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6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4/1072

  “采盈,辛苦你了!”陈旭伸手揽住范采盈柔软的腰肢满脸歉意的说。
  “采盈不辛苦,只是事情太多太繁杂,怠慢侯爷了!”范采盈满脸幸福的靠在陈旭怀里,两人相拥着旁若无人的往办公室走去,而一路经过,所有人都赶紧站在路边行礼目送两人亲密无间的走过。
  清河侯宠妻天下无敌,虽然钱庄的范娘子只是一个小妾,但两人却恩爱有加从不吝啬在众人面前表现的这样亲密和恩爱,咸阳人早已都习惯了清河侯的宠妻表现,除开羡慕之外生不出来其他想法。
  办公室内比较安静,范采盈亲自给陈旭沏来一杯热茶。
  “知你平日忙碌无暇,前些日做了一些米花糕,今日特地给你带来,还有一些银鱼干,忙碌之余可以当零食!”陈旭把范采盈搂坐在自己腿上,打开盒子拿出一块芝麻米花糕喂到她嘴边说,“来,尝一下,为夫亲手做的,里面加入了一些胡麻,比原来的米花糕要浓香许多!”
  范采盈张开嘴轻轻的咬了一小口,细细品尝的同时双眼中热泪滚滚而落,转身搂着陈旭的脖子,“侯爷待采盈如此恩宠,采盈一定是普天之下最幸福的侍妾了!”
  “但你也是天下最贤惠厉害的侍妾,这么大一家钱庄都让你管理的井井有条,要不是你,这件事我可找不到人来代替,只是辛苦你了!”陈旭搂着这具软玉温香的身体感慨的说。
  “侯爷~”范采盈瞬间情动无法自持,紧紧的搂着陈旭的腰背娇躯微微颤抖,而陈旭感觉怀中的女人身体开始有了一些变化,身体发热的同时呼吸也变得微微有些急促。
  “侯爷,抱采盈去卧房可好!”范采盈双手捧着陈旭的脸颊轻声呢喃。
  在女人动情的抚摸之下,陈旭很快也感觉心中有一团火焰升腾起来,抱着范采盈站起来走进旁边的卧室,回身把房门踢上之后发现房门上竟然多了一副门栓,于是把范采盈放到榻上之后回身把门栓也插上。
  卧室中有一个火炉燃烧着红红的炭火,火炉上陶壶正扑哧扑哧的冒着热气,淡淡蒸腾的水雾之中房间温暖无比。
  陈旭回到榻边的时候,范采盈已经褪去了厚厚的貂皮长裙,露出合体的紧身毛衣,饱满的胸脯将毛衣托起,高耸的山峰在毛衣的衬托下更显伟岸挺拔,随着身体的动作晃动,雪白深邃若隐若现的沟壑中间,一块火红的玉坠看起来如同火焰在熊熊燃烧。
  “侯爷,采盈替您宽衣!”范采盈眼眸春水荡漾的跪在榻上说。
  自从三月离开咸阳,回转已经是七月底,而且受伤在府中修养装病躺了大半个月,虽然身体慢慢康复,但因为家里多了一个女儿,其实陈旭和几个老婆都一直没怎么亲热,而范采盈整天忙碌很少回府,大部分时间吃住都在华夏钱庄,两人也只不过有两次短暂的相处欢愉,因此范采盈的确是比较受冷落。
  而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陈旭也知道她需要尽情的释放身心以化解身体的疲惫和焦虑紧张的心情,因此陈旭也同样动情不已,两人很快就纠缠在一起倒在了暖榻之上,衣服丢的满地都是。
  房间里温暖如春,低吟娇喘之声在房间里轻轻回荡,陈旭极其卖力的耕耘抚慰,范采盈也极尽温柔的迎合,一番缠绵足足半个时辰,极尽舒畅的释放之后,两人才紧紧拥抱在一起。
  “侯爷,采盈好幸福!”范采盈脸颊娇艳红潮未退,伏在陈旭怀中轻轻抚摸着他的身体轻声呢喃。
  “采盈,本侯的确是冷落你了,不过这钱庄之事眼下我还找不到一个人来代替你,不过我会想个办法让你以后变得不这么辛苦!”
