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10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4/1072

  而眼下正是盛夏时节,也正是湖蚌最好捕捉的季节,由此在这个阳光浓烈的时候,整个湖面上来来往往到处都是渔船,除开捕鱼捞虾采挖莲藕之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湖水中捞蚌,只要是超过一尺的,弄上岸就能买三钱五钱,超过两尺的甚至能够买二三十钱。
  而捞蚌赌珠活动,也逐渐成为了五湖的一道热闹盛景。
第1527章
赌蚌
  始皇帝带着一票手下戴着墨镜大摇大摆从水神庙出来。
  刚刚去看了那个嗜酒如命的祥瑞大湖蚌,君臣一大群人往水池子里面到了几十瓶红酒,直到方圆不过十丈的水池颜色泛红,浓烈的酒香之中大湖蚌两片贝壳软踏踏的张开,大舌头也吐在外面没有了动静之后,始皇帝不得不遗憾的离开。
  始皇帝巡视吴中的消息早已家喻户晓,没有机会和足够的身份去城内迎接拜见的普通百姓都只能守在城外,此时水神庙外到通往五湖的路途上,沿途已经被密密麻麻的吴中百姓围满,看见始皇帝和陈旭等人出来,顿时爆发出一股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喝彩。
  人群中拜见始皇帝和拜见清河侯的声音此起彼伏。
  数千禁军手持长戈沿途警戒,将欢呼的人群两边推开二十余丈,五百玄武卫将始皇帝和所有随行的公子和卿侯重臣全都护在当中,一群人浩浩荡荡去五湖边玩耍。
  此次出门巡游,始皇帝的心情特别兴奋,而一群随行的公子和卿侯重臣也全都非常放松。
  如今的大秦和六年前那次巡游时候的情形完全不同,经历一次严打和持续不断的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之后,整个大秦的民间风气已经好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而特别是项氏造反被平定之后,整个南方尤其会稽郡更是和平安宁的典范,大街上平日连一个地痞都看不到,数年前那种满大街痞子混混成群结队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的场景已经成为了吴中百姓久远的记忆。
  国家安宁,经济繁荣,百姓归服,道路通畅,一路经过全都是新居林立的乡村城镇,山川隽秀农田整齐,沿途提壶担浆跪拜迎接的平民也都脸色红润衣衫整洁,前来拜见的名士豪绅商贾乡老全都是溢于言表的赞颂和褒扬,百姓送给皇帝的礼物堆满每一处行辕,虽然不一定是什么华贵值钱的东西,但从各阶层这种踊跃情绪看得出来,如今民间对于始皇帝、对于大秦朝廷的敬重和归属感非常强烈。
  而在见识了民间的繁华和惹情之后,始皇帝的心情也越来越好,虽然天气炎热难耐,但一天到晚都乐呵呵的合不拢嘴。
  再加上还有陈旭这个美食大匠整天琢磨各种美味食物和小吃,这一路吃喝玩乐的巡视过程,完全就是在孤独的皇宫完全体味不到的快活。
  快活的始皇帝甚至都不太想回咸阳了。
  每到一处风景名胜之地,吃着美味喝着小酒,必然会感慨一番,有留下来住上一辈子的冲动。
  而每次始皇帝一说这种话,上到公子下到卿侯,全都苦苦哀求始皇帝要以大秦江山社稷为重,大秦必然要在陛下的领导下才能繁荣富强,于是始皇帝也只能惋惜作罢,恋恋不舍的答应群臣自己还是回去做大秦皇帝。
  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始皇帝这次巡游的气氛非常融洽,一群从未出过远门的公子除开跟着游览这大好山河之外,始皇帝还时常指点一些治国策略,出一些题目考试,让陈旭等群臣进行点评,而获得好评的自然在将来封王的时候会加分,于是一群公子也时常向陈旭等人虚心求教,整个巡游队伍其乐融融充满了欢声笑语。
  而吴中赌蚌,早已在路上便被所有人列为了此次巡游的重要娱乐项目。
  始皇帝赌蚌,场面定然是最大的。
  听闻始皇帝到来,整个五湖轰动,周边数县的民众早在数日前便开始骑马走路划船前来吴中附近的湖畔等待,因此当始皇帝和陈旭等一大群锦袍华服的墨镜党到达平日捞贝赌蚌最热闹的湖岸边的时候,整个湖滩数十万人欢声雷动,湖滩上等待的民众密密麻麻伏地迎接,数里长的湖滩几乎看不到地面,而湖面之上,同样数千艘渔船横舟相迎,拜见皇帝的声音此起彼伏。
  “陛下,会稽郡的百姓果然都很热情啊!”站在始皇帝身边,陈旭取下墨镜感慨不已。
  “若是没有太师,怕是朕也看不到这番热闹盛况!”始皇帝也摘下墨镜感慨点头,然后转头对蒙毅等一群卿侯笑着说,“如何,诸位爱卿一路惦记,如今既来,还不邀渔民捕捞湖蚌一赌为快!”
