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3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4/1072

  秦始皇的车驾停在城门口,四周隔着十多丈还停着上百辆四辔和双辔的马车,皆都是三省六部官员和王侯公卿的车驾。
  秦始皇身穿玄色龙袍,头戴通天冠,此时正在张苍和文武公卿的陪同下,慢慢走在通往码头的水泥路面上。
  烈日下无人打伞,皇帝、李斯、冯去疾、蒙毅等三省六部的官员皆都晒的脸上冒出油光,豆粒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滚滚而落,但所有人都丝毫没有觉得累,反而一个个兴趣盎然精神十足,三公九卿的身份都镇压不住他们的惊奇,时而有胡须花白的官员跳起来用脚踩几下,时而有身穿锦袍的侯爵蹲下来用手指抠挖一下地面,许多人还凑在一起嘀咕研究这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石头的路面是如何修建出来的。
  “报,陛下,清河侯到了,正在城门处候旨!”一个玄武卫大步而来单膝跪地禀报。
  所有正在抠摸踩踏和嘀咕交流的文武公卿都同时停了下来,秦始皇也停下脚步转头,大袖一挥:“速速有请!”
  “喏~”玄武卫快速离去,很快就护送陈旭走了过来。
  “臣参见陛下!”陈旭对着秦始皇行礼,又对着跟在旁边的一群文武百官拱手问好,一番行礼寒暄之后,秦始皇才指着脚下这条路由城门直通河边码头的笔直水泥路面说:“爱卿化泥为石的水泥早就研制出来,却瞒的朕好苦,这路面昨日朕来看还是泥浆,今日便已经坚硬如石而且浑然一体,真不愧为仙家手段!有了这种水泥,爱卿先前所说要修建通达全国的高速公路必然也可以开始策划,朕要把这种水泥路面修遍大秦郡县……”
  秦始皇很激动,感觉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而一群随行的文武百官也跟着一起点头。
  眼下大秦的所有道路都是泥沙修筑,虽然看起来还不错,但在马车的碾压下就会出现两道深深的车辙,而为了行驶的安全,所有马车都只能沿着车辙前行,晴天还好,但一到雨雪天气,车轮就会深陷车辙之中转动困难,而遇到陡坡或者淤泥路段,基本上就是寸步难行,而且对车轮的损坏也特别厉害。
  秦始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推行车同轨的同时,还在修建的驰道上安放枕木和木轨,木轨就是两根和车轴一样宽的平行木槽,马车的两个车轮刚好放在木槽之中,这样就不会因为雨雪天气和泥沙导致车轮深陷无法动弹,在马匹的牵引下就可以快速奔跑。
  (注一下:秦朝修建的驰道虽然原理和后世的铁轨有些相似,但差别还是很大,那就是枕木稀疏而且是埋在地下没有冒出地面,两根木轨半陷在泥土中,这样拉车的马匹便不会因为踢到枕木而发生事故,有许多人猜测如果真的是和铁轨差不多的话,马拉着马车如何在木轨上奔跑而且不会踢到枕木,甚至还有人猜测马车该怎么慢慢停下来,其实是看到铁轨后想岔了,驰道上只能看到两根平行的木槽,枕木是看不见的。)
第588章
双爵加身
  虽然驰道铺设木轨的确解决了车辙的问题,但木轨毕竟是安放在泥土的路基之上,修建的质量优劣不等加上雨雪侵蚀,有些驰道修好之后很快就坏了,而且木轨和枕木都是湿木,加上又埋在泥土中,极容易变形和腐烂,即便是没有被水冲毁过上三五年也会朽烂不能使用。
  皇帝登基之后,已经巡游出行过两次,一次是陇西郡祭拜大秦先祖,另一次就是去年巡游东南,东南雨水甚多,巡游之时许多刚刚修好的驰道就已经开始损毁,特别是大河沿岸,洪水席卷之处莫说是木轨,就连路基都冲的没有了丝毫痕迹。
  正因为如此,在返回途中路过博浪沙,只能用人推着马车在泥沙之中缓慢前行,也才给张良一个刺杀的机会,差点儿将秦始皇干掉了。
