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色黎明(校对)第5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0/628

  英国人到现在也没有能够获得生丝的替代产地,加上中国农业产品中的茶叶再次夺回了世界茶叶的市场主导权,传统的中国瓷器贸易在价格上甚至把日本瓷器逼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还出现了骨瓷类高档产品。工业品价格同样保持了很大的竞争力。
  反倒是因为英镑贬值,中国加大了进口规模,中国成了整个东南亚原材料,乃至中东石油的最大买家。有这么一个大买家介入世界市场,中英贸易额突飞猛进。
  汉弗莱爵士却感觉到了一种说不出的巨大危险。中国的强大意味着英国好不容易构架的远东体系面临着全面崩溃的局面。现在英国最应该考虑的是,要么加大对日本的扶植来“维持均势”,要么就要选择新的“合作对象”。
  不过英国的传统是要尽可能削弱中国这样的大国,如果英国转而与中国合作,那意味着中国必然能够得到远东的霸权。
第三十六章
和平期(四)
  “最近在和中国知识界联络的情况如何了?”汉弗莱爵士即便遭到了中国西北与江苏两个实力地区的拒绝,却没有任何气馁。世界大的很,玩弄再多的阴谋诡计也不会把世界给充满。
  “已经有不少人愿意到英国做访问学者。”汉弗莱爵士的副手伯纳德立刻答道。迟疑了片刻,伯纳德继续说了下去,“不过这些人从英国回到中国之后能起作用么?他们很多人在中国也是被边缘化的人。”
  汉弗莱爵士对此很清楚,然而有些事情即便是大英帝国也没办法。平心而论,不管那些种族主义者们说什么胡言乱语,中国好歹也被承认是世界文明国家的一员,只是比起其他国家来说可能“文明程度”不高而已。陈克在科学上的重大表现,几乎以一己之力扭转了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态度。一战时期大量中国医生护士又通过在英法的救治工作,让英国底层人民认识到中国并不是一个愚昧落后的国家。英国政府当时也是逼急了没办法,全世界也就中国一家能够拿出那么多医疗人员来。等中国医生护士们离开了英国,英国整体的医疗水平大幅度跌落之后,英国政府才发现中国医生护士竟然靠自己的工作扭转了英国人对中国的观点。
  如果八国联军侵华的确让列强蔑视中国,但是人民党夺取中国政权之后,这个趋势就被扭转到了另一个方向。
  德国皇帝曾经别有用心的宣传“黄祸论”,现在德国皇帝流亡国外,但是他倒也算是一语成谶。人民党夺取中国政权之后,展现出相当的战斗力。能够打败俄国的日本陆军,面对中国时成了毫无反抗之力的弱旅。有了《中苏友好条约》后,欧美已经不考虑越过万里海路去进攻遥远的中国。投放几十万军队到中国是要花好多好多钱的,这些军队脱离舰炮的保护之后,就要面对中国的飞机坦克大炮,傻瓜才会耗费巨资去给中国增加战胜外国的荣光。
  军事上不能入侵中国,那就只能培养中国的亲英势力。这时候英国就体会到当年颐指气使的结果了。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自以为能够惩戒中国,于是拍了很多照片。人民党甚至不用刻意编造任何内容,把那些国家沾沾自喜时候拍摄的照片拿出来,就足以鼓动中国人对英国的极大敌意。
  至于教案,各种不平等条约,人民党有太多太多可以利用的玩意。在那些租界,每次中国政府搞的爱国主义教育之后,外国人都好长时间不敢出门。被人扔石头都算是轻的,即便是被人痛打,警察看见也装作没看见。或者慢悠悠的上来拉偏架。
  也有些不知死的中国文人尝试着写了些“澄清事实”的文章,其中一位写英国用暴力打开中国国门从长期来看,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然后这位“学者”立刻就丢了工作,这还不算,他家门上墙上被写满了“汉奸”二字,整日里被人给骚扰。若不是人民党对他实施了保护,这家伙只怕会被打死。最后这位“学者”老婆和他离婚之后,带着孩子回了娘家。这位学者自己上吊自杀了。
  面对如此不利局面,英国人只能采用更加迂回的手段,先不管好坏,收拢一批肯亲英的人,接着把他们安排成访问学者,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英国从美国这里已经看到了最明显的证明。在美国主流社会中有一句话,“俺爹从小教会了俺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信奉上帝,第二件事是恨英国人。”
  安排完了访英学者,汉弗莱问道:“齐会深和游缑家族对咱们还是那个态度么?”
