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6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0/1072

  “大将军,末将建议速速撤出城内,迟则生变,若是我军被截成两部,则首尾无法相顾!”一个都尉大吼。
  “撤~”屠睢也知道可能中计了,于是大吼一声率领秦军反身往城门杀去,这一来一去顿时让秦军更加混乱,数千秦军挤在狭窄的城门处乱作一团。
  “屠睢,今日来的回不得,此处就是你的死地!”
  就在屠睢冲出城门准备稳住阵脚对付背后的叛军的时候,层楼上突然传来一声大吼。
  屠睢回头,就看见一个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徐的大汉手中的巨弓已经张开。
  “嘣~~”
  弓弦响处,一直拇指粗细的乌黑箭矢撕裂空气直奔屠睢而来。
  “大将军小心!”在无数秦军和护卫的惊呼声中,屠睢惨叫一声翻身滚落马背。
  “哈哈,屠睢已死,杀~~”
  伴随着城头上一阵畅快的大笑,城头上几声牛角号声响起,顿时埋伏在城内的数千叛军呐喊着冲杀出来,将还堵在城门无法撤退的秦军冲散,而城头上同时也有密密麻麻的箭矢对着下方的秦军如雨一般落了下来。
  “保护大将军,快撤!”一群护卫同时大吼,将落马的屠睢救起之后裹着仓皇往太末方向撤退,但此时在两股叛军的攻击下,失去了屠睢的统领之后阵型已经完全混乱不堪,几个都尉各自为战,整个余江城外方圆数里混做一团,秦军和叛军完全绞杀在一起,想顺利撤退都做不到。
  一番惨烈厮杀之后,秦军终于开始慢慢靠拢集结,留下千余尸体之后开始汇聚在一起撤退,而两股叛军则尾随不断攻击,秦军只能仓皇而退,大量辎重粮草弃之不顾,随军运送粮草的百姓也都四散而逃,场面胡乱的一塌糊涂。
  逃出五里之后,秦军在几个都尉的组织下刚刚开始收拢残余部卒的时候,突然又一支叛军从侧面的树林之中杀出来,如此以来秦军便彻底慌乱,面对三股叛军的堵截,秦军很快就崩溃,一场更加混乱的厮杀之后,秦军再次留下数百具尸体之后往太末奔逃,而三股叛军紧随其后不断追杀,秦军四散,只剩两千余人裹着身中毒箭的屠睢逃脱。
  叛军随后猛烈掩杀紧追不舍。
  两日之后,秦军退入太末县城,但此时秦军只剩下了不到一千人,而且几乎人人带伤精疲力竭。
  而项梁的叛军随后而至,此时屠睢已经箭毒发作浑身青紫,几乎已经断绝呼吸,属下最大的将领只不过是一个五百将,都尉校尉尽皆战死或者失踪,因此秦军无法固守太末,只能再次仓皇逃走,叛军很快占领太末,气势如虎继续穷追猛打,一日后秦军逃至乌伤县城,遇到在这里接应的会稽太守江珩和闽中郡尉高焄,双方合兵一处约莫有三千余众,但面对追击而来的七八千叛军,双方在乌伤城一番猛烈交手之后城墙数处被叛军攻破,江珩只能护着屠睢往诸暨仓皇而退,高焄也带领属下退往闽中,双方各自丢下上千具尸体之后乌伤县城再次落入项梁手中。
第942章
简单粗暴
  大将屠睢毒发身亡,六千大军几乎死伤殆尽。
  叛军虽然也伤亡接近三千余人,但却连续夺回太末和乌伤两城,并且还缴获大量秦军的粮草辎重和装备,气势越发的壮大。
  而在这个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的年代,等这个消息传到王贲军营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天,因为有屠睢在前,因此王贲的主要任务还是统领东南诸郡平息匪患,在三千禁军的护送下沿途镇压叛匪归拢各郡县兵卒,此时虽然麾下已经有了上万兵卒,但面对着突然而来的消息,还是把王贲惊的扯断了一把胡须。
