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3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0/1072

  陈旭虽然年幼,但说话却略有些老气横秋的模样,把一群比自己要大上许多的年轻学子直呼为年轻人,但所有人都没觉得怪异,因为陈旭是侯爷,是如今大秦如日中天的仙家弟子,他的身份可以忽略年龄和阶层存在。
  “敢问清河侯,期刊是何物?”安鱼粱疑惑的问。
  “期刊其实和报纸差不多,按照一个月或者固定时间多少天刊印一册,而内容主要是专注于相同和近似的内容,专门汇集数十篇在一期上刊登出来通行天下,这样每一期就可以登载许多人的文章,这种方式会让有志于治国方略的名士更加感兴趣!”
  “清河侯这个方法果然更好,老朽倒是很期待这本期刊出现,想象一下,一册上登载数十位不同名士的不同方略,必然会引起更多人的兴趣和讨论!”安鱼粱连连点头。
  “方法是好,但因为期刊上登载的内容比较宽泛,而且各家理论冲突巨大,因此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贤出面担任主编才能镇压住如今沸沸扬扬的百家门徒!”陈旭微笑着看些安鱼粱。
  安鱼粱沉默许久之后苦笑着说:“老朽又入清河侯彀中也,今日酒食果然不能白吃!”
  “鱼粱公乃是当世大贤,东有鲋甲,西有鱼粱,您的名声早已名扬天下,孔子八世孙孔鲋居于鲁地,您居于京师,您二位大贤一东一西犹如两面大旗,是百家门徒的榜样,孔鲋不愿事秦,因此不愿出仕,您因为和皇帝理念不合,也不愿出仕,但如今大秦初定乱象横生,一旦百家门徒如此喧嚣闹嚷引起皇帝不满,某一天真的发出焚书之令,您又该如何退让和自处?如若百家门派连自己的典籍都无法保存,又何来勇气夸夸其谈治国方略,因此这是一场战争,一场关系到百家存亡的战争,我不希望看到传承数千年的先贤典籍被付之一炬,至此传承断绝成为华夏之殇,因此需要有人帮我,这不应该是我一个人的战斗,这应该是百家门徒的战斗,为大秦计,为百姓计,为华夏传承计,这场战斗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必须把百家门徒的目光汇聚到一起,让他们知道并非终日吵吵嚷嚷躲在曲园杂舍夸夸其谈就能治国,而是必须要找到一个真正能够让大秦繁荣昌盛的方法,把一身学问用到实用处,脚踏实地沉下心去研究学问,去为农人,为匠工,为役夫,为商贾提供力所能及的指导和帮助,治国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站在朝堂之上服侍君王指点江山,而是要学有所用做出一番惠及天下的实事来……”
  陈旭洋洋洒洒一通长篇大论,只听的几个学子目瞪口呆,就连安鱼粱都动容,银白的须发不停的轻轻抖动,沉默许久之后脸色严肃的站起来恭恭敬敬的给陈旭弯腰行礼说:“老朽非是好名重利之人,但侯爷从还未来咸阳之前,一言一行我都在关注,特别是大秦都市报出来之后,老朽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既然侯爷今日诚心相请,老朽这把老骨头也就交给侯爷了,只希望日后侯爷不会失望!”
  “哈哈!”陈旭畅快的站起来对着安鱼粱拱手作揖说,“那就这么说定了,有鱼粱公相助,这份期刊必然会成为天下士子心目中的治国圣典!”
第504章
军事特刊
  “侯爷侯爷~~”
  就在陈旭搞定安鱼粱,得到一个重要助手举着酒瓶准备畅饮一番的时候,两匹快马急匆匆从咸阳城方向而来,越过大树之后又很快折返回来,满头汗水的陈平从马背上跳了下来。
  “什么事?”陈旭诧异的站起来。
  “侯爷,是喜事,河北大捷,江琥将军率领两千余马卒突入河北,月余时间辗转万里杀入匈奴王庭,斩头曼单于,俘其妻和二子,另有匈奴贵族数十人,斩敌首数万……”
  陈平如同打机关枪一样很快将事情的经过大致说了一遍,陈旭听完激动的跳起来一把抓住陈平的衣襟说:“此消息从何而来?”
  “方才皇帝让人送来捷报,让我们登载在最新一期的报纸上!”
  “哈哈,好,好,没想到江琥将军竟然如此勇猛,端了匈奴的老巢,连头曼单于都砍死了,这下匈奴人恐怕是吓破了胆!”陈旭兴奋不已,摆摆手说,“这件事你自己拿主意就是,何必来找我,赶紧安排人排版校对,用大号标题字登载在头版之上就行了……”
  “不不,侯爷有所不知,这次随同捷报一起送来的还有李顺的随军战报,翔实的记录了这一个月的征战记录……”
  “咦,李顺这个二货竟然还活着?”陈旭哑然。
  “活着活着,他还写了详细的战报,我就是为此事而来!”