  如果全国的驰道都是用水泥修建,所有人都感觉将会是一劳永逸的工程,坚如硬石的道路也只有天崩地裂的灾难才可能会被被破坏。
  因此皇帝说话之时有些飘,所有跟随前来观察这条水泥马路的文武百官也跟着都有些发飘,一个个眼神激动似乎看到了一张连接大秦所有郡县的平直坚硬的高速路网。
  但陈旭却心头苦笑飘不起来,要修通连接全国郡县的水泥路,放在眼下的大秦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按照老秦喜欢大干快上的性格和脾气,强行上马估计会提前把大秦祸祸倒闭了。
  “陛下,修建连接全国的水泥路还需要从长计议,臣建议由科学院牵头,由三省六部协调成立一个专门的署衙来承办此事,因为其中涉及到的事项太过复杂,此事等臣和张副院长召集一些精通修路筑桥的匠吏专门研究之后再答复陛下,心急吃不得热豆腐,所以臣请陛下不要太操之过急!”陈旭脑海中电闪无数念头之后赶紧提出自己的建议。
  “唔,爱卿言之有理,方才张苍也言说水泥研制费时费力,还需要大量符合规制的河沙卵石配合才能够使用,这件事就拜托爱卿尽快把署衙筹备起来,三省六部官员任凭爱卿调配,筹建完毕之后即刻开始修建驰道!”秦始皇擦着额头的汗珠将这件事确认下来。
  “是,臣等一定配合清河侯尽快筹备筑路署衙!”李斯冯去疾蒙毅等随行的三省六部的官员全都赶紧拱手领旨。
  陈旭松了一口气,然后陪着秦始皇挨着把这条两里长的水泥路来回走了一遍,同时也把工厂里面研发水泥的过程详细说了一遍,并且把为研制水泥成功立下汗马功劳的章文和公输胜等人狠狠的夸奖了一遍。
  河边的码头停靠着数十首商船,岸边也堆放着大量的货物,粮食布匹陶器药材等各种南北物产,不过此时码头上的所有人都被清理一空,眼前看到的就是一个空荡荡没有一个人的货物码头。
  码头的几个渡口都是用巨木搭建的木桥,地面也全都是泥石荒草,与刚修好的水泥路看起来颇为格格不入。
  一群人顺着水泥台阶走到河边的渡口,河风吹拂之下,空气中的燥热也减弱许多,河水哗哗流淌,两岸芦花抽穗绽放,藤蔓荆棘丛生,草丛之中还有蛇虫野鸟不时哗啦啦啦惊飞游动。
  万里无云的碧蓝天幕下,这个大秦帝国最大的都城,城廓之外虽然宫殿林立,但仍掩饰不住这种原始的气息。
  “朕听闻爱卿准备在这渭河上修建一座水泥大桥?”站在河边一颗大树之下歇息的时候秦始皇转头问。
  “是的陛下,咸阳在渭河之北,但中原在渭河之南,每日来往于咸阳和中原诸地的商旅和通传的文书不计其数,大量货物都需要运送来往于渭河两岸,那座木桥虽然结实,但却狭窄摇晃,承重不够,导致大量的货车和货物积留在两岸通行缓慢,许多货物不得不通过渡口进行转运,这不仅大大增加了货物的成本,也降低了货物的流通速度,如果遇上暴雨天气,一些运送的粮食布匹等货物被雨淋之后导致许多货商钱财两空的同时也让我咸阳百万民众的生活物资得不到及时补充,而且臣听闻渡口经常有船舶倾覆,不光货物会损失,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如果这座水泥大桥修建起来,这渭河两岸将天堑变成通途,大车的货物如履平地一般来往通行于渭河两岸,再无虞货物积压和人员损失……”
  “爱卿不光言之有理,而且还高瞻远瞩,修桥之事朕准了,三省六部皆都会大力配合协调,这座水泥大桥越早修起来越好!”秦始皇点头。
  “谢陛下支持,臣一定尽快完成这个任务!”陈旭拱手。
  “苏府令拟旨!”秦始皇转身看着聚在身边的文武百官,中车府令苏越赶紧让随同而来的几个谒者拿出随身携带的笔墨纸砚,两个谒者拉开一块布帛,苏越就在布帛上铺开麻浆纸,提起毛笔等候。
  “谕令,封科学院水泥工坊管事章文上大夫爵,负责全国水泥烧制事项,赏城内宅院一处,赏城外粮田十顷房产一处,赏奴仆五十,赏良马二十匹,赏钱十万,官职暂列五品,等同工部石室令,因为水泥乃是新事物,吏部重拟官职名称通报中书省签备,其他封赏遵循旧例!”
