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侯(校对)第1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422

  皇图霸业,烟雨江山,亲情在权欲的冲击中渐渐泯灭于无形,值得吗?
  朱棣呆呆站在殿门外,沉默了许久,忽然面朝殿门跪下,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语气悲沉道:“父皇,儿臣朱棣,就此拜别,父皇保重龙体。”
  殿门内,遥遥传来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
  朱棣站起身,擦了擦脸上的泪,大步向宫外走去。
  这是一对父子最后一次相见,今日一别,再会无期。
  燕王离京,远赴北平,兵部调文已下,只待他到河南,山东,山西三地后召集大军,解北平兵危。
  京师北城太平门外的十里亭,亭外燕王侍卫重重围侍四周,数百名侍卫甲胄鲜亮,精神抖擞,这些跟随燕王出生入死的侍卫们早已受够了身在京师的闲气,——闲气主要来源于那个该死的锦衣卫同知,老天无眼,那王八蛋居然升了锦衣卫指挥使了!
  十里亭内,以户部尚书郁新,兵部尚书茹瑺为首的朝中十数名大小官员纷纷前来相送。
  而清流大臣的首要人物黄子澄却没来送朱棣,在他心里,大明王朝如今是内忧外患,内忧者,天子宠信奸臣,致使奸臣权柄日大,不用怀疑,这个奸臣当然便是萧凡。
  而外患者,则以兵多将广,野心勃勃的燕王为首,黄子澄对天子纵虎归山之举深为不满,然而却又不敢多说什么,于是燕王北行,黄子澄连官场上人来人往迎驾送别的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干脆来都不来。
  朱棣意气风发,一副从容豪迈的样子,与前来相送的大臣们一一拱手而别。
  道衍和尚站在朱棣不远处的车驾旁,含笑不语的望着朱棣豪迈的模样,心中泛起激动之情。
  跟朱棣此刻的心情一样,终于离开了京师,从今日起,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回到北平暗中招兵买马,蓄力待发,只待天子驾崩,从此燕王便可驰骋天下,纵横睥睨,而他道衍一生的理想抱负也将见到曙光……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入京至今,久积心头的阴霾渐渐风吹云散,遥望北路,一条宽阔平坦的金光大道仿佛在向他和朱棣招手,只要踏上这条路,九五至尊的皇位不再遥远……
  与众臣一一道别,人人皆是一副虚伪客套的模样,朱棣周旋于众大臣中间,做足了贤王贤臣的表象,最后终于与众臣“依依不舍”的辞别。
  刚举步走向车驾,忽听一阵杂乱的马蹄声远远而来,朱棣惊然举目,却见城北太平门外风尘滚滚,百十骑快马围护着一辆双马拉辕的马车疾驰而至,身后卷起漫天黄尘,这群骑士一直策马到十里亭外才猛然勒马,黄尘铺头盖脸落了朱棣和众大臣一身。
  一阵剧烈的呛咳和愤怒的指责声中,骑士们纷纷下马,他们穿着一身鲜亮的飞鱼服,腰系金丝鸾带,胯旁斜悬绣春刀,正是锦衣校尉服色,众臣一见骑士们所着服色,便立马跟被人掐住了脖子似的,一个个缩起脑袋不敢出声了。
  锦衣校尉们也没跟大伙儿客气,下马之后便蛮横无理的将围侍在十里亭周围的燕王侍卫们挤到一边,然后毫不客气的取代了他们的位置,手按腰间绣春刀,一言不发的将亭子围了起来。
  燕王侍卫们早已对三番两次痛揍他们的锦衣卫产生了心理障碍,平日一点就着的火爆脾气,在这些锦衣卫面前却敢怒不敢言,见燕王没发话,众侍卫悻悻哼了几声,退到了一旁。
  朱棣见此情景,眼角一阵跳动,却仍不动声色的站立在亭中,眼睛望向被锦衣校尉们簇拥而来的那辆马车。
  马车停下,在锦衣校尉们的围侍下,珠玉车帘缓缓掀开,露出一张英气俊朗的年轻面孔,正是新晋锦衣卫指挥使,诚毅伯萧凡。
  萧凡慢慢下了马车,视众大臣或怒或畏的目光如无物,面色坦然的转身掀开车帘,又将一名年纪幼小的女子搀下车来。
  女子穿着湖绿色的宫裙,头上盘着两个小小的抓髻,荷叶边的裙摆缀着几片玲珑碎玉,走起路来发出清脆的叮当相碰声,华贵端庄却不失少女的活泼俏皮,与身着一袭白色儒衫的萧凡站在一起,却是好一对唇红齿白,相得益彰的天作佳偶,赏心悦目之极。
  女子正是萧画眉,她的另一个身份是钦封常宁郡主,朱棣最小的女儿。
  朱棣一见这二人,他的面孔便忍不住抽搐起来。
  萧凡越来越像一根深深刺入他心里的毒刺,怎么也拔不掉,还有那个原本应该膝下承欢尽孝的幼女,如今却与他形同陌路,结怨极深。
  今日离京,他们来干什么?送行吗?
