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3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1072

  虽然搪瓷的生产工艺他不知道,但最基本的原理没有任何问题,于是陈旭抬手把高河叫了过来。
  “侯爷,叫我有啥事儿?”高河小心翼翼的挤上来问。
  高河本来是清河镇一个普通的制陶工匠,自从陈旭当了清河镇的里典,他的制陶工坊一两年时间便发展成为了雉县乃至大秦最大最著名的陶器作坊,目前六七口瓷窑整天冒着滚滚浓烟,烧制的瓷器大车大车的拉到全国各地的清河商店,然后大车大车的钱币拉回清河镇,陶器工坊扩大了十倍不止,招收的制陶工匠和学徒帮工加起来有上百人,完全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乡镇企业。
  在清河镇高河如今的地位直逼里典牛大石和游缴刘坡,其他榨油坊和酿酒坊造纸坊都没办法和陶瓷作坊比,因此高河在清河镇走路都是眼睛看在天上的。
  不过来了咸阳,高河非常惊恐,因为眼前无论是工部还是内史府还是科学院的人,大部分都穿着官服,因此只敢躲在最后面观看。
  陈旭把手里的水龙头递给高河:“如果要在这铸铁的龙头内外烧制出来一层瓷釉,你觉得能不能成功?”
  高河接过龙头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点点头说:“虽然没有试过,但应该问题不大,不过这把手和中间的木皮都要先取下来,而且只能用低温釉,煤窑火温太高的话恐怕连这个龙头都要烧融了……”
  “行,这件事就交给你去试验!”陈旭也懒得和高河研究搪瓷的细节,主要是他也不会,而高河作为烧制了两年瓷器的工匠,应该说是目前大秦最厉害的瓷器大匠了。
  “鲁二蛋,你带高大匠回科学院去玻璃实验室找汤廷,告诉他全力配合高大匠尽快在这水龙头上烧一层瓷釉出来,越快越好!”
  “是,侯爷!”鲁二蛋抱着一箱子水龙头带着高河还有三个学徒离开。
  “侯爷,为什么要在钢铁外面烧一层瓷釉,莫非是为了美观?”对于陈旭的多此一举,张苍都有些忍不住了。
  “为了防锈!”
  “原来如此,还是侯爷想的长远!”许多工匠都跟着一起点头。
  所有人都知道,无论是铜器还是铁器,除开黄金之外,几乎所有的金属制品都会生锈,特别是遇水之后锈的更快,这水龙头长年累月的和水接触,自然需要做好防锈处理。
  “好了,现在开始组织人手安装浴缸陶盆和水池,争取在两天之内全部安装完毕收尾,然后无论陶瓷水龙头能不能研究成功,都可以先测试自来水……”
  接下来的两天,陈旭就像换了一个人,起早贪黑的守在清河别院指导工匠检查水管,安装浴缸和马桶等卫浴设备,因为卫浴设备和定制的陶管都是陈旭亲自设计的,接口都是统一标准,因此安装起来都很容易。
  两天之后,厨房的洗碗池,浴室的浴缸,淋浴喷头,洗脸盆,卫生间的蹲坑和抽水马桶,外院公厕的洗手池,马厩和熊猫园的饮水池,整个内院外院四通八达的自来水管全都铺设到位。
  所有工匠全都激动的聚集在水塔的位置。
  两个帮工摇动一个手摇式的大辘辘,一根粗绳把挂在水塔顶上一个滑轮上的大木质吊桶从水沟里把一桶桶干净清澈的水提升到十米高的水塔上,一个帮工顺着水塔外面的梯子爬上去站在水塔顶上,将拉扯上去的水倾倒进水塔里面。
  伴随着稀里哗啦的声音,足足倒了二十多桶之后,顶上的帮工回头冲着下面喊:“侯爷,已经到一半了!”
  “行了,准备测试,所有监工和匠工去巡查自己负责监控和安装的位置,看看是否有管道漏水的状况!”
  陈旭一声令下,围聚在一起的上百人呼啦一声就全部散开,很快内院外院到处都有人员到位的声音传来。
  “开闸放水!”陈旭再次发出命令,早已等在水塔下面控制室的两个帮工将一道木闸抬起来,只听水管之中哗哗啦啦的流水声音传来,很快到处都传来人的呼喊声。
  “报告,厨房出水了!”
  “报告,浴室也来水了!”
  “报告,厕所漏水!”
  “报告,外院十丈外主管漏水!”
  “报告,熊猫园水流很小!”
  伴随着各处的报告传来,张苍和胡宽几个主要管事都整个院子前后奔忙,一群工部和内史府的官员匠工也跟着激动的跑来跑去。
  漏水很正常,但当这些人看到安装在各处的水管中果然都喷出了清水的时候,一个个都兴奋的欢呼吼叫起来,整个清河别院都沉浸在一片欢腾的气氛当中。
  “侯爷大才,这么匪夷所思的自来水让苍大开眼界!”
