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3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9/1072

  “耶嚯~”几个小娃子立刻兴奋的跳起来,转回头去跟同伴一说,顿时一群光屁股娃子都争先恐后的挤到油锅旁边,每个人都很老实的拿了两只然后就或站或坐的在浓烈的阳光下面吃起来,速度快的几口吃完之后就跳进水里摸螺蛳去了,很快就有螺蛳噼里啪啦的往岸边丢。
第502章
想想好刺激
  “恩公,你不会真的要吃这东西吧?”
  看着如同下雨一样往岸上丢的螺蛳,虞无涯脸皮扭曲的像鞋拔子一样。
  “嘿嘿,自然!”陈旭点点头,看着水轻柔和陈姜氏神情都很不好,于是赶紧说:“娘,轻柔,这水中的田螺做出来真的好吃,而且这田螺还有一个很美丽的传说故事……”
  “这带壳的虫子也还有故事?”不光虞无涯惊奇,水轻柔和陈姜氏也来了兴趣。
  “嗯,传说在很久以前,在现在的吴越之地,有一个贫苦的年轻人叫谢瑞,自幼父母双亡,全靠周围邻居的接济才慢慢长大,谢瑞心地善良而且非常勤劳,每天不是种地就是砍柴,农闲之时就回到湖里面打鱼,因为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每天忙碌劳累回家,也没人给他做饭洗衣,时常忙碌一天到晚连一口热汤都喝不上,因此邻居都劝他娶一个媳妇,但都被谢瑞拒绝,说自己家一贫如洗,娶回来只会让姑娘跟着受苦受累,因此依旧每日早出晚归的忙碌。”
  “有一天夜里突然狂风暴雨不断,第二天一早天气转好,谢瑞根据经验,一般大雨之后湖里面的鱼虾都会被冲到岸边的滩涂之上,于是他就提着渔网去湖边打鱼,却在湖边的泥潭上发现了一只特别巨大的田螺,足足有三升那么大……”
  陈旭比划了一下手,虞无涯连连摇头:“恩公瞎说,怎会有如此大的螺蛳?”
  “旭儿啊,娘也从来没见过三升那么大的田螺啊,最大也不过栗子大!”陈姜氏也摇头表示不相信。
  而水轻柔一双美目忽闪忽闪,脸色略有些激动的说:“夫君,我怎么听起来和白蛇传差不多,这么大的螺蛳,莫不是要修炼成精了?”
  “莫急莫急,听我往下讲!”陈旭笑着继续说,“可能因为很长时间缺水,田螺似乎已经快干死了,谢瑞心有怜悯,就把这只大田螺放到湖水中,然后就下湖去打鱼,结果那天运气很差,许久都没捞到一条鱼,于是谢瑞垂头丧气的准备回家,结果此时湖水已经退去,那只大田螺又搁在泥滩之上,谢瑞本来想把大田螺再次放到水里然后离开,但猜想如果湖水继续退的话田螺还是会落在泥滩上最后被太阳晒死,于是干脆就把这只大田螺带回家了……”
  “谢瑞因为没打到鱼,回家于是就把田螺炖了饱食一顿,一定非常美味对不对?”虞无涯感觉自己一下猜到了结局。
  水轻柔和陈姜氏也是一副差不多同意的表情,因为陈旭今天说的就是吃田螺,这就是最好的猜测。
  陈旭无语的看着虞无涯说:“别打岔,要是都这样想男人怎么娶媳妇?”
  虞无涯手一抖啃了一半的螃蟹掉地上了,惊恐的看着陈旭结结巴巴的说:“谢瑞不会……不会睡了一只大田螺吧,那个……那个也太……太那啥了……”
  水轻柔瞬间脸颊血红,用手掐了虞无涯一下嗔道:“师兄,你……你能不能别说话!”
