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10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0/1072

  而且江琥也着急,若是再不下手,未来西方局势越发难测。
  去年攻占大夏的大月氏如今崛起势头非常猛烈,年余时间已经攻占了附近大片区域,征服了大夏附近十数个大小部族和大夏残余,控制的人口达到百万,兵强马壮已经成长成为了一个十分强大的国度,相较于此前的月氏还要强大。
  江琥率领的只有五千数年没有打过仗的老兵,虽然都是英勇善战的精锐马卒,但装备老旧难以补充,在大宛的情况呈报咸阳之后一直到开春都没有消息传回,江琥因此不敢贸然出兵征讨大月氏,只能坚守大宛任其发展。
  而大月氏也已经知道大宛已经被大秦占领,面对大秦爸爸,昔日的月氏南图王,今天的大月氏国王毕昆感觉到菊花凉嗖嗖的,只能拼命积蓄实力扩大地盘抢夺奴隶武装军队,时刻防备大秦从北方前来攻击他。
  于是就在开春之后,憋了大半年的毕昆终于按捺不住出兵安息,月余时间便攻占了安息靠近大夏的两个行省大小好几座城市,并且还抢夺了大量的骆驼马匹等大型牲畜,粮食也得到极大的补充,由此一来大月氏实力更加强大。
  但显然正被西方米底总督叛乱弄得焦头烂额的安条克三世此时根本无暇东顾来处理大月氏这个小疥疮,亲自带领大军攻击叛军的同时,只是安排自己的弟弟托瓦雷斯组织军队抵抗大月氏,但无论是安条克还是托瓦雷斯都低估了月氏人的凶猛。
  一直被大秦追着屁股撵到中亚来的大月氏打不过大秦爸爸,但学习了先进战斗经验和装备了大量马镫马鞍的大月氏面对安息却犹如吃了大力神丸一般,如同狼群一般围着安息军队日夜不停的进攻。
  二月,匆忙组织起来的安息帝国三万大军被大月氏击溃,就在毕昆兴奋激动准备一鼓作气抢夺更多的胜利果实的时候,他的老巢爆发了一场内乱,负责镇守大月氏国南方的都密王冒顿反叛,率领大军攻占了王城蓝氏城。
  消息传到毕昆耳中,毕昆气的直接就从战马上摔下来差点脑溢血挂了。
  他如此厚待冒顿,没想到这个来自于匈奴部族的反骨仔竟然在如此关键时刻反叛。
  而冒顿的叛乱一下彻底打乱了毕昆的部署,只能放弃好不容易攻占的大片安息国土回师去夺回王城。
  然而从投靠大月氏开始便心存反心的冒顿早已策划周密,而且近一年的休养生息和四周征战抢夺之后,手下也有了将近三万人的军队,此次趁着毕昆出兵攻击安息的时候,冒顿突然反叛,短短三天时间便攻下了防备空虚的蓝氏城。
  王城一破,刚刚安稳下来的大月氏瞬间大乱,趁着毕昆不在,冒顿向许多先前被大月氏征服的部族首领许下各种诺言,在冒顿的威逼利诱之下,很快就有大小十多个部族投靠冒顿,等毕昆知道消息的时候,已经有大半个大月氏国落入了冒顿手中。
第1521章
西方第一战
  二月底,也就在公子修到达大宛的时候,匆忙回师的毕昆与冒顿在距离蓝氏城百里开外大战一场,厮杀足足五日,双方死伤上万,仆从军更是死伤超过三万,久战不胜之下毕昆气急攻心再次坠马。
  大王吐血昏迷,打扮月氏军心瞬间崩溃,在一些忠心部族首领的保护下匆忙撤退,丢下满地的尸体之后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月氏国拱手让给了冒顿。
  毕昆败退,冒顿因为自身损失不小,因此也没有尾随追杀,而是开始收拢掌控大月氏国的残余部族和力量,以蓝氏城为都城,建匈奴国,自称单于,仿照以前的匈奴王庭设置官员分封诸王,彻底雀占鸠巢将整个大夏国攥在了手中。
  而逃离大夏的毕昆清醒过来之后,在安息境内收拾残兵败将,眼下已经失去了大量的人口、牲畜和粮食,如果得不到补充很快就会军心涣散。
  再加上如今四周的大宛、匈奴、安息、大夏四者都对其恨之入骨,若是不能尽快摆脱这种局面,差不多大月氏也很快就要彻底完蛋了。
  虽然境况危急,但毕昆毕竟是在大秦的不断追杀之下从河西走廊一路辗转万里才逃脱升天的,眼下的情况可比当初面对大秦军队的时候好的多。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毕昆也没有坐以待毙,更没有打算回去再和冒顿死磕,而是直接在占领的安息边境进行修整之后,分别安排人镇守几座抢夺过来的城池,派兵四处抢夺粮食和奴隶尽快补充自己的损失和壮大自己的实力,很快便将安息大半个马尔吉亚那行省全部占据,甚至准备攻打行省首府木鹿城。
