了,“咱们做生意就不要提信任这种伤感情的话。信任这种东西从来不靠谱,我必须得到更可靠的保障才行。如果不是零风险,我方不能接受预存黄金的条件。”
  塞缪尔·布什稍微有点动容了,“贵方要求预存的黄金是零风险么?”
  王斌斩钉截铁的答道:“没错,我们就是要求我们预存的黄金是零风险,不受任何银行倒闭与金融波动的影响。”
  塞缪尔·布什问道:“那么您能不能告诉我贵方的想法呢?”
  “这批黄金既然作为押金,我们也没指望能拿回中国。既然我们真心希望双方的合作能够长久的维持去,还得布什先生提出一个符合美国法律的解决办法。”王斌也据实以告。
  塞缪尔·布什点点头,既然王斌交了底,他也就有了相应的思路。
  最终的解决方法是这笔黄金交给美联储管理,既然美联储负责美国的货币政策,那么由美联储管理这笔黄金,用这笔黄金抵押相应的美元,也就顺理成章。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后面的协议就变得颇为顺利,甚至比预先设想的更加顺利。
  美联储掌握美元发放的大权,美国既然愿意在这方面支持人民党,剩下的就看美联储愿意以人民党存在美联储的黄金能够抵押出多少美元来。这玩意只要有政策,美联储批了多少账户资金只是在几个小本本上印刷上符号而已。
  仅仅这个消息放出来,美国机械制造业,特别是重工业制造业公司的股票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在经济危机的当下,能拿出如此多美元大肆购买机械设备的买家实在是太少了,有了人民党这个大卖家,美国机械生产企业都觉得看到了曙光。
  不过这个消息传开没多久,英国汉弗莱爵士再次到了武汉拜见陈克。汉弗莱爵士这次就不是带着威胁的态度,而是带着赤裸裸的威胁说法而来。他认真的向陈克分析了北洋政府对人民党的不满与敌视,同时再次提及了北洋准备向英国借款的事实。汉弗莱爵士强调,为了维持中国当下的局面,人民党不能靠从美国贷款的方式打破均衡。
  此时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已经结束,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签订《伊斯坦布尔条约》,曾经团结一致打击奥斯曼土耳其的巴尔干同盟彻底分裂。英德之间虽然尽量避免正面冲突,但是在巴尔干这个“欧洲火药桶”上,英德奥俄法意都有自己的重大利益。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后,欧洲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德法是世仇,英德之间互相避免正面冲突就已经耗尽了两国的耐心。在与两国都不接壤的巴尔干就成了两国角力的场所。
  既然一战已经不可避免,陈克给汉弗莱爵士的回复就简单的多,“在中国的土地上,人民党愿意向谁借钱是人民党的权力。你们英国人无权干涉。”
  如此态度强硬的回复向汉弗莱爵士明白无误的表明了人民党的态度。面对如此冥顽不灵的陈克,汉弗莱爵士放弃了继续劝说的努力。他10月20日回到北京后,立刻主持了与北洋第二批善后大借款的协议。鉴于第一批善后大借款已经被袁世凯花了个干净,第二批善后大借款以更加优惠的条件,向北洋集团提供了一亿英镑的资金。鉴于中国是银本位的货币,英国方面非常体贴的向袁世凯提供了数量庞大的白银以及数套铸币设备。
  得到了这批体贴的资金,袁世凯开始大量铸造带有自己头像的银元作为法定货币。陈克万万没想到自己出现的这个时空,“袁大头”竟然是如此出炉的。英国佬的铸币设备真心不错,银合金的比例很好,银元又厚又亮,吹起来嘤嘤作响。陈克自己都忍不住拿工资换了几枚袁大头作为给女儿的礼物。
  第一次善后大借款后,北洋集团就继续着扩军计划,第二次善后大借款,英国的武器开始大量运入中国。由于日本对外贸易受到人民党的极大冲击,英国为了照顾小弟,还把一部分军火订单交给日本。北洋军以英日装备为主的迅速武装起来。
  在人民党这边,陈克发布了延长服役期限的命令。同时,陈克任命章瑜为河南省委书记,正式执掌河南工作。人民党与北洋之间的矛盾在外国的推动下,终于走到了全面战争的阶段。
第二十二章
前奏(二)
  1914年1月,人民党再次召开了全体党代会。几乎于此同时,北洋袁世凯也把麾下诸省都督们召集到北京开会。在双方召集的高层会议上,袁世凯与陈克都对未来的战争定下了方略。
  “我们北洋整顿军制之后,扩军到25个军100个师,也只有200万官兵,想彻底打倒人民党,夺回他们控制的五省之地,也需要南方诸省的支持。”面对北洋诸都督,袁世凯神色冷峻,声音中充满了力量。
  陈克神色平静,但同志们都很清楚,在陈克做出了真正的战略决断后,就会是这样的表情,“同志们,人民的解放就意味着旧社会旧制度的彻底覆灭。北洋或许是我们当面最强大的敌人,而整个中国的旧制度全部是我们人民党的推动的人民革命的敌人。未来解放战争不仅仅是要打倒北洋袁世凯,更要解放全中国!”