  对于范采盈这个上得厅堂下的厨房混的商场而且在榻上还让他欲罢不能的女人,陈旭非常的喜欢,这么能干的女人恐怕普天之下再也不容易找到第二个,各方面都能干,最主要的还这么善解人意,实在是女人中的绝品,让他不得想办法怜惜,不然这么继续累下去,恐怕哪天就病倒了。
  “其实也不算特别辛苦,就是繁杂之事太多,幸亏按照侯爷上次的安排将钱庄的事务分成了几个部门来处置,眼下比几个月前可要轻松许多了!”范采盈轻轻摇头。
  “眼下钱庄承载了太多朝廷的责任,这不该你来操持,稍后我让人去把杨堃唤来,我们仔细商量一下最好将一些事务剥离出去让少府去办,以后钱庄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商业发展上!”陈旭说。
  “侯爷说的是,但采盈却不知道到底该如何处理,有侯爷亲自来协调自然会方便许多!”范采盈点头。
  两人在暖榻上温存了一会儿,听见外面的院子里似乎有侍卫阻拦的声音传来,两人这才收拾穿戴好之后出来。
  一番欢愉尽情释放这时候,范采盈的精神一下好了很多,神采奕奕的传唤外面的办事人员进来办理公务,而陈旭则让侍卫前去科学院去把杨堃找来。
  看着范采盈忙忙碌碌之中半个小时一晃而过,杨堃跟着侍卫急匆匆走进来。
第950章
分割钱庄
  “侯爷,唤堃来有何吩咐?”
  杨堃进来之后行礼,范采盈奉茶之后两人寒暄几句,陈旭的脸色慢慢严肃起来说,“如今华夏钱庄越来越大,分部越来越多,但各种事情也越来越复杂,这样下去钱庄会越来越混乱,今日本侯视察钱庄之后想把钱庄的事务拆分一下,把一些本该朝堂的事务剥离出来交给少府去处置,因此把你叫来想问问你有什么好的计策!”
  杨堃揪着胡须凝神思索了许久点头说:“侯爷说的是,这件事其实范娘子和杨堃也曾经讨论过,不过堃负责的主要还是筹备全国的水泥马路的建设,也没有多余的精力来思考这件事,既然侯爷问起,堃也觉得钱庄的事必须及早厘清比较好,因为往来的资金太大而且杂乱无比,而且还和朝堂搅和在一起,对钱庄以后的发展不利,而且需要消耗极大的人力物力,只是该如何厘清堃感觉有些无从下手,侯爷还是说说您的看法把,堃和范娘子负责查缺补漏!”
  “你这岂不是等于没说!”陈旭哭笑不得。
  “嘿嘿,这钱庄便是侯爷的创举,堃哪能和侯爷比,能者多劳嘛,只要侯爷拿出方法来,剩下的我和范娘子自然会安排妥当,必然不让侯爷操心!”杨堃干笑着拱手。
  面对杨堃的推脱,陈旭其实也知道这种事让他们想办法有些强人所难,杨堃的长处是对商业的理解非常深刻,而且还有很强的操作能力,东方道如此繁重复杂的事情让他都管理的井井有条,一年之内修建完成不说中间几乎没有出现任何岔子,这份商业掌控能力普天之下也找不到几个可以相提并论,至少在投靠陈旭的人当中,杨堃是商业最为敏锐和敏感的一个,办事也非常稳重,因此陈旭把他找来的目的并非是让他想一个办法,而是想把他继续往上推一把,把分割出来的事务交给他去操持。
  毕竟华夏钱庄是陈旭一手策划操办出来的,即便是要把其中许多业务剥离出来交给少府和朝廷,但这个人不仅需要强大能力,而且还要听话,不然一旦这些业务脱离掌控落到李斯的手中,那么以后许多事情办理起来就非常的不方便了。
  “本侯是这样想的,你们看……”陈旭把方才杨堃没来之前自己抽空写的几张纸拿过来铺在办公桌上,“华夏钱庄眼下虽然分成了清算中心、商业中心和政务中心三个部门,但总体来说还是同属在钱庄内部,这样大量的事务最后都还是落在钱庄总部,其实最多只是暂时清晰了一些,但若是长此下去,会极大的耗费钱庄高层的精力,也会极大消耗钱庄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本侯的想法就是彻底把政务中心剥离出来组建一个财政署,交由朝廷管辖,以后税收和朝廷收支都由朝廷自己去和三省六部郡县府衙统筹交割管理,而钱庄只负责帮忙存取收贷资金,回归钱庄的本来功能……”
  “侯爷这个想法不错!”杨堃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范采盈也同样美目光彩闪烁,“一旦把朝堂的这一块分割出去,钱庄的压力一下要轻松一半!”
