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2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1072

  在周朝,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同列上卿,在大秦则是太尉、左右丞相和御史大夫为上卿,其他太仆郎中令等九卿为中卿和下卿,其他如司空司马司徒司寇司士等五官六卿已经尽皆废止,大秦如今的官员职务和周朝已经几乎完全不同。
  此时参与紫宸殿饮宴的皆都是大夫以上级别的官员,这批人,也正是掌握大秦命脉的最高级别的剥削阶层。
  百官公卿饮宴之际,殿中有舞姬正在随着音乐翩翩起舞,钟鼎琴瑟之声叮叮咚咚袅袅不绝。
  一曲歌罢,舞姬退去。
  “自从朕在宛城观看了陈先生排练的戏剧,再看这些歌舞就索然无味耳!”秦始皇似乎对自己皇宫中排练的歌舞有些拿不上台面感到有些不好意思,邀请陈旭饮酒之时竟然发出一声感概。
  “陛下说笑了,歌舞也好,戏剧也好,皆都是娱乐,戏剧演绎的是人间百味,内有悲欢离合惹人遐思,而歌舞动作轻松随意舒展优美,更加令人心情舒畅,无有高下之分也,当初伯牙遇钟子期,合奏高山流水引为知己,钟子期死后伯牙也摔琴止技,只为知音难觅耳,旭与陛下神交已久,今日受陛下知遇之恩前来咸阳,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和陛下互为知音,将我大秦治理成为一个歌舞升平、国泰民安之繁华盛世。”
  “有先生这句话,朕心甚慰,先生请满饮此杯!”
  “陛下请~”陈旭双手捧起玉杯,袖袍掩面一饮而尽。
  “陈先生,听宛城郡守江北亭奏报,今年清河镇夏秋两季粮食皆都丰收增倍,而且听闻陈先生亲自耕种的二十亩试验田亩产更是达到八石,不知是否属实?”陈旭放下酒杯之后,下面一个官员突然站起来问。
  “不错!”陈旭点头。
  “那就好,看来只要新的法令推行下去,明年我大秦全国粮食倍增有望也!”这个官员很兴奋的坐下去。
  “什么法令?”陈旭忍不住问,同时还转头看了坐在左侧首位的李斯一眼。
  “陈先生今日刚到咸阳,还不知晓,去年先生发明了曲辕犁和耧耙等新式农具,各地推广下去之后,今年大秦各郡县普遍增收两成左右,而推广最早的南阳郡增收超过三成,雉县竟然超过五成,因此朕打算在全国推广这种深耕施肥之法,今日朝议之时让李相颁布一条法令强制执行,免得农夫懒惰!”秦始皇竟然亲自开口解释这件事情。
  陈旭的脸色慢慢的冷静下来,略微思忖之后站起来对着秦始皇深深一躬,“陛下,法令之事是否可以延后推行?”
  “为何?”不光秦始皇愣住了,大殿之上所有人都不解的看着陈旭。
  “法之所以为法,就在于它的严肃性、适应性和普及性,因此法令的推广要慎之又慎,一条法令出台,当适时适当,才能被人接受并且顺利执行,深耕积肥精耕细作之法的确是粮食增收的良法,但我大秦三十六郡八百余县,南北东西相隔遥遥万里,天时地利皆都不同,各地物产也都不同,各地民风更不相同,一旦贸然把法令颁布下去,恐怕会引起民夫的惊恐和混乱,加之各地官吏也并非懂得这种新式的耕种方法,强制推广在很多地方只会适得其反,恐怕会引起极大的民怨,世间万事皆可分出轻重缓急,因此强制推广新式耕种之法非是眼前的当务之急,所以旭恳请陛下缓行这条法令!”