  “陛下不急,这赌蚌我等只是听闻,然始作俑者却是太师,如今太师即在眼前,当然由太师安排,诸位以为如何?”蒙毅左顾右盼一番之后有点儿无从下手,只好把陈旭扯出来。
  “自然自然,我等就是来看热闹碰运气的,还请清河侯安排,让我等开开眼界该如何赌蚌!”一群公子和卿侯全都拱手附和。
  “那就全凭太师安排,报纸上都说了,这赌蚌全看运气,有也罢无也罢,诸位爱卿都只当一场娱乐罢了!”始皇帝笑着点头。
  陈旭只好苦笑着找来随行的五湖园四个熟悉的商贾,又把会稽郡的郡尉郡守等唤过来仔细叮嘱一番,得到指示的一群人四散而去,很快湖滩上看热闹的老百姓开始在尉卒的呵斥下后退,半刻之后,湖滩上空出来一个巨大的空地,一些皮肤黝黑精通水性的青壮渔民被召集起来下湖去捞贝,而湖面上云集的渔船也开始慢慢往碧波万顷的湖面上散开去五湖深处捕捞。
  而在这一切安排好之后,很快便有早已捕捞到了大蚌的渔民在禁军的带领下前来献贝。
  如今的赌蚌和当初陈旭第一次的赌蚌活动已经有了一些变化,主要是看起来更加专业一些了。
  自从去年陈旭离开之后,吴中一些常年在五湖四周做珠宝生意的珠宝商在当地珠宝商会的组织下,就在沿五湖四周的一些人口密集的地方设置了几个专业的赌蚌市场,修建了一些木棚,打造了一些木台,以此吸引更多的有钱人来参加。
  眼下始皇帝和陈旭等人已经在新任会稽郡守的安排下在木棚之中就座,前面一个木台摆放在露天,渔民献上来的湖蚌就按照尺寸大小摆放在地上,参与赌蚌的人可以自己选择购买,也可以由主持赌蚌的人一个一个挨着摆上木台竞价打开。
  不过今天陪着皇帝和一群无聊的公子卿侯来娱乐玩耍,自然是以竞价为主要方式。
  陈旭脱掉锦袍,戴上一顶从渔民那儿借来的破旧草帽,挽着袖子亲自走到木台前面,眼睛一扫拿起一个一尺五寸左右的大蚌砰的一声放在台上,然后抬头看着始皇帝等人笑着说:“陛下,诸位,赌蚌很简单,这只蚌底价二十钱,每次加价不少于五钱,和京师拍卖行的规矩一样,价高者得,现场打开,有珠便发财,没珠便折财,无论开出珍珠价值多少,都归竞价获胜者所有……”
  “清河侯无需多言,这赌蚌规矩我等已经早已明了,还是快快开始吧!”有人忍不住大声说。
  “那好,赌蚌正式开始,陛下和诸位请竞价!”
  陈旭耸耸肩拿起一个木锤,于是包括始皇帝在内很多人都纷纷举手开始竞价,因为是第一次赌蚌,而且一个个都是不差钱的品种,很快这第一个蚌壳的竞价就达到一百多钱,只把站在附近看热闹的吴中官绅名流看得目瞪口呆。
  在激烈的竞价当中,很快这个蚌的价格快要突破两百钱了,于是陈旭不得不啪啪敲着木锤终止了拍卖,重新将赌蚌的成功几率解释了一遍之后,始皇帝和一群人才从激动之中稍微平息下来,最后这个蚌的最高竞价停留在二百三十钱这个史无前例的高价位上。
  一尺五寸的蚌在太湖中还算常见,特别是夏天,水性好点儿的孩童在离岸十丈的水域中运气好都能捞到,至于水性更好的成年渔民,在三五丈深的水下运气好一天可以捞十数个,而这种中等大蚌的收购价眼下在五钱左右一个。
  但即便是这种品质还算不错的湖蚌,出珠的几率也在百分之一以下。
  也就是说最少花五百钱可能才有一次开出珍珠的机会,而里面即便是有珍珠也要看品质和大小,有可能开出来的珍珠连本钱都收不回来。
  因此这也是赌蚌虽然比较热闹,但湖蚌的价格一直不算高的原因,每次赌蚌比较火热而且价格比较高的时候,往往是出水了一个大蚌,超过两尺甚至三尺往上的,参与的人才比较多。
  不过对于始皇帝和蒙毅等一群不懂行情的外行来说,就是钱多人傻的代表。
  “哈哈,快快打开,本侯要发财也!”一身锦袍的李顺兴奋的跳起来冲到木台边上。
  对于这个一点儿生意头脑都没有的家伙,陈旭只能翻白眼儿表示庆祝一下,吩咐旁边一个专门负责开蚌的渔民动手。
  李顺和蒙毅差不多,都是那种对升官发财很感兴趣,但却有些脑癌,赌蚌这种全靠运气的活动,根本就不是有钱就能更赚钱的,大部分发财的都不是有钱人,而是那些无意中碰上的人。
  赌石界有神仙难断寸玉的说法。
  这个规则同样可以用在赌蚌上。
  后世科技如此发达,都不能研究出一种仪器扫描到蚌壳里面有没有珍珠,可见自然界的神奇很多时候不是科技就能解决和掌控的。
第1528章
一段插曲
  “哗啦~”
  老渔民熟练的用竹刀撬开湖蚌,用手在柔软的蚌肉中仔细摸了一遍之后恭恭敬敬的说:“侯爷,里面没有珍珠!”
