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4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0/628

  章瑜严肃的说道:“同志们,我们既然有着自己的爱国心,那么我们就不能蔑视乃至否认别人的爱国心。从英国公使的角度,为英国谋取最大利益是他的义务。除了立场不同之外,我们和英国公使没有任何区别。”
  第二天,也就是9月5日,谈判继续进行。英国公使就跟昨天根本没有提出过各种要求一样,他的立场没变,谈论的内容却大不相同。英国询问人民党代表,人民党可否愿意接受袁世凯与协约国签署的条约。章瑜也跟昨天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用爽朗的态度表示,“我们同意加入协约国,但是我们无法在军事上提供军队。我们只能提供两万名的军医与护士。”
  英国公使对这个答复倒是愣了愣,谈判前,英国公使就考虑过人民党挟对北洋的胜利,很可能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要求,甚至以加入同盟国为要挟。他恰恰没有想到人民党的外交理念竟然颇为成熟理性,但是英国公使与北洋签署的协议中,北洋同意提供超过五十万的军队。到了人民党这里,五十万军队就变成了两万军医护士。这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
  当然,军医护士也是很重要的。为了战争,协约国把大量的医生征集入伍,就英国公示得到的消息,这对英国本土的医疗产生了相当负面的影响。
  人民党的表现过于出人意料,英国代表提议暂时休会。章瑜也同意了。
  “欧洲战争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不义战争,我们为何要加入协约国?”年轻同志们对此很是不解。
  章瑜答道:“这次战争的胜利一方必将主导世界局势,中国的未来再也不可能闭关锁国,所以我们必须参加。当然,我们没有理由为帝国主义的不义战争葬送中国军人的生命。我们也只能提供医疗帮助。”
  “章部长,日本作为协约国成员,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刺激他们?如果我们加入了协约国,就完全没有机会与日本开战。”李润石问道。
  章瑜笑了笑,“不证明我们比日本更能打,协约国根本不会重视我们。打了日本,才能让协约国少了帮手。这对我们加入协约国更有力。所以我们只有打倒日本,才能证明我们能够在远东给协约国制造更大的问题。”
  李润石并没有因为章瑜的这个回答而满意,他追问道:“协约国即便是放弃了远东,对整个欧洲战事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我们中国如果彻底和协约国敌对,欧洲战争结束之后,我们就会处于一个极为不利的地步。除非有什么让协约国能够无视我们与日本战争的一个契机。章部长,这个契机到底在哪里?”
  章瑜欣慰的点点头,“陈主席对此有自己的打算,但是具体的契机,中央现在也只能观望。不过对日本开战是中央的决定,这件事就不用再讨论。我们只需要完成当下的工作。”
第一百二十二章
崩溃(十)
  随着对北京各国公使馆的情报管制逐渐放开,日本国内对华态度越来越强硬的消息也传到了北京驻华协约国公使哪里。英国公使馆内部对这个新动向的度颇为微妙。
  “人民党是否已经考虑到了这件事,所以他们根本没有讨论英国政府承认人民党政府的事情?”汉弗莱爵士说话比较直接,他问道。
  “不承认现在也不是坏事。”英国公使本人倒是真有破罐子破摔的勇气。反正局面并没有到最糟糕的地步,就与人民党的会谈结果而言,当下的局面极有可能是人民党接掌了中国政权,并且加入协约国。唯一的问题在于,英国政府很可能收不回所有对北洋的投资,也得不到人民党的军队支援。军医以及护士属于技术兵种,人民党释放过大批的北洋俘虏,英国也私下对这些俘虏进行过调查。就英国的考察结果,人民党军医的医疗水平绝对不能称为恶劣。比起英国的顶级外科大夫有差距,与英国的平均水平相比,也在及格线之上。更不用说人民党主席陈克也是一个化学家兼药物学家。