  袁世凯大声说道:“诸位,人民党倒行逆施,公开宣称土地革命,掠夺良田,杀戮士绅,南方诸省早就敢怒不敢言。也有人认为当下之计最好是驱虎吞狼,让南方各省与人民打,我们北洋养精蓄锐,等人民党力尽之时再动手。这法子对别人或许行,对人民党定然不行。人民党的这群狂徒善于蛊惑无知的百姓,让他们肆无忌惮的继续在南方扩大地盘,我们北洋视而不见的话,那就是坐视人民党坐大。”
  陈克对着地图讲述道:“同志们,这几年我们在周边不断渗透,周围各省的旧统治者对我们恨之入骨,当然,我们也认为必须消灭他们。这场战争需要动员的兵力要达到300万。这将是一个空前的大动员。300万部队作战,城市中还有300万产业工人,所以当下的要点就是强化组织,尽快确定各项制度。靠我们在效率与数量的优势来彻底击垮敌人。”
  “我们北洋是中央政府,当下必须领导起全中国的省份扑灭人民党。所以一定要让各省都站到我们这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联合了南方各省,人民党一定会覆灭。”袁世凯提出了近期的行动纲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人民革命所依靠的对象是占中国最大数量的人民大众,彻底发动人民,让人民认识到他们的敌人到底是谁,我们必然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陈克再次强调了人民党的纲领。
  高层会议并不用讲太多,若是没有能耐的,早就被淘汰了。中国当下两大集团都下了彻底消灭对方的决心之后,相应的工作随即紧锣密鼓的展开。
  1914年2月,孙中山乘坐的轮船停靠在天津。在胡汉民廖仲恺等人的陪同下,孙中山走下了跳班。早已经等在码头的天津市当地北洋代表已经热情的应了上来。廖仲恺看到代表,脸色已经变得不好看起来,前来迎接的六个人中,四个都曾经参加过同盟会。廖仲恺与汪精卫一起主持同盟会平津分部的时候,这四位都曾经是他们的手下,没想到他们现在都已经投靠了北洋。
  孙中山倒是没有在意,至少他脸上没有露出在意的模样。先是上前与前来迎接的人握手,在记者拍照的时候,孙中山又非常习惯的站到了人群正中间摆好了姿势。简单的迎接仪式结束以后,北洋代表告诉孙中山,现在就安排同盟会一行乘坐火车前往北京,先完成孙中山重新获得中国国籍的文件手续,接着袁世凯就会派人接见孙中山。
  这消息是公开的,人民党很快就收到了这个情报。同盟会这几年已经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边缘化的厉害。不过同盟会一度是中国最大的革命党,加上同盟会管理混乱,想加入和退出太容易,反倒让同盟会有着很广阔的人脉。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曾经加入过同盟会的人数量倒也不少。所以人民党情报部门讨论之后,还是把这个消息递交上去。
  “袁世凯准备玩千金马骨的伎俩了。”陈克看完报告之后,向坐在对面的何足道笑道。
  战争越来越近,何足道重新回到了总政治担任总政治部主任。听了陈克的话,何足道接过文件看了看。却没有置评。
  陈克也没有真的把这件事太放在心上,同盟会能给人民党带来的最大威胁莫过于派遣刺客。在派遣刺客方面,光复会的能力只怕还在同盟会之上。在孙中山带着同盟会主要干部前往北京接受北洋政府“招安”之前,光复会会长蔡元培已经与全国的国会代表一起到了北京,准备参与1914年的国会会议。如果担心,陈克也只能更加担心光复会的动向。
  见陈克将一摞新送进来的文件快速阅读完,何足道才说道:“陈主席,当下我们政治部已经将其他各省的同志都召集起来,进行了政治培训。从中间选出来的优秀同志随时可以回到当地进行革命前期准备工作。我们政治部认为,当下最好的工作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四川,一个是湖南。”