  “除开朝堂的这一块之外,另外就是清算中心,这其实应当才是目前钱庄压力最大的一块,因为全国大量郡县的资金往来需要汇总清算,不仅仅是朝堂部分,还有民间的商业部分,因为账目太过复杂涉及的资金量太大,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或者错误都会导致巨大的资金安全隐患,因此本侯的想法是再筹备一家中央钱庄……”
  “侯爷,再开一家钱庄没有太大意义吧,这些事还不是要安排人处理!”杨堃开口。
  “是呀,再开一家钱庄就又需要重新筹备人手,说不定会更加混乱!”范采盈一双美目也流露出疑惑。
  “我说的中央钱庄其实也不算是真正的钱庄,其实只能算是一个独立的清算部门,可以叫做清算钱庄,就和华夏钱庄总部的功能差不多,不开设任何对外营业的钱庄门面,但功能却不仅仅是清算,而是规范天下所有钱庄的运营管理,也就是制定规则,同时监制钱币发行回收和兑票流通,这个钱庄说白了就是管理实体钱庄的,并不会有任何资金流通,这个钱庄凌驾于所有商业钱庄之上!”
  “侯爷的意思采盈大概听懂了,就是逐渐一个新的朝廷府衙规范和管理天下所有资金往来,甚至还可以清算不同商业钱庄和户部、少府之间的大量资金往来!”范采盈惊喜的站起来看着陈旭涂写的一张麻浆纸说。
  “原来如此,这个中央钱庄名曰钱庄,其实不管钱,只管资金的流通和往来!”杨堃跟着陈旭混了一两年,本来就是一个头脑清晰的商业奇才,虽然平日不涉及金融方面,但毕竟长期都在和华夏钱庄打交道,因此很快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不错,就是这样,这个中央钱庄其实就是一个单独署衙,而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这个钱庄不同属于三省六部任何府衙,直接归属于皇帝执掌,可看做是整个大秦的财富中枢,将铸钱和兑票发行、商业钱庄的运营、清算都融合在一起,彻底剥离商业银行的清算业务,而且这家钱庄还可以根据一些大型的国家项目发放国债,以此弥补某些项目财政预算不足的情况!”
  “何为国债?”杨堃和范采盈同时看着陈旭。
  “国债就是国家债务,平日一个商人想经营一笔生意,但缺钱,怎么办,那就找个人或者钱庄贷款,用信用和实物作抵押,这就是普通的民间债务,但比如大秦眼下想修建一条东方道这样的巨大工程,户部和少府皆都无法支撑如此巨大的开支怎么办,以前本侯是靠集资,依靠东方道的高回报吸引商贾富豪来投资,这样各取所需,商贾才敢把大笔资金投入进来解决资金困局,但不可能每一个国家工程都会有如此巨大的回报,比如要修建灌溉水库沟渠等没有任何收益的民生项目怎么办,以前大秦都是征召民夫刑徒奴隶,朝廷用税粮支持,但国家的税粮不够支持怎么办?那就只能拖,但有些事情拖的越久对民生发展越不利,怎么办?那么朝廷就可以发行国家债券,实际上相当于一种延时兑票,就是说这种兑票不能马上在钱庄提款兑现,需要等到几年之后才行,而为了保证兑票能够有足够吸引富豪商贾用现钱去钱庄兑换,则这种兑票的利率就要定的比较高一些,比如眼下华夏钱庄的兑票是没有利息的,只有存钱才有利息,这种兑票其实就是一种定时才能支取的存单,利率比普通存钱要高许多,这样许多商贾富豪才愿意把钱存进钱庄,然后朝廷便用这笔钱去完成项目,等几年之后朝廷有了支付能力,慢慢把这些兑票承兑出来……”
  对于后世的国债陈旭稍微有些了解,因为实际上后世银行的许多理财项目中就有国债投资这一块儿,大量的货币类的基金都会投资国债保证基金的稳定,而且也能保证一个比较安稳的收益,陈旭自从炒股亏的裤衩都掉光之后,在朋友的建议下买过一些货币类的理财基金,收益虽然不算太高,但却比炒股要安全太多了,因此国债几乎是后世所有商业银行和金融单位最喜欢的投资项目,而且国债每次发行出来,普通人根本就买不到,很快就被商业银行和金融单位瓜一空完,然后用国债券为抵押开展更多的金融衍生产品,五花八门眼花缭乱,普通老百姓完全就入坠云雾一般,一不小心就会被忽悠买成了商业保险,哭都哭不出来。
