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侯(校对)第1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422

  这个混帐王八蛋,如此豪迈激荡的时刻,他居然还提防我在酒里下毒……
  朱棣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儿来形容萧凡了。
  虚伪的告别话不必再说,朱棣和萧凡心里都明白,大家都恨不得对方早日死于非命,说什么升官晋爵,一路顺风之类的祝福话实在太假太恶心人了。
  登上车驾的一刹,朱棣忽然回过头,深深的看了画眉一眼,见画眉俏脸冷峻,紧紧倚在萧凡身边一言不发,朱棣嘴唇嗫嚅了一下,终于叹了口气。
  转头看着萧凡,朱棣颇富深意的问道:“如果当初本王不派人刺杀你,你会为本王所用吗?”
  萧凡微笑着摇头,脸上虽带着笑容,但神情很坚定。
  “为什么?”朱棣非常不解这个年轻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因为我不喜欢别人在我面前一口一声‘本王’‘本王’的,幸好皇太孙没你这毛病。”萧凡笑着叹了口气道。
  朱棣脸色黯淡了一下,终于释然笑道:“我明白了!”
  朱棣转身,登车,不再回头。
  萧凡眼中充满了羡慕,再次叹道:“好豪华的马车啊……”
  朱棣登上了车驾,在数百侍卫的围侍下,慢慢向北而去。
  萧凡看着车驾渐渐行远,眼中浮现谁也无法看懂的深思之色。
  良久,他忽然喟叹道:“为何我总是跟自己的岳父处不好关系呢?”
  陈四六是这样,朱棣也是这样,江都郡主的父亲死得早,可萧凡跟她的爷爷朱元璋的关系貌似也不怎么样……
  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大问题……
  曹毅倒是比萧凡明白多了,闻言翻了翻白眼,道:“因为你岳父的人品都不好,容不下你这正人君子。”
  萧凡很认真的想了想,终于点头叹道:“曹大哥的话果真有道理……”
  燕王车驾缓缓行驶在京师往北的官道上。
  朱棣掀开马车后的珠帘,望着渐行渐远的京师,想到马上就要回到属于他的领地北平,朱棣的虬髯大脸不由露出快意的笑容,他忽然在宽敞的马车上站起身,哈哈笑道:“本王终于离京了!龙腾九宵,鱼入大海,从此再也不必受人掣肘!不亦快哉!”
  坐在马车里闭目不语的道衍睁开眼,笑道:“恭喜王爷,从今日起,王爷可一展雄才,率麾下十万精兵悍将纵横天下,所向无敌!”
  朱棣不由愈发喜笑颜开,只觉得胸中一股豪迈之气冲顶而出,气贯长虹。
  他哈哈一笑,大声道:“京师,本王会再回来的!本王回来之日,亦是我称霸之时……”
  马车行走官道,车轮忽然发出吱吱呀呀奇怪的声音。
  道衍听了一下,不由神色一变,焦急道:“王爷……”
  朱棣没理他,仍旧陶醉在自己的称霸畅想中不能自拔:“……天下共主,岂能由一黄口小儿独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本王兵精将广,若论逐鹿,天下谁比本王更有资格……”
  “王爷……”道衍擦汗。
  “……待本王下次进京之日,定当杀他个片甲不留,那些迂腐酸臣,还有曹毅,还有那个该死的萧凡!本王定要将他碎尸万……”
  话未说完,朱棣只觉马车猛震了一下,接着听到一声巨大的轰响,马车走着走着忽然支离破碎,从车厢中间开始断裂,断成了四五截。
  朱棣和道衍坐在马车里来不及反应,便被狠狠的抛了出去,二人重重摔落在官道的黄尘中,灰头土脸好不狼狈。
  燕王侍卫见状大惊,纷纷抽刀将朱棣和道衍围在中间,眼神警惕四顾,大喝道:“保护王爷!”
  朱棣气得使劲推开身前侍卫,大怒道:“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一名侍卫赶紧跑到支离破碎的马车前观察了一番,接着又跑到朱棣面前,语带悲愤道:“王爷,不知是什么人如此歹毒,竟将马车的车轴偷偷弄断,马车行走一段路以后,不堪其负,终于断裂……”
  朱棣一脸灰尘,牙齿咬得格格作响,心头瞬间明白了究竟。
  “萧凡!萧凡!本王离了京,你还要摆我一道,来日本王绝不放过你!”
  “王爷,道衍大师摔落马车,……昏过去了。”
  朱棣几步奔到道衍面前,像一对苦命鸳鸯似的,搂着道衍的大光头悲怆大呼道:“先生!先生你醒醒!你不会有事的……”
  摇晃了许久,道衍幽幽醒转,仰头见朱棣焦急的神情,道衍虎目含着委屈的泪花儿,一把抓住朱棣的胳膊,抓得很用力。
  “王爷……王爷!咱们,咱们快快离开!京师的水……很深啊!”
第三卷
水深波浪阔
第一百五十七章
再见莺儿
  燕王离京,令萧凡心中的危机感越来越沉重。
  别人或许没把燕王的离去当回事,从表面上看,燕王身为皇子,北平又是他的封地,封地被鞑子围困,燕王领兵北上抗击鞑子实在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
  可萧凡是明白其中内幕的。
  朱棣一走,从此再没了约束,朱元璋老迈多病,一年之内就会驾崩,纵虎归山的后果,只能是两年后朱棣起兵,打着“靖难”的旗号公然谋反篡逆。
  随着萧凡这个穿越者的到来,历史或许有了小小的改变,然而在大的趋势和走向上,却又仿佛根本没改变什么。
  该要死的还是会死,该造反的还是会造反,——那么该丢了皇位和江山不知所终的皇帝,还是会丢了皇位吗?
