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5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9/1072

  但许多人想想又释然,虽然钱没这些商贾多,但身份地位却不可同日而语,这些有钱的商贾办事还得看官员的脸色,哪怕是一个七八品的小官员这些商贾不太敢得罪。
  自古以来,有钱的斗不过有权的。
  在官员的眼中,让这些富商一夜家破人亡的手段简直太多了。
  许多官员甚至开始热心起来,因为其中许多也在城内城外有好几处宅院庄园,哪天缺钱了拿出来拍卖一处两处,必然也是一大笔钱财,而这些房产都是皇帝赏赐的,没花过一文钱。
  大半个时辰过去,所有的房产拍卖完毕,剩下的就是城外的八百顷粮田和其中的几处庄园,因为标的价值太大,而且还涉及到许多了农户、庄户以及房屋牲畜等,因此本来是两大片粮田分割成了十顷一块进行拍卖,起拍价都是二十万钱。
  秦朝是华夏一个很特殊朝代,处于承上启下巨大变革的时期,许多法令继承了周朝的规定,对于打猎,捕鱼,砍树、养狗等行都进行了文字化的律法说明,其中被誉为华夏第一部环境保护法的《田律》就是代表。
  一共只有六条法令,但规定了种田的田税、砍树的时间,捕鱼猎兽的方法以及对于狗的管理。
  春夏草木生长的时节不许砍伐小树,捕鱼不许用毒药,捕猎不许用陷阱和网绳,不许猎杀怀孕的母兽,不许猎杀幼兽,狗要管理好,进入林苑和禁地如果没有捕猎可以不管,但如果狗猎杀动物就要被杀死,杀死之后狗肉可以吃,但狗皮要上缴。
  除开基本的《田律》之外,秦律中还有更多关于农田和耕种的详细法令,从商鞅起,秦国便废除井田制开始大规模的推行田地私有制度,大力鼓励耕种和开垦荒地,因此对于各种粮田的税收也是不一样的,比如生田(新开垦五年以内)和熟田不同,良田(灌溉区域的肥沃土地)和恶田价格也不一样。
  秦朝鼓励耕种,大力推广开荒,承认农田私有,因此也是允许农田买卖的。
  废井田开阡陌,其实就是另一种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直接废止了春秋时期所有封地上的物品都是诸侯产业的规定,将奴隶主和贵族王室的田堤全部挖掉重新分配给农民和有军功的战士,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奴隶制度很快就被瓦解,作为诸侯私有的奴隶全都转变成了自由平民,获取了田地和房产,这也是秦国为什么会很快崛起的原因。
  而秦朝征服六国之后,这个规定全国推广,由此带来的就是最底层的普通农民对秦国并没有太大的仇恨,而仇视秦国的是百姓,而百姓,其实还不是普通平民的称呼,代表的是各种贵族阶层,虽然秦朝时期姓氏已经非常普遍,但百姓并不完全代表平民。
  正是因为田地房产的私有制度,允许买卖,因此面对清河侯突然抛出来的八百顷肥沃的粮田,所有参与拍卖的人全都疯狂了。
  要知道咸阳是大秦的京师所在,位居水源充沛的渭河平原之上,所有的农田早就开发了数百年,全都是最好的肥沃良田,而且咸阳附近的良田早已都分配完毕,几乎被大秦的王侯公卿和文武百官全部占据,因此想要在咸阳附近买到一块田,可比买房要困难的多。
  秦始皇陆续征服六国,迁徙十多万户富豪商贾于咸阳城,虽然都划给了一块房产,但田却没有,这些人只能通过经营商业来维持生计。
  但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下来,在所有人看来田才是最重要的,没有田产即便是府库堆满钱币内心都是空荡荡的。
  关中平原虽大,而且开垦新田还能免税五年,但却没地方让你开垦,就算是山林荒地也早都全部瓜分完毕。
  能够在咸阳附近搞到一块田就是所有商贾最为热切也最为关心的事情,但卖房的有,卖田的几乎没有,即便是有也在王侯公卿和官员之间就私底下完成了,还有就是被抄家的官员的田地房产,这些田也是不会流落到市场上来交易的,会被收归少府重新赏赐给新的官员。
  但通武侯府的这八百顷良田是通武侯的私产,全权交给清河侯处置,而清河侯也没有通过以往王侯公卿之间的私底下交易,而是一口气全部抛出来拍卖,因此在看到拍卖公告和拍卖手册之后,几乎所有的富豪商贾甚至王侯公卿都眼红了。