  “谕令,封科学院副院长张苍中大夫爵,赏城内宅院一处,赏田百亩,奴仆三十,赏钱五万,其他一应赏赐尊旧例!”
  “谕令,凡是所有参与水泥研制和试验的匠工匠吏皆都赏爵一级,赏钱一万,其他赏赐遵循旧例!”
  “谕令,封清河侯……”
  “陛下且慢……”一听又要给给自己封赏,陈旭赶紧站出来。
  “爱卿有何话要说?”秦始皇微笑着问。
  “陛下给臣的封赏已经足够多了,臣愧不敢受!”
  “呵呵,爱卿还没听朕说完赏赐何物便开始拒绝,不过这个赏赐爱卿是早已答应,此次推脱不得也!”秦始皇笑的有些鸡贼。
  陈旭听的莫名其妙,四周一群官员也都满头雾水。
  “爱卿前些日子入宫求娶朕之爱女五公主诗嫚,莫非爱卿变卦了?”秦始皇看着陈旭神情变的有些严肃。
  “啊……没,没有没有!”陈旭赶紧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他这次已经明确答应赢诗嫚要娶她,定然不会再次食言,而且这几天赢诗嫚还带着一群妹妹在自己家玩的高兴,如果自己再次推脱,不知道赢诗嫚知道之后会怎么样伤心痛苦,更何况皇帝在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河边当着如此多的王侯公卿说出来,自己断然是不能拒绝的,要不然皇帝面子不好看,大怒之下让一群玄武卫把自己按在河水里面淹个半死不活才倒霉。
  在娶皇帝的女儿和自己的小命之间,陈旭很爽快的选择了娶公主这种让皇帝和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答案。
  “那就好,苏府令拟旨,封清河侯为泾阳侯,食邑三千户,迁华玉宫于泾阳县,内史府、少府与工部尽快安排修建新宫,等建造完毕,清河侯……嗯,泾阳侯请备三书六礼迎娶朕的女儿诗嫚!”
  陈旭:……
  文武公卿:……
  “陛……陛下,您改封清河侯为泾阳侯,那原来的封号和食邑是否要收回,此事以前未曾有过定例,还请陛下示下臣等该如何处置?”户部令高腾站出来结结巴巴的说。
  许多官员也都眼巴巴的看着皇帝。
  清河侯要娶五公主的事整个大秦天下都几乎知道了,要不是发生了青宁公主那件事,估计现在清河侯已经把五公主抱回去玩耍去了。
  虽然不知道当初清河侯为何执意要娶已经死去的青宁公主,但毕竟青宁公主还没出嫁就已经去世,实际上算不得正式出嫁,皇帝安排的一切婚嫁仪式几乎就是一个过场就直接安排了葬礼,这件事如今同样传的天下沸沸扬扬。
  秦朝的婚嫁制度虽然有法律明文规定,但实际上因为周礼崩溃加上法家治国对于传统礼法道德的摒弃,夫妻丧偶另娶和改嫁都没有任何限制,而且因为讲求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下,针对战争之后国家对于人口的增长和粮食的需求,导致秦法中对于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互有认同,既男女在许多方面是近乎于平等的,比如丈夫虐待妻子和妻子虐待丈夫同罪,妻子可以杀死与别的女人通奸的丈夫等等,而丧偶之后也没有法令和礼法道德约束必须多久之后才能另娶和改嫁,因此虽然青宁公主才去世不久,但陈旭随时都可以再娶妻。
  因此皇帝突然把第二个女儿嫁给陈旭,文武官员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改封陈旭为泾阳侯这件事就太突然了,因为这几乎没有任何必要,清河侯和泾阳侯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一个名称而已。
  但诡异的是皇帝看样子不打算收回清河侯的名称和封邑,因为拟旨的时候提都没有提一句。