  萧凡下了马车,目光极为随意的一瞟,见前方不远处静静停着的燕王车驾,车驾极为豪奢,白玉馏金,间以珍珠镶缀,两匹神骏非凡的白马不时喷着响鼻,蹄儿不耐的刨地。
  萧凡前世是个普通人,普通人最见不得有钱人。
  一见这马车如此豪华奢侈,萧凡的仇富心理立马抬头。
  他撇了撇嘴,咕哝道:“好丑的马车……”
  画眉以萧凡的喜恶为她个人的喜恶标准,见萧凡撇嘴,便也跟着很不屑的将小嘴一撇,无声的赞同。
  跟在萧凡身后的曹毅本就与他同穿一条裤子,见萧凡酸溜溜的模样,曹毅顿时大表赞同:“不错,最见不得显摆的人了,官道这么窄,赶着这么宽的马车,不怕翻沟里去呀……”
  萧凡立马搭腔道:“就是!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都扔到哪里去了?遥想陛下开我大明王朝,多么辛酸不易,多少大明的将士浴血厮杀,才有了如今这朗朗盛世,现在太平日子过久了,有的人就开始铺张奢华起来了,干什么事情也肆无忌惮了,开始学会摆谱儿了……”
  重重的一拍大腿,萧凡痛心疾首道:“……忘本啊!”
  曹毅跟着一拍大腿:“太他娘的然也了!”
  二人一搭一唱,把亭内的朱棣气得脸色发黑,眼睛快似喷出火来,咬着牙怒声道:“你们两人闹够了没?本王的车驾合理合制,未有丝毫逾越之处,关你们何事?”
  萧凡损了几句,心里舒服多了,于是急忙堆起笑脸,拉着画眉的小手,微笑长揖道:“岳父大人,小婿失礼了,几句玩笑话,岳父大人莫放在心上……”
  朱棣倒抽一口凉气,猛地往后一退,然后惶恐的四处张望了一下,厉声道:“谁……谁是你岳父大人?”
  萧凡眨着眼,无辜的道:“你啊,画眉是你女儿,你当然是我的岳父大人了……”
  朱棣狠狠一甩袖子,冷声道:“免了!你这样的女婿,本王可高攀不起,还是别叫得这么亲热吧!”
  萧凡大大松了一口气,一脸庆幸之色:“太好了,我还生怕你应了呢,老实说,我也不大乐意这么叫,既然你也反对,咱们还是按以前的称呼吧……”
  朱棣深呼吸,死死忍住朝萧凡那张刺眼的脸上挥一拳的冲动。
  站在马车旁的道衍和尚一见萧凡脸上便闪过几分惧色,他实在是怕极了萧凡,几番较量下来,弄得他人不人,鬼不鬼,差点丧命不说,还得东躲西藏,若非萧凡蒙难,曹毅与朱棣达成了一场政治交易,恐怕此时此刻他早已被锦衣卫害死了。
  见萧凡到来,他本打算往马车里钻,忽见几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校尉慢慢靠近马车,目光不太友善盯着他,道衍不由头皮发麻,立马打消了躲起来的主意,非常明智的急走几步,进了亭内,神情有些畏缩的站在朱棣身后。
  靠近马车的锦衣校尉见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亭内的朱棣和萧凡身上,于是互相暗使了个眼色,其中几名身材魁梧的校尉将身躯并排一拦,挡住了大伙儿的视线,剩下一名身材矮小灵巧的校尉则哧溜一下钻进了马车的车轮下面,不知在鼓捣些什么,几名校尉的脸上纷纷露出似笑非笑的坏坏表情……
  ……
  众臣见萧凡到来,不知是不屑还是害怕,于是纷纷向朱棣拱手告辞回城了。
  十里亭内,萧凡与朱棣相对而立,二人脸上皆带着高深莫测的笑容。
  时也命也,老天注定二人只能是敌人,而且将来必然是一对劲敌,此时此刻二人面对面相见,心中不由涌起许多感慨。
  萧凡感慨的是纵虎归山的遗憾,以及将来无法逃避的靖难之役,叔侄夺嫡,鹿死谁手,萧凡心中愈发迷茫,甚至对未来产生了一些惧怕。