  上门找清河侯私下买不太可能,一是许多人当初拒绝了清河侯筹资修建蹴鞠商业广场的请求,如今拉不下来脸面上门去求,二是许多人和清河侯不熟,万一被拒绝了也丢面子。
  那么这些粮田庄园最好的方法就是凭借钱财实力去竞拍,谁的钱多归谁。
  蒙恬就是为这些良田而来的。
  不过眼下他有些内心惴惴,脸皮也一直轻轻的抽搐。
  根据方才竞拍房产的架势来看,这些良田估计想买到一块代价巨大。
第819章
商业规矩
  “现在拍卖第一块田产,面积十顷,皆为肥沃之地,有庄园十亩,庄户二十户……起拍价二十万钱,每举牌加价两万,现在开始……”
  在后台休息了一刻时间之后,范采盈再次走上戏台,拿起木锤开始第二轮的拍卖。
  而她还未报出竞拍底价之时,下面一群早已等的眼睛发红的竞拍者齐刷刷竖起一大片木牌,八十多个竞拍者几乎没有一人放弃。
  虽然起拍价二十万钱,一顷地两万钱绝对是贵的离谱,但这种贵要看在什么位置。
  咸阳城外,数百年的熟田,这种稀缺的资源哪怕价格再翻一倍也能够接受,因为按照底价算下来,一亩田不过四百钱而已,翻一倍八百钱,也只合四十石粮食而已,如果放在以前的粮食产量,四十石差不多二十年才能全部种回成本,这还不算缴纳粮,但眼下新式耕种方式下,这种粮田的亩产可以达到六石,六七年也就收回了成本,何况在咸阳能够弄到一块田,一下子就能够解决家里吃饭吃菜的问题,粮食鸡鸭猪羊都可以解决,不用什么东西都去买。
  何况钱可以再挣,但这种机会却千载难逢。
  (注一下:秦汉时期一顷等于五十亩)
  四百钱在偏远郡县有可能买到七八顷粮田,但在眼下的咸阳,你田埂都买不到一截。
  因此这个价格早已在所有参与竞拍者的心理承受范围之内。
  “二十二万、二十四万……二十八万……三十四万……三十六万……三十六万两次……三十八万……三十八万两次……三十八万三次,恭喜三号!”
  “啪~~”
  范采盈手起锤落,第一块十顷良田被以三十八万价格竞拍成功。
  “唉!”
  无数人摇头叹息,蒙恬也脸皮发黑的叹了一口气,然后起身提着木牌去后面的贵宾室喝茶去了。
  继续竞拍已经没有必要,他买不起,买得起也没必要,他不是商人,花了这笔钱,府上几百人要跟着吃糠了。
  接下来的竞拍更加火爆,每一块田报出来,都是齐刷刷的举牌,竞拍价格虽然都没有超过四十万钱,每次超过三十万之后,都只有寥寥几个财大气粗的举牌,但气氛却非常热烈,整个剧院内各种大吼大嚷的声音此起彼伏,听得聚在剧院外面看热闹的人抓耳挠腮的伸长脖子往里面观看,但因为有围墙阻隔,几乎什么都看不见。
  “实在是太令人热血沸腾了,某从未见过如此场面!”
  坐在舞台上的少府令赵威和内史府、吏部的几个官员忍不住交头接耳的讨论。
  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场面,完全被这种拍卖的激烈竞争刺激的有些神魂错乱。
  而在贵宾室里面,冯去疾等人同样经历了一番洗脑般的灵魂冲击之后已经又开始喝茶聊天,这种激烈的场面他们也第一次看到,除开摇头之外只能佩服陈旭的这种神鬼似的操作。
  如果按照平日的交易习惯,这样十顷地也最多不过十万钱,这是王侯公卿都能够接受的价格,但在拍卖会这种方式下,面对热情踊跃的商贾,这个价格硬生生被拔高了四倍,让他们不得不苦笑感叹。
  而这个价格即便是陈旭也感到不可思议。
  当初制定价格的时候,陈旭也不太了解城外良田的价格,最后根据范采盈的建议制定了二十万钱的底价,这个底价已经超出了平日的交易价格一大截,不过范采盈也并非无的放矢,而是她安排人在熟悉的商贾中调查过,这个价格对于财大气粗的商贾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没想到竟然还能够翻倍,本来按照范采盈的计划,这八百顷地全部拍卖出去大概能够筹集到两千万钱的样子,但通过拍卖的场面来看,最后总的成交价将超过三千万钱。
  有了这笔钱,再加上房产拍卖筹集到的一千三百余万钱,通武侯府在蹴鞠商业广场中的投资将接近六千万钱,足足要占到一大半的股份,也就是说将处于绝对的控股权,到时候即便是董事会其他董事联合起来也扛不过王氏的话语权。
  火爆的拍卖还没结束,几匹快马便离开清河园,一路扬鞭疾驰出咸阳北门往频阳而去。
  百余里路,沿途皆是平坦宽阔的驰道,两个时辰之后,几匹快马进入美原镇在一栋豪宅大院门口停下,几个骑手翻身下马亮出腰牌之后直奔府中。
  “十顷地四十万钱?”