  两人面前的地图上,当下的人民党根据地大概呈现一个相当扭曲的苹果状,但是在左下的位置上,“苹果”凹进去一块,这块浅绿色上标着“湖南”两个字。
  “能夺取湖南的话,对下一步战略自然是最好的。不过湖南名士们对参政很有兴趣,怎么解决这帮人很麻烦。我在江西的时候,部队打击土匪的时候向湖南南方渗透的很多。我们打击土匪,都有湖南士绅蹦出来指手画脚。”何足道说道。
  湘西的土匪很有名,何足道又说的如此含蓄,陈克忍不住笑起来。湖南文风比较盛,士绅又格外保守,当地的读书人对人民党绝不可能有什么好感。
  何足道倒没有笑,他认真的说道:“陈主席,在江西这么久,我对这帮读书人是怕了。可能是我没找到针对这帮人的工作方法,所以每次让这些人成为劳动者的努力都失败了。”
  陈克笑道:“想让那帮人劳动,就是把他们扔进劳动营强制劳动,这是唯一能让他们劳动的办法。这还是仅仅是强迫劳动。至于把他们改造成劳动者,等下辈子吧。这辈子不用指望他们了。”
  何足道微微点点头,“但是你和国防科工委的同志们就没这个问题。”
  “我和你游缑姐姐都是工科出身,工科本来就不培养喝着茶坐办公室的。都是下生产线,白天黑夜的在一线工作。这帮文人既不懂这些知识,也不喜欢干这个。”说到这里,陈克忍不住笑出声来。
  听到陈克提及游缑,何足道只是微微一笑,但是他说的内容却与陈克这个调侃毫无关系,“陈主席,你难道想对湖南的文人网开一面么?”
  见何足道已经如此敏锐,陈克心里面也是颇为高兴的。“在推行制度的时候,我是不主张杀人的。但是湖南的文人太多,我们当下在湖南的群众基础不够,所以一旦争夺起来,大开杀戒只怕不可避免。这就是我最担心的。湖南毕竟是湘军的老巢,民风悍勇。而且这几年我们挡住了湖南粮食外销,所以湖南粮价这几年波动不大。所以渗透比硬攻要强。”
  何足道对此倒是赞成,“缓慢推进的效果才是最好的。不过以前我们为了避免麻烦,所以没能像在河南一样放手去做。什么时候改变策略?”
  “等袁世凯这次国会开完,我们就公开改变策略。”陈克给了何足道明确的答复。
  “这是准备迎头痛击么?”何足道问。
  “对。这次北洋的国会肯定要商谈围攻根据地的事情。我们不管其他省份到底怎么想,湖南就是下一个解放对象。如果控制了湖南,我们就得到了进军广西和云贵的通道。不管怎么说,前出基地总是要尽可能建设起来。”
  袁世凯没有心灵感应,所以即便陈克对北京正在召开的国会会议充满了恶意,袁世凯也没有打喷嚏。湖南都督岑春蓂是袁世凯的老政敌岑春煊的弟弟,袁世凯心里面一点都不想主动和岑春蓂走的太近。
  当下袁世凯把江苏、浙江、福建三省的议员头目召集在一起,讨论着如何对付人民党的问题。王有宏、蔡元培还有冯国璋三人分别代表了三省的议员团。人民党的强势扩张让这三省赶到了沉重的压力。王有宏与冯国璋倒还能够表面上沉得住气,倒是蔡元培对人民党的态度相当敌视。
  “若是不能在其各省清除乱党,以人民党善于蛊惑百姓的手段,各省绝对不会有安宁。”蔡元培说的慷慨激昂。
  冯国璋终于有些忍不住了,他稍带嘲讽的说道:“蔡公,当下福建最多的就是光复会成员。你们在福建几乎是无孔不入。要清除人民党这些乱党,还得光复会出面才行。”
  “如果冯都督想让我们提供人民党的名单,我们光复会倒是可以帮忙。”蔡元培跟没有感受到冯国璋的恶意般说道,“人民党要剥夺天下的田产,听他们说的似模似样,但根本上就是杀戮士绅的那套。浙江的地主早就忧心忡忡,生怕人民党进入浙江。”
  袁世凯早就知道蔡元培对土地革命的畏惧,光复会一度是人民党最亲密的盟友,但是双方基于政治立场上的冲突,关系已经不知不觉变成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但是袁世凯绝不会认为蔡元培会就此投到自己门下。一旦能够借用北洋的力量清除了光复会地盘上的人民党。蔡元培下一步就会努力排挤北洋。这些最基本的政治手腕,袁世凯心知肚明。
  “王都督,你们江苏呢?”袁世凯转向王有宏。
  王有宏一直没吭声,江苏处于人民党的威压之下,特别是与南京近在咫尺的人民党马鞍山钢铁集团所在地,更是驻扎了一个师的部队。这支随时可以进攻南京的部队是王有宏的心头刺,不过王有宏也有顾虑,苏南苏北之间民风差距很大。不过两地之间却没有任何可以作为军事屏障的地形。如果人民党的军队自苏北进攻苏南,面对的是一马平川的地形。所以他是不愿意主动承担任何包围人民党的责任。
