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7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4/1072

  陈旭也懒得多话,指挥一群方士开始清洗蒸馏设备,余下几个帮工则按照陈旭的要求从竹筐之中挑选出来一些完整干净的花朵,忙忙碌碌半个小时过去,蒸馏器和花朵也都准备好了。
  因为有蒸馏酒精和硫酸铜的经验,一群方士都很熟悉过程,陈旭简单提点几句,很快一些桂花就被放入一个蒸馏瓶之中,下方开始用炉火加热,随着蒸馏器里面的水开始慢慢沸腾,十多分钟之后,已经看得见蒸馏管的管壁上开始出现细小的油脂状颗粒开始聚集,不过看样子滴出来估计得半个小时才行。
  用蒸馏法提纯精油是最简单的方法,但也是最复杂的方法,简单是因为原理最简单,复杂是因为操作最复杂,在没有好的萃取溶剂和设备提取精油之前,唯一能够成功的就只有蒸馏法。
  而且到底是用干花还是用鲜花蒸馏陈旭也不知道,但按照陈旭的想法就是,不管鲜花还是干花,只要有香味,一定能够精油蒸出来,最后得到的只是量的多少而已,就像制作小磨香油,并非新鲜的芝麻不行,只是新鲜芝麻的出油率比较低而已。
  随着蒸馏时间的推移,蒸馏瓶中的桂花在蒸汽的作用下不断萎蔫,满满一罐子变成了大半罐子,而蒸馏管中聚集的油滴颗粒也越来越多,密密麻麻开始往下流淌汇聚,管口不断冒出的蒸汽散发出来,整个实验室弥漫着一股浓郁到化解不开的桂花香甜味道。
  “嘶,真香!”
  “的确香的令人神魂颠倒,估计喝上一口明天拉屎撒尿都是香甜的!”
  几个方士站在旁边低声讨论。
  陈旭的脸黑的快看不清眼珠子了。
  尼玛老子是用来抹脸上身上的好不好,狗日的一群傻逼兼夯货。
  “用硝石弄一盆冰水来,把麻布用冰水浸湿之后把冷凝管包裹起来降温!”陈旭感觉就这样让蒸汽白白蒸发掉划不来,这精油不像蒸馏硫酸铜,蒸馏出来的气体直接通入了水中,而是要自然降温凝聚,因为气流温度太高,陈旭估计大半蒸馏出来的精油其实都跟着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去了。
  “是,侯爷!”几个方士赶紧去准备,很快用硝石调制了一盆冰水过来,然后把一块抹布浸湿之后包住冷凝管,虽然看不见冷凝管中的情形了,但出口冒出的水蒸气的确少了许多。
  又是七八分钟过去,终于有一滴淡黄色的油滴从管口滴落到下面的玻璃瓶中。
  看着半天才出来这么可怜兮兮的一滴,一群方士都大眼儿瞪小眼儿。
  “侯爷,这也太慢了,要把这十多筐花蒸馏完,估计得好几天,而且最后估计也最多能弄上三五两,一口也就喝完了!”一个方士小心翼翼的干笑着说。
  陈旭都懒得和这群傻子说话了。
  精油精油,自然是植物精华了,听说几吨玫瑰花瓣才能最终提炼出来一公斤玫瑰精油,虽然老子眼下提炼的不是纯精油,水分含量大,但这十多筐能够整出三五两不纯的精油,也算是巨大的成功了。
  但方士说的也挺有道理,一个蒸馏器太小速度太慢,但眼下实验室还有几套蒸馏器,于是陈旭吩咐让实验室所有人都来帮忙,把所有的蒸馏器都清洗干净开始蒸馏花瓣,其中三个蒸馏桂花,两个蒸馏菊花,还有一个蒸馏乱七八糟的所谓香草。
  不过就算所有蒸馏器都派上用场,但速度仍旧还是很慢,但鉴于这是实验室蒸馏器,陈旭也只能将就先用一下,如果香水制作成功,倒是可以设计一套大些的蒸馏设备,明年开春之后就可以收集玫瑰、橘子花、柚子皮、茉莉花、栀子花等香味比较明显的花果来制作不同味道的香水,然后就可以开辟出另外一条更加奢侈的生财之道。
  甚至陈旭瞬间把香水名称都想好了,就叫百花仙子,而且还可以根据后世民间传说的十二花神杜撰出来十二种不同的香水,以此勾引那些王侯公卿和富豪商贾家的夫人购买……
  我擦,老子是不是有点儿无耻。
  陈旭回过神来有些鄙视自己,今天不过得到水轻柔提醒才想起来把多余的花朵提炼出精油,但竟然又想到发财的事情上去了。
  老子堂堂一个上卿兼左相,双侯爵在身的大秦顶级贵族,如今府中粮田万亩妻妾成群,诸多商产每天日进斗金,真的是号称富可敌国也不过分,怎么老是动不动就惦记着赚钱发财呢,上卿兼左相的脸面还要不要?
