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10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5/1072

  “陛下,清河侯说的是,国有国法,行有行规,陛下竞拍已经花钱,湖蚌购买也已经花钱,无需再破例赏之,不然以后这五湖赌蚌的盛况将不复存在也!”旁边吴中的一群官绅和名流商贾皆都一起劝说。
  “朕真的不能赏?”始皇帝略有些郁闷的看着手心的珍珠很不服气。
  “陛下坚持要赏自然并无不可,但陛下这一赏便破了行规,虽是好心,但却办了坏事,还望陛下三思!”陈旭脸色认真的拱手行礼。
  “也罢,朕不赏便是!”始皇帝犹豫片刻还是放弃打赏的决定,不过话头一转看着渔民说,“观你衣衫破旧,家中定然不富裕,虽清贫但却有君子之风,实乃吴中百姓之榜样也,朕不赏你钱财,但许你一个愿望,任何事你都可以说出来,朕自会酌情应允!”
  一群围观者皆都动容,陈旭也哭笑不得的对中年男子说:“陛下一言九鼎,你有何要求或者困难就直说吧,这也算是你的运气,最好也莫要推辞,不然以后可别躲在家里哭鼻子!”
  “哈哈……”人群中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
  中年男子激动的脸皮涨红,憋了许久才抬起头说:“草民家中有一女,今年十三岁,尚未出嫁,想……想让清河侯带去咸阳……”
  “嘎!”陈旭一头差点儿杵在木台上。
  “哈哈,好,此事朕允了!”始皇帝短暂的惊愕之后大笑点头。
  陈旭脸皮抽抽着直勾勾的看着中年男子,“你听清楚了,本侯已经有三个正妻,还有几房侍妾,本侯也早已决定不再纳妾,你这个要求虽然陛下答应,但本侯也不会把你的女儿带回去!”
  “侯爷,草民岂敢高……高攀,只是想……想让侯爷带小女去咸阳上女子学院,学一些针织缝纫和器乐美术!”渔民结结巴巴的终于把话说完了。
  “就这?”陈旭差点儿把自己的舌头咬了下来,始皇帝也张大嘴巴脸色有些呆滞。
  “是是,草民就这个请求,小女识得一些字,从报纸上看到女子学院的信息,非常想去学一些裁剪缝纫之术,已经与我恳求多次,但草民无权无势也家无钱财,一直不敢答应她,今日得陛下许诺,草民恳请清河侯带小女去咸阳学习一年两年,到时候回来也能多一样谋生之术,侯爷放心,小女虽年幼,但乖巧懂事,绝对不会给侯爷惹麻烦,至于在咸阳的吃喝用度等花费,草民会想办法将钱款寄去……”中年男子激动的点头保证。
  “好吧,你这个请求我答应了,稍后你将女儿送去五湖园交于曲公,本侯会安排好一切,至于吃喝用度之花销,本侯一并包了,你去吧!”陈旭哭笑不得答应下来。
  “多谢陛下,多谢侯爷!”中年渔民激动的连连躬身行礼,反复道谢之后这才退到围观的人群当中离开。
  这件事不过是赌蚌活动中的一个小插曲,但事情的经过却有些曲折离奇,至少在旁观者和外人看来如此。
  而这件事也很快将会在吴中流传成为一个令人羡慕嫉妒恨的佳话。
  贫穷渔民不受皇帝赏赐,皇帝也以身作则为了不坏赌蚌规则改为应诺一件事,而这件事接下来就略带一些香艳的味道和清河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一个十三岁的贫家少女,一个年轻英俊高高在上的太师兼侯爷。
  哇,好想他们在一起啊!
