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铁血中华(校对)第6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6/655

  沈心一愣,他一直以为韦泽这么息事宁人的做法是因为对姚浜很满意,没想到韦泽直奔下一届。一般来讲,主席是两届,如果只干一届,那就说明大家对主席有意见。至少是韦泽都督对主席有意见。
  即便认为这个看法没错,沈心还是开口问道:“都督,您是否对姚浜同志不认同。”
  “我对他认同不认同,至少还没到现在必须立刻召开中央委员会罢免他的地步吧?”韦泽靠在椅子上,双手交叉放在小腹上,非常冷静地说道。
  这话让沈心有些讶异,没等沈心继续问。韦泽就说道:“事情要分轻重缓急,战争时代出了点问题立刻就撤职的做法用在和平时期并不合适。”
  这下沈心不吭声了,从主席的位置上退下来一年多,沈心也开始慢慢反思自己的经历。在他当主席的时候,就有同志们不止一次的说过和韦泽现在说的差不多的话,沈心那时候觉得干部们未免太娇气。现在沈心已经开始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做法的确有商讨的余地。
  韦泽继续说道:“但是经验教训我们也得接受,我认为既然中央定下决议,党员们就要遵守。当然,我认为姚浜同志的看法和很多同志的看法也许一样,他们觉得要立下功劳才能证明自己。我觉得呢,这些同志大概没能跟上时代发展。在这个时代,更难的大概是完成工作吧。”
  原本沈心还有些不爽,听了韦泽的话立刻就觉得韦泽指出了问题所在,他重重点点头正想说话,就听政法委书记大声说道:“就是这个道理。现在的年轻人们总是觉得想得到认同,需要干出大事才行。我们政法委反复教育,不是说办出几个大案就一切搞定。从此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啦。工作是一辈子的事情,想每天都能完成工作,比死都难。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怕苦是第一要克服的。但是年轻同志们啊……唉!”
  看得出政法委书记对这些事情已经如鲠在喉,此时终于得以抒发情绪,他郁闷中反倒有些一吐为快的感受。
  “没错,躺在功劳簿上多爽。出一次力,以后就可以从每天的劳动里面解放出来。还能永远占领制高点,当个大大的好人,同时居高临下的评价别人。”常委里面也有刚50出头的,所以言谈中还有相当的锐气。
  韦泽选出来的这帮同志不仅有锐气,个性冷静的也不少,“从这个角度来讲,道德考量呢?都督,您和党内的那些泛道德主义者斗争了可是很久的。”
  “那不是泛道德,那是一群懒人。”韦泽的声音里面非常冷,熟悉韦泽他的人都知道这是他真生气的时候特有的声调,“凡是搞扩大化的,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人。为了掩饰自己的无能,就试图把所有人都拖下水。道德有阶级性,特别是有时代性。不同的生产力下是不同的道德,民朝是个工业化国家,自然有工业化国家的道德。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姚浜同志倒是没有在这方面有所缺失。”
  沈心听到这话,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了一丝苦笑。工业化社会的道德可不是针对党内才讲,韦泽都督在“韦泽周末谈话”里面一直有讲。农业时代,每年真正忙农活的不过一百多天,限于农村的照明情况,最忙的时候每天也不过工作十一二个小时。农村也的确有每天都劳作不息的人,农闲时侯经常睡到晌午都不起来的人也为数不少。在粮食供应不足的时候,农村的群众甚至故意不起床以减少热量消耗。
  工业国就不同,特别是城市,一周六天,天天都想睡懒觉的人很不少,但是能睡懒觉的人非常少。虽然工作效率值得商榷,不过大家基本每天从早上六点忙到晚上八点,连着十四个小时不干这就干那。
  正如韦泽所说,道德有阶级性,更有时代性。工业时代的民朝与农业时代的民朝,本身的道德也是大不相同甚至是水火不容的。沈心很讨厌姚浜,但是姚浜本人也是每天起得早睡得晚,逢年过节要出去慰问视察。从这个角度来看,他遵守了这方面的道德。
  就在沈心考虑这些的时候,就听韦泽说道:“大家就把自己认同的选拔标准写出来,我们可以在这方面讨论。总的来讲不要求全责备,不要力图选出个圣人。符合基本原理,符合时代特征就好。”
  政法委书记现在笔记本上记录了点东西,然后开口问道:“如果是这样,那推荐的人选要不要写清楚针对性?”
