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4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1/628

  很快,流亡政府就与日本政府进行了《中日互助友好条约》签署仪式。在条约中,孙中山大笔一挥,就把从来没有属于过他的各项中国利益承诺给了日本。这份条约被后世称为《中日盟约》。
  新的“北洋政府”在日本成立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北京,各国驻华公使们对次有些目瞪口呆的感觉。英国公使和法国公使在一起喝下午茶的时候,不得不承认这倒是个聪明的选择。英法不可能向人民党宣战,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扶植一个亲近日本的“北洋政府”。有了这个新的“北洋政府”之后,日本一来可以向英法要求支持这个新政府,二来完全可以借恢复这个政府的统治而全面介入中国事务。
  法国公使不怀好意的对英国公使说道:“看来日本的确是要抛开英国政府单干了。”
  英国公使对这样的挑唆并没有任何反应,日本方面已经秘密向英国公使通报了此事。在通报中,日本方面表示,人民党有夺取朝鲜的打算,所以日本不得不采取这样的应对措施。而且日本方面还指出,人民党很可能对安南也有自己的图谋。
  这些日子以来,英国公使对人民党的态度有了较大的变化,他已经不再把人民党当作一个普通的地方势力,而是把人民党作为一个中国合法政府,特别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中国合法政府来考虑。从这个角度来看,朝鲜与安南是中国的战略两翼,朝鲜插入日本海,对远东的影响至关重要。而安南则深深的插入南中国海,是东南亚的战略要地。如果说一个能干的中国合法政府不想重新夺回这两个地区,英国公使是绝对不相信的。而且当下也是夺回这两个地区的最好机会。
  当然,如果人民党真的能够重夺这两个地区的话,那么就完全得罪了日本与法国。即便是能够获得胜利,欧洲战争结束之后,人民党也必将只付出更大的代价。以人民党主席陈克的聪明,他到底会怎么选择?这是英国公使颇感兴趣的一件事。
  这当然不会是英国公使的烦恼,英国公使现在认为自己已经基本掌握了人民党的底牌,人民党是不会加入同盟国的。那么在未来的局势发展中,人民党肯定会跪下向英国哀求。英国公使只用等到那个时候就行了。
  而且还有另外两件事让英国公使感兴趣。第一件事情是,人民党在占领北京之后并没有进行大规模作战,而是开始进行大规模整编。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到现在英国公使都没有弄明白。
  第二件事情则是日本到底准备怎么样介入中国事务,通过这种介入手段,英国公使也能够了解日本到底有多大的能耐。
  除了这两件事之外,还有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英国国内电令要求英国驻华的军队回国,而法国也在差不多的时间里面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在这个时候居然要把海外的兵力全部抽调会国,而且对中国的变化,以及人民党愿意加入协约国的表示,英国国内并没有把驻华公使撤职,而是让驻华公使加紧说服人民党快速加入协约国。这足以说明欧洲战场的形势完全不容乐观。
  而英国公使已经很本能的感受到,在中日之间这场较量结束之前,人民党并不可能加入协约国。但是这场较量结束之后,协约国对人民党的态度到底会如何,可就极为难讲了。
  在各国公使中,美国方面的日子是最好过的。美国与人民党的贸易进行的相当顺利,战争并没有让贸易遭受任何损失,而且人民党战胜了北洋政府之后,美国政府感到自己对人民党的投资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美国在华没什么驻军,而其人民党与美国公使馆的粮食交易是平价交易,所以生活上没有任何困难。美国公使甚至能够拿到人民党特批的路条,行动上也没有任何障碍。由于美国并没有加入协约国与同盟国,两大盟国之间的斗争也与美国无关。所以美国公使接到国内的密电之后,干脆就偷偷前往武汉与人民党主席陈克会面去了。
  9月16日,也就是“流亡北洋政府”成立的前一天,美国公使见到了陈克。两方高高兴兴的进行着相当美国式的外交谈判。
