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6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2/1072

  送走萧何曹参之后不久,去蹴鞠场观看开幕式的水轻柔、嬴诗嫚和蒙婉等人在一群侍卫的护送下也回府,陈旭便把虞无涯和夏子衿两人的情况说了一下。
  “也不知道师兄和子衿姐姐能不能找到北雁姐姐和项菁!”水轻柔担忧的说。
  “瀛洲和朝鲜半岛虽然面积不算太大,但眼下这两处都还是人迹罕至的蛮荒之地,区区数百上千的墨徒和方士也不一定全部都逃到这两个地方,只能等虞大哥的消息,一切听天由命吧,不过只要那些墨徒方士能够顺利登岸,当地的土著必然都只能俯首不敢有丝毫的冒犯,你也切莫太过担忧!”陈旭握着水轻柔的手安慰说。
  “真想不到黄石公筹划一生寻找的瀛洲只不过是荒野孤岛,不知道他如果知晓这种结果会是什么心情?”水轻柔看着院子里面花红柳绿的盎然景致满脸淡然的轻声说。
  “黄石公不知天时地利,执拗而且心思难测,对大秦执念很深,即便是找到瀛洲也终究不会成功,死也算是一种解脱吧!”陈旭叹口气。
  后世日本对华夏文明一直有一种回归的执念,而且演绎出来的武士道精神或许就是墨家遗留的痕迹。
  不过这些眼下都不太可能出现了,如今大秦的舟船已经驶入日本列岛,数十人的火枪队在虞无涯和夏子衿这种高手的带领下,一切都只能拜服在地,征服日本列岛并不是太困难,等到从瀛洲运回大量的白银之后,估计还会有更多的人会建造舟船去日本抢夺开矿,日本的土著已经没有机会发展起来了。
  至于找到公孙北雁和夏子衿,那个真的只能看运气,说不定她们已经死在大海上了。
  两天之后,大秦都市报最新一期头版头条,用粗大的黑体字登载了一个标题:“神话破灭,瀛洲现世!”
  “去岁入秋,清河侯于琅琊造三帆海船,有萧何曹参者率渔民和船工出海,于东海千里之外得朝鲜之地,乃是与辽东相连之半岛,有商周以及燕胡遗民居于山野,是为蛮荒也。去岁冬,海船到达数千里深海,得见连绵海岛散于海中,岛上亦有上古中原遗民,能植稻养蚕,结绳文而记事,音同古越,谓之曰瀛洲,瀛洲日有震动,偶或睹火山喷发,有白银和硫磺出焉……”
  报纸头版用整整一个版面详细介绍了发现瀛洲的过程,而且还描述了瀛洲的山川风物与岛上居民的情况,而这则新闻一出来,立刻在民间掀起巨大的轰动,无数信奉海外有神山仙岛的方士都跑到报馆打听情况,更有富商看到白银和硫磺这两样东西,一个个就像打了鸡血一般兴奋。
  根据大秦律,凡是大秦境内所有矿产,皆都归少府管辖,也就是说大秦的一切都是皇帝私人的,但在破除奴隶制度之后,田产房产可以私有,但这个私有也是有前提的,必须是合法获取,比如朝廷根据功勋赏赐或者开垦出来的粮田,其余的山林矿产都不能私有,包括眼下大力开采的铜矿铁矿等,这些矿都是冶炼钢铁的商人需要获得少府颁发的许可令才能开采,少府官员会根据采掘的产量征收采矿税,不过眼下大规模推广铁器和农具,这个税非常低,而且因为铁矿的分布和产量比铜矿大,钢铁的冶炼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眼下报纸突然说找到了上古传说的瀛洲,虽然不是列子描述的神仙居住的神山仙岛,但却有银矿和硫磺两样中原稀少的矿产,这一下就引起了许多人的极大兴趣。
  硫磺中原产量很低,基本上都是铜矿的伴生物,提纯非常困难,无论有多少都会被少府强行征收,民间不许存留,科学院也常年都在收购硫磺,价格很高,至于金矿银矿也有,但几乎都是少府动用刑徒在采掘冶炼,民间商贾根本就无从染指。
  而瀛洲在海外,并非大秦领地,如果能够去把硫磺和银矿弄回来,必然是一个巨大的发财机会。
  陈平在得到陈旭的授意之后,特意邀请萧何和曹参二人在报馆召开了一期座谈会,邀请一些方士和商贾与会,详细讲述了去往朝鲜半岛和日本的过程,并且还公布了航行的海图。
第987章
良好的开端
  “齐兄,你这么急匆匆找我何事?”城南一栋占地三十余亩的豪宅之中,船商齐茂和庞峰两个茂峰货运的大BOSS聚在客厅喝茶。
  这栋宅院是齐茂前年购置的新宅,而宅院的前任主人是通武侯王贲,是齐茂从拍卖会上买到的,花费了足足七十万钱。
  自从齐茂在当年赈灾之后得始皇帝亲口嘉奖为义商,名气大振的同时贷款打造十余条河船开展大规模的河运,短短几年时间便成为了大河沿岸最大的一家物流商行,眼下茂峰货运已经拥有三十余条河船,每日顺着大河来往运送货物,赚取了上百万的钱财,不过随着新商律的推行,眼下大量船商投入巨资打造河船抢夺货运,茂峰货运的生存压力非常巨大,急需寻找和开拓一个新的商业项目,不然继续下去压力会越来越大。
  “庞兄可曾看前几天的报纸?”齐茂放下茶杯脸色凝重的问。
  庞峰苦笑摇头:“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洛阳商谈买卖,每天忙的脚不沾地,何曾有空看报,吃饭喝水都闲不下来!”