  “什么意思?”韦泽问。
  政法委书记坦然答道:“我很看好一位年轻同志,真的是嫉恶如仇,原则性极强。虽然他不太可能当选主席,但是这样的同志若是不推荐一下,我总觉得是一种失职。”
  韦泽看了一眼组织部长,普通推荐当然是要组织部做决定,否则的话选主席候选人就会变成另外的一种快速通道。不过此时韦泽却不想说太多,什么事情都是料敌从宽。最后韦泽只是点点头,没对此做出任何评价。
  看着政法委书记一副了然于胸的爽快态度,沈心就很是佩服。这位书记若是自己强力推荐,那就要负政治责任。他推荐的人出了事情,书记也跑不掉。明知道面对这样的问题,书记还是如此率直,的确不一般。
  这些事情都在大家很保密的情况下进行,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定出了一些选拔条件。这些条件又交给组织部长根据组织部积累的经验做相关的细化。到了这一步,韦泽就不敢完全相信不会走漏风声。不过这种选拔条件最后还是公布于众,甚至包括里面的原因都要如司法解释一样写清楚,他也就不在意了。
  此时来自欧罗巴银行的消息让韦泽的注意力稍微转移了一下,德国在1895通过了20年造舰计划,从去年开始,德国船坞建造突然就发生了改变。欧罗巴银行发现所有正在建造的船坞还在完工,准备开工而尚未开工的船坞全部暂停执行。为此十好几家与欧罗巴银行有商业来往的公司出现了财务问题。
  到了1903年7月,德国船坞修建迅速恢复,新建的船坞的大小比起以前大了许多。其中有至少五个船坞的是为了修建三万吨左右军舰而建造。另外,欧罗巴银行弄到了法国间谍网收集的一些照片,其中有几张是一艘五千吨级别德国军舰的照片。即便欧罗巴银行的分析员不是海军专家,这张照片里面军舰的“民朝血统”也极为浓厚。
  既然姚浜已经没有了未来,韦泽也不想过分追究,所以此时也没啥好拿出来商量。最后韦泽告诉外交部,让外交部和德国联络,希望能够参观德国的新式战舰。德国人到底造出了什么,民朝不妨大大方方的要求。如果德国人藏着掖着,正好可以断绝以后在这方面的合作。
  外交部也明白这里面的含义。联合英国或者联合德国是个基本政策问题,韦泽都督在宣布终止铁血政策的同时,也放弃了主动挑动外国矛盾来牟利的想法。所以他的做法就是“不好事,不掺乎事”。若是能在德国与民朝的军事合作上形成“我不搭理你”的话,也未尝不是一个办法。外交部就这么干了,没想到德国这次意外的光棍,他们爽快的答应了民朝驻德国大使的请求,还就让民朝团队参观了新式军舰。
第550章
昨日重现(九)
  民朝海军专家发回给军委的报告中第一条就是“德国军舰特点”,报告让军委里面试图攻击姚浜的人觉得很棘手。
  德国海军使用了燃油锅炉,装甲盒设计。如果造舰专家没有特别指明这两者都有浓厚的英国范儿的话,军委立刻就能把屎盆子扣姚浜脑袋上。然而民朝的造舰专家非常专业,倒是让民朝从侧面了解了一些英国造舰水平。民朝海军自诩天下无双的基础无疑是材料学与军舰设计,英国的材料水平如何还不好确定,然而英国的设计水平看来得到了巨大进步。
  韦泽当然能理解同志们的紧张,不过历史上装甲盒、燃油锅炉、蒸汽轮机都是英国先搞出来的。1905年英国就革命性的设计出无畏级战列舰,见识过民朝战列舰的航速与战斗力之后,韦泽不相信英国人会完全没有受到启发。
  姚浜也没想到海军对之前的事情竟然有些不依不饶,他更没想到的是,海军居然派人过来,和姚浜谈起如何收集德国海军情报的问题。确定海军方面是真的有这个打算,姚浜差点想破口大骂。大半年前,海军方面为了此事与姚浜硬顶,姚浜好不容易摆平了此事后,海军方面竟然又想起要利用姚浜与德国人建立的关系来打探德国造舰内幕。
  “想谈这件事,让你们海军的政委来见我!”姚浜怒道。
  韦泽此时正在参加水利部门的会议,对于国内大规模进行水道调整,水利部门过去几年里面做了很多次研究。这次会议首先确定的是恢复云梦泽。西南地区的自然环境恢复,进入长江中上游的水质变清,在清水的侵蚀和人为疏通下,历史上曾经的云梦泽九穴十三口被打通了两个。对于现在的民朝而言,长江中游百十平方公里变了湖泊根本不算事。那几个省的官员都知道韦泽都督对云梦泽的看法,别说百十平方公里,就算是几万平方公里变成湖泊又如何。既然是都督青睐的政策,配合的好,升官发财就有了机会。在未来的历史上搞不好还能留下“云梦泽救星”的好名声呢。