  中国政权更迭之后也不会成为同盟国成员,好歹算是给英国驻华公使兜住了底。现在英国公使馆要做的只是尽可能通过讨价还价来减少损失。这时候,日本对人民党作战,就显得很是个问题了。根据协约国的协议,如果日本对人民党宣战,英国也有义务对人民党宣战。不过这等时候英国还有一个空子可钻。人民党不是被世界各国承认的中国合法政府,协约国是针对同盟国的军事联盟,这个联盟没有义务对一个非政府组织宣战。
  “如果日本战败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办?那时候日本一定会让我们支持日本。”汉弗莱爵士有些为难。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我们就支持日本的要求好了。”英国公使果断的答道,“我们继续斡旋此事已经没有意义。更何况,即便是我们斡旋此事,日本也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所以我们到时候干净利落的支持日本,反倒没了那么多麻烦。更何况最终决定这件事的是国内那帮人。”
  汉弗莱爵士本来还想再劝说点什么,听了公使的话,他也干脆利落的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日本对人民党的态度不仅让各国以及各个势力有着自己的想法,在日本的一小群人对此也有着激烈的争论。同盟会现在的总部重回日本东京。与以前不同的是,现在的动东京有什么中国留学生,连中国人都已经不多。十年前,也就是1905年孙中山抵达东京的时候,欢迎的人群挤满了街道。留学生们欢呼着,努力亲眼看看大名鼎鼎的革命家,被满清通缉打击的孙文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现在经过一系列的革命,孙文这样的“革命前辈”根本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不仅如此,由蔡元培发动的光复会清党,从光复会清到了民间,从浙江一地到了福建广东。同盟会在清党中惨遭重创。逃到孙中山这里的南方同盟会成员哭着说道:“十不存一!咱们同盟会在广东成员十不存一。”
  当然,孙中山现在的身份也与以前不同。在袁世凯那里,孙中山好歹成了国会议员,还成为了铁道部副部长。虽然袁世凯给孙中山用来勘测铁路路线的钱,被孙中山都给用到了同盟会党务上,不过同盟会现在在日本的成员不足一百,孙中山手中的钱还能坚持住。
  汪精卫一度跟着河南白朗闹起义,人民党占据河南之后立刻实施土改,白朗的部下大部分跑回家分地种地去了,汪精卫与白朗在人民党接下来的剿匪行动中不得不逃去了陕西。白朗是道上有名的人物,很快就成为陕西哥老会里面的人物。汪精卫并不懂怎么与这些绿林人物打交道。不得已,他就跑回广东。又到日本暂时避祸。等孙中山因为侵吞铁路勘测资金不得不跑来日本“考察”的时候,两人才重新相逢了。
  而日本对华战略的改变让汪精卫看到了绝大的机会,“孙会长,日本朋友说到一件事,现在北洋文人政府已经被人民党抓获了。现在部长级别的人物,只有您一位了。所以有些日本朋友认为您有必要重建共和国政府。您现在就是共和国还在的最高级别政府长官,现在只有您才有这个资格重建中华共和国政府。”
  周围的胡汉民等人都是孙中山的坚定支持者,听到汪精卫的话后都是眼睛一亮,虽然这个提议怎么听怎么滑稽。作为反清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与袁世凯一直处于敌对姿态。后来袁世凯始终在刁难孙中山。即便袁世凯最后对孙中山网开一面,让孙中山当了国会议员,当了铁道部副部长。那也不是袁世凯对孙中山本人有什么善意,这行动一来是千金马股,用来收拢其他党派的样板。二来对孙中山个人来说,甚至是一种轻蔑的施舍。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因为孙中山在北洋政府中部级干部的官职,他反倒成了“最合法”的北洋政府的继承者。这其间的滑稽可笑实在是让人不得不用“造化弄人”来形容。