  美国在1913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中与人民党达成了贸易信贷协议,人民党生丝换机器,加上其他的采购,对美国经济大有裨益。1915年协议初步完成的时候,欧洲雪片般飞来的订单让美国彻底走出了经济危机。国力与影响力大增。但是这并不能满足美国的胃口,作为新兴的大国,美国也在追求着更高的国际地位以及国际主导权。
  在当今的世界,一个真正的大国除了有自身的强大实力之外,有没有数量庞大,而且拥有相当力量的盟国,或者更准确的说,“拥有多少能打的小弟”,这是一个大国的证明。人民党在中国内战中打垮了英国的小弟北洋,这不能让美国高看了人民党一眼。
  “我们美国方面想与贵方达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美国公使说话开门见山。
  “那么贵国政府希望我们做到什么呢?”陈克也很直率。帝国主义国家的好处不是不能拿,不过这都是有条件的。陈克对此再了解不过。
  “我们对贵方收回中国主权的要求是完全能够理解的。我们甚至很欣赏贵国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努力。但是贵方也要清楚,在中国问题上,我们美国的态度是门户开放。”美国代表的发言充满了美国风格。
  陈克从来不反对全球化,他反对的是损害中国利益的全球化。但是现在的局面下,中国开始艰难但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迈向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外国的技术以及工业实力的差距比较有限。这时候从外国进口技术设备对中国工业发展大大有利。更不用说生丝贸易还没有遇到合成丝的挑战,至少能够继续红火十几年。
  所以陈克坦然答道:“我们人民党一直强调,我们绝对不会拒绝正当贸易。而且我们希望把贸易做的越来越大,越来越红火。从几年前我们就这么说,这么做。到现在我们依旧是如此。当然,我们没有硬通货,所以只能采取贸易平衡的方法。我想公使先生是能够确定这点的。”
  美国公使当然能够确定这点,现在驻华使馆的官位价格一年多来已经涨了超过30%,比美国股市涨的都快。人民党的确在贸易平衡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贸易额度。
  “当然,在这种局面下,我们也不希望采取高关税政策。”陈克继续说道,“所以我不认为5%的关税需要做什么调整。但是,我方也认为,关税必须是相互的。单独一方采取低关税政策,既不合理,也不合适。您觉得呢?”
  美国公使微微点头,他根本不在乎这个关税问题,贸易额的不断扩大足以让美国挣到数倍乃至数十倍的利润。更重要的是,陈克的发言中明确透露出一个信息,人民党夺回中国主权之后,中国市场将对美国更加开放。这才是美国最需要的东西。
第一百二十四章
崩溃(十二)
  “陈主席,既然您有这样的打算,那么我们能否在这个问题上签署备忘录呢?”美国公使问道。什么谈话都比不上成文协议更加有效。当然,美国公使也认为一纸协议在现实面前也毫无意义。不过有了这份备忘录,就能向美国政府表明美国公使的外交功绩,这是非常重要的政绩。
  只要不是出卖中国利益的正当贸易协议,签署多少份陈克都不会害怕。就如同21世纪的中国,是绝对不会害怕和美国签署《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一样。
  所以这份备忘录上,美国公使承诺,在中国收回主权方面,美国善意中立,并且同意交还在中国的租界,取消特权。而人民党方面则明确承诺,将通过法律保证所有外国人在华的正当权益。在贸易方面,人民党承诺在定额贸易,以及双方签署的各种信用贷款协议条件下,对美国贸易不采取任何歧视性态度。在这份文件中,中美第一次提出了在贸易上互相提供“最惠国待遇”的名词。也就是说,中美之间对第三国的任何贸易优惠待遇,都会自动适用中美两国。
  美国公使对这份备忘录相当满意,他已经知道英国与北洋签署的协议。英国都肯承诺放弃在华特权,美国的在华特权根本无法与英国相比。抛弃了这点东西,却能换取更大的贸易利益,傻子才不这么做。
  更重要的是,人民党方面并没有提及任何军事承诺。“善意中立”这个词是非常宽泛的用语。极端点说,只要美国没有加入对华作战的联军,那就可以称为善意中立。
  而且这份文件是一份“备忘录”,正式协议尚可以找到各种借口撕毁,更不用说是一份“备忘录”了。人民党若是顶不住其他国家的攻击,美国完全不介意与其他国家一起对人民党插一刀。
