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072

  不过看到两人一致的反对和低头不语,沉默了许久之后疾言厉色的说:“两位,这不是我江北亭心狠,但大秦律令严苛,我不得不做,两位岂能为夏粮之利而忽略了陛下的雄心壮志,一旦惹怒始皇陛下,雉县将血流成河,你我三人死日可期也!”
  “非是我等不愿意,而是这个时间实在是……”县丞刘通不知道自己该怎样继续说下去了。
  “哪怕再缓一个月也好,唉!”县尉房宽忍不住叹口气。
第31章
窃取专利
  看着县尉和县丞差不多已经服软,也默认了这次征调民夫的命令,江北亭这才在心底长舒了一口气。
  尼玛在咸阳早就听说楚国人不服帖,没想到还真是,自己上任后的第一道命令都差点儿没发出去,看来以后的日子不太好过啊!
  既然两人都不在反对,江北亭也收拾心情开始布置策划,除开民夫之外,还有兵卒监视,工具,粮食等和后勤保障等一系列的事情要仔细安排,民夫不是奴隶,还是要管吃管喝最好都一个不损的活下来,不然他这个县令必定会在雉县混不下去,来几次乡民造反传出去,他这个县令也算是当到头了。
  根据南阳郡守的命令,十日之内六千民夫必须征召完毕,二十日内必须到达指定的区域集合,根据南阳郡的统一规划划片修建驰道,整个雉县数千家庭瞬间就会妻离子散,或许其中许多人从此葬身荒野,但这就是现实,如今始皇陛下修长城修水渠修陵墓,哪一天没有死人,他一个小小的县令就算是想改变这种残酷的现实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就在三个人在大堂上商量细节之时,突然一阵吵嚷的声音从县衙大门口传来。
  江北亭不由眉头一皱,县丞刘通赶紧大步走出去。
  门口站岗的兵卒用手中的长戟正拦着一个矮壮的中年大汉,怀里还抱着一件东西,用麻布裹的非常严实。
  “什么人在县衙如此大声喧哗?”
  “刘大人,此人说是清河镇的匠夫,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禀报县令大人。”兵卒赶紧禀报说。
  “大人,大人,我是清河镇的工匠古山,我改造了一件手锯,可以大大加快伐木速度,特地前来向县令大人禀报!”古山看见刘通赶紧大声叫喊。
  “手锯?拿出来看看?”刘通皱着眉头说。
  “好好!”古山手忙脚乱的打开麻布,然后露出来一把长约一米的崭新青铜手锯。
  刘通拿起手锯看了一下丢还给古山说:“这和普通手锯有何不同?只不过长一些而已,作为地方工匠,不好好打造农具整天研究这些乱七八糟的干什么,速速退去,不然笞刑伺候!”
  “大人~大人~您听我解释……”
  在古山的叫喊声中,刘通转头已经走进县衙大堂去了。
  十日之内必须征集六千民夫,还有筹备粮草工具等,对于县衙来说压力巨大,县令只负责下命令,一切安排都得他这个县丞亲力亲为的去跑腿安排,加上因为夏粮收割的事情,此时刘通的心情相当的不好,哪里还有心事来管一个工匠和一把锯子,除非能够给他突然变出几千民壮来。
  “刘县丞,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江北亭正在一块铺开的麻布地图上仔细观察,头也没抬的问。
  “是一个从清河镇来的工匠,打造了一把比普通手锯长许多的铜锯,言说伐木速度要比普通的手锯快很多,属下看了一下,没发现什么不同的地方,已经打发他离开……”
  “不可,快唤他进来看看!”刘通话还没说完,江北亭愣了一下把地图一丢赶紧大声说。
  呃!刘通不明缘由,一头雾水的站在几米外。
  “哎呀,县丞糊涂,如今修建驰道需要大量树木,正需要一款伐木利器,我刚才还一直正为此事头痛,快快出去把他唤进来看看,如若真的效果很好,这次我就可以向郡守大人说明缘由之后少征招一些民夫,这样也就不会耽误了夏粮收割,又不会违背命令……”
  “大人所言极是,我……我怎么没有想到!”刘通短暂的愣神之后赶紧又跑出去,到门口的时候才发现古山和两个徒弟已经骑着马离开了。
  “快,县令大人有令,速去把刚才那个匠夫追回来!”刘通赶紧对站在门口的两个兵卒大声吩咐。
  “是,刘大人!”一个兵卒赶紧解开旁边马桩上的一匹马,翻身上马顺着大街追了下去。
  而此时古山已经和三个徒弟快到城门口。
  他原以为来到县城县令大人会重视他的发明创造,但没想到还没见到县令就被赶走了。
  连续两次受到打击之后,铁匠已经心灰意冷了。
  看来自己的确不该好高骛远指望什么名扬大秦和流传千古了,里典说的不错,自己不过是清河镇一个小小的匠夫罢了,还是应该老老实实回去打造农具比较合适。
  但就在古山垂头丧气的时候,突然身后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得得而来,就看到一个披着布甲的兵卒骑马急速而来。
  “前面那位匠夫,县令大人命你速速回去!”