  “战报拿来看看!”陈旭伸手,陈平赶紧从马背上的褡裢里面掏出来一叠麻浆纸递过来。
  陈旭略微翻看一下,一边看脸皮一边抽抽,脸色也慢慢变的有些不可捉摸。
  看着陈旭的样子,陈平有些忐忑不安的小声说:“侯爷,您不是说要登载一篇热血沸腾的战争以宣扬我大秦将士的英勇无畏吗,李顺的这些战报写的翔实无比,刊登出来一定会让民众人血沸腾……”
  “嘁,这像写日记一样怎么会让人热血沸腾,不行,得重新修改才行!”陈旭一目十行的很快就翻完了这些战报,然后对安鱼粱拱手说:“鱼粱公,我还有事就先告辞,方才的事就这样说定,等我安排好期刊馆舍之后再去请您,到时候切莫推辞!”
  安鱼粱拈着胡须点头:“河北大捷的确是一件前所未有的特大喜讯,如果能够尽快刊印到报纸上,必然会让民众欢腾鼓舞,清河侯自去忙,老朽也好回学院安排一下,随时恭候侯爷的命令!”
  “告辞!”陈旭也来不及多客套,带着几个侍卫告辞而去。
  看着陈旭离去的背影,几个年轻学子都心神激荡满脸的激动,其中一个兴奋的说:“老师,您当了这个期刊的主编,我们是不是以后就能随便在上面登载策论了?”
  “哼,不好好安心学习,整日想着出名得利,如此怎能做好学问?”安鱼粱忍不住哼了一声。
  “嘿嘿,亲人不如亲己,老师放心,我等一定会好好写策论,决计不会给老师丢脸!”另一个学子讪笑着说。
  “你们一个个自己看看,都比清河侯年长六七岁,也跟着我学习了好几年,如此心性怎能成大事,清河侯方才所言你等未曾听见?要脚踏实地,要学有所用,而不是夸夸其谈,策论做的再好但言无所用,也只是草包而已,这也是我一直不愿意教你们治国方略的原因,教你们越多,最后也只是在曲园杂舍之中多一批夸夸其谈之辈,与天下百姓无益也!唉~”
  安鱼粱说完之后长叹一口气拂袖而去,一群学生脸色羞红,一个个臊眉撘眼儿的赶紧把各自的酒瓶子抱上跟着一起离开。
  “陈郎总算是恢复过来了!”
  这边陈旭与陈姜氏和水轻柔等人打过招呼之后,乘坐马车在虞无涯和几个护卫的护送下先行回城去报馆,而水轻柔和杏儿等一家人继续在河边玩耍,水轻柔扶着陈姜氏站在树下,目送陈旭的马车嘚嘚远去。
  “轻柔,这几天让你受委屈了,旭儿这件事娘一点儿都不知道!”陈姜氏满脸歉意的看着水轻柔说。
  “娘,我不委屈,只要陈郎平安,我就高兴!”
  “那就好那就好,我们也帮忙去捡点儿田螺,等会儿早点儿回家,晚上我给你们炖牛骨汤……”
  水轻柔羞的脸颊通红,感觉陈姜氏自从升级成婆婆之后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慈爱,恨不得让她和陈旭两个一天到晚睡在床上不下来,一直到睡一个孙子出来才算数。
  但一想到陈旭在床上为了不生小孩而要求的那些羞羞的姿势,水轻柔顿时浑身发软,低着头跟在陈姜氏身后真的如同一个小媳妇亦步亦趋不敢抬头,列子门徒往日那种淡然无羁的神态几乎一丝都看不见。
  报馆之中,此时已经早已沸腾的一塌糊涂。
  突然传来的河北大捷的消息让报社的所有人都兴奋激动,因此陈旭到达的时候,整个报馆里面一片欢腾,主编责编小编还有闻讯而来的记者管事都在热烈的讨论此事。
  “快,侯爷来了!”随着一个管事满头大汗的冲进来,所有人都赶紧起身,就看到陈旭已经大步走了进来。
  “见过侯爷!”所有人都一起拱手行礼。
  “免礼!”陈旭摆摆手走到办公室前面的一块黑板前面坐下,把手中李顺的战报再次大致看了一遍然后站起来说:“这份战报你们都看过没有?”