  本来一个贫家女儿想读书的励志的故事,就此变得色情起来。
  一段小小的插曲之后,赌蚌继续。
  而始皇帝首次竞拍成功便开出一粒上品珍珠,也刺激了接下来的赌蚌活动,随行的一群公子和王侯公卿等纷纷高价竞拍,而后面捞蚌的渔民也源源不断的将大大小小的湖蚌送到凉棚来,有平日主持赌蚌的珠宝商会的人付钱购买,然后交于陈旭主持拍卖。
  因为始皇帝驾临,这次赌蚌虽然规模比陈旭去年那次更大更热闹也更加有序。
  吴中官员动用了数百人和数百条船参与捕捞,还有无数五湖四周的百姓参与捕捞,尺余长甚至两尺大小的湖蚌不断出水,短短不到半个时辰,木台前面的空地上便堆放了数千个大湖蚌,黑乎乎如同几座小山,如此盛况也刺激的围观者不断惊呼喧哗。
  “够了够了!”
  陈旭拍卖开蚌简直忙不过来,也知道始皇帝不过是一时兴起图个新鲜而已,这么多蚌根本就开不完,于是吩咐渔民停止捕捞。
  不过这次活动虽然场面轰动,但成果却还不如去年,一口气拍了上百个大蚌之后,也只开出来小拇指大小两粒珍珠,价值不过千钱,而这些湖蚌每一个的竞拍价都不会低于一百钱,其中最大的一个竞价高达二百八十钱,但开出来屁都没有。
  希望是火热的,但结局是凄凉的。
  于是大半个时辰过去,兴致勃勃策划一路要来五湖大赌一场的一群公子卿侯的兴趣也都慢慢降了下来,竞价不像开始那般踊跃和热闹,价格也自然慢慢下滑到正常拍卖状态,拍到差不多两百多个之后,因为又开出来一粒四分大小的珍珠,于是情绪略微高涨了一截,再次竞拍了上百个之后,始皇帝兴致缺缺开始打哈欠,于是这场史无前例的始皇帝参与的赌蚌活动宣告结束。
  三百多个湖蚌,出珠四粒。
  湖蚌价值一千余钱,开出的珍珠价值六千余钱,总体来说是大赚一笔,但相对于一群人的身份和和花费的时间精力来说,完全不值一提。
  赌蚌结束之后始皇帝乘船巡游了五湖上两座风景优美的岛屿之后便摆驾回行辕休息,而陈旭则借口去接见方才那位中年男子和他的女儿去了五湖园。
第1529章
大楚王族
  “侯爷,这便是小女佩云!”
  在五湖园一间僻静清凉的凉舍中,陈旭接见了中年男子和他的女儿。
  陈旭上下打量了这个穿着粗麻布裙相貌清秀可人的少女几眼,捏着下巴微微沉思片刻之后摆手让几个服侍的侍女都退下之后脸色严肃的看着父女二人。
  “你姓甚名谁,何方人士,今日为何要这样做?”
  少女吓的躲在了男子背后,而男子则身体微微哆嗦了一下拱手恭恭敬敬的说:“都说清河侯算无遗策,草民这番心思果然被侯爷一眼看破!”
  “莫要吹捧本侯,你这点儿伎俩太浅显了,说吧,你到底是何来历,你花费如此心思和代价单独见我所谓何事,若非见你心无歹意,本侯当场便将你伎俩戳穿,算计陛下,你应当知道后果!”陈旭摆手靠在椅背上。
  “草民对皇帝和侯爷毫无不轨之心,既然侯爷已经看穿,草民也便不隐瞒了,在下姓楚,名无心,小女名佩云!”男子恭恭敬敬的拱手回答。
  “姓楚?”一下坐正直勾勾的看着男子。
  如今大秦早在几年前便已经正式推行了姓氏合流的律法,眼下除开皇族之外所有人都只能拥有一个姓氏,要么以姓为姓,要么以氏为姓,一旦在当地官府登记入册,家族姓氏从此不得更改,彻底杜绝了以前那种姓氏混用的混乱局面,而且顺便也将姓氏普及开来,人人都需要有名有姓,若是没有,可以自己想一个,或者让登记的官吏随便按一个,但绝对不能没有。
  也就是说从几年前开始,整个大秦就再也没有了无名无姓之辈,就连奴隶都必须有姓名。
  楚乃是以国为姓,南方姓楚的几乎都和旧楚王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难怪本侯第一眼看到你就觉得怪怪的,虽是粗布贫贱之貌,但谈吐与普通渔民决然不同,原来竟然是旧楚王族,说吧,你与熊氏有何关系?”