  人民党高层不仅与北洋有很深的渊源,与英国人有渊源的不在少数。齐会深与游缑的家族可是大买办出身,这是英国人最想突破的缺口。
  伯纳德答道:“齐会深的父亲已经把他自己掌管的所有生意都转给了他的家族,他自己把财产都给卖了,钱存在银行吃利息。游家现在专门做对东南亚的生意,已经不做中国国内的买卖了。”
  说完了这些,伯纳德用一种很难形容的语气说道:“这些中国人实在是太狡猾了。”
  人民党的阴险毒辣自然不用讲,这个政党的领袖陈克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英国情报部门分析结果是,陈克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贵族式教育,特别是接受了全面的政治经济外交教育。但是他们怎么都查不清陈克到底在欧洲哪些学校上过学,也查不到陈克的家族到底请过哪些欧洲的教授给陈克讲过课。唯一能确定的,陈克一定是学习西方文化出身。
  英国情报部门对陈克有可能是满清皇族子弟的传闻很有些相信,也只有皇族才能够出资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这些教育。对于陈克出身皇族,为什么对满清下手如此狠辣。这对英国人来说倒不是问题,权力争夺战从来是凶狠残暴的。陈克不称帝虽然显得奇怪,却也不是说不通的。陈克在中国的地位甚至比皇帝更受人尊崇。英国人又不是没见识的土包子,用满清的覆灭换来一个强大的中国,虽然那些优秀的人物自己很难做到,却不是不能想像的。更不用说陈克中了马克思主义的毒害之后,肯定也会有很大不同。
  “英国国内想拆散中苏同盟,既然中国如此仇恨外国人,咱们不妨就从这个方面下手。”汉弗莱爵士命道。
  世界上主要国家看着中苏两国版图的时候都会感到浑身不自在,这是两个加起来国土面超过300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七亿的真正大国。这两个国家的版图从太平洋西岸直到临近大西洋东岸。尽管北欧等国堵死了苏联进入“北大西洋”这个世界核心经济圈的道路。不过北欧诸国都曾经是俄国手下败将。一战时俄军表现不佳,红军也在华沙城下遭到挫败,不过苏联红军还是赶走了协约国的干涉军,消灭了国内的白军。各国可以口头看不起俄国,却没有任何国家想入侵苏联。特别是一战后世界主要工业国都十分反战的现在,欧美都明白自己不可能再组织起对苏联的进攻。
  在这件事情上,英国人看到陈克还是走在其他势力前面。人民党与俄国布尔什维克以极为长远的视角先解决了边界问题,苏联做出了巨大的让步,很快就得到了巨大的回报。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中国才能不计报酬的提供十几万医疗以及技术人员,还有百万吨级别物资的援助。
  中国政府大力宣传已经与俄国解决了长期的边界问题,声称在苏联新政府的正确态度下,以前中俄发生过的事情都已经解决。中苏两国要放下包袱共同奔向明天。负责宣传工作的章瑜有着极佳的能力,把这个宣传活动搞的近乎完美。汉弗莱爵士看得明白,中国是非常注意把俄国与欧美列强给区分开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甚至是初中政治课的必考内容之一。到现在为止,中国只和两个国家在建交的时候公开声明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个是美国,一个是苏联。
  到了现在,汉弗莱爵士已经闻到其中隐隐蕴含着的恶意。中美之间隔了一个太平洋,想互相大规模干涉是基本不可能的。中苏之间有着漫长的边界线,如果互相干涉起来只会落得同归于尽的下场。所以中国就摆明了态度。
  那么没有与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呢?中国现在还不够强大,没有力量做什么。等中国更加强大的时候,又会用什么样的理念来对付这些国家呢?采用现在世界上主流的大国干涉弱国的方式么?