  “看过了!”大部分人都点头回答。
  “那就好,河北大捷,斩杀匈奴单于,俘其妻女,这是我大秦前所未有之大捷,当值得好好庆祝和大肆宣扬,但李顺的这份战报却不能就这样刊发出去,我们需要一场热血沸腾的大胜,一场冲突剧烈的大胜,同时还需要英雄,但我从这份战报之中都没有看到,我们的将士是如何出奇谋夜渡大河,然后翻越阴山,最后突入草原的,我们的将士是如何与凶残的匈奴人英勇战斗的,我们的勇士是如何在弓箭飞矢之中奋勇杀敌的,我们的将士在没有后勤和辅助的情况下,是如何在茫茫大草原中辗转万里找到匈奴王庭的,又是如何定下计策迂回杀入王庭斩杀头曼单于的,而斩杀头曼单于的都尉蒋步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人物,他的生平事迹如何,他的勇气来自于何方,他的经历什么才有对匈奴如此的愤怒而愿意抛头颅洒热血奋不顾身的去杀死匈奴王者,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表现的,而这些也是读报的人希望了解的,我们不仅仅只是一份报纸,我们还是大秦的喉舌,必须用煽情的语言来让所有人了解到这场战争胜利的残酷,那四百余大秦将士长眠于河北,为了守护我大秦奋不顾身,这些才是我们需要大书特书的内容,我们不仅仅得到了一场大胜,我们还失去了数百位最勇敢的勇士,如果不是他们以命相博,我们何来大胜,如果不是边关的将士常年坚守最苦的边荒,我们如何能够享受到如此安宁的生活,因此……”
  陈旭的眼神扫过整个总务室,所有人都听的目瞪口呆而且又眼神闪烁。
  “因此,我要你们以这一份战报为基础,用激昂的文字重新去描述这场战争,把你们的目光跟随大秦将士的铁蹄和战刀去经历这场血与火的大战,描写出我大秦将军的奇谋,描写出我大秦将士的英勇,描写出战场之上的残酷,描写出匈奴人的野蛮和残忍,描写出将士的悍不畏死,描写出几位英雄的成长,我们在咸阳搂着妻妾安寝之时,我们的将士还在那西北苦寒之地与匈奴蛮子淤血奋战,我们坐在房子里读书看报,但我们的将士还在餐风露宿的长途奔袭,我们不能和大秦将士一起奋不顾身的战斗,但我们手中的笔就是我们的武器,我们的思想就是我们的战马,我们要用心和笔将我大秦将士浴血奋战的场景展现出来,刊印在报纸上,让整个大秦的百姓看到他们的英勇,知道这场大胜来之不易,我们与将士同在,我们与英雄通行,我们一起用热血来铸就一道血肉丰碑,构筑我华夏的脊梁千百年传承下去,让世人永远铭记这场战争,铭记这场战中牺牲的将士和英雄~”
  陈旭说到最后近乎于一种怒吼。
  而房间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脸色涨红喘着粗气,一个个双眼都闪烁着激动到要爆炸的光芒。
  “这场大胜,我们要大书特书,宣扬胜利,塑造英雄,铭记牺牲,传承无畏,因此,这次报馆出一期特刊,刊头就是鲜血铸就丰碑,英雄永垂不朽,从现在开始,上到主编下到校吏,只要是能写文章的,都将这份战报通读一遍,然后每个人都动手写一篇新的战场新闻稿,汇集整理之后挑选一批能够达到标准的新稿,今日连夜排版赶印出这份特刊,本侯希望明早之前能够看到,不知道诸君能不能做到~”
  “能,侯爷放心,如今报馆中会写策论和文章的有近两百人,今日就算不吃不睡,我等也一定会将稿件写出来!”所有人都激动的脸色涨红,陈平更是直接跳起来拱手大声说。
  “好!”陈旭重重一掌拍在桌子上,“等特刊出来,明日我在清河大酒楼宴请诸位并且看一场新戏!”