  “师傅,县衙的兵卒似乎在叫我们!”一个徒弟伸手拉住古山的衣服说。
  “啥?”古山楞楞的停下马回头,就看见兵卒很快冲到身边勒住马匹说:“县令大人有令,命你速速随我返回县衙。”
  十分钟后,雉县县衙大堂上。
  江北亭看着手中这把加长的青铜手锯和两截掉落在地上足有腰身粗细的木头,还有满地的木屑碎末,脸上露出异常的激动和惊喜。
  “好好,古山,你改良的这把铜锯非常好,伐木速度的确比普通手锯快了数倍,而且还非常省力,有了此物,这次征调民夫之事看来要轻松不少,对了,你是如何想到这个改良方法的?”江北亭抚摸着手锯兴奋的脸色都有些发红,县尉和县丞站在旁边也很激动。
  刚才锯木头的过程他们也亲眼见到了,如果能够大量配备这种改良的手锯,起码征调的民夫要少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六千人的规模完全可以缩减到两千人以内,而且还不会耽误工期,还可以轮换回家,这样一来整个雉县境内的夏粮收割几乎不会受到影响,这完全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这个……”古山内心纠结了许久之后才支吾着说:“小人……小人也只是偶尔想到的,通过多次反复试验才最终达到这种效果!”
  “师傅!”身后一个徒弟忍不住扯了一下古山的衣服,但却被他用暗中制止了。
第32章
我呸~
  这种锯子是陈旭发明的,但陈旭只不过是雉县治下最偏僻山村的一个未满十五岁的少年,而且这件事铁匠觉得只要自己和徒弟不说出去,就不会有任何人知道,而那个少年懵懵懂懂,即便是他以后知道了也没啥,最多给他一点儿好处让他闭嘴便是,更何况那个少年又不是匠人,说出去也绝对不会有人相信改良的铜锯是他发明出来的。
  江北亭和县丞还有县尉三人的心思都放在锯子上,根本没有闲心去观察铁匠的心思和小动作。
  “古山,你今天就不用回清河镇了,和两个学徒赶紧连夜加工两到三把同样的铜锯出来,完成后跟我一起去宛城向郡守大人禀报,只要确认工艺和制作没问题,到时候会有奖励发放给你!”
  “谢县令大人!”古山激动的跪在地上重重磕了一个头。
  “刘县丞,你现在就带古山去城内匠作坊,一切需要的东西和人手都速速备齐,打造的越快越好!”
  “是,大人!”刘通答应之后带着古山和他的两个徒弟离开。
  “江大人,这真是天上的掉下来的好消息,没想到如此棘手的问题竟然被一把小小的手锯给解决了!”县尉房宽感慨的说。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等利器的出现将会到大大加快驰道的修建,也会大大减少征调的民夫,实乃天大的喜讯!”
  江北亭激动的连连点头,憋不住心中的兴奋接着说:“我等为陛下守国,为万民立命,当然要仔细发现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改良和创造,我们所吃穿住用之物,皆都是无数先民在不断摸索中得到的经验和结果,如今六国一统,万民归一,加之始皇陛下雄才大略,李斯丞相法令严苛,车同轨,书同文,度同制,以前六国通行的混乱规制都慢慢统一,各国工匠都在不断改良各种工具,大到马车房屋,小到剑戟弓箭,无一不在时刻变化改进之中,如果说民夫是大秦的立国之本,那么这些匠人就是我们大秦发展巨大助力,所以以后要好好对待治下民夫工匠,切莫太过盛气凌人!”