  陈旭一番话说出来,刚才还热闹饮酒的大殿之上顿时安静的落针可闻。
  “新式耕种之法既然效果明显,为何不能强制推广?岂不闻兵贵神速乎?”一个官员站起来问。
  “耕种非是打仗,无有兵贵神速一说,我问你,你可否能够保证新式的犁耙农具能够及时打造分配到每一户农户手中,次者,农夫对新式农具是否能够熟练使用,再有,牛马等大型牲畜是否充足,曲辕犁是某发明的,必须借用牛马之力才能翻耕半尺深的泥土,而且一天翻耕最多也不过七八亩,如果全凭人力,一天翻耕一亩地就是极限,眼下诸多事项皆都还未充分准备,一旦贸然用法令强制执行新式耕种之法,当地官吏可不会管农夫是否能够承受,强制压迫之下必生民怨,既然现在新式耕种之法已经初见成效,推广不过半年全国便征收两成,又何必画蛇添足去强行颁布一条无谓的法令强制执行?民以食为天,当农夫了解了新式耕种之法的好处,为了多收获粮食,自然会主动去学习耕种,只要各地安排工匠大量打造新式农具,官吏大力宣扬新式耕种的好处,风调雨顺之下,两年之后全国增收翻倍是水到渠成之事,因此增收之法在朝堂,在官吏,在民夫,而非在法令也!”
  大殿之上更加沉默和安静。
  陈旭对着秦始皇再次行礼:“旭闻陛下巡游东南,在会稽郡遭受狂风暴雨之后体恤灾民,谕令减税减赋,使得万民夹道欢送,皆呼陛下仁义,如今天下初定,百越匈奴未灭,六国余孽也蠢蠢欲动,内忧外患皆有,当是积蓄民力修生养息之时,宁可无法,也不可为恶法,多一条法令,万民头上便会多一道枷锁,因此便多一分惊恐,心里多一分怨恨,陛下是否还记得旭写的那封信否?君与民,犹若舟与水也,是风平浪静还是风波恶浪,皆在陛下一念而决,因此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秦始皇默然沉思许久,微微点头说:“陈先生言之有理,李相,法令之事暂缓,明日朝议再行讨论!”
  “是,陛下!”李斯脸色平静站起来躬身行礼。
第323章
相府闹鬼
  酉时末,陈旭在谒者和内侍的带领下从皇宫出来。
  其时晚宴早已结束,参加晚宴的大臣也早已散去各自回府歇息,秦始皇专门把陈旭挽留下来喝茶交流了半个时辰,而陈旭也乘机把一套自己和水轻柔两人合伙改编的封神榜送给皇帝。
  看秦始皇翻开时候的神情,陈旭知道秦大大估计今夜不会睡觉,因为看小说这种事情会上瘾。
  而且封神榜也是解决秦始皇心中谜团的一个大杀器,里面的写的内容连后世的人都觉得是真的,在这个神仙之说盛行的年代,很容易就会把人唬的爬不出来。
  一辆马车停在皇宫外面外面已经等候许久,四周还跟着好几个膀大腰圆身披皮甲的护卫,虞无涯和英布两人也牵着马站在旁边,看见陈旭出来,赶紧一起上来打招呼。
  “走吧,回府!”陈旭坐上马车,虞无涯和英布两人也都翻身上马跟上。
  陈旭还没来咸阳之前,秦始皇便已经为他准备好了府邸,就在咸阳城东南,是一个占地足有百亩的巨大豪宅,青石构筑的高墙大院,内里房舍层层叠叠足有数十间,隐藏在花草树木之中,进门还有一个巨大的花园,花园中间一个池塘,上有亭台回廊,简直豪华的一逼。
  不过这个府邸并不是新修的,而是当年一个名人住过的,那个名人叫吕不韦,因此这里原来叫吕相府,不过现在经过翻修之后,吕府的牌匾已经早已不在,即便是府邸之中所有吕氏的痕迹全部都清除一空。
  吕不韦啊,历史上这么牛逼的人物,而且也是秦始皇尊敬有加又恨之入骨的矛盾人物。
  可以说大秦能够有今天的辉煌,秦始皇能够有今天的地位,完全就是吕不韦一手造成的。
  不过这个人物下场不好,喝毒酒自尽了。
  因此陈旭对于秦始皇把这座吕相府赐给自己充满了纠结,住吧,特么的膈应,不住吧,又不好推辞,难道……秦始皇对自己不满?