  齐茂把一份已经快翻烂的报纸递给庞峰:“庞兄请看这头版头条!”
  “哦,原来齐兄说的是瀛洲之事,我已经听一些人谈起过!”庞峰疑惑的接过报纸只看了一眼便说。
  “庞兄可有什么看法?”
  “瀛洲神山之说乃是虚无缥缈之事,如今被清河侯安排人找到,自然也是一件好事,免得民间那些方士整日上蹿下跳,齐兄急匆匆唤我回来难道就是要说瀛洲之事?”
  “然,茂峰货运这几年发展的很快,但投入也很大,三十余条货船五六百船工,看似收入很多但开销其实也很大,如今接二连三又有好几个船商加入进来,这大河上下每日舟船络绎不绝,各处码头都快到了无法停靠的地步,而且随着各地水泥马路的不断修建,车马运输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如此继续下去,三五年之后我等还能像眼下一般风生水起乎……”齐茂脸色略有些忧郁的说。
  “眼下境况的确不太妙,这次洛阳的这笔买卖就是如此,本是一个熟识的客商,以往也都合作顺利,这次有一个大梁船商加入进来,运费每船比我们低将近千钱,顿时把某弄得焦头烂额,商谈之时被齐兄唤回来,只能让一个管事操持,但估计这笔买卖要泡汤了!”庞峰摇头叹气。
  “我坐镇咸阳统筹,从去年开始也感觉到了这种激烈的变化,以往光靠名声做买卖的时机已经过去了,眼下户部的许多钱粮漕运有些都无法拿到合同,若不是依仗和清河侯往日的交情,恐怕华夏钱庄的生意都快保不住了!”齐茂也同样长叹一口气。
  “那齐兄让我看着这份报纸有何打算?”庞峰知道齐茂不会无的放矢的急匆匆让他回来看一份报纸。
  “你先仔细把新闻看完!”齐茂摆手端起茶杯,庞峰只好沉下心来按着头版新闻一字一句的仔细看完,看完之后仍旧满头雾水。
  “庞兄,齐茂运业如果要继续发展,就要去海上碰运气!”
  “你……你是说我们也造船出海去寻找海岛?”庞峰瞪大眼睛。
  “非也,何须去寻找,这瀛洲便是,报纸你已经看完,这瀛洲虽然不是神山仙岛,也并无长生不老的仙草,但你看上面所说,有大量硫磺和白银……”
  “啊,我知晓了,齐兄是打算造船去瀛洲寻找硫磺和白银!”庞峰瞬间醒悟过来。
  “不错,某以前说过,欲财者,必察五事:一曰仁,二择地,三应时,四观人,五辨物。我等都是跟着清河侯才有了今日的地位,这几年也各自赚了数十上百万的钱财,商机有若战机一闪即逝,若是不好好把握必然会丧失良机,我等抓住了河运而发财,眼下却还有一个更大的机会摆在我等眼前,那便是海运,我前几日在报馆参加了一场座谈会,那找到瀛洲的萧何曹参两人详细讲述了去往瀛洲的航海线路,而且他们还打造了数艘无需船工划桨的巨大帆船,帆船庞兄应该已经见过,眼下大河上已经开始出现,不过造价高昂而且操控复杂,还没得到推行,但过几年帆船必然会大行其道,因为这帆船不光顺水更加快速平稳,无需纤夫竟然还能够逆水而行……几年之后,我等耗费上百万钱财打造的河船就会被淘汰,这笔损失既令人心痛,又令人不安,眼下已经到了急需改变的紧要关头,若是因循守旧,茂峰运业的生意必然会一落千丈,但若是继续加大投入打造新船,则数年辛苦赚取的钱财又会得而复失……”
  “而且河运竞争如此之激烈,往后的生意会越来越难做,一船货物运费少近千钱,这是我等无法承受的压力,一趟运输下来,恐怕最后只落得一个维持收支平衡的境地,如果不赚钱,又何谈发展……”
  齐茂郁闷不已,庞峰听完也郁闷唏嘘的使劲儿揪胡须。
  作为一个合格的生意人,自然知道商业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事情,特别是新商律推行之后,各个领域都涌现了大量的竞争者,这既是商业繁荣的表现,也是令商人最讨厌的事情,商人都希望自己能够一家独大垄断某个行业,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齐兄还是说说你的打算吧,商业之事你看得比我透彻!”庞峰沉默许久之后开口。
  “我打算不再继续加大投入河船运输,而是投资去打造几艘航海帆船,然后招募人手出海去瀛洲发展,如果能够找到银矿和硫磺,怕那只运送一船回来,恐怕要顶我们眼下数年的经营,庞兄以为如何?”齐茂说。