  与美国签署备忘录的消息传到了北京,章瑜就把同志们给召集起来通告此事。不少同志表现出相当遗憾的反应,认为这种外交工作还是能够自己解决最好。还有些同志对中央能够完成这样的大工程表示了强烈的羡慕。观察着年轻同志们的表现,又有几个人被划进了需要继续教育培养的行列。
  一个人的气度,大部分表现在他对自己的定位之上。团体就像是机器,任何一个部件都是重要的,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都是必须的。能准确的定位自己,并且专心完成自己的工作,同时不去毫无意义的羡慕嫉妒别人的成绩。这才是能够担当重任的素质。在这方面,章瑜也听陈克说过教育问题,不过他更觉得这东西或许和天性更有关系。
  就如同李润石同志,他好像就根本没有妒忌心这种玩意。他的所有精力与注意力都放到了工作本身上。更让章瑜欣赏的是,李润石还从来不多事,绝对不去插手干涉别人的工作。不过章瑜清楚的很,李润石绝非对其他同志的工作一窍不通。
  在心里面反复判断了几次,章瑜说道:“李润石同志,河北省宣传部门最近缺人缺的厉害。我现在都不敢见柴庆国司令,见了面他就问我要人。咱们从来都是向军队要人,哪里有军队反过来向我们要人这么一说。但是我现在也扛不过他,所以我只能把你派去了。”
  李润石稍微有些愕然,这个调令来的实在是莫名其妙。不过片刻之后,李润石就从容的答道,“我服从组织上的命令。”
  见到李润石被调离外交谈判团,有些年轻同志脸上就露出了按捺不住的欣喜。章瑜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行事是不是还不够自然。很明显,有些人已经看出自己很欣赏李润石。而把李润石调离外交谈判团,本身就意味着他们减少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不过章瑜也不得不这么做,人民党完成了对美国的拉拢之后,外交谈判的使命也就基本完成。接下来就得先由当下局面继续发展一段。把李润石从北京带回武汉之后再分配任务,实在是一个浪费。河北宣传口现在任务重,工作难。恰恰给了李润石极大的锻炼机会。
  而当天晚上,代表团里面与李润石关系一直很好的习碧梧找到了章瑜。“章部长,我也想留在河北工作。我家就是河北的,我想留在河北工作。”
  习碧梧是司法系统的年轻同志,这次谈判团里面各方面的年轻干部都有,习碧梧是从徐电的司法系统里面选出来的精英。
  章瑜笑道:“想家了?”
  习碧梧知道章瑜在开玩笑,他也礼貌性的笑了笑,“我觉得我不适合外交工作,我还是想做些国内的司法工作。”
  “工作会很辛苦。”章瑜说。
  “我就是干这行的,该怎么干怎么干。”习碧梧答道。
  章瑜本想再考察习碧梧一阵,不过见他已经主动请缨,章瑜笑道:“你要是下了决心,就给我写一份报告。”
  “是!”习碧梧答道,“如果没有别的事情,我就先去写报告了。”
  安排完人事调动,章瑜第二天就带着两位同志前去找蒲观水。驻地中可谓热闹非凡,各个部队要么列队训练,要么就在进行各种工作准备。
人民党已经知道日本要干涉中国事物,试图抢占东北。柴庆国现在已经就任河北军区司令,蒲观水则出任新组建的第八集团军司令。第八集团军下辖十个军,因为整编时间不够充分,每个军直接由山东军区以及河南军区的一个师改编而成。事情果然如柴庆国所料,新编的部队编制变小,但是自动武器的配置数量大大提升。
  章瑜没有先去见柴庆国,而是去找了蒲观水。对两位年轻同志来说,多见见人是很重要的事情。虽然蒲观水本人只怕见了这两位就会忘记。不过有没有见过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质。
  一进蒲观水办公室,就见到蒲观水面前站了两位同志。若是别的时候,章瑜本该避一避的,这次他却没有避开的意思。蒲观水当然知道章瑜这么做是有理由的。所以他也没有询问,而是继续自己的工作。“曹宇清同志,我想问你个问题,你到处说现在的军长也就是个师长。这到底什么意思?”
  曹宇清是38军军长,旁边的穆虎三是第18军军长。这几天曹宇清不止一次的说过“现在的军长也就是个师长,有些连师长都不算。”自然有人把这话到处乱传,而其中的原因也很清楚,曹宇清对穆虎三很是看不上眼。
  从看到穆虎三也出现在办公室的时候曹宇清就不敢吭声了,被蒲观水这么询问,他更是一句话都不敢说。蒲观水当然不会放过曹宇清,“是,穆虎三同志晋升的的确比较快,半年前他不过是个团级干部,你就已经是副军长了。师长见了你也得先敬礼。现在你们两个同为军长,不分高下了。你心里面有想法,我能理解。”
  这话说完之后,蒲观水就忍不住拍了桌子,“但是,我们选择额军事干部是因为军事干部能够打胜仗!能够减少同志们的牺牲!军长也是战士的一员,你当了军长就不是你了?!你到处胡说八道,你这是准备干什么?”
