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6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3/1072

  “侯爷,这孜然是何物?”几个厨师和厨工瞬间围上来观看这种看起来和芝麻差不多大小的奇特种子。
  “哈哈,这可是我中原没有的好东西,也是产自西域的一种香料,名叫孜然,属于茴香的一种,用来制作烧烤堪称绝配……快,别磨蹭了,让人去农庄抓一头黑羊回来剥皮,今日本侯让你等品尝一种绝世烧烤,保证吃一口就忘不掉。”
  “嗯,还要准备烧烤架和火炭竹签,快去!”
  “小葱,去菜园采一把鲜嫩的小葱……”
  “胡椒粉和芥末粉也要准备,把本侯全套烧烤装备都搬出来……”
  在陈旭迫不及待一连串的吩咐下,一群厨工轰然而散赶紧去准备烧烤需要的东西去了。
  “夫君~”
  嬴诗嫚、水轻柔抱着陈汐在一群侍女的陪同下都来到厨房。
  “咦,二位娘子来的正好,我今天发现一味极好的烧烤调料,等会儿做给你们吃!”陈旭指挥着两个厨工把烧烤工具全都弄出来清洗准备各种烧烤调料,看见水轻柔等人进来,顿时笑的合不拢嘴。
  “这便是夫君所说的烧烤调料?”水轻柔放下陈汐蹲下来翻看皮口袋,小陈汐如今已经长了好几颗牙,而且继承了老爹老妈的属性,对于吃有着一种天然的爱好,伸手抓起一把自然就往嘴里喂,然而马上就吐了出来开始哭嚷。
  陈旭满头黑线的赶紧吩咐跟随而来的侍女把女儿弄去喝水漱口,孜然是一种风味独特的烧烤作料,但生吃必然味道不是太好。
  厨院之中忙忙碌碌近一个时辰之后,陈旭终于把研制好的羊肉串摆上了烧烤架,熟练的翻烤,刷油,很快一股浓烈烧烤香味在厨院弥漫开来。
  陈旭兴奋激动,从在小河村第一次烧烤野猪肉开始,陈旭就在惦记孜然这种神奇的烧烤作料,等待了近六年之后,他今天终于是可以吃上嘴了。
  胡椒面、花椒面、芥末、孜然粉、盐巴……
  看着烤串已经开始冒油滴落,陈旭熟练的把各种烧烤作料都挨着抖了一遍,特别是孜然粉抖上去的瞬间,伴随着香油和羊脂滴落在炭火之中,一股浓烈无比的奇异香味散发出来,瞬间引的一群围观的厨师厨工和侍女仆娘全都开始吞口水,就连水轻柔和嬴诗嫚都忍不住站在陈旭身边开始添嘴巴,淑女风范一扫而空。
  “夫君,我不要葱花!”嬴诗嫚带着满脸的惊喜和娇憨提醒。
  “好,这是你的,不要葱花!”陈旭把烤架上的几根塞在嬴诗嫚手中,然后也不管手脏不脏,抓起一把葱花就撒在剩下的七八根烤串之上,把其中一大半递给水轻柔,自己也抓起连根迫不及待的塞进嘴里。
  “嘶~”陈旭双眼圆睁猛吸一口气,一边大嚼一边哈气,“香,实在是太香了,好吃好吃!”