  孙中山没有吭声,周围的人都看得出,孙中山的确是在很认真的考虑此事。在坐的都是同盟会的真正铁杆,汪精卫、胡汉民、陈其美、王柏龄、戴季陶,都是孙中山的铁杆支持者。不过这些人对孙中山的支持也是希望孙中山能够在政治上不断更上层楼。现在汪精卫带回的这个消息让他们激动万分。要知道,孙中山一直希望得到日本政府的明确支持,但是日本政府对孙中山从来没有明确的支持。现在看,日本的态度是要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了。
  “中山公,既然日本有这个意思,我觉得我们不妨就和日本商量一下此事。”胡汉民劝道,“很多机会都是稍纵即逝,袁世凯上台靠的不是戊戌变法。陈克上台的时候却是靠了徐锡麟的引荐。这等机会在当时看起来都不甚好,没有机会的话却是万万不能。陈克在上海先是拜在严复门下,到了北京,又让袁世凯做了媒人。陈克手下的人里面,倒是有一大半是他在上海和北京时候招揽的。这却不等于陈克现在没有打倒北洋政府。”
  这话一出,其他人都连连点头。尽管大家都知道孙中山和北洋政府根本不是一路人,但是此时却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
  见孙中山还是沉默不语,众人心中都是着急。陈其美上前又要说话,却被孙中山挥手打断了。“日本人说话从来不算数,以往都是我们求他们,现在既然日本先找到我们,我们不妨等他们把话说明白。”
  这下众人才算是明白孙中山的意思,孙中山根本没有考虑愿意不愿意与日本合作,他的想法早就跳过了这个关口,现在孙中山考虑的是如何确保这次合作的成功性。
  陈其美立刻转了话锋,“诸位,我说个事情。既然日本的德性大家早就知道,这次切不可私下与日本联系。袁世凯素来以严厉著称,人民党的陈克干脆喊出铁的纪律。这次的事情我们绝对不可重蹈覆辙。若是人人都去与日本人联系,只会让日本人小看了我们。”
  这话真的很在理,孙中山周围这圈人都点头称是。汪精卫一面点头一面用一种含着恶意的眼神瞟了陈其美一眼。这次是日本人先找到汪精卫谈及此事的。大家都知道陈其美是孙中山的真正心腹,陈其美嘴上说的好听,不过真的操办此事的时候,陈其美不让别人插手,他自己却定然要插手,甚至有可能把汪精卫给排挤在外。到论功的时候,陈其美自然可以用促成此事的最大功臣自居。
  想到这里,汪精卫已经下了决心,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陈其美抢了这份功劳。而汪精卫又有些后悔,自己如果没有因为过于激动,以至于幼稚的当众说出此事就好了。先与日本人好好的沟通,等到完全掌握了这件事的主动权,等事情走到最后一步的时候,汪精卫再把日本人要与孙中山直接谈判的消息告诉众人。陈其美就算是再想怎么抢功,汪精卫却已经掌握了全部的筹码。陈其美再说什么都不管用。
  陈其美到没有立刻抢功的行动,他先是要求今天与会的人绝对不要把这消息传播出去,接着要求众人都不要有任何行动,只是等日本下一步的行动。与会的同盟会成员心里面怎么想且不说,但是口头上都答应了。
  汪精卫心里面百感交集,一直到后半夜都没有睡着。他参加革命的时候光想着推翻满清,1911年满清倒台,汪精卫却没有任何高兴。同盟会作为革命发起者,并没有享受到革命成果。北方有袁世凯,中部有人民党,连从同盟会中叛变出去的光复会甚至在浙江也有了极大的发言权。作为革命发起者的孙中山以及孙中山的追随者,却落得有家不能回的局面,居然被彻底边缘化了。
  然而谁也想不到,上天突然送了这么一个天大的机会给同盟会。如果能够在日本的支持下成立以孙中山为大总统的中国合法政府,这个政府肯定能够被各国承认。日本国内上下已经形成了出兵干涉中国事物的声浪。想来其他国家也会支持同为列强的日本。北洋现在已经垮了,只要能够消灭人民党,那时候同盟会就能够成为中国的统治者。这种峰回路转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奇迹。但是这奇迹竟然就发生了。
  翻来覆去的想着这未来,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汪精卫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结果睡的正香,却被人一阵猛推。耳边传来了呼唤声,“汪先生!汪先生!”
