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5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6/628

  “撤退。”政委干净利落的答道。如果面对的是立场颇为鲜明的战争,无论什么命令都很容易。工农革命军的官兵都知道为何而战,哪怕是再危险,顶多是个死。这次沿江而上就是为了彰显力量,为下一步全面解放四川做准备。
  炮艇和运输船已经完成调头,等指战员都上了船,汽笛的鸣响第一次回响在成都平原上。也不管胆战心惊围上来的那些人怎么想,小小的舰队起锚开始顺江而下。返程的确很快,即便没有李太白“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速度,船队只用了不到逆流而上一半的时间就回到了乐山。与舰队主力汇合之后,舰队踏上了返航的行程。
  到了5月7日,舰队再次回到白帝城。观察员远远的就看到高高的岸边竖起了一座简易灯塔,那红色的灯光是电灯。有这样设备的只可能是人民党的大部队。“奉节已经解放了!”观察员忍不住对同志们高声喊道。
  无论是朱挺还是政委都长长出了口气,只要在解放区,有强力的组织作为后盾,一切问题都好解决。根据各种优先级处理遇到的诸多问题,至少那个孩子的性命是保住了。
  舰队停靠在奉节,前来迎接的同志立刻上来询问起这次航行的过程,遇到的情况,包括长江与岷江两岸各种关键位置的照片,以及手绘的地形图。这些都是继续进军四川中重要的资料。
  好不容易弄完了这些,没等朱挺与政委来得及问关于那孩子的事情。驻扎奉节的同志就问道:“就我们所知,你们在奉节做了一台手术?”
  “是的。”政委答道。他看得出,地方上的同志神色预示着一些不好的事情。
  果然,地方上的同志认真的说道:“那孩子死了。”
  “什么?”政委和朱挺都差点蹦起来,“手术很成功啊。”
  “是的,我们的医护人员检查了孩子的尸体,手术并没有问题。那孩子是死在手术后引发的细菌感染上。”地方上的同志答道。
  “不可能啊。我们给了那孩子的母亲医嘱,还有消炎药。”政委站起来大声说道。
  地方上的同志点点头,“这件事我们也调查一下,那孩子的母亲也说了你们给了药,但是她觉得一开始没事,没有按照医嘱每天吃。后来等到那孩子因为细菌感染之后发起高烧,她情急之下,把药都给孩子一次性吃完了……”
  政委颓然坐回到位置上,他大概听到了地方上的同志说此事已经调查完毕,所以舰队的同志并无责任。然而政委一片混沌的脑子对这些信息完全没有反应。他能够确定的是,如果当时没有那么着急的继续去上游的话,或者留下医生的话,这孩子只怕就不会死。可是当时能做到这些么?经过这些天的反思,政委其实承认朱挺所说的是对的,军委的命令是舰队沿江而上,并不是跟活菩萨一样来治病救人的。而且如果没有医生当时开动动手术的话,那孩子撑不过三天。阑尾已经出现溃烂迹象,等到溃烂的脓液进入腹腔,神仙也救不回来。
  舰队燃料不足,而且必须回到武汉汇报情况。原本沉默的政委一路上更加沉默了。到了武汉,汇报了工作之后,政委干脆直接找上了总政委何足道。除了何足道之外,政委真的不知道到底谁能完全解开这个心结。
第二百二十章
解放战争(五)
  何足道和绝大多数高级别政委都很熟悉,他的工作就是搞政治宣传与思想工作,一般来说舰队政委们找何足道的时候他总是会接待的。请政委在办公室的棕垫布艺沙发上坐下,何足道开始倾听长江舰队政委的诉苦。听完之后,何足道建议道:“我建议你去新的心理咨询部门和他们交谈一下。”
  政委仿佛被火炭烫了般激动起来,“什么?那个抓罪犯和疯子的部门?”