  “的确美味呢,轻柔从未吃过如此风味独特的烧烤!”水轻柔小口撕咬着一块羊肉,同样眉开眼笑的连连称赞。
  “夫君制作的烤串与众不同,这一定是天下最美味的烤肉!”嬴诗嫚一边点头,速度却丝毫不慢,瞬间一根就吃完了。
  “来,烤架交给你们了,多烤一些!”陈旭也没顾得上旁边一群看的直流口水的厨师厨工和侍女仆娘,拿着烤串一边吃一边让出地方,早已等的迫不及待的两个厨师挽着袖子立刻抓起一大把烤串放到烤架上,吩咐厨工赶快扇风。
  很快这股奇异浓烈的烧烤香味从厨院散发出去,整个院子都闻到了香味,一群侍卫和管事也涌了进来,把小小的烧烤架围的水泄不通,看着摆放在烧烤架上寥寥十多串羊肉,一个个舔着嘴巴咽着口水,仿佛喉咙要伸出爪子来一般。
  烤肉所有人都吃过,但这种奇异香味的还从来闻都没有闻到过,估计是侯爷有找到了什么奇特的烧烤香料。
  “库房还有几个烧烤架,你们自己去取来!”陈旭被几个流着口水的管事侍卫看的浑身毛骨悚然,摆摆手带着两个漂亮老婆躲到旁边。
  “嘢嚯~~”一群侍卫瞬间欢呼起来一哄而散,全都跑去库房翻找烧烤架去了。
  “侯爷,这里闹嚷,我们烤好之后给您送后花园去!”厨房的管事看着陈旭和两个侯妃被一群人围在中间,感觉侯府的上下尊卑都完全乱套了。
  “嗯,也好,肉不够的话再去杀一只羊,争取让每个人都能吃一串!”陈旭点点头吩咐一句之后,慢慢吃着烤串带着两个老婆去后院。
  十几分钟之后,一个仆娘端来一大盘烤串,陈旭则吩咐春夏秋冬几个侍女拿来一瓶清河佳酿和几瓶果醋,和水轻柔嬴诗嫚坐在后花园的凉亭下边吃边喝,神情惬意之极。
  没有孜然的烧烤是没有灵魂的。
  眼下就这一味小小的香料加入,烤串的品质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让陈旭微微有些遗憾的是没有辣椒粉,芥末和胡椒固然也有辛辣之味,但却不如辣椒的味道纯正。
  不过辣椒眼下还长在美洲,估计要吃到嘴非常不容易,而且这辈子能不能吃到还是个未知数,从大秦去美洲,不光要有强大的航海能力,还需要有熟练的水手和精确的海图,眼下大秦的航海才刚刚开始而已。
第989章
广场招商
  一顿烤肉吃的满嘴流油,接连吃了十多根烤串之后,陈旭感觉自己许久的期待终于得到了些许满足,而水轻柔和嬴诗嫚两人吃的也不少,每个人面前的石桌上也都摆放着十多根竹签,而且看两人的情形还没有得到灵魂上的满足,春夏秋冬几个侍女每人也都吃了五六根,但身份不同,自然也不敢过分吃的太多。
  看着空空如也的盘子,嬴诗嫚轻轻揉着肚子脸颊羞红的说:“夫君,我吃了这么多还想吃,怎么办?”
  陈旭笑着说:“羊肉性温,多吃些无妨,但烧烤上火,一次吃得太多明天脸上会长痘痘!”
  “那……那我还是不吃了!”嬴诗嫚紧张的摸着自己光洁的脸颊赶紧摇头。
  “嗯,肉食难以消化,吃得太多肠胃难受,稍后等婉儿和采盈杏儿虞姬回来之后再烤一些,这孜然烧烤美味无比,明日送一些去宫中与陛下和你母妃品尝一下,免得他们到时候说我吃独食!”
  “可惜师兄和子衿姐姐不在,这么美味的烤肉他们必然喜欢!”水轻柔吃完最后一串烤肉略微有些遗憾的笑着说。
  “幸亏他们不在,不然我们家的几头羊估计活不到秋天去!”陈旭咧嘴。
  “嘻嘻,夫君此话可不要让师兄和子衿姐姐听见!”水轻柔捂嘴笑的眼眉弯弯。
  陈旭吃东西向来不厚此薄彼,既然水轻柔和嬴诗嫚都吃到嘴了,陈旭吃饱喝足之后让秋香去厨院吩咐厨房管事,再去杀一只羊用酱料腌制好,等到范采盈和蒙婉回来之后一家人再吃一顿解馋,毕竟这种有了灵魂的烧烤一顿两顿是不会让人满足的。
  吩咐好之后,陈旭揉着肚皮剔着牙去前院继续翻看几车西域特产,将里面的所有认识不认的瓜果蔬菜的种子都挨着清点出来。
  瓜果的种子比较好辨认,其中有一种非常熟悉,那就是西瓜籽,而剩下还有两种种子看起来像黄瓜又像哈密瓜,总之肯定是瓜类无疑,但不管是哈密瓜还是黄瓜,都让陈旭兴奋不已,剩下还有一些陈旭通过品尝和味道,断定其中有一种是芫荽,还有一种大概是胡萝卜,但不太能够确认,至于其他一些稀奇古怪的各种种子,基本上无法靠眼睛和味道分辨出来,陈旭只能把这些乱七八糟的种子都让管事拿去每样弄了一些种到地里等长出来看情况。