  汪精卫费力的睁开眼睛,眼前却是一个留着超短头发的面孔。仔细辨认,却是陈其美的小弟蒋志清。
  蒋志清是陈其美的得力干将,在同盟会的敌人榜单上,或者说陈其美的榜单上,排名第一的敌人既不是袁世凯,更不是陈克。而是带头反叛出同盟会的陶成章。陶成章
与同盟会的恩怨从争夺同盟会领导权的时候就开始了。袁世凯与陈克各自靠了自己发展,与同盟会没什么瓜葛。即便是人民党弄走了陈天华,这反倒没有让孙中山的追随者有什么不满。陈天华在留日学生中影响很大,他离开同盟会转投人民党,只是消除了孙中山的一个有力竞争者。
  令孙中山支持者最感到敌视的就是这个始终与孙中山争夺同盟会领导权,后来干脆领着同盟会反叛出同盟的陶成章。而且陶成章与同盟会旗下的岳王会同时与人民党合作。岳王会覆灭之后,光复会反倒风生水起。这更加深了孙中山支持者的敌意。
  蒋志清投奔了陈其美之后,因为塌实肯干,加上忠心耿耿,就受命刺杀陶成章。同盟会里面也有些江浙出身的成员。陈其美是上海青帮的大头目,如果能够干掉陶成章
这些对同盟会有极大敌意的家伙,光复会的会长蔡元培很可能就会与同盟会再次合作。蒋志清很好的完成了任务。不过人算不如天算,谁也没想到同盟会内部的清党居然在广东把同盟会成员给清理了个干干净净。
  汪精卫在同盟会里面的地位可是要比蒋志清高出去不知道多少,他一面起身,一面冷冷的问道:“你有何事。”
  蒋志清一点都没有生气,他平静的答道:“孙先生请您去开会。”
  “知道了。”汪精卫应了一声,又毫不客气的对蒋志清说,“你先出去!”
  换衣服的时候,汪精卫心里面很是不满,昨天陈其美就开始试着主导局面,现在就急着开会。他到底想怎么样?
  然而到了会议室,陈其美就发现事情不对头。屋里面没几个人,已经等在里面的只有胡汉民,王柏龄、戴季陶等人根本就不在。孙中山阴沉着脸坐在主位上,胡汉民脸上是又不安又生气。
  刚坐下,却听见急匆匆的脚步声,陈其美大步走进屋里面。“孙先生,王柏龄、戴季陶两人都不知道去哪里了。而且和他们在一起的那些人也都不在。想来只怕他们自己活动去了。”
  听了这话,汪精卫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这些人都不是北洋政府的高官,自然不可能取代孙中山的地位。不过这些人现在如果能够参与到打探消息,联络日本人的行动里面去,那么很可能得到日本人的赏识与支持。而日本人只要发句话,那么在一些未来“中华共和国”的“关键职位”上,这帮人就能够确定自己的位置。
  虽然到现在为止,汪精卫认为陈其美还是要抢功,要夺取仅次于孙中山的地位。不过陈其美昨天晚上的发言却很是有道理。
第一百二十三章
崩溃(十一)
  “孙先生,要不要在多派些人去把他们找回来?”陈其美低声对孙中山说道。
  孙中山原本已经极为阴沉的脸色稍微抽搐了一下,变得更难看了。“到这个时候了,他们还要自行其是!”孙中山说完这话,忍不住在榻榻米上用力拍了一掌。
  “志清,你现在去守住门。那些出去的人,不管谁回来了,都让他们在门外等着!”孙中山用威严的声音对侍立在旁边的蒋志清说道。
  “是!”蒋志清也不多话,听到孙中山的命令后应了一声,就大步向门口走去。
  汪精卫连忙劝道:“孙先生,这么做是不是不太好?他们就算是出去了,也未必是自行其是。更多的只怕是去打探消息而已。”
  孙中山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瞪着汪精卫,“昨天其美已经说过,大家不要自行其是。今天出去这些人昨天可都是答应了的。他们若是去打探消息,为何不先告诉我?难道我就真的不会相信大家?逼得大家这么偷偷摸摸做事才行?昨天晚上说过的话,今天早上就能忘得一干二净?大家的记性就这么差?”
  汪精卫不吭声了,他的确无法反驳孙中山这番义正词严的指责。但是同盟会向来是这么行事的,组织松散,纪律涣散。做事全凭一时冲动,而且无论做对做错,只要一句“我这是为了革命!”就能对抗所有的指责。汪精卫自己对同盟会这方面的表现也感到无可奈何。
  胡汉民此时也插话进来,“精卫,孙先生早就想整顿党务。苦于没有机会,若是以前的话,大家对革命道路还是没有盼头。若是贸然整顿起来,反倒伤了大家的心。但是当下局面已经不同,日本方面肯定要支持我们。此时若是再不整顿,同志们以后还这么做起事来,岂不是要出大乱子?”