  人民内务委员会是人民党首先创建心理学部门的单位,接着就是公安系统的行为心理学部门,这个部门以及学科的覆盖范围很快就超过了这两个强力部门的范畴,再接下来就是纪律监察委员会以及诸多与社会行为有关的部门,但是人民党的同志们对这两个部门的印象很差。这两个部门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找各种反革命,以及心理不适应症。在同志看来,就是抓罪犯和疯子。
  “你看,你看,你这马上就不实事求是了吧。”何足道笑道:“我们的核心理念就是实事求是,然而事实证明想做到实事求是需要适合的方法。这种方法对与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所以组织上才组建这个部门,开创这门学科。”
  政委明知道何足道说的没错,但是怎么克服不了对心理咨询部门的厌恶感。别过头,政委干脆打量起何足道的办公室。办公室简单的不能再简单,除了新的布艺沙发之外,屋里面所有桌椅家具都是用了有阵子的模样,这间办公室的干净整洁程度倒也像是一位总政委的水平。唯一能够称为装饰品的只是墙上挂着的“实事求是”四个字。
  屋里面实在是没有一点能够给政委以刺激或者安慰的东西,政委只能收回目光,“何政委,我觉得你肯定比那个部门强。”
  何足道不急不慌的答道:“你又没有调查过,你怎么知道。”
  政委连忙说道:“每次听完你说话,我总是感觉心里面亮堂起来的样子。当然是因为你比那些人干得好。”
  何足道微微摇摇头,“那是因为你听到的我的逻辑,我所说的一切都是依照我自己的个人逻辑来阐述实事求是。如果我说的有什么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那仅仅是因为我或许指出了事情的真实。不过我看到真实的途径只是我个人的途径,光看见结果有什么用?向走上那条路,就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如何寻找这条道路,我认为心理咨询部门的同志们比我更在行,更专业。”
  说到这里,何足道忍不住笑起来,“不过我把话先说清楚,心理分析一旦单纯分析起心理,那就是神汉宗教了。我们的心理部门只解决一个问题,怎么让同志能够实事求是的对待世界,对待自己。根本不是搞什么内心忏悔,玩那类唉声叹的文人玩意。”
  听到这里,政委倒是有点动心,不过这种动心只是片刻之间的事情,政委很快就抛弃了这个想法。陈克从来不搞什么心理咨询,何足道也不搞什么心理咨询,为什么政委就要去搞心理咨询?
  “何政委,还是你和我谈谈就好了。”政委说道。
  “也好。”何足道答道,指令性的逼迫政委去接收心理辅导只会起副作用,怀着敌对心理是不太可能有良好心理效果的,他问道,“救了那孩子之后,你有什么感觉?”
  “感觉?”政委对这个问题感到有些意外,迟疑了片刻,政委才答道:“我其实不在乎那孩子的事情。只是觉得应该竭尽全力能多做一点对革命有帮助的事情。”
  何足道继续问道:“那么听到这孩子去世之后,你又有什么想法呢?”
  “我很失望,我觉得很失望。”政委的语气有些激动起来,“这件事我失败了,而且朱挺司令员当时已经预言过这种结果。我当时即便知道有这种可能性,但是我依旧相信不会出这等事。在根据地做了那么多切除阑尾的手术都没有问题,我其实认为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
  政委原本的声音还算低沉,说到后来,情绪已经完全激动起来。
  何足道静静的听着,看着政委的情绪越来越激动,他却一言不发。心理咨询部门没少向各级政委取经,经过讨论之后,同志们认为打断别人的话,指出话里面的错误逻辑,是很有效率。如同军队般的命令体系,可以在短时间内起到一些效果。不过若是想真的让人有所感悟,首先得让对方依照自己的逻辑延续话题,最后让他自己总结出属于自己的逻辑来。凡是不能实事求是的家伙都会发现自己的逻辑与事实是冲突的。
  何足道静静的倾听,果然政委慢慢的就显露出这种趋势出来。经过一番倾诉,政委心中的矛盾就聚集在两个要点上,想救孩子的努力失败了,而这个失败本是可以避免的。既然出现了失败,一定有责任人,政委内心无法确定责任人。何足道暂时拿不准,政委到底认为自己和舰队司令朱姚之间到底谁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等政委说到说不下去了,何足道才说道:“你认为这孩子的母亲做的不对?”