  眼下虽然已经是六月,但西域本就是风沙苦寒之地,那里春夏时间短,秋冬时间长,许多植物的生长期都很短,成熟时间也很快,一个多月只要能长出来,陈旭觉得自己大概能够看出到底是个什么鬼东西,有用的自然就留下来明年开春之后播种,没用的只能丢了,因为这些乱七八糟的种子陈旭猜测许多都是野生的野草或者野果,并没有栽种培育价值。
  忙忙碌碌半天过去,几车西域土特产清点大半,除开这些瓜果蔬菜的种植之外,还有几张厚实柔软美丽之极的豹皮,陈旭让家仆一张一张都在院子里面摊开挂在竹竿上晾晒。
  “侯爷,这种白色斑纹的兽皮厚实柔软,皮毛顺滑温暖,看来是一种中原未有的猛兽!”管家摸着这些兽皮满脸激动的说。
  陈旭瞅着这一张张拥有美丽斑纹的兽皮,猜想这玩意儿应该是后世的珍稀野兽雪豹,因为西域有许多雪山,眼下大部分地区都还是人迹罕至的原始区域,雪豹这种猛兽和中原的老虎一样估计到处都是,一点儿都不珍稀,不光不珍惜,而且还可能泛滥成灾,是人类生活的最大天敌,被捕杀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眼下还没棉花,这些雪豹皮等到冬天倒是可以给家人每人做一件袍子。
  一想到一家人老小都穿着这种浑身斑点的豹皮衣服聚在一起,陈旭瞬间有些脸黑,如果再做几顶同样花纹的皮帽子,那场面很有点儿喜庆甚至诡异,就像一个动物园一样。
  除开这几张雪豹皮之外,车上还有一大捆狐狸皮,皮毛柔软浅灰褐色,皮质比貂皮稍微厚实一些,是生活在高寒荒漠之中的沙狐,这种皮陈旭曾经见过几次,在西域也算是珍贵的皮货,毕竟这东西猎杀非常困难,比羊皮质量要好到天上去了。
  而且据说这些东西都是西域诸国的王族进贡给大秦皇帝的,肯定不是一般的品种,不过这东西做衣服肯定不够大,只能做围脖。
  一车皮货清理完毕,剩下的一车就是各种黄金玉石,西域诸地那些密密麻麻的部族和邦国人种不同,生活习惯也不相同,有游牧民族也有和中原一样的农耕民族,但金属冶炼肯定不如中原,因此黄金大多数就是天然的狗头金,一坨坨各种形状的原始黄金,虽然含金量很高,但都没有经过冶炼,陈旭让仆人清点了一下,大概有两百多斤,算是一笔横财了,除开黄金之外还有一些玉石,颜色也乱七八糟,但其中有十多块质地细腻雪白,陈旭拿出几块观看了一番后认为就是后世被疯狂吹捧的和田玉。
  不过眼下的和田玉显然还不算是特别珍贵的玉种,或者说和田玉的价值还并没有被发现,最大的原因自然还是因为西域诸国和中原隔的太远,中间还隔着月氏乌孙等羌戎部族,双方根本就没有任何往来。
  但不管怎么说,和田玉属于玉石中的上品,比起中原的蓝田玉和独山玉来说品质要好不少,不光质地细腻温润,而且颜色也如同羊脂一般雪白,最主要的是和田玉属于软玉,非常容易打磨和雕琢,极其适合用来制作高档玉器,甚至是制作印章。
  因此这七八车西域特产在陈旭看起来,除开那些瓜果蔬菜的种子和几张雪豹皮之外,最为珍贵的就是这些玉石了。
  和田玉啊,可惜在这个真正地广人稀而且百分之九十的人还在为温饱挣扎的时代,注定不会有太大的开发价值,远不如一瓶清河佳酿赚钱,但这东西却是不可多得的再生资源,看来可以多买一些带皮的,到时候自己死了用来修一座坟墓,其豪华价值一定不亚于秦始皇的骊山陵寝,深得盗墓贼的喜欢。
  ……
  最近这段时间,咸阳非常热闹。
  第四届蹴鞠联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蹴鞠场每天都热闹非凡,除开每隔两三天举行一场正规比赛之后,为了满足那些普通没钱看球的咸阳民众和往来商旅的要求,陈旭让刘邦在没有正式比赛的时间便开放球场允许普通民众进去参观这个大秦奇观,以便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蹴鞠场的结构。
  蹴鞠场四周的商业大厦密密麻麻的脚手架已经开始拆除,环绕蹴鞠场大半圈的三层商业楼也进入了收尾阶段,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商业大厦,陈旭视察之后将商业大厦规划成了好几个区域,服饰区、皮货区、糖酒副食区、日用品区、饮食区以及综合娱乐区等。
  作为蹴鞠商业广场策划和出资的冤大头,陈旭自然首先就占据了靠近渭河大桥区域的最好位置,整整三层数千平米的数个门面,打算将清河商店改造成为一个集服饰、糖酒、茶叶、瓷器、玻璃、金银玉器、香料、工艺品等一体的综合商场。