  “其实草民本就是芈姓熊氏后裔,秦灭楚之后,某便再无王族身份,改名换姓从此流落民间以放羊捕鱼为生,侯爷当面,某不敢欺瞒,实名熊心!”男子并没有遮掩自己的身份。
  “熊心……”
  陈旭豁然站了起来,围着男子走了两圈上下打量许久之后说,“原来你便是熊心,你胆子很大,竟然用这种办法引起本侯的注意,但你这样靠近我到底有何企图,不要撒谎,不然你会死的很难看!”
  “侯……侯爷知道我?”熊心被陈旭看的浑身毛骨悚然。
  “呵呵,虽然本侯没见过你,但你既然承认自己的身份,那么本侯也能猜出来,你是楚怀王熊槐之孙,而熊槐当年囚死于秦国,这对你们楚国人来说是奇耻大辱,作为楚国王氏,岂能没有报复之心,因此你说靠近本侯没有其他企图,只怕你自己都不会相信!”陈旭在椅子上大马金刀的坐下来冷笑。
  “侯爷,某真的丝毫都没有不轨之心,楚国已经灭亡十余年,而我也亲眼目睹了楚国灭国之后的一切变化,楚地如今安宁繁华,百姓安居乐业,朝廷推行的政令也七国一视同仁,楚某虽为楚王后裔,但并非草木之辈不识大体……”
  “要说怀王之恨,以前我的确有过,楚地百姓也曾经念念不忘,但事情毕竟过去近百年时间,如今就连楚国都已经灭国十余年,就像报纸上所登载的文章,七国混战黎民受苦,唯有天下一统才是大势所趋,如若大秦不成功,则天下依旧还是七国混战之态,天下百姓又何谈安稳幸福!”
  “数年前,曾有一个叫居巢公的老者安排一个叫宋义的游侠前来劝我投靠项氏,言说他日项氏起兵,就拥我为王恢复大楚,某曾心动不已……后来项氏果然起兵,但迅即被朝廷扑灭,前些日子,某闻会稽和闽中两郡尉卒围剿海外隐匿于舟山的匪徒,有名居巢公者献计,将项氏余孽一网打尽,某虽然愚钝,但也知道天下大势再无可阻挡,楚国,当初也不过是大周一诸侯,然大周诸侯八百余国皆都烟消云散,岂独楚灭国耶,而楚国,也是灭随、陈、曾、蔡甚至吴、越等数十国,才得称霸天下,诸侯争霸,七国争雄,这翻来覆去的厮杀争斗,数百年间天下何曾真正安稳过一天……”
  “这些年熊心隐居民间,以牧羊打渔为生,虽然过的清贫,但却也安闲自在,妻不相负,膝下还有一个乖巧女儿,与四邻也都和睦相处,无人知我是楚国王氏,大秦都市报我几乎每期必读,平日挣一些钱财,也皆都拿去买书买报,这些年下来,熊心也终于明白侯爷所作所为才是真正的义薄云天,一直在为天下百姓、为贫苦饥寒之民谋福祉,而大秦所有的改革和朝堂政令,与当初诸侯之国完全不一样,是真正的治国之道……这次用这种机会接近侯爷,也是熊心对小女怀有愧疚之情,希望她能够去女子学院学得一些技能,将来也能嫁的一个好人家,不用再像我这般贫贱!”