  伯纳德很清楚汉弗莱爵士的想法,他试探着说道:“我听说日本方面有些比较极端的观点。他们认为,只要除掉陈克一个人,整个中国就会完全不同。”
  听完这话,汉弗莱爵士几乎想冷笑了,搞刺杀么?且不说日本人那在中国臭大街的名声,他们能不能混进中国搞刺杀尚且是一个大问题。即便是刺杀成功,日本人会认为英国要给日本背书不成?
  现在英国国内已经有一种思潮,认为英国包庇弑君犯,引发了欧洲战争是错误的选择。在道义上,弑君犯就是弑君犯,英国这是开了一个恶例。即便德国失败,也不能认为弑君犯就是正确的行为。如果这么推广开来,万一有殖民地的人把英国国王兼印度皇帝给杀了,按照英国的做法,那些殖民地的人完全可以以塞尔维亚自居么。
  而且战后英国方面得到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都能够证明,只要多拖下去两年,德国经济就会因为疯狂备战而崩溃。那时候即便战争仍然爆发,英国的损失也绝对不会这么大。
  归根结底,还是英国自己再衰退。汉弗莱爵士内心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事实。英国主导全世界半个世纪之后,全世界崛起了太多的大国强国。而英国自身的力量,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想到这里,汉弗莱爵士对伯纳德说道:“如果日本人再对你有什么暗示,那就明白的告诉日本人,英国坚决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局面的行动。”
第三十七章
和平期(五)
  历史上的太子们的日子都不好过,最高领导者手中巨大权力的继承人都要面对大量的反对者。江苏都督王有宏指定的继承人余晨很明显感受到了这样的压力。
  自打王有宏把他的儿子们强行送去天津之后,王家搞家族传承的传言就烟消云散。只要不是白痴,江苏上下都看得出王有宏要把权力交给现在的江苏国防军司令余晨。于是江苏议会里面就出现了一个声音,“军人干政是否有利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余晨对议会一直评价不高,这些议员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这还算是能够接受的范畴。为了掩盖赤裸裸的利益意图,给各种议案找冠冕堂皇的理由,这说明议会的家伙知道当真小人是不对的,好歹也要做个伪君子。余晨知道人性本来就是如此,如果江苏议会的人员都给陈克与人民党一样能够完全无视自己的个人利益,专心于国家,江苏也不会混到今天的地步。
  但是这次议会的表示让余晨先是对议会完全绝望了,接着就感到很是困惑。议会这帮人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准备夺权?准备彻底反对王有宏?还是在弄混水之后,让余晨做出让步?
  教育接班人是领导者的任务,王有宏只听完余晨简单的提了提议会的表现,就冷笑着说道:“这不过是人民党到现在都没有动静,这些人鬼迷心窍了而已。”
  说完这些,王有宏用一种自私自利者的怒气口气说道:“所以我说了,这些议会的人给人民党提鞋都不配!”