  等商业大厦的功能区都规划完毕之后,陈旭让陈平在报纸上打出了招商广告,同时也让和自己有关联的水氏茶庄、范氏酒庄、江东茶庄,江西瓷器,甚至玻璃厂、轴承厂、报社、出版社、华夏钱庄都开始选择最好的商业地段开始装修准备入驻。
  而在看到报纸的招商宣传之后,咸阳城的许多商贾都从蹴鞠场每日涌动的人流之中嗅到了商机,开始联系商业广场招商办公室,要求购买或者租用商铺。
  随着数十家商家的陆续入驻,七月中旬,蹴鞠商业广场已经有了一些模样,三层商业大厦上到处可以看到各种名称的牌匾,而这些商铺的出现,越发吸引了咸阳民众和来往商贾的目光,除开咸阳之外还有许多客商也开始要求租用甚至购买商铺,到了七月底,已经购买或者缴纳租金进行装修的商铺超过了两百家,整个商业大厦超过七成的商铺已经全部租售出去。
第990章
水土不服
  入秋之后的咸阳,整个渭河平原金黄一片。
  粟稻已经进入了成熟收获的季节。
  而陈旭的封地和农庄同样忙碌,陈旭平日除开上朝办公之外几乎每天都要抽空去蹴鞠广场转一圈了解最新的招商进展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还是泡在自己的封地和农庄指导收获各种庄稼,大蒜、芝麻、胡椒等从西域弄回来的作物今年都获得了极大的丰收。
  芝麻播种面积超过五百亩,亩产虽然很低,不到一石,但汇总起来也是一个极其可观的数目,估计至少会达到四百石左右,这些芝麻陈旭同样让农学院的教习和学生全都按照去年的筛选方法先把里面枝干粗壮而且果荚多的先挑选出来作为明年的良种单独处理,至于剩下看起来不太好的就只能酿油或者制作芝麻饼等食物了,按照陈旭推算,今年芝麻收获之后,明年基本上就可以选择大量郡县开始推广播种,在强制的行政要求下,芝麻这种改善民众饮食结构的油料作物最多三年就能推广到几乎全国适宜种植的区域,而芝麻油的制作过程非常简单,只需要登载在报纸上有心人一看就会,到时候全国的郡县乡镇必然会出现大量的油料加工作坊,配合铁锅的普及计划,炒菜这种中华传统烹饪手段将会很快进入寻常百姓家。
  作为早已名声传播天下的大秦吃相,吃一直就是陈旭努力推动的最重要的成果,让百姓吃饱吃好,大秦才能更加繁荣稳定。
  去年收获了半分地的大蒜,加上今年西域又运送回来不少的野生胡蒜,经过陈旭的特意安排,今年农庄的大蒜种植了整整五亩地,而这五亩等到明年至少能够翻上十倍,然后让农学院进行推广,数年之后也将成为普通百姓菜园中的日常调味品。
  胡椒同样如此,但胡椒和花椒一样,属于产量非常低的香料作物,而且种植起来比较麻烦,百姓不一定会有需求,但对于家境富裕的阶层来说,花椒胡椒这些东西也会很快成为不可缺少的日常调味品,大规模推广种植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但有眼光和有闲的人种出来售卖也能补贴一下家用,算是一种很珍贵的经济作物,只要民间开始慢慢种植,十年八年之后,这些香料也会很快进入百姓的日常餐桌。
  总体来说,眼下大秦的主要农业生产还是集中在五谷这些填饱肚子的粮食作物上,但油料和香料这些经济作物很快也会随着百姓生活的改善而得到极大的发展。
  陈旭如今有钱有势,自然会不遗余力的去推动,在他的参与下,许多本来依靠历史自然进程发展的事物将会以一种跳跃式的过程发展,就像水泥和钢铁的推广一样,大秦民众的生产生活这几年随着陈旭的出现,已经几乎从历史上的秦汉时期跳跃进入了唐宋阶段,而水泥路的大规模建设,交通问题几乎一下推广到了新中国五六十年代的水平。
  在封地上视察了一个时辰之后,陈旭骑马回到清河别院,在别院旁边有一片肥沃的菜地,这里本来一直就是给清河侯府提供各种蔬菜的地方,胡椒大蒜都种植在附近,而眼下这片地上还出现了十多块规划整齐的小菜园,上面出来一些稀稀拉拉的绿色菜苗,每一块菜园上还插着一块木牌,有些写着西瓜、芫荽、葱苗等字样,但大部分都没名称,因为许多长出来的菜苗陈旭也不认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3/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