  听到袁世凯主动发问,王有宏迟疑了一下才答道:“江苏能够自保就不错了,若是派兵进攻人民党,我们力所不能及。”
第二十三章
前奏(三)
  与人民党的战争中,北洋打的规模最大,其次就是江苏王有宏部。王有宏至少打跑了光复会部队,只是进攻人民党据守的阵地时没能攻下。人民党最终主动撤出了阵地,在这个意义上王有宏还算是打赢了。所以袁世凯也好,甚至蔡元培都希望江苏都督王有宏能够“再接再厉,续写辉煌”。没想到王有宏居然直接表示自己不是人民党的对手,这不能不让两人感到失望。袁世凯觉得战略拼图上少了优良的炮灰,蔡元培则是真的感到遗憾。
  但是王有宏毕竟不是北洋的直属部下,而且北洋军在福建和浙江的兵力并不雄厚,只有五万人。计划中扩军之后能达到15万人的规模,可当下面对拥有近五万兵力的王有宏,袁世凯也知道不能逼迫过甚。当下局面对人民党越来越不利,万一王有宏情急之下投靠了人民党,人民党只怕就真的欢迎王有宏。袁世凯转向蔡元培,“蔡先生,剿灭浙江与福建的人民党,还需蔡先生列出名单才行。”
  王有宏心里面暗骂袁世凯狡猾,如果袁世凯不是对王有宏置之不理,哪怕是稍微说一句话,王有宏都会向袁世凯要求援助。其实江苏不仅仅没能力进攻人民党根据地,还没能力在人民党的几十万军队面前保护自己。北洋兵多将广,地盘也大。即便一时局面不利,也不至于立刻完蛋。但是距离南京不过几十里地的人民党部队进攻南京顶多需要一天时间,而且人民党对苏南呈现两面夹击的姿态,一旦下手,整个苏南五万人的兵力撑不了多久。只是求人和顺杆爬是两码事,如果袁世凯先说话,王有宏就能顺理成章的求助。可王有宏主动请求援助的话,那袁世凯开出什么条件,王有宏就得接受什么条件。
  心里面在考虑该怎么谈起北洋援助的事情,王有宏就漏听了袁世凯与蔡元培的对谈。等他再仔细听的时候,却听到蔡元培答道:“当下想制止人民党的政策,就必须是全天下的地主士绅联合起来才行。但是小地主门胆小怕事,得过且过。这批人反倒是最重要的。”
  因为前面的话没有听,王有宏一时觉得如坠云端,完全搞不明白蔡元培在说什么。却听袁世凯说道:“蔡先生,此事须得双管齐下才行。”
  这次蔡元培没有应声,只是微微的点头。
  袁世凯看谈的差不多了,就干脆送客。王有宏原本还想继续与袁世凯谈谈合作的事情。不过转念一想,真的到了人民党打进江苏的时候,难道北洋还敢见死不救么?当下就求袁世凯派兵进入江苏,且不说能不能防备人民党的进攻,王有宏就不需要防备北洋军趁机夺权么?想到这里,王有宏反倒觉得也没什么可怕的。
  送走了这些人,袁世凯又接见了四川、云贵、康定的代表,这几个省份对人民党的渗透没什么感觉,说起话来就没什么要顾忌的。除了向袁世凯表示空洞的支持之外,他们也没有别的说法。袁世凯希望的就是这些人能够保持倾向北洋的态度,至于真正能出多少力,袁世凯本来也没有指望这些省份。
  就这么一批批的见人,到了晚上的时候,袁世凯疲惫的坐在办公室里面,再也没有白天看起来那么神采奕奕的感觉。那花白的头发,油胖脸上几道深深的皱纹,都给人一种憔悴的感觉。
  “大总统,”王士珍进来喊道,“陕西的代表我已经送出去了。”
  “聘卿,坐。”袁世凯说,“今天白天云贵的代表说起建立讲武堂的事情,我就在想,是不是把冯国璋调回来,让他负责北洋军校的事情。在建设军校上,他是要比不少人能干的。”
  听袁世凯谈及此事,王士珍坐下之后微微点头。如果袁世凯是看起来疲惫憔悴的话,王士珍给人的感觉就是苍老。他花白的头发当下几乎全白,因为比较消瘦,王士珍皱纹更多更深。王士珍说道:“大总统,对外宣称要建立200万军队,实际上我们要建立多少军队?”
  “当下最少也得160万才行。”袁世凯答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6/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