  庞峰端着茶杯犹豫了足足一分钟之后才点头:“不过海船不同于河船,听闻有齐郡和琅琊的商人曾经说去过,海船长达二十丈甚至三十丈,高五丈,一次就能乘坐三百甚至五百人,而且还要用直径五尺以上的巨木建造,图纸也只有清河侯才有,打造困难不说而且耗资甚巨,恐怕一艘船就需要投入数十甚至上百万钱,是河船造价的数十倍,我等眼下财力有限,最多造得一艘……”
  “一艘便也足够了,听闻新的帆船不仅航行平稳快速,而且能够抵御海浪,只要能够顺利到达瀛洲便成,到时会和清河侯门客曹参萧何同行,必然会少许多周折和危险,以后也不用和普通的船商在中原这些河沟之中争抢商机!”齐茂毫不犹豫的点头说。
  “那好,齐兄既然愿意,庞某自然还是全力支持,发财之事我等岂可落于人后!”庞峰点头。
  “哈哈,好,只要庞兄与某一体同心,发财之日不远矣,走,我等再去找几个同伴商讨一下,看看还能不能游说一些同道加入,最好能够一次建造两艘或者三艘大船,这样机会更大一些!”齐茂兴奋的站起来。
  半个时辰之后,齐茂庞峰两人邀请了五个平日相熟的商贾在清河酒店聚餐,在餐桌上齐茂再次诉说了打造海船去瀛洲寻找银矿和硫磺的事情,其中两个商贾不太感兴趣,另有三个商量一番之后决定也合伙投资再造一艘海船,和齐茂庞峰组成一个船队去瀛洲发财。
  酒宴结束之后,五个商贾一起到清河侯府拜访陈旭,而陈旭在得知齐茂等人的打算之后非常高兴,勉励几人一番之后写下一份手令,让齐茂拿着手令去找曹参和萧何,并且告诉他们,如果资金不够可以向华夏钱庄贷款,而且可以用最低的商业利率,这也让齐茂五人大喜过望。
  眼下新型的航海帆船只有曹参掌握的造船厂才能打造,每一艘耗资接近七十万钱,陈旭一口气建造了五艘,加上匆忙赶制的第一艘帆船,这六艘大船琅琊县令免费提供了木材,但光是人工费和配套的各种钢铁零件以及风帆等物,每一艘都耗资接近四十万钱,因此这两百多万的投资加上招募的船工渔夫等必须的吃喝拉撒,陈旭都感觉有些承受不了,要不是他还有清河商店、水氏茶庄、范氏酒庄和江西瓷器等各种赚钱的手段,他现在都已经无法维持开销了,光是一个蹴鞠商业广场,几乎就耗尽了他这几年赚的钱,而且还一直不断的在往里面贴钱,而直到眼下,航海一直都还是一个烧钱的买卖,根本就没看到丝毫的回报。
  大航海不能光靠他一个人,也不能指望皇帝,因为如今的大秦还依旧一穷二白刚刚起步,经不起这种折腾,陈旭不会盲目推动朝廷去支持这个项目,只有民间的投资进来,大量有航海和开拓意识的冒险家加入这个行列,航海热情必然会慢慢发展起来,等国家财富积累到一定的阶段之后,自然可以开始组建庞大的水师开始去南洋和欧洲开拓殖民地,这个过程陈旭觉得至少要在第一个五年规划结束之后,因为光是一个日本完成初步的征服和开发,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只有让参与的冒险家得到令人眼红的好处才行。
  到时候根本就不需要朝廷动员,肯定就有无数财大气粗的商人加入进来。
  而齐茂等人的加入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数日之后,齐茂和几个商人揣着存单和兑票跟着曹参萧何去了琅琊,而这件事也在商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接二连三又有一些商人结伴去琅琊视察,到了五月底,曹参传回消息,造船厂已经接到了八艘海船的订单,这让陈旭高兴不已。
第988章
有灵魂的烧烤
  六月初,有使臣和商队从月氏来咸阳,除开运送了许多西域特产之外,凉王嬴高还亲自派来自己的左丞相向大秦皇帝详情陈述了征服乌孙的过程,而且请求大秦皇帝向凉国提供大量的货币,甚至还要求在边关开设互市以及请求在月氏和乌孙等地开办华夏钱庄的分部,以便于两地之间的商贸往来结算。