  章
瑜一听就明白了,不仅自己在努力提拔优秀的年轻干部,部队里面也在通过这次大整编完成同样的工作。蒲观水后面的批评内容章瑜几乎是听而不闻。他忍不住想到现在工程兵部队的副政委顾璐。他也是陈克与齐会深提拔起来的年轻同志,谁能想到他几年前不过是一位小排长。但是这种提拔的副作用到底有多大,章瑜心里面也很是没底。组织规模越大,内部人事斗争就越激烈。虽然斗争才能促进进步,不过大部分时候,对人性还是少报些美好的想象才是现实。
  事情的最后肯定是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解决方案,这件事并不牵扯任何路线问题。不过蒲观水并没有让曹宇清对穆虎三个人道歉,而是要求曹宇清对自己行为的恶劣影响向全军做出自己批评。这个处置让章瑜很赞同。
  章瑜对曹宇清并没有什么在意,他好好观察了一下穆虎三的表现。自始至终,穆虎三都很平静,仿佛曹宇清针对的对象根本不是他穆虎三一样。这份气度让章瑜很是满意。若是穆虎三觉得自己被人小看,所以心中生出了不平之气。那这样的同志就只能让章瑜感到失望了。
  让曹宇清与穆虎三走了之后,蒲观水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他一面起身给章瑜等人倒水,一面问道:“这两位同志是……”
  “这是我给柴司令提供的人手。柴司令就是与众不同,居然能从民事部门往军队要人。我觉得这件事得写到咱们军史里面去。他可是开了先例的。”说完这些,章瑜和蒲观水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蒲观水边笑边说,“章部长,反正你已经给人了,干脆把这两位同志给我算了。这样也能让我在军史上留下一笔恶名。反正都是出名,好名声坏名声我也不在乎。”
  “那你得找老柴去说,或者现在给我一笔大大的贿赂才行。”章瑜也笑道。
  蒲观水知道章瑜肯定不是为了开玩笑才来找自己的,而且章瑜不来,蒲观水也会找章瑜沟通一下外交情况。日本的动向让工农革命军相当在意。既然肯定要与日本打,准备自然是越早越好。
  当然,蒲观水肯定是先向章瑜介绍了情况。山东军区与河南军区的四个军打散重组,由于部队加强了火力,机枪手几乎全部编给了蒲观水。
  “柴庆国同志挺惨的,剩下的部队还要分成三份,先以架子部队的形势交给河南、山东、以及留在河北。不过柴庆国同志肯定会高兴,新组建的大军区,河南军分区与山东军分区都归属济南军区,济南军区司令则是由武星辰同志出任。有这位老大哥在后面支持,柴庆国放心,我也放心。”蒲观水很巧妙的向章瑜介绍了如何堵住柴庆国埋怨的方法。
  等蒲观水介绍完了情况,章瑜也把外交的形势告诉了蒲观水,“日本扶植了同盟会,组建了什么流亡政府。现在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处理和张作霖的关系。张作霖土匪出身,对自己的利益看得比天还高,是绝对不会轻易屈服的。不过咱们和张作霖从来没有打过交道。却不知道到了最后关头,这个人会做什么选择。”
  蒲观水知道章瑜回到武汉要向政治局以及军委汇报情况,他索性直言不讳的说道:“我们肯定是希望彻底消灭这种地方力量。东北这些人与日本和俄国都有着不浅的关系。就我所知,张作霖是在日俄战争时期靠着日本人开始发迹,我对这个人是不乐观。逃到山西的吴佩孚也是靠了给日本人效力,得到了很多好处。”
  “什么时候进山西,这个只怕短期内不用考虑。东北的情况我们都不了解,你何不多问问徐世昌?他应该对这个熟悉。”章瑜答道。
  蒲观水冷笑一声,“这帮人可是顽固的很,到了现在还不倒那个臭架子。我也去见过那些人,王士珍还算好,人家好歹也有起码的礼貌。徐世昌大总统么,见到我这个后生晚辈,就吆喝着我们某朝篡位,又大骂我背叛北洋。你让他提供消息,现在是不用指望了。”
  又交流了一阵情报,章瑜看暂时没什么要继续了解的,就起身告辞了。
  分手的时候蒲观水追问道:“有什么最新情报,我应该找谁去询问?”
  这个问题问的好,在北方还没有建立起联合情报机构,几乎是军队掌控了全部的情报。但是军队恰恰没办法搞外交,蒲观水倒是问道了点子上。
  “我会向中央专门打个报告,有消息就会通知你。”章瑜答道。
  而章瑜也想起了另外一个问题,他低声问蒲观水,“咱们会不会在冬天出兵?”
  蒲观水认真的瞅着章瑜,也低声说道:“很难讲!”
第一百二十五章
崩溃(十三)
  1915年9月23日是中秋节,日本人在这个中国传统节日里面给张作霖送了一份“大礼”。驻奉天的日本领事馆告诉张作霖,现在中国合法政府已经是孙中山政府,要求张作霖认清形势,服从新政府的命令。
  而在更早的时候,张作霖就已经得到了消息。日本驻朝鲜的军队云集在中朝边界,随时有可能突破边界杀进东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1/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