  长江流域还能算是自然过程,淮河流域就得靠人力。好在淮河两岸种植桑树的政策得到了贯彻,人民群众可以采桑养蚕,于是立刻就对植树造林改造淮河深明大义起来。穷山恶水出刁民,淮河两岸受苦许久的群众对砍伐自家林木的刁民很不客气,殴打被发现的刁民是家常便饭,打残打死也时常发生。好在有政府教育,公安抓捕,特别是种桑树后收入提升,种树人民的行动也逐渐没有以往那么过激。中下游挖泥船加紧工作,在清水冲刷下,淮河河道这几年平均深了一米多,这种良性变化还在继续。
  即便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都有很好的变化,水利部门还是没人敢对黄河流域做出判断。历史读的越多,大家越清楚黄河在河北平原上是如此的肆虐过。如果不能解决黄土高原上的水土保持问题,就没办法保证黄河在河北平原上不出问题。长江与淮河还能靠自然的清水冲刷,恢复黄河故道需要靠挖掘出河道来。工程量无比惊人。等会议结束,韦泽也没敢再废话。这个责任韦泽都觉得自己扛不起。
  郑州水利会议结束后,韦泽回到北京。军委希望能够针对欧洲各国造舰能力进行全防卫的调查,看得出大家颇为紧张。这做法让韦泽第一感觉是很不高兴,然而静下来心来想想,韦泽倒也释然了。作为历史下游的人,韦泽对历史的轨迹很熟悉,也知道发展的极限。民朝的同志们则没有这样的见识与心态。看得出,英国海军的发展速度让民朝海军感受到了强大压力与强烈危机感。
  “同志们,我能理解大家不安的感受,不过这种感觉完全没必要。另外,我想问问这几年一直在削减军费,是不是让大家觉得非常不满?”韦泽提出了一个他仔细考虑过之后的问题。若是平常,军委的同志们听到韦泽的质疑,总是要本能的否认一下。现在同志们一个个如同老僧入定,一言不发。海军军费这几年被削减的非常厉害这也是事实。
  韦泽不得不让军方对未来的前景有比较清晰的认知,“最新的通讯设备还有自动计算设备正在研究,就如我们刚完成的电子管计算机一样。”
  军队上的同志对这个电子管计算机印象深刻,各种口径与种类的火炮要想打得准,必须精确计算并绘制出“射击图表”。经查表确定炮口的角度,才能使射出去的炮弹正中飞行目标。但是,每一个数都要做几千次的四则运算才能得出来,十几个人用手摇机械计算机算几个月,才能完成一份“图表”。这只是军队需求中的一小部分,在广大领域都需要大量计算。民朝二极管寿命提升之后就开始做电子计算机的研究。经过十几年努力总算是有了成果。
  “都督,新的计算机会多大?”海军政委语气并不乐观。计算机的冲击的确很大,然而海军对这玩意的实用程度很担心。第一代计算机占地面积170平方米,总重量30吨,使用了18000只电子管,6000个开关,7000只电阻,10000只电容,50万条线,耗电量140千瓦,可进行5000次加法/秒运算。这玩意根本不可能装到军舰上去。
  韦泽敲了敲会议桌,“体积大概会这么大,每秒钟运算十万次,是现在计算机的20倍,耗电量每小时40千瓦。重量几吨。最重要的是,不用担心海上的颠簸让计算器失效的问题。你们觉得能接受么?”
  海军从来没有怀疑过韦泽,多少年来大家都知道都督才是真能解决问题的人。所以韦泽说完这个之后,大家先是一愣,接着就开始傻笑起来。方才还完全不乐观的海军司令如同淳朴农民般搓着手,抑制不住的呲牙咧嘴。
  民朝海军几十年历史,大家很清楚自家的事情。海军是个靠积累的兵种,整条船上所有军官都需要长期积累。民朝到现在的强大,靠的是技术上的现今。军舰吨位大,跑得快,打得猛。和英国那种上百年的积累不同。正因为知道自家事,民朝海军才担心英国海军技术的发展。正因为知道自家事,民朝海军上层才很清楚韦泽所说的计算机能给海军带来何种变化。
  一个合格的炮术官脑子里面要记录大量的数据,根据各种测距的判断,记起一个炮击参数。而大海上波涛汹涌,船身不断摇动,和敌人的距离不断变动,跟神一样优秀的炮术官很难培养,跟神一样优秀的炮术官命中率也很低。如果能够根据现场的情况随时计算出炮击参数,炮击的准确度就会极大提升。人会犯错,机器却不会。这种变化必然是革命性的。
  海军政委毕竟是政委,他问道:“都督,您不希望我们针对英国进行情报工作么?”