  因为这件事,皇帝在朝堂亲自询问陈旭的意见,陈旭自然无法拒绝,虽然月氏乌孙甚至西域诸国远离中原,来往非常困难,但毕竟眼下有数万大军正驻扎在西域,月氏乌孙眼下也已经征服并且还有大量商队开始来往,商贸的发展必然会将中原的许多先进文明带往西域,这也为以后大秦的统治打下良好的基础。
  分封诸侯统治西域只不过是眼下的权宜之计,等到十年二十年之后中原人口快速膨胀,必然会有更多的人手来加强西域诸地的管理,华夏版图必须要将西域囊括在内,这些地方虽然物产贫瘠,但却蕴藏着大量的石油资源,而且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会是中原和中亚西亚的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后世的中国之所以没有像欧洲一样混乱,就是因为有青藏高原这个天然屏障的阻挡。
  至于凉王嬴高,到时候可以再次分封到中亚甚至西亚,大秦皇帝一纸谕令,诸侯莫敢推脱,因为等到诸侯装备了马镫马鞍钢铁武器之后如果信心膨胀想要问鼎中原掂一下轻重,陈旭的火器会让他们清醒下来,如果火器再次扩散,陈旭估计自己也已经研发出了更加猛烈的火枪火炮甚至钢铁战船。
  中原的人力物力以及数十年的科技储备,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工业基础绝对不是东胡匈奴西域这些要什么都没有的贫穷小国能够相提并论的。
  唯一的就是要看大秦能否保持长治久安的状态,而这个也是陈旭将来改革的重点。
  君王家天下的王朝帝国存在巨大的隐患,而且朝堂和郡县的官员任职制度也存在巨大的弊端,在一个地方或者某个职位一辈子不挪窝的当官,是滋生腐败和权利勾结的最重要的因素,对于国家的危害极其巨大。
  不过这些还不是陈旭眼下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民以食为天,让老百姓吃饱穿暖,让大秦先富起来才是首要目标。
  去西域诸地开办钱庄自然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路途遥远一来一去就至少需要三五个月,这需要强大的武力保护,因此陈旭在和范采盈商量之后上书皇帝,要求谕令通知蒙恬和凉王,必须派出军卒保护钱庄运送钱款的车马商队的安全和钱庄运行的安全,而这件事皇帝也没丝毫的犹豫便答应下来。
  而就在凉王使臣和商队到达咸阳之后不久,李信和江琥征服西域四十余国的消息也陆续通传回来,接踵而至的就是大量由骆驼和马匹组成的商队,西域诸国敬奉的大量金银玉石和珍稀皮货以及西域诸地的特产源源不断送入咸阳,而其中最为让陈旭高兴的是各种植物的种子,而最最让陈旭开心的竟然还有几大袋孜然。
  “哇哈哈哈哈~”
  陈旭拿到皇帝让人送来的几大车西域特产的瓜果蔬菜的种子之后,陈旭搂着其中几个羊皮口袋兴奋的眼泪花儿都留下来了。
  特么就只差辣椒面就能做出地道的咖喱粉了。
  陈旭高兴的提着一口袋孜然直奔厨房。
  “夫君为何这般兴奋?”
  嬴诗嫚和水轻柔两人带着小陈汐从后院出来,陈旭抱着一个口袋笑眯眯从一群人面前屁颠儿屁颠儿的跑过去,连陈汐奶声奶气的喊了几声爹爹都没听见,惹的两个女人面面相觑。
  “爹爹~~”陈汐还在对着陈旭背影嚷嚷。
  “夫君是去了厨院,恐怕又是要做什么美味的食物!”水轻柔把陈汐抱起来说。
  “那我们赶紧去看看!”嬴诗嫚一双美目瞬间发亮。
  当初为了吃到陈旭卤的鸡爪子和鸭翅膀,她可是拉下公主的面子亲自到侯府求美味,眼下卤味已经从消遣零食退居二线变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食物,但也很久没看到陈旭如此兴奋的亲自下厨了。
  “快,拿木臼来,帮我把这孜然粉舂成粉末!”陈旭把一口袋递给一个厨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2/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