  余晨倒没有觉得议员们有这么不堪,王有宏随便一点拨,余晨就明白了问题的关键。以前江苏议员们老实,是因为人民党打过来之后要土改,要分田地。这样的重压之下令议员们不敢炸刺。现在人民党很久没有搭理过江苏,王有宏要死了的消息,人民党定然是知道的。但是人民党竟然能够稳坐钓鱼台,根本不为所动。
  余晨原先觉得按兵不动是对人民党最有利的办法,真的看到人民党镇定自若的表现,余晨才知道世上的确是有眼光长远的人物。人民党这么毫无反应的姿态,即便让那帮议员们觉得心里面不安,同事业助涨了议员们的小心思,在“无伤大雅”的形势下搞些有利自己的小把戏,那些议员们肯定觉得很有必要。
  “王都督,对这些议员……”余晨问道。
  王有宏脸色极为难看,他恶狠狠的说道:“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我投奔了人民党,然后把这帮议员都给杀光的话,我也觉的不吃亏呢。”
  余晨完全不能确定王有宏这是真心话还是玩笑话,只能静静的听。王有宏发泄完了不满,这才说道:“余晨,你不用管那么多,直接在议会里面主持税收工作。”
  王有宏下命令很轻松,做起来就完全不是一码事。余晨硬着头皮以王有宏都督代理人的身份主持江苏议会,一提出增加税收的要求,议员们立刻在议会里面极力反对。等余晨会了自己办公室,各种说客们纷沓而至。
  第一批来的是军队中的人员,江苏国防军是义务兵役制,所有公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这批公民们自然是有产阶级与自耕农。加税肯定是面向这批人,于是乎军官们一个个的跑来向国防军司令余晨说项。
  军队里面倒是好说,余晨叫来更多高级军官,把门一关,然后啪的在桌子上狠拍一掌,“你们家里面也在种地,就现在江苏的水利设施,你们还有脸和苏北比么?”
  这一句怒喝登时就镇住了这帮军官,江苏与苏北接壤的地区,水利施舍可谓天壤之别。苏南的自然条件算是很不错的了,然而与以前更加贫困的苏北一比,苏南已经落了下乘。
  军官们沉默了一阵,终于有人喏喏的说道:“司令,那也不能把我们当苦力用吧。”
  余晨本来还想着尽可能的说服教育,听了这大实话之后他怒火上涌,忍不住喝道:“那工农革命军就不是苦力了?让你们给地方上干点事就这么难么?兴修了水利之后,你们自己家就没有好处了么?”
  这道理自然是没错的,不过江苏国防军心里面还是不能接受。当兵就是为了吃粮,保护江苏貌似不错,问题在于人民党打过来之后,就这么十万人的部队能够保卫住江苏么?江苏国防军早就通过报纸与很多渠道了解人民党对外国人的战绩,别说几万江苏国防军,就是十几万日本军队又能如何?不照样被人民党打得落花流水全军覆没么?
  这样的情况不止是发生了一次两次,余晨对此倒是习惯了。人民党有政委,有政治理想,还有专业的工程兵部队,以及强大的基层组织。江苏国防军只是一支很正常的国防军罢了。面对强敌的时候,这支军队并不愿意去死。他们也不认为自己应该从事辛苦的工作。军队存在的意义仅仅是要彰显武力,用以威慑江苏的百姓,让百姓不敢起来推翻现在江苏的政权。这就是江苏国防军对自己的认知。
  余晨身为司令的时候,上头还有王有宏作指示,这样的军队也勉强能营运。当余晨把自己放在江苏领导者位置上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收下这帮货色根本靠不住么。
  对部下怒目而视的时候,余晨想起王有宏的玩笑话,“我有时候会想,如果我投奔了人民党,然后把这帮议员都给杀光的话,我也觉的不吃亏呢。”
  这的确是气话,能够心甘情愿投奔人民党的话,余晨早就这么做了。高高在上指挥军队,哪怕是死了也死的像个人物。每天在污泥与尘土中劳动,那算什么呢?