  萧凡不由为朱允炆担起了心事。
  他不愿见到这种结局,或许朱棣确实比朱允炆更适合当一个好皇帝,历史上的明成祖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在明朝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比那个下落不明躲藏了一辈子的建文皇帝要好上许多。
  可萧凡就是不愿见到朱棣夺了朱允炆的江山,因为朱允炆是他的朋友,他不愿这个朋友最终落得那样凄惨,生不如死的结局。让朱棣的胸才伟略去死吧!让所谓的永乐盛世去死吧!有他萧凡在,出现在明朝史书上的辉煌年代,将被称为“建文盛世”!
  所谓的理智,所谓的历史责任……抱歉,萧凡只是个普通人,普通人没那么英明睿智,也没有那么冷静超凡的大局观,他的逻辑很简单,叔叔抢侄儿的东西,是一种很不要脸的行为,别人已经干出不要脸的事了,萧凡会用更不要脸的方式帮朱允炆维护正义。
  正人君子干坏事,那都是被逼的!
  东宫偏殿。
  下午的阳光暖洋洋的斜照在偏殿汉白玉石地砖上,殿内的朱漆梨木椅映上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辉,一颗颗极其微小的粉尘在微黄的光线下肆无忌惮的飞舞,殿侧的山水屏风上绣着的写意山水仿佛也随着光线的照射而变得生动活跃起来。
  一切显得那么的古朴,惬意,有种老年时躺在椅子上晒着太阳回味往事的舒适感,慵懒且享受,阳光忍不住让人舒服得昏昏欲睡,嗯,太舒服了……
  “砰!”
  一声巨响,惊醒了萧凡的美梦,萧凡吓得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还没搞清楚状况便脱口大喊道:“护驾!”
  “……”
  “……”
  殿内又陷入一片沉默。
  黄子澄铁青着脸,身躯气得瑟瑟直抖,不共戴天似的死死瞪着萧凡。
  朱允炆满脸尴尬的瞧着他,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模样,忍得很辛苦。
  萧凡楞了一下,接着面色一整,对朱允炆肃然道:“太孙殿下,你又惹黄先生生气了,实在太不应该!臣尝闻圣明天子以孝治天下,无道昏君整天惹老师生气……”
  朱允炆一脸错愕的张大了嘴。
  黄子澄却又拍了一记桌子,指着萧凡大怒道:“竖子闭嘴!惹老夫生气的人是你!是你!”
  萧凡无辜的瞧着黄子澄:“关我什么事……”
  “太孙殿下召你我进东宫商议国事,老夫正说到将来如何削藩,此事关系我大明江山社稷之根本,你这竖子却打起了瞌睡,你……你这是什么态度?什么意思?啊?”黄子澄气得浑身发颤。
  “我……这是闭目沉思黄先生的削藩之法,闻之如聆仙乐,学生不胜陶醉……”萧凡神情尴尬的睁眼说瞎话。
  “你放屁!你陶醉得都打呼噜了!”
  朱允炆急忙打圆场:“好了,何必为这点小事起争执,我今日请你们来,是想与你们商议一下藩王之事,燕王离京,以后如何应对,还望二位教我……”
  黄子澄狠狠瞪了萧凡一眼,气哼哼的道:“燕王势大,且暗怀祸心,如今陛下念父子之情,放燕王回北平,无异纵虎归山,将来必成大患!陛下年迈,恐时日不多,殿下乃大明正统,当未雨绸缪,早做安排才是。”
  朱允炆面现忧虑之色,道:“燕王已走,接下来咱们该如何安排?”
  黄子澄道:“老臣还是以前的主张,将来殿下登基,可马上着手进行削藩,为免打草惊蛇,可先削实力弱小的藩王,再慢慢削大藩,如今我们朝廷可直接调动的兵马有七十余万,如此强大的实力,足够我们不急不缓的削掉各地藩王,谅那些藩王们也不敢有反抗之心,削到最后,我们再以举国之兵力压境北平,大宁府外,以兵威迫使燕王,宁王不得不弃藩……”
  萧凡睁大了眼,吃惊道:“黄先生,你这削藩之策是谁告诉你的?太坏了!简直该杀头!这分明是让你背上一个千古的骂名和千古白痴的恶名,黄先生,这法子是你仇家告诉你的吧?杀人诛心,你可小心提防呐……”
  黄子澄楞了半天神,这才反应过来萧凡在损他,顿时勃然大怒,挽起袖子就待跟萧凡拼命,朱允炆眼疾手快,急忙一把抱住黄子澄的腰,黄子澄大声怒骂挣扎,又蹦又跳,把他身后的朱允炆颠得俊脸通红,东宫偏殿内吵嚷不休,围侍在殿外的宦官们见里面乱成一团,有心想进来劝架却又怕惹太孙恼怒,场面混乱极了。
  朱允炆劝了很久,黄子澄才勉强压下心头万丈怒火,杀人似的目光狠狠瞪了萧凡一眼,坐在椅子上扭过头,呼呼直喘粗气。
  萧凡无辜的瞧了瞧朱允炆,耸肩道:“我又不知道这主意居然是他自己出的……”
  朱允炆大惊,趁黄子澄还没跳起来以前,赶紧一把按住黄子澄的肩……
  殿内一波方平,一波又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4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