  “江大人的话属下记住了!”房宽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儿还是装作很诚恳的模样赶紧点头。
  “嗯,你赶紧去准备一下,安排好车马人手,明天我要去宛城见郡守大人!下去吧!”
  “是!”房宽大步退下。
  “如此利器,竟然是一个偏僻山野的匠夫打造出来的,未知其真假也!”
  江北亭独自一个人仔细把锯子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之后,摇摇头把心底的想法抛到脑后。
  不管这把锯子是不是古山创新改良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的出现或许会彻底改变这次修建驰道的时间和规模,只要能够大量打造这种铜锯给民夫使用,驰道木轨的铺设这件最头痛的事将迎刃而解。
  “噗噗噗噗~”
  江北亭一时兴起,又拿起铜锯开始锯放在大堂上的一根木头。
  “爹爹~”随着一声清丽悦耳的声音传来,大堂外面一个身穿淡蓝色布裙,脚穿麂皮短靴,腰上挂着一把短剑的少女风风火火的跑进来。
  年纪十三四岁,身材约一米三四的样子,柳眉星目,五官精致,皮肤虽然有些微黑,但却带着一种很健康的小麦肤色,跑动之中裙角飞扬,略瘦,但已经有了几分美人坯子的模样。
  江北亭不由停下来说:“大呼小叫像什么样子,如果再整天在外面疯跑,我就把你送回咸阳去!”
  少女吓的吐了一下舌头搂着江北亭的胳膊撒娇说:“爹爹,刚才我听县尉说这几天要下去征集民夫修建驰道,我也想跟着下去看看,这县城内除了破破烂烂的茅草屋什么都没有,我都快闷死了!”
  江北亭瞪了少女一眼说:“你一个女孩子跟着下去干什么,这是雉县,可不是咸阳,山野之中流民匪徒到处都是,更何况现在正是野兽虫蛇横行之时,爹爹最近很忙,别给我添乱了!”
  “爹~你就让我去嘛,我让柳叔陪着,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爹~~”
  在少女连摇带晃的撒娇攻势下,江北亭感觉自己再不答应绝对接下来的几天都会吃不好睡不好,只能板着脸答应下来。
  于是少女便高兴的哼着秦腔小曲蹦蹦跳跳的出去了,不过等她骑上拴在门口的一匹枣红大马背上后,小脸上露出一抹奇怪的神色,抽出腰间一把金光闪烁的短剑哼哼说:“你能杀死四丈大蟒蛇,我也能杀死三丈猛虎,还少年英雄,我呸!”
  好吧,其实陈旭丝毫不知道有个来自咸阳城的美少女已经呸了他一脸,也不知道自己发明的改良铜锯的版权已经被一个无耻的工匠据为己有。
  此时他还正在修建他的茅草屋。
  经过四五天的修建之后,房子的地基已经完全打好。
  为了房间干燥,陈旭采用了后世抬高地基的做法,荒地上已经填埋起来足有半米高的地基,石头碓建的基脚,里面填上泥土用木杵夯实,本来应该还要在泥土里面夹杂石灰杀虫的,但眼下没有条件,只能将就。
  地基上已经竖起九根三米甚至四米高的木头作为主支撑柱。
  十多个人正在用绞在一起的青藤绳索将一根根木梁吊起放到柱子上和早已锯好的榫头卯合在一起,然后用熏蒸过的青藤细细密密的捆扎在一起。
  半天时间一晃而过,等太阳西斜之时,房屋的框架已经全部吊装完毕,纵横交错足足二十多根大腿粗细的木头构成了房子的主体结构,放在火堆里面熏烤过的木头表面略微碳化,看起来如同刷上了一层黑漆。
  本来按照正常的程序,这刚刚砍伐下来的木头是不能用来修建房屋的,必须放在阴凉处自然晾干后才行,但陈旭担心自己住的茅屋哪天夜里说塌就塌了,因此也顾不得以后出现变形啥的情况,新房子再怎么也比快塌的房子要结实的多,哪怕只坚持三五年也行,等赚到足够多的钱就盖一栋砖瓦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