  根据江珩的急报,项梁叛军眼下已经有上万人马,而且已经占领乌伤、太末、余江、鄱阳和庐陵五座县城。
  看到这份军报,王贲终于开始严肃认真的对待这支叛军。
  当初在离开咸阳之时,不光满朝文武不以为然,就连他闲赋在家五六年得到皇帝征召他主持剿灭东南叛乱的时候,犹自还感到不可思议,即便是父亲王翦都感觉皇帝有些小题大做,但面对皇帝的召唤大法,王贲无法拒绝,还是只能接下这个看似开胃小菜的任务,而且他也不愿意因为这么一个匪患和屠睢抢夺功劳,因此一直落在后方慢慢压制收拾东南诸郡的匪乱,此时他还没过大江,正坐镇九江郡收拾匪乱残局。
  屠睢出师未捷,六千大军死伤殆尽,项氏叛军声势浩大,东南诸郡恐怕更加混乱。
  在得到消息之后,王贲没有太过犹豫便带领大军启程,皇帝要求在三个月内剿灭叛军,眼下看起来必然已经没有半分可能,眼下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月,而他的大军还距离乌伤近千里,而且还有大河阻拦,等筹备舟船全部渡河至少需要五天时间,赶到会稽和闽中交界又至少需要十天时间。
  “看来陛下和清河侯的提醒是对的,老夫还是太大意了,而屠睢……唉!”看着浩浩荡荡旌旗遮天蔽日的前行大军,王贲脸色郁闷的要滴出水来。
  他万万没有想到屠睢竟然会挂的这么干净利索。
  都说瓦罐不离井口破,将军难免阵上亡。
  自从大秦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之后,到今日已经过去了整整五年,这五年之中除开西北有两次大规模征服匈胡和月氏的战斗之外,中原和东南承平日久,不光是民间懈怠,朝廷也已经开始懈怠,再加上官员轻视六国贵族甚至与其来往纠葛,使得大秦看似安稳无比,实则暗流涌动并不太平,任侠之辈横行,而且在重法苛税之下百姓敢怒而不敢言,这才让项氏起兵得到了楚地如此多的呼应和配合,东南诸郡匪乱猖獗导致四处冒烟,各地郡县官员也从未经历过这种混乱的场面,因此只能焦头烂额的四处灭火,就光是王贲一路领兵前来,就配合当地官员剿灭数处匪乱,砍下了数百颗脑袋挂在各地的县城门口。
  但无论如何,大秦眼下还算非常稳定,特别是这几年大力推行新式耕种方法和松解商律,民间的发展日渐繁荣,造反自然是没有太大威胁的,但屠睢也死的的确太快太让人唏嘘嗟叹了。
  其实通过江珩的军报也看得出来,屠睢之死实在是太过轻敌和大意。
  皇帝谕令屠睢可以调动东南诸郡的警尉和防守五岭的军卒,但屠睢却根本就没打算这样做,仅仅凭借六千人马就开始攻击叛军,而且与几乎近在咫尺的大庾岭守将没有任何军情通报和来往,轻敌、大意加上项氏也不是普通的游侠匪首,而是将门之后,在所有综合因素之下,屠睢惨败收场,不光属下兵卒死伤惨重,就连自己也把小命丢了。
  数日之后,王贲大军从居巢县度过大河,在鸠兹修整一日之后率领大军往东南去会稽。
  这条路线和屠睢的进军路线几乎没有二致,沿途的匪乱几乎已经平息,但因为屠睢兵败的消息传到故鄣之后,这里民众和官员皆都慌乱不堪,听闻通武侯王贲再次率领大军前来剿灭项氏叛军,这才都从惊恐之中恢复过来,路上民众夹道欢呼朝廷的剿匪大军,各地官吏也都纷纷前来拜见问候,大军过处,故鄣郡内的混乱很快便再次安稳下来,而随着这个消息传到会稽郡内,会稽郡守江珩激动的差点儿就虚脱了。