  实际上对于吕不韦,秦始皇心里也是充满了矛盾的,也没想弄死他,只是不放心他而已,因为吕不韦即便是被罢去了相国之职,但豢养的门客太多,朝堂之上同情吕不韦的官员也太多,秦始皇害怕吕不韦威胁到自己的王权,因此让他带着家属迁居去蜀地,表示永远不想看见他,同时还写了一封信严厉斥责,因此在去蜀地的路上,吕不韦害怕秦始皇的怨恨越积越多最后夷他三族,于是干脆自己喝毒药把自己毒死了,这样秦始皇就再也没有对他家族下毒手的机会。
  吕不韦想的不错,他死之后秦始皇念及旧情,果然没有为难吕氏后人,实际上秦始皇应该说还是一个心软的人,竟然连嫪毐豢养的门客都返回了咸阳。
  吕不韦这个人物在中国的历史评价上相当高,可以说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无论是奇货可居扶持秦始皇的老爹异人归国登上王位,还是畜养门客编撰《吕氏春秋》悬赏一字千金挑错,都可以看出他的神奇已经不是普通的神奇那么简单了。
  后世人把他尊为杂家之首,而且这部著作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兼儒墨、合名法,既是一本历史书又是一本治国方略,可惜秦始皇不喜欢,因此也就弃之不用,流传下来为了后世人了解先秦时期的文化的著名典籍。
  吕不韦虽为国相,但更是一个富可敌国的大商人,因此府邸修建的也是豪华无比,堪称咸阳第一……除开皇宫之外。
  但眼下这么大一所豪宅,陈旭却感觉里面总是在闹鬼,从进门的那一刻起就有这种感觉,感觉阴森森有不好的东西在作祟。
  马车驶进院子停在一间巨大的房间门口,门楣上挂着的两个皮灯笼在寒冷的夜风中不断摇摆,四周的树木花草发出噗噗啦啦的声音,而且四面八方都传来各种稀奇古怪的声音,听的陈旭毛骨悚然汗毛倒竖。
  “树丛中有什么东西?”陈旭指着黑黢黢的树丛有些惊恐的问。
  “夜鸟罢?要么是黄鼠狼!”旁边的英布瞅了一眼淡淡的说。
  “不可能,怎么一直稀里哗啦的响!”陈旭不相信。
  “恩公莫紧张,我去看看!”树丛中的声音虞无涯自然也听见了,虽然他感觉和英布差不多,应该是野东西,但作为陈旭最信赖的人,他还是决定去看一下。
  虞无涯钻进数丈外的小树林中,不一会手上提着一只还在挣扎摇晃的东西满脸古怪的走出来,“恩公,是一只兔子!”
  “陈公,您看我没说错吧!”英布松了口气笑着说。
  陈旭也松了一口气好奇的说:“难道这只兔子被人栓在里面?不然黑咕隆咚的就被你这么轻松的抓住了?”
  “咦,恩公您竟然一语中的,这只兔子就是被人用细麻绳栓在一颗小树上,半吊在里面不停的蹬弹,才发出这种连续不断的声音!”虞无涯惊奇的说。
  “啊?!”陈旭和英布两人同时愣住了。
  “估计是哪个下人逮住了便栓在里面的,恩公走吧,刚好明日做一顿红烧兔肉!”虞无涯没心没肺的说。
  陈旭也觉得差不多应该是这样,于是让几个护卫先行散去,让车夫把马车也赶走,然后三人顺着一条直廊往一栋楼舍而去。
  “听,又有声音!”没走多远,陈旭又听见旁边的树林中发出稀里哗啦的声音,在深夜中听起来特别瘆人。
  “我去看看!”这次英布直接就拔出长剑钻了进去,不一会儿也是一脸古怪的提着一个活蹦乱跳东西出来。
  这是一只狐狸,而且腿上还拴着半截绳子。
  连续两次情形几乎一模一样,这次不光虞无涯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即便是陈旭也感觉十分不对劲儿。
  “英布,乔迁新居有栓小动物的习惯吗?”陈旭看着提在虞无涯和英布手中的兔子和狐狸脸皮抽抽了几下问。
  “未曾听说,至少我们楚地不曾有这个习惯!”英布回答。
  虞无涯也摇头:“无涯也未曾听闻过哪里有这个奇怪的习俗!”