  汪精卫基本赞同胡汉民的话,不过他对这个“大乱子”还是有些没搞明白。
  陈其美看汪精卫一脸迷惑,他干脆就把话给挑明,“现在新的政府没有建立,也就是孙先生有这个资格。但是以后政府建立,有些人得到了政府的官职,那时候他们闹起来,我们怎么处置?若是日本人在背后搞了什么手脚,那可是真正的大乱子!”
  听了陈其美的话,汪精卫这才恍然大悟。陈其美与胡汉民所指的“大乱子”,是指有些人成为新的“北洋政府”官员之后,趁机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夺了孙中山的权。虽然觉得这个担心实在是有些不可思议,不过汪精卫总算是明白了一件事,为什么陈其美能够成为孙中山的真正心腹,而自己比陈其美总是差了那么一些。
  想明白了这个关节,汪精卫连忙声明自己的立场,“我坚决支持孙先生出任大总统,而且我也只支持孙先生当大总统。谁若是反对,我就和那人势不两立!”
  陈其美满意的拍了拍汪精卫的肩头,孙中山听了汪精卫的表白,脸色也好看了不少。
  这次以孙中山以及同盟会为核心组建新一届“中华共和国”政府的推手是桂太郎。桂太郎当然不会傻到相信张作霖会真心与日本合作。所以日本绝对不能推举张作霖为合作对象。所以日本必须扶植一个地位比张作霖更高,但是没有实权的“中华共和国”政府。这样日本可以充分利用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来玩弄各种把戏。
  孙中山因为贪污铁路勘测资金,被迫以考察的名义出走日本,日本方面本来也是不在意的。让孙中山欠过钱的人不找孙中山的麻烦,日本政府就已经仁至义尽了。不过随着局面的变化,孙中山很快就变得奇货可居起来。
  不过就桂太郎收集到的情报,孙中山并不是什么太杀伐果断的人。但是在这件事情上,孙中山对此的反应速度倒是格外的快。经过一场激烈但是短暂的内部斗争。孙中山竟然整顿了部下,把他们编成了类似准军事组织的编制,进行各种准军事训练。其结果是暂时没有人离开大队单独行动。
  不过这样的模式也根本对抗不了日本陆军部的情报系统,至多是让情报部门稍稍增加了一点繁琐而已。两天后,关于孙中山这次内部整顿的资料就相当详尽的送到了桂太郎面前。
  首先就是组织上的变更。同盟会更改为中华革命党。新的党章写明,中华革命党以巩固共和,实行三民主义为宗旨。同时,新党章放宽了入党条件,规定凡赞成党的宗旨,经党员两人介绍,交纳党费10元者即可入党。
  在组织纪律上,中华革命党所规定的入党须按指模,并宣誓服从孙中山个人。孙中山个人拥有对中华革命党党员的处分权力,还设有专门的刑部来负责对违反中华革命党纪律的党员进行处罚。
  新党章第四条规定:“凡同盟会会员,皆得为本党党员,以同盟会会员证书,领取本党证书”。
  看完这些,桂太郎把报告扔回桌子上。他知道孙中山的日本老婆大月薰现在与孙中山住在一起,不知为何,桂太郎脑海里面浮现出画面来,孙中山坐在厅堂主位上,怀里搂着大月薰。而一众原先的同盟会会员按顺序排好,依次举起短刀什么的,向中华革命党现在的党首孙中山个人效忠。
  尽管知道这画面其实是日本帮会入会仪式,但是桂太郎怎么都没办法从脑海里面轻易消除这样的想象。
  “桂先生!对孙中山还有他的手下,我们要采取什么行动么?”情报部门的军官问道。
  “随他们去吧。”桂太郎平静的答道。这等变化对日本方面根本没有任何影响,而且日本方面甚至真心欢迎这样的变动,如果孙中山这些人不能紧密的团结起来,等到他们和张作霖唱起对台戏的时候,反倒会让日本方面比较麻烦。
  9月17日,经过日本与孙中山等人进行了多轮协商交涉,日本方面正式承认了中华共和国铁道部副部长孙中山为首的请求,承认了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共和国流亡政府。孙中山随即出任流亡政府的大总统一职,汪精卫出任国务总理,胡汉民出任议会议长,陈其美出任三军总司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0/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