  在得知屠睢兵败死亡的那一刻,他感觉会稽的天都塌了,而且一联想到当初陈旭推荐他担任会稽郡守,并且叮嘱他密切监控项氏的那番话,对于陈旭竟然能够提前数年判断项氏会造反的事也感到无比的感激和后怕。
  如果不是陈旭的反复提醒,估计在项梁造反的那一天他就已经死了。
  通武侯降临会稽郡,当地官民皆都感觉噗通乱跳的小心脏快速平息下来,当地官员和商人筹备大量粮食慰问大军,而进入会稽后王贲召见江珩和逃回的屠睢属下的兵卒,详细询问了项氏叛军的详细情形以及军事实力之后开始部署准备将叛军连根拔起。
  近半个月过去,项氏仍旧占领五座县城并没有扩充地盘,但叛军的数量每日都在增加,目前猜测已经突破一万五千余人,而且还有个不太好的消息就是屠睢兵败乌伤再次被叛军占领之后,数次攻击回浦,高焄属下伤亡惨重已经无法相抗,若是不能得到大军的及时支援恐怕很快回浦也会落入叛军手中,这样就会让叛军有向闽越大山之中逃窜的可能。
  因此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王贲也不再停留,安排五千兵卒提前去攻打乌伤县城给高焄解围,自己率领大军养精蓄锐后面徐徐而行。
  “韩信,你自言熟读兵法,而且清河侯也屡赞你聪明灵慧,此次剿灭项氏叛军,你可有好的计策?”行军途中,王贲神态轻松的询问一直跟在身边的一个少年。
  “大将军乃是大秦军中柱石,横扫六国未尝一败,小子何敢卖弄?”韩信虽然年少气盛,但面对王贲这个军神,也只能恭恭敬敬丝毫不敢卖弄。
  “无需谦虚,就当行军途中打发时间耳,乌伤不过是一座小城,顷刻便会拿下,只不过要彻底将项氏叛军剿灭,还需想一个稳妥之策防止匪首逃窜他处!”王贲笑着摆手。
  “项氏不过是聚民间游侠闲汉为匪,兵甲不整,兵员无备,非是伐国之战,一旦眼见势不可挡便会弃城而去,因此小子建议自然是一鼓作气横扫碾压速战速决,只需斩杀数位叛军首领,叛军军心自乱必四散奔逃!”韩信想了一下回答。
  “你说的不错,但眼下我军与项氏叛军实力相当,而且叛军还占据城池之利,又该如何?”王翦点头再问。
  对于陈旭临行前塞给他一个弟弟前来军中镀金,王贲并不排斥,这只是举手之劳,一路前来,韩信一直随他左右行军剿匪,偶尔王贲闲暇之余也会考问一些对于行军打仗的看法,韩信虽然年幼但也都回答的中规中矩,甚至有时候还有些独到的见解,但韩信最喜欢的并非是谋略,而是简单粗暴的大军碾压,即便是剿灭数十数百的匪徒,每次都建议派出大军横扫而去,因此王贲总是感觉有些意犹未尽。
  眼下快到了和项氏决战的时候,王贲决心再次考验一下,没想到得到的结果依旧。
  “项氏叛军虽有万余,但大将军还有三千禁军,皆都是以一当十的悍卒,非是叛军那些乌合之众,何况眼下大将军有征调东南诸郡兵卒和五岭守军的权限,以小子看来,若大将军想要一鼓作气拿下叛军,最好的自然是调集五岭守军,从东西两边同时进攻,叛军只能往西北逃窜,到时候前有大江阻拦,后又数万大军掩杀,项氏必然土崩瓦解!”韩信拱手回答。
  “不错,与本侯想法不谋而合!”王贲点头,“令官何在?”
  “属下在!”一个随军的传令官策马而至。
  “传本将令,速去大庾岭通传守将,集三万兵马从吉安、南壄两县夹击项氏叛军!”
  “喏~”传令官领命,很快就有上百骑快马收起军令和兵符往西南而去。
第943章
芝麻和大蒜
  ……
  “报~~会稽郡守急报!”