  政委先是条件反射般点点头,又皱起眉头摇了摇头,“何政委,我原本觉得孩子的母亲有问题,若是她听从医嘱,这孩子很可能就不会死。不过我现在又觉得,就算是那孩子的母亲听了医嘱,这孩子也有术后死亡的可能性。我是觉得这里面有说不清的东西,不过我觉得朱姚司令员对群众的态度太冷淡,根本不是人民党党员应该有的情怀。”
  “那你认为朱姚司令错在哪里?”何足道继续把话题往下引。
  政委的声音又拔高了不少,“朱姚司令认为要么把事情流程走完,要么就是走到哪一步就算哪一步。他只看到该怎么干,一点都不关心会有什么结果。”
  对于这样严厉的指控,何足道依旧保持沉默。政治工作中遇到这样的疑问、困惑再正常不过了,实际上大部分政治上的纷争都是差不多围绕着这类问题展开。
  政委高调批评完朱姚,调门却降下来一些,“但是事实证明,朱姚司令对未来的判断是正确的,除非我违抗军委的命令,否则事情只可能这么发展。即便我说什么,现在的事实是朱姚司令没说错。所以这件事我弄不清。”
  何足道继续静静倾听着,他直到此时自己应该保持沉默,不过何足道忍不住考虑,是不是应该强制推行心理咨询制度。政委说到此时已经用了半个多小时,何足道原本认为接待时间最多也就是半小时。而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却有足够的时间来解决这些问题。
  但是既然开始了,何足道就得把问题给尽量解决。所以他继续沉默着。
  政委的思路到此再也持续不下去,他其实自己也已经发现了问题,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要承担的责任,不过他不敢指责人民,也不敢指责军委,更不想指责优先完成军事任务的制度。但是孩子却是无辜的,这样一条生命的消失其实是不应该的。而政委至少不想去指责疾病,人民找不到责任人的时候,往往会把责任推给毫无丝毫思维能力的病菌。政委毕竟是学过医学知识,他也这么做的话,和相信有“瘟神”这种超自然力量的封建迷信又有什么区别?
  种种想法混在一起,政委原先觉得自己有点想明白了要点,然而又陷入了更多的迷惑。如果简单的承认朱姚那种冷酷的做法是对的也不失为一种解决思路,不过政委恰恰最不想承认这种思路,如果对人命毫无感觉,只是用一种所谓“科学”的角度去理解世界,政委绝对不能承认那就是革命。
  看政委这一轮的思路终于结束了,何足道问道:“你觉得孩子死去这件事是错的么?”
  “是的。”政委回答的很干脆。
  “那么我希望你作如下工作,以你认为正确的思路重新制定这次的行动计划。可以么?”何足道说道。
  “好。”政委答道。
  何足道点点头,“而且这次的讨论也会成为我们的典型案例,以后会在政治部的培训上进行全面讨论。所以你要配合心理咨询部门进行心理分析。”
  政委愣住了,“这……”
  “这是命令。”何足道没有给政委辩驳的机会,政治部的命令执行力度不比军事部门更弱,上级对下级的命令更具强制力。
  送走了长江舰队的政委,何足道也觉得很无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会给人带来很大的痛苦,若是真的能够达成实事求是的境界,那估计是神的境界了吧。人民党建立的心理部门其实正式的名称已经是“人类行为学研究中心”,研究方向死扣“实事求是”,所以首批的研究成果中大部分都是“反常识”的。
  最尖锐的一个例子莫过于人类思维特征,最新的假说认为,人类认知是一个“思维将观察到的片段用想象组合成连贯性”的过程。即便这个假说还是问题多多,其本身甚至也是“残缺不全”的。但是其核心就是人类的观察分析能力的不可能对每一个运动环节有全面的确定,那么所有认识的基础都是各种片段与碎片,即便通过各种仪器装置的帮助,也只可能无限的接近事实,但是无法描绘出准确的事实。
  光这么一个认知就在讨论中引发了巨大的轰动,每个人都相信自己所看到的就是真实。但是这个理论基于唯物主义的事实基础证明了,人类现在不可能看到真实。这首先就动摇了常识。
  好在人民党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和唯物主义,政治课上早就反复讲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总算是没有造成思维混乱。不过怎么基于这种科学的态度来指导每个人的行动,这就让研究理论的同志脑袋都要爆炸了。
  更重要的是,人类行为学研究部门的那帮“神经病”们还冷酷的提出了另外一个很实在的问题,“即便愿意接受实事求是的态度,尚且会遇到这么多问题。那么因为感到痛苦而选择不接受实事求是的那些人,我们应该怎么说服他们经历巨大的痛苦去面对事实呢?”