  朱棣感慨的是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既不能为他所用,又无法将其除之,这样一个精明奸诈,手段诡异的对手留在朱允炆身边,而且深获朱允炆的信任,将来会给他的大业带来多少麻烦和祸患。
  二人相对,心中五味杂陈,这一刻彼此的敌意仿佛都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心中一片平和。——如同两兽相斗,不是你杀我,便是我杀你,这是一个铁一般的事实,敌意和杀机似乎已完全不必要显露,彼此都明白,二人之间只能有一个活下来。
  数度春秋之后,结局自然会揭晓。
  萧凡盯着朱棣看了一会儿,眼神一瞟,看见了躲在朱棣身后,显得有些畏缩的道衍。
  萧凡心中顿时暗叹,若非当时自己关在牢里,曹毅不得已之下,拿道衍的性命换得朱棣入宫认女,这和尚早就该死在诏狱里了,相比朱棣的勃勃野心,萧凡深觉道衍的活着,或许才是他将来最大的麻烦,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道衍,朱棣将来未必有胆子敢谋反篡位。
  可惜了,如此绝佳的机会,却仍不得不与朱棣做了一笔政治交易,纵道衍而去。
  “王爷此去北平,路途遥远,下官今日特来相送,祝王爷一路顺风……”萧凡表情一变,换上一脸虚伪的笑,朝朱棣拱手道。
  朱棣冷冷一哼:“多谢萧大人前来相送,本王心领了!”
  萧凡看了看紧挨着朱棣背后的道衍和尚,他眨了眨眼,忽然感慨道:“……失而复得,人生之大喜也,下官还要恭喜王爷重得道衍大师,二位历经磨难,终于守得云开见天日,有情人终成眷属,从此双宿双飞,双栖双眠,只羡鸳鸯不羡仙,实在是羡煞旁人呐……”
  朱棣和道衍二人脸色顿时由黑慢慢变绿,像触了电似的,二人同时颤抖了一下,以闪电般的速度离得远远的。
  萧凡目露羡慕之色:“抖都抖得这么有默契,你们果然是情比金坚……”
  “……”
  朱棣语气阴森道:“你玩够了吗?”
  萧凡笑脸一收,正经的道:“玩够了。”
  朱棣:“……”
  直视朱棣的虬髯大脸,萧凡不觉感慨道:“当初王爷入京之时,对下官礼敬有加,今日下官前来相送,正是为了报还王爷当初的礼遇,一啄一饮,两不相欠,王爷,无论将来你我是否敌对,今日便暂时抛开,他日异地重遇,你我再论手段吧。”
  朱棣定定的看着萧凡,忽然大笑道:“哈哈,你有如此胸襟,纵是做本王的敌人,亦是生平快事!好!他日我们再论手段便是!”
  二人目光相对,同时仰天长笑,豪迈的笑声,惊起亭外树林里一群鸟雀。
  世上惺惺相惜者,不仅仅是朋友,有时候敌人往往比朋友更加肝胆相照。
  “来人,拿酒来!”朱棣放声大喝道。
  侍卫飞快端过两碗倒满了酒的酒碗,递到二人面前。
  朱棣取过其中一碗,端起来对萧凡正色道:“虽然你我京师相争,互有输赢,但本王不得不说一句,萧凡,你是条汉子!朝中政见暂且不提,就凭你能为了本王的女儿甘愿以死相抗,本王便应该敬你一碗!来,干了!”
  萧凡也取过酒碗,仰天豪迈一笑,接着忽然神色一收,道:“慢着!”
  朱棣一楞:“怎么了?”
  萧凡伸手将朱棣手中的酒碗取过来,然后再将自己的酒碗递给他。
  换过酒碗之后,萧凡这才大笑几声,豪气干云道:“来,干了!”
  仰头一饮而尽,然后非常磊落的朝朱棣一亮酒碗的底儿。
  朱棣默然无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4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