  “耶嚯~~”总务室顿时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兴奋尖叫。
第505章
空缺人选
  清河园的菜好吃,酒好喝,舞好看,小娘子温柔漂亮,盛传为天上人间,报馆的一群人虽然如今也算是高收入群体,但除开看戏之外,清河酒店的饭菜基本上还是消费不起,一桌就普通的酒水就要花费数月的工资,因此在这种言语和物质的双重激励之下,整个报馆的情绪都被点燃,许多看过李顺战报的编辑都迫不及待的开始构思新的新闻稿,而没看过的也都纷纷挤上来拿战报观看,而有机灵的已经离开报馆去打听江珩和几个都尉的生平事迹去了。
  看着报馆的热闹和忙碌,陈旭兴奋的心情也慢慢平息下来。
  这种事情虽然值得大书特书,实际上他也对秦朝的这些文人的水平保持了极大的不信任。
  主要是这种吹牛皮般的塑造英雄对于一贯有一说一语言简练的秦朝人来说难度非常大,因此对于稿件的质量感觉非常的不靠谱,但不管怎么说,在自己的煽动下,他们多多少少会加入进去不少煽情的描写和语言,总体来说,只要比李顺这种小学生记日记般的战报好看就行了。
  在报馆逛了一圈,发现所有人几乎都放下了手头的事情在讨论和书写战地新闻,陈旭也走进自己专属的办公室坐下来,拿出纸笔写下一封书信,唤来护卫将其送往蒙府亲自交给蒙毅。
  等侍卫离开之后,陈旭这才安静的坐下来,思考许久之后动笔开始书写一份奏章。
  “侯爷侯爷~快回府,皇帝又给您发放赏赐了!”侯府的一个管事满头大汗的跑进来。
  陈旭莫名其妙的愣了半天问:“知不知道是什么事要奖赏我?”
  “听传旨的谒者说是您上次给皇帝上的分化六国降卒的奏章,今日早朝之上皇帝下达谕令通传西北诸郡,正式开始分化策略,因此又给了您许多赏赐!”管事头脑灵活口才不错,三言两语便把事情说清楚。
  陈旭这才恍然大悟,虽然皇帝每隔几天都要给他一些赏赐,但赏赐基本上都有理由,没头没脑的赏赐还没出现过,因此明白过来后陈旭也没在意说:“赏赐就先让管家收下来,何必来通知我!”
  “侯爷,您最好亲自回去一趟,皇帝这次在城外又赏赐了五十顷良田,而且还增了一千户的食邑,夫人和您都不在,这赐书和田产地契管家不敢做主!”
  “赏这么多?”陈旭比开始还惊讶,想了一下后放下毛笔把写了一半的奏章收起来跟着管家回府。
  果然,回家之后传旨的谒者还在等待,甚至连茶水都不敢喝,一直下车站在侯府门口,看到陈旭的马车停下来,这才松了一口气赶紧行礼说:“侯爷,陛下的赏赐已经都办理好了,五十顷良田就在您城外的庄园附近,这是内史府的田契,增封的食邑礼部也已经安排去南阳通传,请您把诏书收好!”
  “多谢多谢!”陈旭把诏书和田契都接过来看了几眼递给站在旁边的管家,想了一下让人把自己车上放的一盘子油炸螃蟹送给谒者说,“今日闲来无事做了一道美味小吃,拿去尝尝!”
  “多谢侯爷!”谒者也激动的不得了,双手恭恭敬敬的接过来,看着一盘子支棱八丫的不知道什么玩意儿的食物虽然略有些心底发毛,但散发出来的浓郁香味却让他食指大动,上车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拿起一只咔嚓啃了一口,然后赶紧把盘子捂在怀里四周看了一下,这才小口小口的开始品尝起来。
  自从改制之后,以前归属于郎中令管理的谒者和仆射划分到中书省归李斯管辖,并且将少府的中书谒者也都划归为中书省,重新组建了谒者署衙,中书谒者令也变成了三品官员,地位拔高了许多,而这些负责接收民间奏章和传达中书省命令的谒者地位也不低,六品官员,每年官秩六百石,相当于一个县令,但权利却小多了,只能起到一个上通下达的作用,几乎没有什么灰色收入,还不如赵高的女婿阎乐,因此平日在王侯公卿的眼中也就是渣渣,传达谕令的时候,绝对没有人会象陈旭这样客客气气,并且还送如此美味的零食,因此这个谒者是感动的不得了,一边吃一边哽咽,几乎是一路哭着回去的。
  “咦,清河侯揍你了?”谒者回到中书省谒者署衙回复命令,谒者丞看着自己属下一副悲凄的模样忍不住皱着眉头问。
  “不是不是,是清河侯赏给属下一些美味的食物,属下感动所致!”谒者用衣袖擦着眼圈回答。
  “咦,清河侯赏食物,快拿来与本官尝尝!”谒者丞立刻兴奋的说。
  谒者左右看看,然后小心翼翼从袖袍里面掏出来一个盘子,里面还有七八只油炸螃蟹。
  “这是何物,怎么看起来如此瘆的慌!”谒者丞看着一盘子支棱八丫的螃蟹感觉浑身毛骨悚然。
  “大人无需紧张,虽然属下不知道是什么食物,但的确美味无比,椒香酥脆,属下从来就未曾吃过如此美味的食物!”谒者舔着嘴巴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0/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