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2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1072

  “不错,快说快说,不然某下朝之后去你府上玩耍!”内史齐宕用手里的笏板指着高腾笑着说。
  在满朝文武的催促下,看着秦始皇满脸的微笑的期待之色,高腾也不敢继续卖关子,笑着四周拱手行礼说:“雉县下属一个乡镇,可能这个地方诸位都听说过,唤作清河镇!”
  “清河镇如何?”这下连秦始皇都兴趣盎然的问。
  “陛下,清河镇今年夏秋两季粮食竟然增收增倍不止,夏麦平均亩产超过四石,秋粮平均亩产也超过四石,而听说有良种试验田,亩产超过六石,更有清河镇里典精耕细作的试验田,亩产超过八石……”
  “八石!?”朝堂之上一阵惊呼,人人脸上都露出不可置信之色。
  “高内史,何为试验田?”一阵惊呼之后,右相冯去疾疑惑的问。
  “不错不错,高内史,何为试验田?怎会如此高产?”许多人都回过神来一起询问。
  “根据南阳郡守江北亭的详细奏报,试验田就是采用去年南阳郡呈送的深耕积肥,精耕细作之田,加上筛选良种,因此才有如此高产!”
  “陛下,看来今年全国增产与去年的曲辕犁耧耙深耕翻土和积肥有莫大关系,而且也证明这种精耕细作之法的确成效显著,臣建议陛下下令,从今年始,全国开始大范围推广曲辕犁和耧耙的使用,采用深耕积肥之法,如此持续一两年,我大秦粮食定然倍增,就能完全缓解如今粮食不足的困境!”冯去疾对着秦始皇行礼说。
  “臣附议,并且要把此法作为一条法令强制推广下去,让各地官吏加强监督,强迫农夫彻底抛弃刀耕火种的方法!”李斯顶贴的时候同时祭起自己的惯用的法令作为武器。
  “臣等附议!”大殿之上一群大臣呼呼啦啦的一起顶贴。
  “准,法令交由李相负责,开春之前必须通传天下!”
  “喏!”李斯躬身行礼。
  “匠作少府负责新式农具的推行,制作方法和图册通传各地匠工,必须加紧打造。”
  “喏!”匠作少府令敖平领命。
  “治粟内史尽快将深耕积肥、精耕细作、优选良种之法详细编写成书册,通传各郡县乡镇。”
  “喏!”治粟内史高腾领命。
  “御史中丞通传各郡县监御史,必须严格监视各地官吏的执行推广,如有懈怠者,依律令严格惩处!”
  “喏!”御史中丞领命。
  “报~~”
  就在朝议热烈的时候,突然一个浑身黑衣的玄武卫手持金牌直接奔入朝议大殿门口单膝跪下:“陛下,扶苏殿下从南阳归来,现已至乐游苑!”
  正在发布命令的秦始皇脸色一喜站了起来,大袖一摆说:“诸位爱卿随朕出城迎接!”
  “陛下不可!”李斯和赵高等一干重臣赶紧一起出声阻拦。
  “有何不可?”秦始皇不悦的问。
  “陛下,天下间哪有父迎子之理,此有悖人伦常理也!”李斯大声说。
  “陛下,李相说的是,父迎子,亘古未有也,还请陛下三思!”右相冯去疾也大声说。
  “朕非是迎接扶苏,而是要迎接陈先生,诸位爱卿无需多言,太仆何在?”
  “臣在!”赵高赶紧站出来行礼。
  “速速安排车驾!”
  “喏!”赵高赶紧答应。
  此时距离咸阳五十里外,在数百车马的护送下,经过十多天翻山越岭的跋涉,陈旭终于也跟着大皇子扶苏来到了大秦帝都咸阳附近。
  他们现在停在一个叫乐游苑的地方短暂的驻扎修整,同时安排随行的玄武卫入咸阳禀报,如此大规模的军卒要进入咸阳,即便是皇子也不行,必须先禀告秦始皇,不然擅闯都城,估计皇子也能剁了。
  虽然已经是初冬时节,但停驻之地却风景优美山水如画,旁边有一方天然的巨大湖泊,微风习习波光粼粼,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湖泊沿岸修建无数宫殿楼舍,亭台楼阁曲折交叠,在这西北苦寒之地,竟然有几分江南风光。
  “陈先生,此湖泊名曰隑洲,这殿舍唤作宜春院,乃是我父皇盛夏避暑之地,等有空闲,扶苏可以陪先生前来游玩!”
  下马活动一下腿脚筋骨等候入咸阳传来的命令,扶苏指着眼前的湖泊也沿岸高低绵延的亭台楼阁满脸和煦的为陈旭介绍附近的风景。
  本来这次去南阳迎接陈旭的时候,临到出发甚至在路上,他还根本就不知道陈旭是何人,因此接到秦始皇的命令,满头都是雾水,于是私下找李斯等一众随秦始皇巡游的大臣打听了一番之后,顿时对陈旭充满了兴趣。
  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一个连父皇都要尊为先生的人物,完全就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
  离开咸阳的时候,秦始皇专门谆谆告诫,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放下皇族的身份以礼相待,万万不可冲撞。
  因此从到达清河镇那一刻开始,扶苏便让随行人员小心翼翼,连镇上的乡民都不敢大声呵斥,生怕出现差错,而且还舍弃仪仗车驾亲自骑马去小河村上门迎接,这弄的所有随行人员都万分不解。
  见到陈旭本人之后,竟然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山村少年,这让他略微有些失望,但在来的这一路上,经过十多天的交流之后,陈旭留给他的印象已经非常深刻,行事有理有度,说话不卑不亢,特别是随口说出来的一些奇异的话语和理论,更是让他有一种完全无法理解和接受的感觉,但却又充满了新颖和趣味,使得扶苏这一路归来,对陈旭已经不敢再有任何轻视之心。
  “报~~”
  远处一骑快马疾驰而来,马背上的玄武卫下马单膝禀报:“扶苏殿下,陛下有令,命你陪同陈先生速入咸阳!”