  韦泽笑道:“我不是不希望,情报工作当然要搞。我现在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些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决定事情的从来不是敌人的失误,咱们刚开始进入印度洋的时候对英国最新军舰有多少了解?还是打了之后才知道的。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提升自己的力量。”
  这话四平八稳,海军的同志们互相看了看,政委说道:“都督,我们知道您从来都是做完了再说,甚至做完了都未必说。像计算机的事情,请您先给我们预告一下。不然我们只看军费,觉得海军未来十年都不会有发展。现在才知道未来十年我们海军的战斗力不仅会提升,还会提升很多很多。”
  韦泽平静地答道:“军队自己对科技进步也需要有想法。”
  姚浜并不知道此事已经解决,他还在等着海军那边有新动静。海军没来,倒是日本方面的情况来了。韦泽都督途径日本的时候谈及日本到民朝的工作签证问题,日本人对此非常在意,几个月来让外交部烦不胜烦。
  经过谈判,双方最终达成了协议,建立一个交流平台。姚浜看着最后协议,非常不爽地说道:“日本人到咱们这里讨饭吃,居然还提条件。要求薪水和人数数量。这绝对不行!”
  外交部这次倒是与姚浜的意见相同。当年是当年,那时候民朝有大量脏活要处理,所以才给高价,对于数量也非常宽松。那票日本人的确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民朝已经进入和平阶段,哪里还有脏活给日本人。而日本方面食髓知味,竟然还希望按照北美战争的标准发放。
  “我们会告诉日本人,民朝这边只会提供一部分就业内容。具体有没有单位要招人,这就得看民朝这边自己的需求。至于工资,哼,可由不得日本方面说话。”外交部来联络的负责人也是气鼓鼓的。
  姚浜此时也有同仇敌忾的感觉,他只是哼了一声,就在文件上签名。
  大概就在此时,江户城来了一位贵客,日本那边虽然低调接待,却也很是认真。接待人员得到了上头的指示,贵客不愿意张扬,所以他用了个“德平太郎”的日本名字。这位德平太郎此行目的就是进行招工。
  想到几年前日本仆从军回国时候带的大量钱财和战利品,想到这票钱财和战利品对日本经济的拉动,接待人员就格外的上心。这票钱撑起的经济繁荣走到了尽头,日本国内的压力极大。
第551章
昨日重现(十)
  “你们知道一千个护士名额是多少收入么?”德平太郎靠在日本的椅子上,带着些酒气问面前的日本代表。
  日本的椅子和民朝大不相同,这玩意没有椅子腿。所以德平太郎盘腿而坐,旁边的美貌艺伎就跟什么都没听到般的继续给他斟酒。原本东亚的通用文字就是汉语,民朝几十年征战打下大大的疆土,民朝又实施了标准汉语,东亚各国之间的交流又大大超过以前,所以汉语已经是上点档次的交流中的通用语。
  身为姚浜的儿子,在日本化名德平太郎的年轻人倒也见过韦泽都督的仪仗和做派。他能确定,此时他的这股子颐指气使绝对超过身为皇帝的韦泽都督。韦泽都督巡行江户,江户街道两边跪了几十万日本臣民,但那不是韦泽都督要求的。以个人权势凌驾别人之上的威严,德平太郎觉得韦泽都督的水平大概和婴儿差不多。
  “阁下,一千个护士,数量实在是太少了。”对面正式跪坐的日本人苦着脸答道。
  “在我国,一个护士的年收入已经接近两万,高级护士的收入甚至能达到三万。日本护士在北美战争中接受过专门的培训,有实际经验。这才能够到民朝去工作,一千人你还嫌少?”说完,德平太郎接过艺伎奉上的酒盏,把里面的清酒一饮而尽。
  对面的日本人听着如此居高临下的语气,连忙低下头表示恭顺,心里面则快速计算着如果真的能有一千号护士的话,能够从中有多少收益。普通护士一年挣两万,一千个护士就是两千万。即便只扣除一半的工资,也有一千万之多。
  一千万人民币的购买力对日本来讲可是非常惊人滴,大部分日本公务员的年收入尚且没有一万人民币。一千个护士的收入足够养活几千低等公务员。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位“德平太郎”本人决定着民朝会不会接收这一千护士。
  会谈没有持续太久就结束了,日本人退下去之后,德平太郎再次靠在椅子背上。艺伎面不改色,仿佛一切都没听到一样。德平太郎知道艺伎是能说一口还算流利的汉语,自然能听懂德平太郎所谈的大事。