  此时陈旭来到漏水的厕所观察漏水情况,张苍跟在旁边,看着水管里面还在往外喷涌而出的水兴奋的说话都在颤抖。
  “侯爷大才,我等望尘莫及也!”
  胡宽等跟一群随行的官吏也匠工也跟着一起大声拍马屁。
  “好了,别说的这么肉麻,赶紧四周巡查看看还有没有漏水的地方,加紧整改,改完还得再次通水试验,这两天大家辛苦一下,弄完我在清河酒店请所有人吃饭!”
  “哇,清河酒店吃饭,侯爷放心,我等一定保证把所有地方都尽快修好!”
  一群官吏和工匠轰然散去,很快整个清河别院到处响起呵斥刑徒工奴搬运水泥河沙和管道的声音。
第553章
只有一条路可走
  ……
  时间一晃又是数日过去,清河别院的自来水已经全部整改完毕,水龙也都安装到位。
  在高河和汤廷的共同协作下,两人虽然不知道搪瓷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生产工艺,但毕竟都是和玻璃瓷器高温煤炉打交道的大匠,连续两天的研究之后,用观音土加玻璃渣加一些铁粉放在坩埚中烧成熔融状态的混合液态物质,然后把烧红的钢铁水龙头放进去浸透再捞出来,然后逐步退火降温,最后水龙头表面就会形成一层灰褐色的半透明玻璃质的固化层,摸起来非常光滑,还带着琉璃和瓷器的双重感觉,但这种固化层并不十分结实,碰到坚硬的物品会损坏,不过比起完全裸露的钢铁来说要好的太多了,至少不容易生锈。
  张苍已经带着一群工匠回科学院总结这次的自来水修建和安装经验去了,准备合计编撰一册自来水安装指导手册,同时还要根据陈旭的吩咐设计一整套自来水管和各种接口的标准规范,促进以后自来水安装的标准化安装和作业。
  游泳池的瓷砖也全部贴完,干透几天之后注水,雪白的瓷砖映衬下,一池子清透碧蓝的水让所有参与修建的工部和内史府的官员匠工都惊叹的眼珠子差点儿掉进水池中捞不出来。
  除开用一个美字之外,所有人都找不到更多的词语来形容这个游泳池样子。
  游泳池完工,也标志着清河别院的所有工程全部完工,收尾清理砖石泥沙等乱七八糟的东西之后,整个别院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陈旭的面前。
  天气炎热,陈旭站在游泳池边看着这一池清澈碧透的水,忍不住三下五除二脱下外套,穿着大裤衩就噗通一声跳进了水池之中。
  而一群工部内史府的官吏和匠工全都眼巴巴的看着在里面各种奇怪狗刨姿势的小侯爷不断的吞口水。
  如此美轮美奂如同仙宫瑶池的游泳池,加上如此炎热的天气,每个人都恨不得也跳进去好好畅游清凉一番。
  “哈哈,爽,诸位都下来畅游一番!”
  陈旭来回游了两趟之后,这才发现水池边一圈人都虎视眈眈各种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怒视他,于是冲岸上招招手,于是一群早就等的喉咙要伸出爪子来的官吏和匠工全都脱掉衣服穿着兜裆布噗通噗通跳进水池,一时间碧水翻腾水花四溅,整个水池一片欢腾。
  “侯爷~侯爷~,有宫人前来传皇帝谕令,让您午朝去参加商讨国事!”侯府一个负责通传的管事急匆匆而来,站在水池边大声禀报。
  陈旭抬头看了一眼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已经午时过了,距离下午上朝只有半个时辰,而且在水池里泡了半个小时,也感觉浑身凉爽通透舒服够了,于是爬起来穿好衣服,一群官员和监工也只能依依不舍的从游泳池里爬起来。
  回到清河侯府,陈旭吩咐管家安排家仆前去清河别院打扫整理和收拾院落房间,同时运送凉席被褥蚊帐柴米油盐柴草等日常生活必须的东西,为准备入住做好准备。
  有了自来水,有了游泳池,房子虽然刚刚新修,但都是天然的木石结构,家具也都是用干透的木材,安排咸阳最好的工匠手工打造,绝对没有什么甲醛,随时都可以住进去,陈旭自然想尽早住进去,那样水轻柔也不用天天顶着大太阳冒着酷暑带着杏儿和虞姬两个小丫头去城外游泳,何况在自己家里,水轻柔和一群小侍女也可以穿着清凉的丝绸泳衣在里面游泳,再也不用担心被别人看见了,而且自己可以看见一大群湿身小美女,岂不美哉……
  于是陈旭流着口水上朝去了。
  眼下已经五月底,距离收复河南和河北大捷已经过去了十多天,而且全国的夏粮收割已经开始,因此朝堂之上最近讨论的都是夏粮收割情况,作为一个伟大的农耕文明,从皇帝到农夫,最看重的还是粮食问题。
  少府、户部、监察省大量的监吏、粮吏和御史每日络绎不绝的顶着烈日和暴雨离开咸阳奔赴天下诸郡监察夏粮收获情况,特别是去年宛城出现了窝案之后,今年皇帝特意让三省六部以及内史府加强对各地官吏的监督,免得官商勾结盗卖库粮,同时也是督促新粮税入库。
  陈旭已经又几乎连续半个月没来上朝了,进入朝议大殿之后许多官员都对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小侯爷表示了最诚挚的欢迎,拱手打招呼的同时一个个都用看猴一样眼光新奇的看着陈旭。
  陈旭照例一脸的云淡风轻,迈着八字步一路微笑着拱着手走到自己的专属大椅上坐下,不久之后随着谒者的通传,秦始皇穿着朝服从后殿龙行虎步走出来,大袖一摆在龙椅上坐下。
  “恭迎陛下!”满朝文武都站好毕恭毕敬的拱手行礼。
  “诸位爱卿免礼,请坐!”