  “陈先生请上车,看来父皇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见到先生了!”扶苏彬彬有礼的拱手请陈旭上车。
  “殿下请!”陈旭笑着和扶苏一起蹬车,两人并排而坐,四匹骏马拉乘的豪华马车缓缓启行,护卫的禁军也前后左右跟上,虞无涯、英布和王五等人跟在最后,谈笑风生的一起往咸阳城而去。
第322章
宁可无法,不可为恶法
  五十里路程不过一个时辰而已,陈旭坐在马车上和扶苏谈笑之间很快就到,还隔着七八里远,就能隔着落光了树叶的树木看到咸阳城头飘飞的旌旗和城楼。
  而随着队伍的行进,很快就看到咸阳东门之外,已经车马林立旌旗翻卷,数千禁军两边排开数里列队等候,而在城门前方,数十辆马车排列整齐,为首一辆车是六马拉乘的天子车驾,秦始皇一身黑色玄服,头戴冕冠坐在上面,看着对面缓缓而来的队伍,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微笑。
  而此时距离城门数里之外,密密麻麻的咸阳民众和百家方士也都闻风而动,涌出城来看热闹,不知道皇帝陛下今天会带领文武百官和皇子公主到城外等候什么?
  只到看着远来的一支禁军,看到为首的一辆豪华马车,其中许多懂行的人立刻惊讶的开始切切私语。
  “甚是奇怪,这不是大皇子扶苏的车驾么?皇帝为何要迎接皇子入咸阳,这未免太不可思议了吧?”
  “的确,自古未曾有闻过父迎子之理!”
  “上月听闻扶苏殿下去了南阳郡,不知为何?”
  “这事某知晓一二,听说是去迎接仙家弟子!”一个三十所有的文士说。
  “仙家弟子?”周围无数人惊呼。
  “三月间始皇帝巡游东南,在宛城之中的清河剧院观赏歌舞,听说当日便天降太乙神雷……”
  “此事天下早已传的纷纷扬扬,非是讹传,某亲自去看过,神雷降临处地面炸开一个大坑,露出太乙神碑,皇帝当日还亲自去祭拜!”
  “莫非来人真的是仙家弟子?”
  “八九不离十,我等向前靠近点儿,等会儿好一睹仙家弟子的仙颜,也好沾点儿仙气!”
  眼看大皇子扶苏的车队越来越近,观看的民众情绪越发激动,各种版本的消息也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很快数万人乌压压从四面八方往东门汇聚而来。
  我靠,这迎接的阵势也太大了吧!
  陈旭坐在马车上,看着两边列队林立的禁军,看着前方秦始皇的车马,看着四周围聚而来的民众,心态也开始变得有些忐忑不安。
  本来他还想悄悄的入城,打枪的不要。
  但眼下看来,只能硬着头皮检阅一下皇帝的仪仗队伍了。
  “诸位爱卿,下车随朕迎接陈先生!”秦始皇在近侍的搀扶下下车,李斯等人也都随同身后一起下车迎接,脸色平静看不出任何心思,但心里的波动却都如同翻江倒海一般。
  始皇帝亲迎,这在大秦历史上前所未有,因此对于陈旭的身份,一个个都心里有各自的猜测与打算。
  相隔百丈,车队停下,陈旭下车整理衣服,然后在扶苏的陪同下一步一步走向秦始皇,隔着十丈距离躬身行礼:“陈旭拜见始皇帝陛下!”
  秦始皇满脸微笑的大步迎上来,伸手挽住陈旭的手说:“快快免礼,朕日思夜想,终于把先生盼来了,一路上车马劳顿,让朕于心不安,这就与朕入城,朕还有许多话要问先生!”
  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隆重迎接仪式。
  秦始皇与陈旭登上天子车驾回宫,庞大的迎接队伍入城许久之后,城外还聚集着无数的民众在流连观望。
  而同时,一个足以引爆咸阳的消息也同时传开。
  陛下请回了伏牛山中传说中的仙家弟子。
  虽然几乎所有人都没看见仙家弟子的容颜,但许多人远远的还是看到了那么一个影子,很快关于一个少年的传说便在整个咸阳的楼堂馆舍之中传开。
  ……
  当晚,咸阳宫紫宸殿灯火通明,油烛灯笼把四周照的亮如白昼。
  数百玄武卫将大殿四周防备的密不透风,卫尉府的禁军更是将整座皇宫门户守卫森严,所有无关人员都不得通行。
  紫宸殿上,一场盛大的歌舞晚宴正在举行。
  上首一左一右相对摆放着两张案桌,秦始皇与陈旭相对而坐,下首左右首位是左相李斯和右相冯去疾,再后是蒙毅赵高等同属三公九卿级别的重臣,再后是文武足有四十余人,皆都是当朝有名望的公卿贵族。
  所谓卿,为上大夫之上的官位,分为上中下三等,类似爵位的级别,有可能有卿之名而无实权,只是表示一种级别和待遇,官秩两千石,而通过王侯公卿这四种称呼经常并列在一起,就可以看出卿的地位非常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