  余晨终于收起怒容,先命令部队回去做准备。
  军队的人刚走,议会的说客就到了,来的是副议长兼江苏财政部长张謇。张謇并没有像那些军人一样直率,他一开始表示支持修建水利设施的计划,但是又提出一个问题,现在江苏是真的没有钱了,所有钱都投放进市场营运,他警告余晨,“如果现在增发货币,必然导致通货膨胀。”
  有人民党的统制模式在前,江苏不可能不学习。外国是金本位,江苏根本没有贵金属,所以江苏就采取了一个折衷的模式,货币有“含银量”,但是却不能直接从央行兑换黄金白银。需要有十八个月的兑换等待期,这实际上是变相的推行了法币。
  除了从人民党那里学习经验之外,江苏也从英国等国家借鉴了一部分财政体系,最后以“国债”模式实施江苏的货币政策。政府主导的经济行为暂时以国债的方式借出钱来,第二年的税收后,由财政部收回国债。这种模式还是王有宏最终拍板,余晨心里面清楚,这套制度的本源是王有宏花高价从人民党那里买来的陈克论述财政模式的党内教材。人民党虽然没有实施这样的模式,他们是依靠严格的财政预算体系作为支撑。
  对于张謇的话,余晨并不是太在意。反正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浙江议会不肯向纳税公民们加税。余晨问道:“那么张部长到底有什么打算?”
  张謇义正词严的答道:“既然人民党是中央政府,他们就有义务负责起地方上的水利设施建设工作。”
  就算是现在外面突然雷鸣电闪,余晨也不会更加惊讶。不过此时外面天空晴朗,阳光明媚,是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
  “中央政府?”余晨下意识的说了一句。
  余晨脑子里面一片混乱,张謇对人民党可是从来极为敌视,从来不认为人民党是中央政府。其实江苏的这帮货色都一样,他们认为江苏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小王国,此时是被迫屈从人民党之下。所以每一个江苏上层都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没想到张謇居然要求中央政府来负责起兴修水利工程的工作。
  各种想法在余晨脑海里面乱成一锅粥,但是其中逻辑上最滑稽的部分终于占据了主要内容,“我们可从来没有给中央政府纳税,他们为什么要帮我们来修建水利设施呢?”
  “那得看他们到底修建的是哪一种水利设施。”张謇答道:“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详细的水利设施,而是那些由人民党手下的工程兵部队承担的工作、我也见过人民党工程兵修建的效率,我们江苏修建几个月的主体工程,他们只要一个月,甚至不到一个月就能干完。而且在整个安排上,人民党政府从来是工程兵承担主体工程建设,其他的全面配套建设都是由地方来完成的。我们江苏也仅仅是要这么实施而已。”
  张謇说的清楚明白,然而余晨则是一头雾水的感觉。不是说他不能理解张謇说出的方法,而是余晨不能理解张謇到底吃了什么药,居然能够想出这么一个法子来。
第三十八章
和平期(六)
  “张部长,您说的这是议会的意思么?”余晨不敢相信嘴上很敢吆喝的议会,居然就这么承认了人民党中央的存在。
  张謇淡淡的笑了笑,“议会里面不少议员已经同意了这个思路,不过此事议会倒也不能完全做主。”
  余晨皱了皱眉头,试探着问道:“张部长,议员们到底是怎么想的?”
  张謇很懂得装傻,他完全从经济角度来分析此事。人民党的水利工程是陈克吸收了后世经验后想出的方法。历史上大修水利工程是中国农业能够起飞的根基,问题在于群众只想用,不想修,等到改革开放之后,大量水利工程直接就失修。所以陈克打开始,就明确了诸多制度。调研、分析、设计、承建、辅助建设,后期维护,都有明确的职权范围。这都是公开的资料。
  江苏议会早就有了自己充分的需求,按照人民党的承建部分中,各地按照需求出劳动力辅助建设,而且在后期维护上有充分的监督管理体系。例如水源问题,每年维修到什么程度,隔三年就会对维修标准进行小修改,六年一次根据最新的建筑水平进行一次大修改。
  这些也是王有宏组织人从人民党那里学来的知识,只是限于江苏的科技与社会动员能力,他们怎么都没办法如同人民党一样从土改开始干起。所以最终事情遭到诸多议员反对,拖在那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0/6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