  十月底,虽然已经是寒冬时节,但咸阳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而热闹。
  虽然东南有叛军作乱,但皇帝接连派出熊山侯和通武侯两位大将军前去剿匪,不可谓不慎重,甚至许多人都感觉区区数千匪徒就动用通武侯有些大材小用,而通过两支大军出发之后每日通传回来的各地军报看来,西南匪患已经快速的被镇压下去,东南诸郡都已经开始慢慢恢复平静,因此在咸阳城中,文武百官都日常照常办公神情轻松,甚至兵部已经在开始筹划两位将军班师回朝之后的封赏文书。
  但就在这种轻松热闹的气氛之下,一份从会稽郡传来的四百里加急军情,顿时让咸阳如同被电了一下,瞬间就炸窝了。
  熊山侯屠睢出师不利,虽然半个月内连下叛军占领的乌伤太末两座县城,但却在攻打余江县城的时候遭遇伏击惨败,屠睢将军身中毒箭身亡,六千兵马几乎全部折损……
  这个消息宛若惊雷一般,瞬间就将满朝文武炸的目瞪口呆。
  而听到这个消息,正在上朝的皇帝霍然站起来呆了许久,脸皮不断的抽抽。
  这个时代不是后世,千里万里之外打个电话便可以迅速了解详情掌控全局,这份急报从会稽到达咸阳的时候,事情已经至少过去半个月了。
  也就是说这还是半个月前的消息,至于最新的情况还是一团乌漆嘛黑什么都不知道。
  突然而至的这个消息自然打乱了皇帝和三省六部的安排,但此时又无法做出更多的决策,只能等待后续的情报。
  散朝之后皇帝回到紫宸殿,在房间里焦躁无比的来回走动,足足半刻之后才传令:“速请清河侯入宫!”
  “喏~”内侍退去。
  秦始皇心中烦闷无比,虽然他当初听陈旭的建议为了保险启用了王贲,但没想到陈旭一语成谶,屠睢果然轻敌大意,丢了性命不说还损了六千兵马,这个损失虽然不大,但对大秦军民的打击来说空前,对皇帝在六国之地的威信也影响巨大。
  陈旭这一个多月过的非常舒心,整天在家陪着老婆女儿玩耍,听听歌看看书,做些美食,要不就是去科学院和工厂转转,偶尔还抽空去农庄安排一下冬播和即将开始的春播,至于上朝这种事他是不操心的,也操不来心,甚至项氏造反的事他也没有太过放在心上,开始还每天让家仆打听一下东南诸郡传回来的朝堂奏书,后来屠睢和王贲到达九江诸郡之后,南方的匪乱很快就开始平息,因此陈旭也懒得管了。
  秦大大还坐镇咸阳,加上王贲这个帝国军神,项梁即便是有日破天的能力,也无法抵抗朝廷的大军,因为根据传回的奏书看来,东南诸郡没有一个朝廷主官参与叛乱的,这几乎就是项氏叛军的死穴,和后世项氏起兵反叛的时间和机会完全不一样。
  而项氏提前叛乱对于大秦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跳的越早越是没有机会成功,同时也可以给皇帝和满朝文武当头棒喝,让他们知道大秦其实看似安稳实则并不安宁。
  李顺出使月氏归来,虽然路上遭遇袭击差点儿回不来,但他送的几颗手榴弹在危急时刻终于大发神威将图南王等人安排的匪徒炸的神魂失守,被护送的禁军和月氏王庭的护卫反击成功,成功逃脱一条小命,而李顺归来之后,安排人给清河侯府送来一大车从月氏运送回来的各种奇怪的植物种子和胭脂等特产。
  胭脂陈旭并不在意,转手就分给了自己的几个老婆,而那许多月氏特产的种子却让陈旭非常兴奋,其中大部分认不出来,最让陈旭高兴的竟然还有两羊皮口袋的芝麻和几大筐核桃,甚至还清理出来一些大蒜。
  这让陈旭简直惊喜不已。
  虽然这些大蒜在西域还是野生状态,蒜瓣都很小,但只要经过不断的改良培育,将来一定会成为主要的美食作料,而大蒜在食物的烹制当中堪称不可或缺,不光具有杀毒杀菌的作用,还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功效和中原出产的野蒜不可同日而语。
  大蒜可以说全身都是宝,无一不可以入菜,而且还可以有不同的吃法,因此为了明年能够吃到香喷喷的蒜苗回锅肉和蒜薹炒肉丝,而且有了正宗的大蒜,无论蒸煮炒炖都可以入味,甚至还可以做想了许久的蒜蓉粉丝蒸扇贝这种味道鲜美的海鲜了。
  因此为了种植这些宝贝大蒜,陈旭亲自带领家仆在清河别院开挖了半分菜地,挖地开沟除草积肥都是亲力亲为,弄得清河侯府上下主仆都像看稀奇一样的围观清河侯劳动,而这件事被前来蹭饭的陈平看到之后,还亲自写了一篇新闻稿登载在大秦都市报上。
  “为繁荣中原饮食,‘吃相’亲自垦地播种胡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0/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