  毕昆的做法自然冒顿也没有贸然干涉。
  一是他要尽快将大夏攥在自己手中,将国内的情形稳定下来,同样要尽快扩充兵马增强自己的实力,这样才会有机会杀回大秦报仇雪恨,把自己最心爱的女人阏氏还有儿子从大秦手中抢回来。
  二就是大月氏夹在安息和大夏之间,还能起到缓冲和屏障作用,安息与大月氏如今势成水火,双方已经爆发了数次战争,而大月氏要想活下去,就不得不拼命抵抗安息人的积压,如此也能让冒顿停下来喘口气积累更强大的力量。
  终归来说,由于冒顿的反叛导致中亚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今的中亚简直就像一锅粥一般混乱。
  而江琥虽然一直呆在大宛冷眼旁观,但也感觉有些按捺不住,毕竟大秦是文明之师,攻城略地的目的是将这些地方纳入大秦的版图进行治理,若是放任由匈奴和大月氏这些游牧民族不断的来回祸祸,等大秦征服下来,这些地方也可能都变成一片残垣瓦砾,治理起来困难不说,而且几乎一点儿好处都没有,金银珠宝粮食牲畜都已经被抢光了。
  眼下万事俱备,只等大秦王师到达。
  在江琥和英布等一群期待立功授爵的将士望眼欲穿的期盼下。
  五月初,李左車率领的六千劲卒和两万匹战马终于翻越葱岭抵达大宛。
  面对着这支风尘仆仆的大秦王师,江琥等人除开激动之外,更多的是惊讶和唏嘘。
  两个月时间奔袭一万余里,所有兵卒看起来都黑瘦不堪,两万匹军马更是大部分身体消瘦皮毛枯涩,整支大军皆都神形疲惫几乎到了无法支撑的地步。
  不过还好的是因为沿途一路安全通行顺利,六千大军几乎没有损失一兵一卒。
  而这次万里投送兵力,也是大秦有史以来最为快速的一次,创造了平均每日行军两百里的最长行军记录。
  李左車江琥不熟,而且还是年纪轻轻尚未冠礼的毛头将军,但祖上却是赫赫有名之辈的前赵军神李牧,而且还是亲自得到清河侯推荐和始皇帝拍板的大军统帅,江琥不得不另眼相看。
  至于两位副将,李雄和李戴在大秦早已是赫赫有名之辈,不是说他们功勋卓著,而是因为雁门关事件,让二人一举成为了六国百姓敬仰的英雄人物。
  夺雁门关,战王离,由此一举成名。
  但让两个反贼充当秦军的将军,这是让江琥和英布等人万分不解的问题。
  不解归不解,但这是始皇帝的安排,也有随行的兵部官员的兵函和谕令,江琥等人也只能按下满心的疑惑好生接待安置这支前来征讨安息的大秦军队。
  休整半个月。
  时间已经到了五月下旬。
  盛夏时节,中亚已经炎热透顶。
  而经过半个月修整之后的六千大军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每日吃饱喝足休精养锐,所有将卒都恢复的生龙活虎。
  而六千大军的人吃马嚼也让大宛这个仅仅不到大秦一郡之地,人口不过三十万的小国有些承受不起了。
  于是江琥召集李左車和李雄李戴,以及英布等自己帐下的主要将领进行了几次军事讨论和部署之后正式出兵。
  夏至节过后,五月二十八,按照清河侯逢八必发的说法,这是一个黄道吉日。
  一顿饱食之后,李左車带领六千大军作为主力,英布率领两千镇守大宛的西军作为辅助,八千大军祭旗出发,兵分三路征讨康居。
  康居是一个半耕半牧的民族,一直生活在锡尔河流域到咸海东南一带。这里水草丰美土地肥沃,而且沿河还有大片的森林,是一个天然而优良的耕种畜牧场地。
  康居人生活习惯与月氏、大宛以及西域许多部族相似,这些种族要比匈奴这种野蛮的纯游牧民族文明的多,加之锡尔河流域气候温和物产富足,他们并非逐水而居,而是同样修筑城池和房屋居住,而且与中亚诸国来往密切,因此商业和手工业也还算发达,于周边国家之间相处还算比较友好。
  而康居同样是一个多民族的杂合体,一部分与大宛等同,属于东方塞族血统,还有一部分斯基泰人血统。
  而说到斯基泰人,就不得不说到一次著名的战争。
  那便是一百年前亚历山大东征时候的锡尔河战役。