  当然眼下陈旭的目的不是忽悠人去买保险,而且也没打算开展保险业务,因为没这精力,也没有太大必要,眼下的主要任务还是将商业钱庄和中央银行还有财政部这三个不同的职能部门彻底分开,让商业的归商业,朝廷的归朝廷,总不能让一个商业银行来承担国家意志,这种情况非常危险。
  随着陈旭的诉说,杨堃和范采盈两人都兴奋激动起来,看陈旭的眼神也充满了各种情绪。
  特别是杨堃,如果手中有一把斧头的话估计很可能忍不住把陈旭的脑袋劈开看看,里面是不是躲着一个白胡子老爷爷。
  这么匪夷所思的方法,华夏钱庄这么混乱的情形竟然在他三言两语之间就分析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而且一旦付诸实施,以后钱庄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商业层面都将具有非常清晰的功能和定位。
  接下来大半天的时间,陈旭都在华夏钱庄的总部和范采盈杨堃这两个商业上最重要的助手一起讨论分割钱庄的事情,回去之后,两人又都各自根据陈旭的提议和结合自己的想法写了一份详细的策划书,而陈旭也没闲着,足足用了五天的时间反复和两人商量研讨,然后又把钱庄三个部门的主管和驻扎在钱庄的朝廷和少府的官员召集起来商量。
  这期间陈旭几乎吃住都在华夏钱庄的总部,讨论累了还会偷偷抽空和范采盈两人在休息室愉悦一下身心,几天下来不仅分割钱庄的事情眉目渐渐清晰,而且范采盈平日显得疲惫和憔悴的脸颊上也显露出滋润雨露之后的光洁和水嫩,不仅精神变得饱满,情绪也完全舒展轻松起来,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水蜜桃一般成熟诱惑。
第951章
一锤定音
  转眼到了十二月中旬,已经是最冷的寒冬时节,但却也即将迎来大秦又一个崭新的春天。
  而在这个春天即将到来的时节,东南传来一个振奋人心的重大消息,在通武侯王贲的坐镇指挥下,朝廷大军再次重创项氏叛军,数万大军围追堵截之下项氏叛军四散而逃,将项伯率领的四千余残余叛军堵在彭泽县,一番激战之后斩项己项他龙且等叛军首领共计六人,斩杀匪徒三千余众,匪首项伯和钟离昧及百余匪徒乘船顺大江逃窜。
  虽然项伯最终是否逃脱还没有下文传来,但项氏叛军却已经烟消云散,至此袭扰整个东南会稽、故鄣、九江三郡近四个月的叛军终于彻底平息,而得到这个消息之后皇帝和满朝文武终于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皇帝谕令王贲继续坐镇东南诸郡搜寻匪首绞杀叛军,同时也谕令东南诸郡加强严打力度,凡是与匪首叛军有牵连的人尽皆捉拿,一时间整个东南再次风声鹤唳,无数人被牵扯进来,大量和叛军平日有来往勾结的豪绅和官吏皆都被捉拿入狱。
  而经过半个月的策划完备之后,陈旭也在这个满朝喜庆的时候爬去上了一次朝,惹的满朝文武和皇帝都感觉有些惊喜。
  朝堂事务处理完毕,按照往日本来应该就提前散朝了,但皇帝却知道陈旭这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侯爷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绝对不是因为好消息才来上朝的。
  “少师可有事情要奏?”秦始皇面带微笑的看着在大椅上打半天盹的陈旭。
  “哦!”陈旭清醒过来赶紧站起来,如同叮当猫一般从厚厚的裘服衣袋里面取出来一本厚厚的麻浆纸说:“陛下,臣今日上朝的确是有要事奏报!”
  “苏府令,去把少师的奏书取来朕观看!”
  “喏!”中车府令苏越走下九层台阶,看着陈旭手中这厚厚一叠奏书,忍不住微微打了一个哆嗦,而且随便看了一眼,顿时有些头晕目眩,根本就看不懂。
  而当这份奏书摆放在御案之上的时候,看着封面上‘关于华夏钱庄的改制和中央钱庄与财政署的筹备事项的策划与说明’这一长串标题的时候,皇帝微笑的脸颊瞬间凝固,同时手指一抖扯下来几根胡须。
  这标题皇帝一看就有些发憷,同时也有些心虚,但还是故作镇定的翻开看了两三页之后用龙袍擦了一下额头的虚汗说:“少师这奏书太长,朕一时半会看不完,还是请少师简单明了的解释一下,也好让众位爱卿一起参详!”