  “没珍珠……怎么会没珍珠……”李顺本来快笑烂的脸瞬间比吃屎还难看。
  “没有就是没有,你以为珍珠是沙子啊,一抓一大把,有钱了不起嗦……”
  陈旭撇撇嘴把哭丧着脸的李顺一把推开,然后眼神一扫再次拿起来一个更大一些的湖蚌放在木台上,举起木锤开始第二轮拍卖。
  “怎么会没有……不可能没有啊……”
  李顺如丧考妣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四周相邻的几个卿侯都拱手庆祝他拔得头筹,语调阴阳怪气的,甚至始皇帝还专门冲他微笑点了一下头,李顺差点儿就哭了。
  有了李顺做榜样,第二个蚌的拍卖就要理智多了,但因为都是一群不差钱的大秦顶级勋贵,自然竞争还是比较激烈,而没有李顺这个搅屎棍,最后秦大大如愿以偿以一百五十钱的最高价竞拍到了这个湖蚌,所有参与的君臣都皆大欢喜。
  面对自己的首个战利品,始皇帝也很感兴趣的起身走到木台旁边,心情还略微紧张的揪着胡须问:“太师以为朕能得珍珠否?”
  “陛下何须忧虑也,得之我幸,不得我命,这湖蚌紧闭严实,臣也不知其中有没有珍珠,不过陛下乃是天下帝王,当有福运罩体,臣猜测应该有……”陈旭赶紧安慰说。
  “哈哈,那便借太师吉言,开蚌吧!”始皇帝瞬间心情畅快的摆手。
  “开蚌~”陈旭吩咐一声,老渔民再次拿起竹刀,熟练的将大蚌很快撬开,然后身体微微一抖愣了片刻才激动的说,“侯爷,有珠,出珠啊!”
  “卧槽……”
  “真的?”
  凉棚下李顺蒙毅等一群卿侯和公子等也全都激动的站起来围拢到木台四周,而陈旭也惊喜不已,挽起袖子亲自动手,在数十双眼睛的围观之中,从蚌壳里面拿出来一粒金色的珍珠。
  而在珍珠露出来的瞬间,浓烈的阳光下瞬间便反射出来一股金色的珠光,瞬间让围观者惊呼赞叹。
  “哇,真的是珍珠……”
  “直径四分,色泽纯正,圆润光洁,虽不算大,但也是难得的上品……”
  “不错,的确是一枚上品珍珠,市价不会低于三千钱……”
  除开一群公子卿侯之外,获准旁观的一群吴中官绅和名士商贾惊叹之中很快便有了比较详实而中肯的评价。
  “恭喜陛下拔得头筹,这一粒珍珠价值不菲!”陈旭笑着将珍珠放在始皇帝手心当中。
  “哈哈,哈哈哈哈,看来朕今日的确运气不错,此蚌是何人所献,朕要当面感谢一番!”始皇帝高兴的合不拢嘴。
  “陛下,此蚌是那位渔民所献!”旁边一个吴中官员指着人群当中一个身穿粗布麻衣略有些瘦高的中年渔民。
  “好好,来人,赏钱一千,朕也不白得他的珍珠!”始皇帝吩咐身边的宫人。
  “陛下仁义!”围观者皆都拱手拍马屁。
  “陛下,赌蚌全靠气运,草民若是受赏,以后有人赌蚌得珠岂不都要这般花钱,我等靠五湖这些原本不值钱的湖蚌谋生,已得利多矣,岂敢要赏,还请陛下收回赏钱!”被叫过来的中年渔民虽然激动紧张,但却言辞清晰很有条理的推脱。
  “陛下,这位渔夫说的对,如若陛下得珠而赏,以后这赌蚌规矩便坏了,何况这湖蚌收购已经花了钱,行规如法,不可轻易破之!”陈旭也忍不住提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4/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