  而陈旭也是满脑门的黑线,感觉虞无涯这货的脑洞不是普通语言可以描述和形容的,日一只田螺……想想……好刺激……
  “无涯别胡乱说话,旭儿快讲!”陈姜氏也是神情有些尴尬,只好催促陈旭快讲故事。
  “好,我接着讲!”陈旭整理了一下思绪接着往下讲,“谢瑞回家之后就把大田螺放在水缸里面,时间一晃过去了一个多月,有一天谢瑞忙到傍晚回家,竟然发现家里收拾的整整齐齐,桌子上还摆放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谢瑞非常奇怪,于是去左邻右舍问,几个大婶都说没有帮忙做饭,谢瑞虽然百思不得其解,但又累又饿,很快就把饭菜都吃光了,第二天,谢瑞又出门去干活儿,忙到晚上回家,桌子上又放着热腾腾的饭菜,自己的破衣服也缝补好了放在床上,谢瑞更加迷惑和好奇,接下来好几天都是如此,于是一天早上谢瑞吃过早饭假装出门干活儿,然后偷偷的返回家躲在门外观看家里到底是谁在帮忙收拾,结果让他看到了惊奇的事情,一个长得非常漂亮的少女从水缸里面站了起来,然后开始收拾屋子,缝补衣服,打扫卫生……”
  “师妹说的不错,果然是一只田螺精!”虞无涯兴奋的嚷嚷。
  而在陈旭讲故事的时候,旁边的几个小侍女和一群护卫、马夫都已经聚了过来,一个个伸长脖子张大嘴巴听的津津有味。
  “于是谢瑞赶紧推门进屋,少女受到惊吓想躲进水缸里,但谢瑞把水缸拦住询问小女的来历,少女没办法,只好把自己的身世告诉了谢瑞,原来少女是附近大湖里的一个田螺,长年累月吸收日月精华,历经几百年终于修炼成了人形,结果在渡劫的时候引起狂风雷雨而被湖水卷到岸上,然后被谢瑞救了回来,少女为了报答谢瑞的救命之恩,于是养好伤之后就天天帮他做饭洗衣服……”
  “谢瑞知道之后非常感动,而少女为了报答谢瑞决定嫁给他,两人于是喜结连理,就在湖边男耕女织种田打鱼,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而且田螺姑娘的壳可是一件法宝,里面每天都可以长出来许多粮食,两人就把这些粮去帮助村里的邻居,大家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这就完了?”虞无涯略有些遗憾,把掉地上的螃蟹捡起来一边吃一边说,“这个谢瑞比许仙的运气好太多了,直接就娶了一个田螺精,而许仙却还历经波折,最后白素贞还被法海压在了雷峰塔下!”
  “是啊是啊,这谢瑞运气贼好,这样就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神仙小娘子,羡慕啊!”一群侍卫和马夫都满脸羡慕嫉妒恨的神情。
  “本来还有一条蚂蝗精想抢夺田螺姑娘,不过最后被谢瑞和村民们用盐齁死了,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一个美满的故事!”陈旭笑着说。
  “夫君,反正今日也是清闲,您就把蚂蝗精也讲完吧!”水轻柔摇着陈旭的胳膊,脸上露出难得一见的小女儿姿态央求着说。
  陈旭被晃的小心肝儿都要融化了,于是只好又把后面蚂蝗精变装成老太太前来求水喝,抢去了田螺姑娘的壳,田螺姑娘失去了藏身的法宝,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谢瑞和村民就联合起来驾船去湖中和蚂蝗精战斗,蚂蝗精非常厉害,使出法术掀起巨浪把渔船打翻,而村民藏在渔船上的盐落入湖中把湖水变成了咸水,蚂蝗精就被盐水齁死了。
  “恩公讲完这个故事,我怎么感觉吃田螺会有些膈应!”虞无涯咂咂嘴吧。
  “你膈应啥,我讲完白蛇传,吃蛇肉的时候也没见你膈应!好了好了,故事讲完,赶紧散了,凉风都给我挡完了!”陈旭撇撇嘴站起来把侍女和护卫都赶走。
  “敢问可是清河侯?”就在一群人散开之后,几个青年学子小心翼翼的隔着几米远站在树荫外拱手打招呼。
  陈旭瞅了一眼,都不认识,但还是很有礼貌的拱手说:“不错,某正是清河侯陈旭!”
  几个青年学子顿时脸色兴奋起来,再次一起施礼,其中一个年纪稍大的青年激动的说:“我等是渭河学院的学生,今日跟随老师来河边游玩,看见侯爷在此戏水玩耍,特来拜见!”
  “渭河学院,莫非是鱼粱公的弟子?”陈旭好奇的问。
  “回侯爷,家师正是鱼粱公!”
  “鱼粱公在何处?”陈旭转头四周看了一圈。
  “老师在那儿!”几个学子赶紧转身指着渭河桥头的一颗大柳树说。
  “好好,久闻鱼粱公乃当世大贤,本侯一直想去拜访,但却事务繁忙,今日得闲,刚好可以去拜会一下鱼粱公!”陈旭顿时高兴起来,整理好衣服和头发,让侍女装了一大盘子油炸螃蟹和一大盘子烤串,又搬了一箱葡萄酒,让几个侍卫端上跟着几个学子一起去拜见安鱼粱。
  安鱼粱正在树下读报纸,神情悠闲无比,听见说话吵嚷之声,回头就看到几个学生去而复返,中间还簇拥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一身锦袍,腰坠玉佩,虽然看起来年幼,但却龙行虎步顾盼生辉,稚嫩的脸上颇有些威严的气势。
  安鱼粱不敢托大,随手放下报纸站了起来,整理一下衣袍站好,而陈旭看见这个须发皆白的矍铄老者,几步走上来拱手作揖:“旭拜见鱼粱公!”