  好吧,陈旭只好对着身后的李斯还有冯去疾蒙毅等满朝文武微微拱手一圈说:“从去岁开春推行新商律和货币法案之后,我大秦全国郡县皆都呈现蒸蒸日上的繁荣之势,因为新货币法案的推行,眼下全国郡县都开始采用钱币折算各种农粮商税,因此大量的税收资金归集和朝堂开支往来都是通过华夏钱庄进行,臣最近考察了华夏钱庄,发现因为朝廷税收、少府收支、商业借贷最后皆都要依靠华夏钱庄来进行整理和清算,这已经远远超出了臣当初筹办华夏钱庄的初始能力和责任,其中许多都应该是朝堂六部和少府的职责,但这份责任却都压在钱庄身上,眼下钱庄已经到了快无法支撑的地步,人力财力物力都捉襟见肘,而随着大秦往后商业更加繁荣,朝堂的税收和开支也会更加繁重,还有全国驰道改建和水泥马路的修建,各地郡县又会凭空多出来无数纠缠不清的往来资金和债务,这些事已经远远超出了钱庄所能处理的范畴,因此臣召集钱庄和数位商道精英还有少府户部等驻钱庄的官员经过半个月的讨论策划之后,写下了这份改制钱庄的奏书!”
  “不知清河侯打算如何改制华夏钱庄?”对此事最为关心的冯去疾站起来拱手问。
  “不错,还请少师简单明了的说一下钱庄的改制事项,钱庄眼下的确任务繁重,负担着极其重要的功能,但一旦改制拖延时间太长,朕担心会出纰漏!”
  对于华夏钱庄如今在大秦的作用来说,秦始皇和文武百官都非常清楚,几乎每天朝堂议政,只要涉及到钱粮收支必然要提到华夏钱庄,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堪比三省的重要部门,虽然它不是朝廷机构,但却比大部分朝廷机构更加重要,完全无法或缺或者取代。
  皇帝担心突然改制出现混乱的话朝廷的许多事就无法运转了。
  “陛下,臣是如此策划的,将如今本来全部由华夏钱庄的许多事务按照朝廷、少府和商业分做三项,其一就是全国郡县和内史府的税收和支出,这部分本来就是户部和内史的责任,因此臣建议专门筹备一个财政署,将商税、农税、工税等税种和朝廷支出从华夏钱庄、户部、工部、内史府都剥离出来成立一个隶属于尚书省的单独署衙,以后朝堂所有收支都通过财政署收归和拨付;其二就是专门成立一家中央钱庄,归属少府管理,中央钱庄并不存贷钱币,只负责铸造发行钱币和兑票,管理天下所有商业钱庄的运营,规范钱庄的开设,所有的钱庄以后都不再归三省六部管理,而是统归中央钱庄管理,负责清算所有商业钱庄和朝廷署衙之间的资金往来;其三就是商业钱庄,华夏钱庄的主要业务回归商业,负责操作民间商业借贷和运转朝堂收支往来。如此以来三个部门协调处置,少府、朝廷和钱庄之间关系就非常明晰,各自也有清晰的职能管理,不至于造成眼下华夏钱庄的混乱局面……”
  虽然说是要简单明了的解释,但要把这件事解释清楚还是非常复杂,而且陈旭也感觉自己已经说的够清楚明白了,但满朝文武和皇帝仍旧满脸懵逼的看着他。
  “陛下,这些臣已经全都写在奏书之中,此事对于大秦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不然等到积累到华夏钱庄无法支撑的地步,说不定哪天便真的会出现无法接受的严重后果……”陈旭苦笑。
  户部令高腾站起来拱手说:“清河侯的奏书我虽然听的不甚明了,但眼下户部和全国郡县府衙与各地华夏钱庄每日都有大量资金来往,若是轻易改动恐怕会产生混乱!”
  “不改也不行,华夏钱庄总部本官去视察过几次,的确繁忙无比,光是一个清算大厅内就有堆积如山的账册,数百文吏的算盘打的山响,进去就头昏脑涨,据清算中心的管事说,这还只是负责西北数郡的业务,眼下还有更多的业务都安排在其他地方处置,华夏钱庄的确是压力巨大……”少府令赵威摇头。
  而对于陈旭的奏书,朝堂之上的官员也皆都神态不同,有人发呆,有人抠指甲,有人跺脚取暖,有人三五成群窃窃私语,但细微的声音传来,说的似乎是昨夜逛园子的事情,大部分都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而至于关心这件事的官员寥寥无几,但想法却也各不相同,有人支持改制,有人不支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4/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