  不过……那个……有钱不赚是王八蛋,这么好发财的机会放在眼前,不赚上一赚恐怕要挨雷劈呀!
  陈旭很纠结,捏着下巴眼珠子不停的在实验室几个蒸馏器上转来转去。
  蒸馏提炼精油果然很慢,很快半个时辰过去,每个瓶子里面也不过提炼出来数滴而已,瓶底都遮不住,估计全部加起来半两都没有,于是陈旭叮嘱让一群方士继续提炼精油,而且一定要仔细密封好收集到的精油,不能让其挥发了。
  接下来陈旭便去工学院巡视了一遍,然后又乘马车去中书省巡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最近随着岭南逐渐平定,加上中秋节和秋市大集要接连开始,因此朝廷的主要任务都是在安排节日庆典以及大赫天下,三省六部各府署衙都很忙,秦始皇已经取消了午朝,每天文武百官只需要上早朝就行了,但即便是早朝陈旭最近都几乎没来上过,一直在家陪伴照顾自己三个大肚子的老婆,而且还打算中秋节之后安排人回老家去把老爹老妈和韩田氏以及小米一起接来咸阳过年,因为随着岭南平定下来,说不定韩信很快也会回来,这样分开两年多的一起家人就能聚在一起团圆一下了。
  所以朝堂忙归忙,但忙的都是下面的官员,而最忙的是六部官员和内史府,陈旭却闲的有些蛋疼,因为实在太闲,半个月前还在清河园附近开设了一家烘烤店,专门售卖蛋卷、面包和月饼,继续做着不要脸的赚钱勾当。听闻烘烤店销售火爆,特别是月饼,每天做多少卖多少,完全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陈旭便写了月饼的详细制作方法公布在大秦都市报上,好让天下百姓都能吃到自己发明的这味节日美食。
  而今天,他在蛋疼之余,竟然无意中又发现了一个符合自己清河商店理念和宗旨的奢侈商品……香水。
  后世公认最好赚钱的群体有两种,一种是女人,一种是孩子,从消费群体画像看来,作为家庭支柱和国家建设主力大军的男人是消费水平最低的,男人生活不如狗,这是大名鼎鼎的淘宝根据大数据得出的结论,宠物都比男人花钱多。
  虽然眼下的情形和消费水平与两千多年的后世不一样,但女人爱美的天性却没有丝毫的改变,这从满大街身穿各种彩裙招摇过市的女人身上都能够看得出来。
  大秦虽然物资并不富裕,但对于咸阳有钱有权的家庭来说,各种消费还是一直都站在流行的最前沿,如今满大街行人的衣饰和六年前陈旭初来咸阳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女子学院和清河商店设计的融合了古今中外不同历史和民族特色的服饰已经成为了最新潮的款式,来往的马车上的贵妇人和大街上嬉笑招摇而过的大媳妇小娘子,身上穿着衣袂飘飘的襦裙,宽松合度的绣裙,修身合体的旗袍,露着雪白大腿的短裙等等不一而足,而男子身上也有大袖翩翩的儒服,短衣中裤的修士服,窄袖紧身的武士服,甚至还有小立领和直筒裤,只差一个板寸和一把雨伞,就是一副标准的惹不起。
  通过大秦民众对于服饰的接受程度看来,任何时代都有人在不停的诠释和追高最新的潮流,特别是王侯公卿和大量的富豪,如今商律解禁数年,商人的地位在不断的大幅提高的同时,他们也在用金钱衡量这个世界,大把撒钱购置房产地产和各种以前不准穿戴和拥有的奢华物品,丝绸、瓷器、玻璃、红酒、美玉、珠宝,都是富豪商贾们热烈追捧和争相抢购的对象。
  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奢侈物品,基本上都是被新兴的商贾和贵族购买去的。
  而这其中,王侯公卿和富豪商贾府中的女人,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但因为市面上针对女人的奢侈物品比较少,除开胭脂口红发簪玉佩等寥寥几种简单的妆容饰品之外,一切商品都少的可怜。
  陈旭首先突破禁忌在清河商店开设女子衣饰专卖,开发出女式内衣,虽然是一个极其私密的东西,但还是很快就占领了几乎全部的高端市场,王侯公卿的夫人女儿甚至皇宫内院的嫔妃公主,选购内衣必然要去清河商店,只有衣角上绣的清河两个红色的篆字,才是货真价实感觉穿在身上感觉到提升个人身份和魅力的物品,天然带有清河侯加持的仙家祝福,可以让自己变的更美。