  周树人虽然没有参与到这个行为学讨论中去,不过他仿佛是有心灵感应一样,写了一篇文章,文章里面以对答的方式提到: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
  因为这文章的缘故,加上周树人本人拥有的医学专业背景,人类行为学研究中心干脆正式向周树人发出邀请函,想聘请他作为研究员。
  且不说“人类行为学研究中心”四处招兵买马的问题,关于“群众路线”的更深层次讨论就逐渐浮现出来。原本很多人的凭经验认为“人是天生不同的”,现在逐渐有了更多的物质研究基础。托了人民党内部对科学的宽容风气与制度,有些同志干脆就提出了“自我改造的主动性”问题。
  人民党党员都经过考验,或者说物以类聚,这帮人都是有相当程度的主动性,若是简单的把这些人的主动性等同于所有人都有这种强烈的主动性,明显是不科学的认知。
  如果进行涉及面相当狭窄的推断,就有了一个“悖论”,实事求是的过程带来的是“基于不同利益追求的成功率极大提升”,那么实事求是本身是否就成了一种成功学?这岂不是成了倒果为因么?
  同样,如果以世界本质进行讨论的话,社会改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有另外一个问题,怎么促进人类“向前进”?如果有人觉得能够接受自己所处的情况,那么怎么对待这些人。
  最关键的是,有人提出了要“在科学的基础上”对“统治阶级”以及“统治者”进行明确定义。这无疑是打开了一扇极为麻烦的大门。
  与这些人的理论狂飙造成的思想混乱相比,长江舰队政委那点子烦恼根本不算什么。作为总政委的何足道本人甚至不能简单的把这些思想研究推给党口的同志,毕竟思想工作实践层面上,政委们责无旁贷。
  很多革命理念坚定的同志都认为,革命要建立的是一个平等的世界。所以万一理论部门整出一个“人生来就完全不平等”的理论基础出来,那后果完全是颠覆的。
第二百二十一章
解放战争(六)
  何足道政委不能不关注共产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也不能不关注理论在实践层面的应用,不过在晦涩以及“反常识”的理论从来不是大多数人关注的要点。尽管理论的复杂性让他头痛,理论联系实践所需要的制度建设更让何足道明白自己的能力实在是不足以构架这样的体制。不过每个人既然生活在物质世界里面,所有的行动都必须接受物质世界的规律。
  进军四川需要水陆配合,长江舰队的政委与何足道谈话三天后,就很严肃认真的再次来见何足道,他坦然承认,自己根本无法制定出一个“正确的方案”出来。政委经过反思后,认识到让先头部队承担超出其实力的任务是最大的错误。所以认真的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分析之后,政委请求何足道就不要拿自己的事情做例子了。
  谁都不想在大家面前丢人现眼,何足道很能理解政委的想法。军委进军四川的军事计划中,扩编后的长江舰队承担着重要的运兵与运送物资的任务。给长江舰队政委承担不了的压力也不是好办法。不过何足道还是拒绝了政委的请求。这种例子现在或许还不够多,不过在未来却是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何足道说道:“我会把这件事的核心矛盾尽量抽出来,所以你就不用太担心。绝不提及任何名字,尽量弱化容易产生联想的具体事实。但是这个案例很典型。”
  政委看上去很无奈,何足道心里面很同情,却也没有办法。现实就是如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话说了几千年,但是大部分读过这话的人都是用嘲笑别人的方式来获得自己的满足感,制造“自己有能力,自己比别人强”的虚假想象。这也是“人类行为学研究中心”很多实践指导中的一条。尽管这些指导实在是直面了人类内心的阴暗面,算是挺科学,至少是非常有经验归纳的感受。不过何足道能接受这事实,但是并不喜欢这种事实。
  然而不管个人的想法,人民党进军四川的军事行动毫无停顿。历史上只要能够突破几处天险,能够将部队运抵几个要点,四川地方政权的覆灭基本都很迅速。人民党这次并没有以陆路为主,炸毁滟滪堆的行动让奉节地区的各种力量胆战心惊,与工农工农革命军的兵锋接触后立刻投降。炸毁滟滪堆后,工农革命军的水上部队完全可以沿江而上,数千陆战部队登陆之后,重庆也几乎不战而降。
  剩下的重要地区则是成都,工农革命军派遣了大量300吨左右的小船将部队运过宜宾到乐山这段水域,随后水陆并进,轻而易举的拿下了成都。有先遣舰队的前期准备工作,夺取四川长江沿岸的几大战略要地只用了不到一个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6/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