  亚历山大一路横扫波斯帝国之后继续东征,越过阿姆河之后想继续往东北发展,征服更多的种族和更多的区域,于是在继续向北到达锡尔河流域的时候,遭遇到早已在这生活了数百年的斯基泰人的顽强抵抗。
  斯泰基人是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不仅骑术精良,而且还拥有强大的复合弓,这场战役虽然最后以马其顿帝国的胜利结束,斯基泰人受到重创不得不后撤到咸海区域,但亚历山大大帝也终于意识到这种孤军远征已经难以为继,不得不暂时停下继续扩张疆域的做法转而经营中亚,占领大宛指挥修建极东城等措施稳定帝国政权,可惜亚历山大很快便一病不起,强大的马其顿帝国不得不撤退。
  而斯基泰人其实也是一个悲催的民族。
  大约千年前,这些人生活在阿尔泰山以东,不过东方的大周逐渐强大崛起,周宣王征伐猃狁、西戎等族,在大周强大的压迫下,这些被中原称为胡蛮和犬戎的种族只能不断往西北迁徙,于是这种涟漪般的压迫下,斯基泰人也不得不向西域和更远的黑海、高加索等地区迁徙,其中一部分越过高加索山脉进入欧洲和西亚,然后欧洲和中亚便越发的混乱起来。
  (一不小心又扯远了,实际上喜欢人类迁徙史的朋友可以去看看这方面的资料,非常有意思。)
  如今的康居,算是一个比较爱好和平的国家,控制着咸海到大宛附近的大片疆域,在锡尔河畔开垦粮田种植粟麦和青稞瓜果等作物,而且康居人还比较喜欢做生意,与大宛大夏的关系都还不错,因此在这个地方一直生活的非常幸福美满。
  但这种美满和幸福随着去年大月氏西迁就被打破了。
  与大月氏一战之后,康居损失惨重,而且此前还有大秦使臣来访,东方有强大秦国的消息也让康居王坐卧不安,而如今大秦使团拐走安息国王未婚妻的消息已经在西方流传的沸沸扬扬,安条克因为此事还怒气冲冲率领大军攻打秦人驻守的大宛和攻占大夏的大月氏。
  虽然安条克铩羽而归,但东西方两大帝国之间的战争几乎已经不可避免。
  驻守大宛的秦军一直不断在收集四周的情况,同时安排使臣拜访附近的大小部落首领,希望这些部落和势力能够臣服大秦。
  康居作为区域大国,自然优先得到了秦军的照顾,先后从大宛派出过数次使者拜访康居王,但康居王都用各种借口推脱了。
  为了不让康居搅入东西方战争的旋涡之中,康居王一直不断收缩自己的势力范围,约束部众不要靠近大宛和安息。
  但任凭他如何小心,该来的终究会来。
  人类历史上首次东西方文明的交融之中,任何夹杂在其中的种族都无法逃脱。
  更何况东方大秦帝国的始皇帝的目标并不仅仅是征服安息,他还想征服整个世界。
  大秦为了征服西方,首先就是要将自己的根据地稳定下来,无论康居是否热爱和平,都必须臣服下来,免得面对安息的时候出篓子。
  卧榻之侧启容他人酣睡。
  作为一个在无数次大战中成长起来的军事统帅,江琥不会犯下这种错误,而作为熟读兵书精通兵法的李左車李雄李戴三位军神家族的后裔,自然也不会犯下这种错误。
  何况赶软柿子捏也是打架的传统方式。
  因此在休整期间,在弄清楚大宛附近的局势之后,所有人的统一观念就是先把康居干了,然后再去图谋安息。
  于是这个以胡旋舞曾经在中华历史上留下不少记录的康居便悲剧了。
第1522章
大点儿的曲园
  新军制改革之后,大秦军队从军制到装备到旗帜到上下级之间的同属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八千精锐大军几乎都是年轻力壮精选出来的新兵,而且在军营进行过新的操列训练,辽代凉三国的三千辅兵还显得有些懒散,但剩下无论是李左車带来的三千从北部战区军营遴选的将士还是江琥手下两千西军将士,都是百里挑一的大秦精锐,虽然还未参加过一场正规战斗,但严格的新军操列训练加上更严格的军队律令,三路大军无论是精气神还是行军纪律,相对于以前大秦的军队来说更加严整威武,兵出如虎,气势逼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0/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