  当然,也别说,当穿上清河别院购买的内衣和款型别致的衣裙之后,每次自己老公的眼神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惊喜之中带着一丝火热,火热之中还带着一丝肉疼。
  而一旦能够增加体香诱惑的香水上市,陈旭大概可以想象出来这些贵族富豪府上女人的疯狂程度。
  勾引自己喜欢逛园子的老公回家,是每个女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不是后世,老公不忠还能打官司离婚分割家产,在这个时代,男人逛窑子是允许的,而有钱有势的男人纳妾也算正常,如果是像陈旭这种顶级卿侯,娶妻有定数,但纳妾完全没有丝毫的限制,因此所有的王侯公卿几乎家里都是妻妾成群儿女成群,嫡出的将来可以封妻荫子执掌财产,庶出的也是扶持家族繁荣壮大必不可少的帮手,因此所有王侯公卿文武官员家中的女人,无论妻妾都希望能够牢牢拴住自己的男人,获得更多的恩宠,自己子女多了身份和地位才能牢固。
  而香水这种东西,注定不是曲园杂舍的那些风尘女子能够买得起的奢侈物品。
  按照陈旭看来,如果不是他自己会做,估计买起来也会肉疼。
  因为产量实在是低的令人发指,今天弄来的十多筐花花草草,最后能够弄出来几两精油就算大丰收,而最后还要用高纯度酒精进行稀释,然后用精美的水晶瓶进行封装,到时候一瓶哪怕是香味最淡质量最差的香水,估计也需要上千钱,如果按照清河佳酿的定价来衡量的话,不买上数万钱简直就对不起天地良心。
  不过对于香水的定价,陈旭还在犹豫当中。
  大秦王侯公卿和富豪商贾虽多,但女人毕竟还是属于被歧视的群体,无论是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都不高,因此掌控的钱财也非常少,定价太高必然会造成诸多不良后果。
  男人在酒店请客吃饭,财大气粗甚至为了面子打肿脸充胖子,大吼一声来一瓶清河佳酿,喝完了最多心疼一下,但女人若是偷偷摸摸花数千上万钱买一瓶香水,估计回家会被老公打死,而香水最后也必然便宜了某个狐狸精。
  因此对于香水的定价就不能像清河佳酿那样黑P眼儿,还是需要好好斟酌讨论一下才行,毕竟这不是妇女解放之后的时代。
  但不管怎么说,香水一旦上市,必然会很快引起所有女人的疯狂追捧,这是毋庸置疑的。
  陈旭坐在马车上一路捏着下巴沉思关于香水的事情,从品牌到包装到广告宣传到定价,要想发财,这一条龙的商业过程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第1036章
一封奏书
  “见过左相!”
  马车踢踢踏踏在紫寰殿门前停下来,两排矗立在中书省府衙门前,身穿皮甲一手执戈一手按着腰刀的侍卫齐声行礼。
  “免礼!”陈旭下车之后看着高大巍峨的大殿门口挂着的中书省三个鎏金古篆大字,微微点头之后顺着台阶走进中书省。
  中书省在陈旭上任之后已经内部进行过数次调整和改革,许多下属署衙和官员也都经过大范围的调整,如今两年过去,整个中书省的工作状态和风气已经非常好,以往那种李斯专权导致下面官员人浮于事每天上差就是聊天吹捧的事几乎已经绝迹,陈旭的工作制度制定的非常详细,内部监察部门三天一小查,一旬一大查,在严格的工作制度和监察制度下,中书省所有的官员平日都循规蹈矩勤恳无比,生怕被陈旭揪住小辫子赶回家种田去了。
  因此陈旭一般也就散朝之后来中书省巡视一下,顺便布置朝议商讨的公务,平日没有大事,陈旭也是不会那么主动来加班的。
  而入秋之后,陈旭为了照顾三个怀孕的老婆,已经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上差,甚至早朝有时候都懒得去,皇帝和满朝文武也习以为常,陈旭不来上朝,许多官员甚至还感觉到无比轻松。
  但今天陈旭竟然突然来检查工作了,因此从陈旭的马车到达中书省门口开始,整个中书省瞬间便陷入了一片紧张严肃的气氛当中。
  清河侯巡视,任何人不得无故逢迎打招呼,上差就认真处理公务,谁要是觉得迎上去拍几句马匹就很得清河侯好感,那一定是新来的官员。
  因此陈旭走进中书省过之后,除开护卫和来往抱着文书的文吏之外,所有的办公室都一片忙碌和噼里啪啦审阅盖章的声音。
  陈旭先走进自己的办公室,唤来秘书询问了一下这两日的政务情况,然后让秘书泡来一杯热茶之后坐在办公桌前观看几份各部门递呈需要他亲自审阅的奏章。