  熊心一番话说完,如释重负一般长吐一口气,略微紧张的神情也完全放松下来。
  他的身份在民间隐藏了十多年,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当初曾暗中和楚国散落民间的王孙贵族有过一些来往,然而项氏造反很快就被扑灭,大部分知道他身份的楚国贵族都在这一次造反之中被杀,这样一来知道他身份的人就更加少了。
  大秦这些年的巨大变化他看在眼里,作为一个曾经的王族,视角自然与普通平民不一样,而且因为受过良好的教育,平日看书读报也非常了解大秦的朝堂动向和民间舆论,特别是始皇帝启用李牧三位后人率军征讨安息之事对六国百姓震动巨大,对于熊心的震动更大。
  光凭这一件事,始皇帝的气度就能折服六国大部分人。
  而熊心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感觉到继续抱着昔日的仇恨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大秦江山已经牢不可破,平日与左邻右舍或者相似的一些读书识字喜欢谈论政治的文士聊天,所有人对于如今的生活都感到满足,对于大秦的统治毫无恶感,甚至有人若是说朝廷的那条法令或者政策不好,瞬间便会被人指责。
  民心所向已经是大势所趋。
  眼下六国之地,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动摇大秦的统治。
  “呵呵,看来你还是没有忘记当初的富贵生活!”
  听完熊心一番话,陈旭严肃认真的情绪也慢慢放松下来笑着说。
  “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熊心虽能守得清贫,但女儿无辜,如若有机会,身为人父定然不想她一生就如此蹉跎于羊圈桑麻之间,然天下能让她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身份地位的去处,唯有咸阳的女子学院,为小女未来计,熊心这才敢以些末伎俩靠近侯爷,希望能够帮她完成这个心愿,如今侯爷虽然已经看破熊心的身份,但听闻侯爷仁义无双而且重诺守信,还希望侯爷勿要食言!”熊心挽着女儿的手不卑不亢的说。
  “哈哈,哈哈哈哈,果然不愧是大楚王族,的确胆识过人,不错,你放心,本侯既然答应带你女儿去咸阳,必然不会食言而肥!”
  陈旭大笑着站起来,招手对少女说,“过来让本侯好好看看!”
  “云儿过去,莫害怕!”熊心轻轻将紧张不安的女儿推到陈旭面前。
  “不错不错,相貌端庄,姿容不俗,虽然皮肤粗糙了些,但肯定没有干过太多农活……”陈旭一边看一边点头评价。
  “小女幼年出生于楚王宫中,虽不得宠但也锦衣玉食,后随我夫妻流落民间,然一直都视若掌上明珠,即便是清贫也教其读书识字,与普通贫家女儿不太一样!”熊心在旁边赶紧解释。
  “好,好,年芳十三,豆蔻年华,读书识字,相貌乖巧,定然知书达理……”
  陈旭越说熊心越茫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少女也听的脸颊通红,羞涩的把头埋在胸口时不时的偷窥一下陈旭,心中激动忐忑,不知道为何名满天下的清河侯为何对她有如此高的评价。
  “想不想当个大秦的皇亲国戚?”赞叹之中陈旭突然抬头看着熊心。
  熊心:……
  “侯爷,您说啥?草民没有听清!”呆滞许久,熊心才回过神来忐忑不安的询问。
  “嗯,本侯见你这个女儿乖巧可人,相貌端庄,而且还会读书识字,尤其是楚王后裔这个身份也不算太差,想给她介绍一门婚事!”陈旭笑着坐下来。
  熊心这次总算听清了,激动的脸皮涨红拱手说:“若是侯爷愿意做媒,草民自然感激不尽,但……但您方才说的是皇……皇家?”
  “嗯,你没听错,的确是一位皇孙,今年已经到了可以娶亲的年纪,陛下已经应允为其找一个门当户对的女儿结为夫妻,如今礼部正在操持,佩云年龄刚好合适,身份也还算门当户对,如果你和佩云都愿意,本侯可以帮忙推荐,至于成与不成,都只能看陛下的意思!”陈旭点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5/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