  “不敢不敢,老朽一介布衣,安敢受清河侯之礼!”安鱼粱也赶紧也拱手作揖。
  礼毕,陈旭这才手一摆,随同而来的几个侍卫把端过来的食物和葡萄酒都放在树荫下,这才退开站到附近的树荫下仔细守护。
第503章
鱼梁公入彀
  “旭今日出门游玩,听闻鱼粱公在此,特来拜见,顺便带一些吃食和酒水,一起消遣一下!”陈旭笑着在一个学子搬过来的石头上坐下之后说。
  安鱼粱也坐下来捋着近一尺长的雪白胡须笑着说:“老朽也久闻清河侯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年少英俊,礼贤下士,有商周遗风。”
  “鱼粱公厚赞了,华夏素称礼仪之邦,传承至今已有数千年,旭不敢忘本!”
  “唔,不敢忘本,是啊,可惜有人就要忘本,唉……老朽失态了,今日能够遇见清河侯,老朽有些兴奋,听闻清河侯擅做美食,很多简单的食材也能化腐朽为神奇,老朽今日可有口福了!”
  安鱼粱摇头之后随手拿起一只油炸螃蟹左看又看,然后掰下一条腿放进嘴里咀嚼了几下,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说:“传说果然不错,没想到这河蟹如此烹制一下,竟然真的是一道难得的消遣美味,以前只听说苏越之地有人用蟹黄做酱,但从未听闻还能这般食之!”
  “你们也一起吃!”陈旭看着个年轻学子眼巴巴的样子,招呼几个学子一起吃,于是一连串的拱手感谢之后,几个学子也一人拿起一只螃蟹啃起来。
  “唔,美味美味……”
  “有椒蒜葱芥的味道,酥脆浓香,堪称绝世美味……”
  几个学子一边吃一边使劲儿赞叹。
  在这个食物缺乏的年代,这些学子家里固然有些钱财才能供养的起读书写字,但即便是王侯公卿之家,虽然不缺吃喝,但制作方法也不外乎炖煮烧烤几种简单方法,只是最近一年多,咸阳才慢慢出现面条水饺包子馒头等精细的食物,而铁锅的出现,也才让菜肴出现煎炒烹炸等新的制作方法,许多新的菜品慢慢从清河酒店传出来。
  而所有的菜肴制作方法中,油炸食物最贵,因为需要大量的油,无论是荤油还是素油,在这个时代都是非常稀缺的物品。
  除开大户人家之外,贫苦农民几乎一年到头家里看不到荤腥,更别说用大量的油来烹炸食物了。
  后世都说油炸食物不安全,吃多了死的快。
  但在陈旭看来这都是放屁,其实人要死根本就和油没有半钱的关系,老天要你死你就得死,就比如他自己,骑电瓶车闯个红灯而已,然后就挂了。
  因此对于陈旭来说,只要做出来的美味好吃就行了。
  而且油炸食物那么香,怎么会舍得不吃!
  就算是面酱里面裹一点儿鲜嫩的花椒叶油炸出来,那也是一道难得的美味。
  一群人嘁嘁喳喳,很快一盘子螃蟹和烤串就吃了近半,陈旭又把葡萄酒拿出来一人直接一人分了一瓶,打开瓶塞对饮几口,在陈旭这种豪放的吃喝方式影响下,几个学子也敞开肚皮吃喝起来,而且谈笑也越来越轻松,再没有了开始的拘谨的小心翼翼。
  “鱼粱公,旭听闻您和李相是师兄弟?”酒喝到一半,陈旭笑着问。
  “不错!”安鱼粱放下酒瓶点点头,脸色平静的说,“我先入师门,李斯入门比我晚四年!”
  “旭很好奇,为何鱼粱公没有入朝堂当官,您和李相一脉同承荀子之理,想来对礼法治国的理念也非常熟悉……”
  安鱼粱沉默许久之后摇摇头:“老朽年轻之时也曾想过辅助一位君王,施展所学的治国之策,可惜当时齐楚韩燕等国皆都不认同师尊的理念,于是我随师尊来秦,但师尊却说不喜欢秦国的强法,于是带我去了赵国,后来师尊去世,我便在赵国定居下来,没想到秦王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攻打赵国,邯郸破,赵王奔燕,当时师弟李斯也已经成为了秦王的长史,写书信与我,让我来秦与他共辅秦王……”
  安鱼粱并未隐瞒自己的几个学生,把从前到后的事情大致讲述了一遍:“虽然我和李斯是同门师兄弟,但治国理念差异甚大,如今大秦独法而尊,此非长久治国之道也,因此老朽也就在渭河学院安心教授学子颐养天年,同时也想把师尊的言论编撰成册传世下去,希望后人能够将师尊的法礼之术发扬光大!”