  一阵稀里哗啦椅子碰撞之后所有官员坐好,秦始皇也拿起御案上的几分奏折开始处理,忽忽小半个时辰过去,几件要紧的政务处理完毕。
  “诸位爱卿还有无要事奏报?”秦始皇抬眼扫过整个大殿。
  “陛下,臣有奏!”户部一个官员站起来。
  “准!”
  “陛下,昨日臣收到监吏文书,齐郡和东郡在十日前遭遇特大暴雨造成水患,农田大面积毁坏,数百万亩麦粟几乎颗粒无收,受灾农户逾十万,大河沿岸房舍被冲毁无计,人口牲畜皆都被河水卷走,根据两郡的统计,人口损失数千人,数万头牲畜被洪水卷走……”
  满朝文武有人摇头叹息有人面无表情。
  如今大秦管理的可不再是原来偏居西边苦寒之地的诸侯秦国,而是天下七国数十郡,因此各种旱灾水灾虫灾层出不穷,虽然秦始皇每年都安排大量工匠和刑徒修缮和新建各种灌溉排水沟渠和各种水利设施,但在大自然的面前,任何雄才伟略都显的那么的渺小和无力,看着倾盆而来的暴雨,看着席卷而来的洪水,任何人都只能眼睁睁看着成熟的庄稼被洪水卷走,冲毁房屋淹死牲畜人口,但除开望天哭泣呼号之外别无他法。
  即便是两千年的后世,暴风骤雨天灾人祸照样不可避免,一到夏天到处都是看海的城市。
  “陛下,两郡遭受水患,夏粮损失数百万石,臣奏请陛下决断夏粮税该如何处置,是否延缓到秋粮收获……”
  秦始皇脸色变得异常冷峻,朝堂之上一阵无比的寂静。
  每年都有灾难发生,这都是在情理之中,但受灾面积如此之大,伤亡如此惨重的水患在大秦来说还没出现过。
  “陛下,臣有话说!”一直静坐从未出声的陈旭站了起来。
  “爱卿请讲!”秦始皇微微点头。
  陈旭对着秦始皇行礼,然后眼神扫过大殿之后说,“两郡遭遇特大水患,眼下关于税粮之事非是主要,而是应该尽快安抚灾民,安排匠吏指导灾民重建家园,安排医士防治疫病,要保证他们在大灾之下能够生活下去,大河两岸一直是我大秦的主要耕种区域,人口密集,有人就有一切,如若大量灾民饿死病死,明年即便风调雨顺亦无税粮可征,何况如此大灾,秋粮定然也是颗粒无收,希望押后收取秋粮税必然也是无望,因此臣提请陛下谕令通传两郡,让灾区郡县开官仓向灾民发放粮食,同时在各地征集衣物、工具、粮种和牲畜送往灾区帮助灾民度过难关……”
  陈旭话还没说完,朝堂上便一片哗然。
  “清河侯,官仓乃是税粮,用于支撑徭役、工匠、兵卒和官吏的口粮和俸禄,如何能够用来接济灾民,此事自古从未有之!”户部令高腾站起来说。
  “高大人所说不错,官仓之粮不可轻许之,不过如此重灾,恐怕夏秋两季税粮是无法收取,陛下,臣建议免去两郡灾区夏秋两季的粮税,同时通传当地官吏发放工具指导灾民修建房舍……”有官员站起来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