  正在院子里和一群护卫格斗的王贲浑身冒汗的停下来,手微微一抖将大剑插在地上转头直勾勾的盯着说话的家仆。
  “是,侯爷,这是属下等在清河剧院外面听见的情形,里面非常热闹,属下亲耳听华夏钱庄的范娘子不断的报出来的竞拍价格!”
  “那岂不是说这八百顷地最后将会卖出超过三千万钱……”王贲呆呆的愣了许久之后摆摆手说,“你等先去歇息!”
  “是,侯爷!”几个家仆拱手告退,王贲穿上外套直奔内院去和老爹商量此事。
  王翦现在身体不好,因此也很少在侯府露面,深居简出居住在后院,偶尔和王三王四等一群护卫做一些简单的刀枪剑戟格斗锻炼一下身体,但早已没有了三年前在清河镇杀老虎的威武和气势,看起来和李斯大病一场之后的情况差不多,满头银发身体消瘦,颇有一些风烛残年的味道。
  听王贲说完清河剧院拍卖的情况,王翦也是在炕上呆坐了很久,最后吩咐说:“没想到他竟然能够想出这种匪夷所思的手段,老夫本以为他会拿去和一些王侯公卿交易,最后弄到七八百万钱,如此以来这次的雪中送炭也算是成功,你安排王三王四去一趟清河侯府面见清河侯,告诉他这些钱财投入蹴鞠场之中,我王氏不会参与任何管理,也不会安排人去打理,一切都由清河侯自己安排,至于分红最多只要三成便可……”
  “爹,那我们不是亏的太多?”王贲忍不住说。
  “你缺钱么?”王翦哼了一声。
  “府库中眼下没钱了!”王贲苦着脸回答。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商业一道与战场没有区别,这个机会满朝文武公卿都不抓住,将来必然后悔,你按照我的吩咐去做便是,无需聒噪!”
  “是,孩儿这就去安排!”王贲满脸郁闷的拱手离去。
  热热闹闹的拍卖会结束。
  陈旭也回到清河侯府洗漱换衣准备好好休息一下。
  为了策划推动蹴鞠商业广场的事,前前后后忙碌了二十多天,如今因为王翦的帮忙,这件事也基本上尘埃落定,等所有参与拍卖的资金全部到位,筹集的款项将超过七千万钱,这笔钱足够开始修建这个项目了,不够的部分到时候华夏钱庄再投入。
  至于王氏将会在这个开发项目中占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控股权的事他并没有多想。
  他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盘活存储在民间的这些资金投入到开发建设之中,至少这个目的他已经达到了。
  眼下资金到位,就只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地方,筹备建筑材料准备开工就行了。
  “侯爷,王三王四两位老爷在府外求见!”
  陈旭正躺在热炕上闭着眼思索蹴鞠场修建的事,春香和秋香两个小侍女也跪在炕上帮他捶肩捶腿,门卫管事跑进来禀报。
  “快请!”陈旭做起来披衣穿鞋,很快管事带着王三王四两人进来。
  “王三王四拜见清河侯!”两人一起对陈旭恭恭敬敬的抱拳行礼。
  “呵呵,两位免礼!”陈旭热情的邀请二人入座,侍女奉上香茶。
  “侯爷,我二人受通武侯委托特地给侯爷送来一封书信!”王三说话之时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封双手递给陈旭。
  陈旭接过打开,寥寥数行字一扫而过,然后微微点点头放下信说:“劳烦两位回去回复通武侯,就说此事本侯已经知晓,但商业有商业的规矩,其实此事该本侯感谢通武侯和上将军的大力支持才对,等蹴鞠场落成,到时候本侯会安排人把股份证明送去交给通武侯,对了,还有一事要麻烦两位帮忙……”
  陈旭站起来,去书房亲自取来一卷圣旨、一捆竹简和一个小盒子递给王三王四说:“这是通武侯府的地契和赏赐圣旨,通武侯府性质特殊,本侯也没办法处置,因此这地契和圣旨还请二位带回去还给通武侯,另外这个小盒子里面是本侯的一点儿小小的心意,劳烦二位转呈给上将军!”
  “清河侯放心,我等一定把侯爷的话带到!”王三王四起身告辞,出府之后急匆匆策马离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9/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