  “清河侯原来的名称和食邑皆都保留,如若朕得了外孙,则继承清河侯爵!”秦始皇毫不在意的说。
  “哗~”文武官员一阵哗然,皆都目瞪口呆的看着陈旭。
第589章
刺激的话题
  皇帝的意思很明确,陈旭眼下一身加持了两个侯爵封号,这在整个大周朝都前所未有,秦朝更加没有。
  陈旭自己都懵逼了,呆了许久才回过神来拱手说:“陛下,这个……这个于礼不合吧。”
  “的确于礼不合,但朕不能亏待自己的外孙!”秦始皇摆手。
  陈旭满头黑线的不说话了。
  这话说的完全就不太要脸,眼下八字还没一撇哪儿就来的外孙,何况外孙在你眼中那么重要吗?李由的老婆和蒙云的老婆都是你女儿,生下的孩子估计你都没看过。
  秦大大视察完水泥路之后摆驾回宫去了,陈旭一个人在河边站了许久,然后慢慢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秦始皇最大的可能就是借这个机会他把留在咸阳。
  满朝文武公卿,除开王翦父子之外,没有任何外族官员的食邑在内史府范围内,因为内史府囊括咸阳和周边数十县,是大秦京师所在地,也是机枢所在,外臣无法染指,内史府几个有封号的爵位都是嬴姓赵氏的皇族,建成侯赵亥、昌武侯赵成,少府令赵威,还有被流放的赵高,以前的长安君成蛟等,就连李斯冯去疾蒙毅这些上卿和诸多辅助大秦统一的大功臣都没办法得内史府范围内的封邑,最多是在咸阳周边赏了百十顷田产和庄园。
  而且大秦所有的侯爵都没有以县名为封爵的先例,无论是武侯还是文侯都是如此,以地名为封号,是以前诸侯的分封方式,这也是让陈旭和所有文武公卿都惊讶的原因。
  也就是说秦始皇虽然推翻了大周建立了大秦一统天下的格局,废弃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奠定了中央王朝统辖的帝国模式,但其实内心还是和周王朝的天子一样,还是只相信自己的族人,将嬴姓赵氏分封在咸阳附近,而所有的功臣都分封在偏远之处,虽然分封的只是食邑,但可见皇帝对赵氏族人的信任。
  从这次赵高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皇帝对族人的信任已经到了让人无法释怀的地步,如果不是陈旭和蒙毅两人费尽心思数月的合作,恐怕想搬倒赵高都不容易……
  陈旭脑海中回想赵高的事,突然感觉事情并不是太卜所说入秋大旱而需要减轻刑罚有关,而是其中一定还有其他原因。
  看来要找个机会和蒙毅交流一下弄清楚其中的原委才行,不然下一次自己说不定就会一脚踩进哪个坑里爬不出来!
  “恭喜侯爷加官进爵,迎娶五公主之时,属下一定前去祝贺!”张苍和科学院的一群匠吏和匠工都围过来恭贺陈旭。
  “同喜同喜,诸位今日也都得到陛下亲口封赏,希望诸位能够不辞劳苦,把渭河大桥的位置勘测好之后尽快筹备物资,如果能在入冬之前修好的话,明年将是科学院大展拳脚的一年,我们要修建一条咸阳直通洛阳、邯郸、大梁、临淄的高速公路,一旦这条路修通,咸阳至齐郡陆路也不过五天时间,货运将会在现在的基础上节省近二十天时间,而且还将带动沿路的商旅发展,整个中原就会因为这条路而蓬勃发展,走,一起回科学院开个会商讨一下筹备修路署衙的问题……”
  在陈旭描画的一副高速公路美景蓝图诱惑下,张苍和一群科学院的匠吏匠工兴奋激动的簇拥着陈旭回科学院。
  巳时末,陈旭从科学院出来之后回到清河侯府,把李信送给他的城外那处庄园的地契找出来,然后又安排一个管事手持自己的拜帖去邀请蒙毅午时中在清河酒店饮宴。
  午时三刻左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4/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