  眼下大秦的奏章都是纸质文书,以往那种惜字如金的竹木简已经完全被淘汰,因此各地的奏章文书一般都能写的非常详细,看起来已经没有了往日那种晦涩难懂需要猜测半天的情况。
  而这些奏章和文书大部分都是全国各地的民生政务,粮税、商税、修路、修渠、突发事件、刑事案件、商业发展,以及大秦五年计划的推行情况等等。
  陈旭看得很快,基本上就是一目十行,对于尚书省批阅的处置意见,陈旭也基本一眼带过,这些事情处置早有定例,只要不是特别感兴趣的,陈旭一般也不会去刻意关注,因此大部分奏章看完之后陈旭都会直接吩咐秘书让谒者送还尚书省派发六部执行,至于比较重要的奏书,陈旭则会签名之后安排人送往皇宫让皇帝自己拿主意,而他认为六部处置不妥当的奏书,还会认真写下自己的意见。
  总体来说,如今的中书省工作效率非常高。
  半个小时之后,陈旭手里只剩下最后一份从雁门郡传来的奏书。
  这是一份刑部批阅的奏书,盖着广武县令的官印,内容是雁门关附近有一座靖边寺,在今春三月中旬戍边的一群马卒在靖边寺和当地民众起了冲突,导致几位民众受伤云云,如今伤人的兵卒已经被县衙抓捕,提请刑部裁决。
  这份看起来并没有什么问题的奏书却让陈旭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后世有句话,叫做新闻越短事情越严重。
  这份奏书一反常态只有寥寥数句话不说,而且时间也非常久,竟然还是春三月发生的事,但眼下已经秋八月了,期间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而且根据大秦律令,兵卒与民众起冲突导致有人受伤,无论何种情况只要分辨清晰责任就可以审判,大秦虽然重军功,军人的待遇不错,但实际上平民地位也很高,军人在民事审判中并不占优势,但根据不同的军爵有相应的罪责抵除,即便是杀人,最后也不一定会被判死刑,何况这份奏书之中只写到了伤人,但为何区区一件小的民事冲突,竟然广武县令还要上奏刑部申请裁决?
  难道其中有什么猫腻?
  陈旭捏着下巴在办公室呆坐了许久之后,把负责审核刑部奏书的中书省官员找来。
  “见过左相,不知找属下何事?”中书省刑察监侍郎宴庄急匆匆而来,恭恭敬敬行礼之后略有些忐忑不安。
  如今两年过去,中书省所有官员都已经习惯了陈旭的办公作风,他一般不会在办公室当面呵斥责骂下属,下属官员哪怕工作做错了,只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陈旭是不会太过计较的,最多批评几句,然后教育改正,态度都很友善。
  在陈旭眼中,工作制度和工作作风,远比工作中的错误更加重要,只有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和作风,工作中的错误也才会有纠正机会的,怕的就是官员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而大秦眼下官员办公的习惯,大部分还是处在很原始的办公流程当中,全靠感觉和心情以及想当然的判断,工作中必然会出现各种疏忽和错误,这是陈旭正在努力纠正和改变的过程,因此对于属下官员的错误,陈旭体现的很包容,所以中书省的官员只要觉得自己没有违反办公的规章制度,一般也不会太过害怕被陈旭点名。
  “宴侍郎坐!”陈旭微微点头之后举起手中的奏书说,“我手上这份雁门郡军卒和平民冲突的奏书,你认为刑部依照军功抵过刑责不妥,提请我审核,但此事广武县令写的太过简单,本相也无从判断,说说你对此事的看法!”
  宴庄微微沉思了一下开口:“左相,此事属下觉得有些蹊跷,疑点有三,其一,军卒为何会无故去一座祭祀的寺庙与平民发生冲突?其二,此事三月发生,竟然拖到七月才发出奏书,其中接近四个月时间为何没有半分消息传来?其三,也是属下疑惑最深的,事发之时,靖边寺就在雁门关附近,而且有军卒参与其中,照理说这件事应该由雁门关守上奏兵部处置,但为何却是广武县令上奏刑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4/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