  陈旭捏着下巴想了一下说:“看来是有人故意为之,我们今日方才来咸阳,在这所大宅之中前后逗留不过一个时辰,里面的护卫和仆从都是皇帝安排的,其中肯定有人有问题!”
  “恩公,你说是皇帝要吓唬你?”虞无涯忍不住说。
  “你能不能不要想的这么二,皇帝吓唬我干甚子,这些护卫和仆人虽然都是皇帝下令安排的,但肯定不是他直接安排的,其中一定有人心怀不轨暗中作祟!”
  “胆敢!”虞无涯顿时身上一股杀气弥漫出来,咔嚓一声将手上的兔子一把捏死,然后恶狠狠的说,“恩公勿忧,我这就去把作祟者找出来砍死!”
  陈旭一把将虞无涯拉住说,“激动啥?黑灯瞎火的怎么去找,再说这座大宅中有数十间房子,护卫家仆加起来上百人,你怎么去分辨?不要乱了方寸,明日你们去通武侯府把王三王四等人叫过来,然后在府中好好搜寻一下,暂时莫要打草惊蛇!”
  “虞兄,陈公说的对,今日已晚,明天再慢慢查询不迟,如若真有人心怀不轨暗中作祟,定要揪出来找到源头,不然恐怕有人暗中陷害陈公也!”英布也是脸色冷峻的按着腰间的长剑冷冷的说。
  因为这昔日的吕相府实在是太大房间太多,因此陈旭也只能让官家随便安排了一间大房,内有数间卧室,其中书房客厅俱全,甚至在书房之中,书架和木箱之中上还堆满了各种古旧的典籍,竹木简牍和布帛皆有,不过其中好多都已经被老鼠啃噬咬坏,布帛书籍更是被虫蛀的千疮百孔。
  看来皇帝安排周到,但手下办事的确敷衍了事,翻新的太不仔细了,这间书房根本就没有动过,还有可能是时间来不及。
  陈旭和虞无涯等人在一个面相老实忠厚的中年人带领下,掌着松明灯提着灯笼把这间大房子内外都挨着草草看了一遍,然后就有侍女端着热水、麻布和换洗的衣物过来服侍三人洗漱。
  因为害怕这些人中有人会对陈旭不利,因此虞无涯很直接就把几个服侍洗澡的侍女赶出去了,让陈旭自己洗,陈旭虽然略有些小小的失望,但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还是暂时放弃了被几双温柔小手抚摸着泡澡这种腐朽封建官僚地主的生活作风,自己躺在大木桶中舒舒服服的泡了一个热水澡,同时脑海中慢慢回想到底是什么人会栓几只小动物来吓唬自己,而且这么大一所宅院,定然不会只有一只兔子和一只狐狸,相府中花草树木太多了,说不定明天能够找出十七八只来。
  到底是谁?
  难道老子是能够被几只小动物吓到的品种吗?
  看来必须去买一些奴仆自己培养,还有就是护卫,肯定其中也有对自己不轨的人,马车夫也要换掉……
  陈旭一边洗一边想,最后感觉这件事最大的推手可能就是赵高或者蒙云。
  咸阳城中和自己有冲突的眼下也只有这两个人物,其他的包括李斯在内,虽然可能会有理念上的冲突,但绝对不会是现在,自己才刚入咸阳,连官员都算不上,对他们没有任何的威胁,若果是因为今天晚上自己阻挡一条准备强制推行的农业法令而引起李斯不快的话,他也没这么快的速度来做这件事,更何况,堂堂的大秦左相,用小兔子来吓唬别人这种事恐怕他也做不出来,主要是太特么丢脸了。
  李斯这个人陈旭的确不太了解,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毁誉参半,但总体来说,大秦从统一到灭亡期间的富庶强盛和他有紧密关系,而且这个人除开推行法家理念之外,劝说秦始皇放弃分封诸王而采用郡县制,然后大力推进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这些措施,最终才将中华民族凝聚成为一个整体,彻底破除了分封制的后遗症,为以后华夏两千年多年分分合合的战争中始终趋向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没有李斯,或许就没有后面大汉帝国的辉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