  “老师,这次要不是清河侯,恐怕您这个想法也要落空了!”一个年纪稍大的学子用袖子擦着嘴巴说。
  “不错,李相这次提出焚书之策,要不是清河侯阻拦,恐怕天下大乱,焚书令一出,先贤典籍皆都要付之一炬,听闻李相进言皇帝,胆敢私藏诗书子集者皆都要被杀死,我等熟读经书,家中藏书不少,查抄之下我等说不定也要死于非命……”
  “是啊是啊,我等万分感激清河侯!”几个年轻学子都放下酒瓶子站起来恭恭敬敬给陈旭行礼。
  “无需感谢,先贤典籍皆都是我华夏传承,旭绝对不会坐看这件事发生,纵然不惜一死,也必然要和李斯抗争到底,不过眼下看来这件事已经暂时消停下来,皇帝也亲口答应不会焚书,因此诸位和鱼粱公大可以放心,上次张苍把鱼粱公编撰的荀子著作给我看过,而为了让李斯打消焚书的想法,因此我还特意连续在三期大秦都市报上登载出来数篇,以此让天下士子知道荀子礼法治国的理念,既重礼重法,又忠君爱民,非是如今强法而尊不恤民生的策略,目的自然也是想让李斯能够收敛一些……”
  “清河侯说的好,老师也曾经与我们讲过荀子的著作,《王制》、《臣道》、《礼论》、《富国》、《法行》等诸多篇目皆都非是谈法而是谈理,真想不通李斯为何学成了这样,竟然提出如此恶毒的奏书!”一个学生明显喝多了,脸红脖子粗的鼓胀大声说。
  “或许……他是有他的难处吧!”陈旭想了一下摇头,“大秦重法日久,从卫鞅至今已经上百年,以前诸侯争霸,百家门徒可以游走于诸侯之间宣扬自己的治国理念,荀子在齐国不受齐王重用,于是来秦,然后发现秦国的氛围他不喜欢,于是又去了赵国。其他有心辅佐君王成就一番事业者皆都如此,一家不行就换一家,终究可能会找到一个欣赏和重用自己的君王,但眼下不行,大秦独霸天下,只有一个君王,而百家门徒治国理念差异巨大,但一个国家却只会容忍一种主流方式,大秦用法而强,皇帝自然认为法术就是最好的治国方略,墨儒名杂等门派只能被压制,这是大势,在皇帝没有看到一个能够比法术更加适合大秦的治国策略之前,这种局面是无法改变的!但就像鱼粱公方才所言,独法而尊非是治国之道,因此本侯就在报纸上登载寻找新的治国理念的方法,而且就是以荀子的著作为引子,希望可以让更多的人体会荀子的治国之道,从而融汇百家找到一个好的治国方法,让天下百姓皆都居有其所衣食无忧,幼有所养老有所依,诸位师从鱼粱公,也皆都算是荀子门徒,本侯希望诸位能够将荀子的理念发扬光大,方不负一身所学……”
  陈旭一番话直说几个醉意微醺的学子血脉贲张,其中一个站起来激动的说:“清河侯放心,我等虽然学问浅薄但必然也不甘人后,师尊这些日子每天都在给我们讲解荀子的文章,方才所读的报纸上登载有儒家门徒孙叔通的一篇策论,老师正在与我等比较儒家学派与荀子在治国上的不同,让我等获益匪浅,因此我等也想写一些文章刊登到报纸之上……”
  “子召,莫要胡言乱语!报纸上登载的皆都是当今名士的言论,你焉敢不识高低耶?”安鱼粱哭笑不得的看着自己这几个喝了几口酒便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徒弟,因此只能呵斥一声。
  “呵呵,鱼粱公莫怪,年轻人就该有雄心壮志,如朝阳一般浩然生辉,报纸上登载的文章并无分老幼名宿,只要报馆的编辑觉得写的好,自然就会选出来登载,只不过一期报纸篇幅有限,百家策论只能登载一篇两篇,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最近也听闻许多名士谈论此事,认为百家言论篇登载的太少,难以让百家理念面面俱到,因此我思来想去,准备另外办一份期刊,专门用来登载百家言论,以此和报纸这种通俗大众的传媒区别开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9/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