  德平太郎忍不住抓起艺伎白皙细腻的手把玩着,艺伎既不反抗也不故意靠上来。等德平太郎脸上的那种不快消退的差不多,艺伎轻轻抽回手,拿起身边的日本三弦弹奏起来。琴声悠扬,立刻让屋里面的气氛变得缓和,烦躁的心情不知不觉也消散了。
  艺伎这种让人感觉为男人而生的女人有太大的诱惑,尽管知道不可能把艺伎带回民朝去,德平太郎心里面还是忍不住翻腾着如此念头。不过想象能够从劳动市场上赚到的利润,德平太郎心中倒也释然了。这笔钱足够他在日本过上极为开心的日子,带艺伎回去只会给他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然后德平太郎又想起远在塞浦路斯的王明山,这位老前辈在德平太郎眼中是真正的风流人物,掌管着还望欧罗巴银行的大权,又能坐享美女在怀。若是能在日本拥有那样的权势,德平太郎就觉得心满意足。
  几天后,德平太郎从江户乘船回到了北京。回来之后他马上就去找老爹姚浜的秘书写了几个条子带在身上,然后直奔天津而去。天津乃是海运港口兼制造业重镇,钢铁、机械、化工、造船业都很发达。这等工业城市自然人口众多,民朝非常重视城市规划,姚浜对于设计图中那种密布数十层高楼的魔幻设计不太理解,现在的民朝根本没有能力建造那样的高楼。
  楼且不说,天津的医院数量非常多,有医院就需要护士。德平太郎敢承诺一些事情,可不是他自己拥有凭空创造工作岗位的能力。介绍完了民朝同意向日本进口劳动力的协议,德平太郎用鼓动的语气说道:“X叔,这件事是就看你怎么努力啦。”
  天津市主管这方面工作的常务副市长听了德平太郎的提出的要求后眉毛微皱,他并没听说过所谓的“民朝同意向日本进口劳动力的协议”。如果民朝中央真的要推动此事的话,自然是要通过层层传达,中央传达到部里,部里传到省里,省里传达到各府,各府传达到县市,县市传到乡镇,乡镇传达到村。
  依照工作安排的不同,传达范围也不同。常务副市长弄不清楚这里面的猫腻,一个副市长距离国家政策决定机关太远。按照道理,这玩意在部级单位就给消化掉,怎么可能直接跑到市里面来安排。但是姚浜的儿子却是货真价实的,伪造国家政策是大罪,常务副市长怎么都想不出姚浜的儿子敢这么干的理由。
  “还是等国家政策下来之后再说吧。”副市长对此采取的拖延的手段。
  “X叔叔,这等事情肯定是要先动手比较合适。这样的事情需要调配,中央开放的数量本来就不会太多,各个地方也许都会争取。您肯定知道有关造船配额的事情,现在要想造新船,肯定有技术提升。您说要是没有做这方面的准备,能竞争得过么?”德平太郎用一副居高临下的态度劝说着。
  这下副市长暂时不说话了,民朝在北美战争结束之后,整个国家的政策出现了很大变化。在战争基本确定结果之前的口号是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胜利,所有企业都有规定的任务量。战争局面抵定之后,事情就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自然是那种非完成不可的任务没有了,其次则是开始算旧账,战争中生产出来的产品有问题的企业被勒令关停整顿。
  这些企业的工人原本有可能会遭到沉重打击,然而民朝城市化进程极快,北美战争中后期尤其如此。大量的受过教育的青年男女们从农村涌向城市,大量城市里面初中以上学历的青年们则离开故乡到北美去开创新的事业。人口这么一流动,国家关停大量企业的冲击被更大量的就业给吸收,原本会闹到大乱的局面顷刻就被化解。
  对于中低层可以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对于副市长这一级别的人来讲,他们看到的是很厉害的冲击,尽管这样的冲击贴着鼻子尖滑过去,看似不痛不痒。可光是天津市就解散了上百家国有企业,受到冲击的下游私人企业更多。大家都感受到,若是没有来自上面的通气,下面的同志很难办滴。
  “但是市里面还是没听到消息。”常务副市长有些挣扎地说道,他明显感觉到这里面的事情和以往那种上面的安排不同。几年前开始的大调整,主管的是生产力水平发展。吸收劳动力的则是农业生产部门。医院这样的单位属于生产力水平发展部门,所有来自上面的命令都是提高医疗水平,增加医疗技术研究,民朝各地医学院的护理学院大量向医院提供护士。护士们中出色的则进行各种培训,提高专业知识。突然安排一群外国护士,这打破了现有的秩序。就如同在流动的水渠里面扔进去一大块不动的石头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6/6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