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1072

  虞无涯也没有隐瞒,把发生在清河镇的事情仔细说了一遍,最后神情凝重的说:“师妹,此事是我一手惹来的祸患,本与恩公无关,所以我必须去把这件事解决,不然恩公可能会有大祸,如若我此去回不来,恩公就拜托你好生照顾,就说我虞无涯对不起他,来生再报答他的救命之恩!”
  “怎么会这样?”水轻柔脸色变的异常苍白,慢慢坐到床榻上说:“师兄,我与陈郎已经私自订下白首之约,断然不会舍他而去,你此去咸阳也切莫冲动,那赵高既然是中车府令,权势滔天,身边定然也有诸多勇士护卫,而且既然雉县县令有所安排,自然也有诸多后手来钳制赵高,所以一切都要谋定而后动,如若真的事情无法挽回,我自会护佑陈郎隐蔽深山之中,断然不会让他身陷生死危局,我水轻柔此身非陈郎莫属,即便是始皇帝赵政,也不能将他从我身边夺走!”
第151章
窃贼
  “看来恩公没有白宠你!简直令我都心生嫉妒!”
  虞无涯竟然轻松的笑起来,打开包裹从里面拿出来一大叠装订好的书册整整齐齐摆放在案桌上,然后又拿出一小罐油墨说:“这是恩公看你用竹简写字太过沉重繁琐,特别研究了许久制作的纸张,装订好之后让我带给你写字用,瓦罐之中是专用的油墨,而且制作油墨的方法我也已经写好带来,你妥善保管!”
  虞无涯说着又从贴身的衣袋中拿出来一张折叠好的纸张,摊开,上面用小篆写着这种油墨的制作方法。
  水轻柔拿起一册轻飘飘的书册,看着上面印制的封面,然后翻看,只见每一页上都有淡淡的红色描画的竖格线,看起来既清新又整齐。
  “这是用来写字的吗?”水轻柔连续翻了几本惊,样式几乎都一模一样,顿时忍不住惊讶的问。
  “嗯,纸张的制作之法恩公说还不宜传播出来,因此就没让我把制作方法带来,等你用完之后亲自去找他吧,也可以聊解你的相思之苦!”虞无涯笑着在水轻柔的头上轻轻摸了一下站起来,“师兄此去不知是否还有归期,你要好好保重,我们跟随师尊隐居山中潜心修炼,实则情同兄妹,你如今有这么好的归宿,我也算是完全放心了,如若以后还能遇到师尊,替我向他多磕几个头罢,无涯不孝,看来是无法侍奉左右了!”
  “师兄~”水轻柔美目瞬间泛红两行清泪滚落。
  “莫哭莫哭,呵呵,稍稍有些后悔,以前不该贪吃玩耍没有好好修炼,如若我有大师兄一半强大,此次必然不会如此束手无策!”虞无涯笑着安慰几句,准备系上包裹的时候又拿出来一个竹筒,解开上面捆扎的细麻绳打开,露出里面雪白的薄饼。
  “这是恩公专门为你制作的山药茯苓蜂蜜饼,本来我想偷偷带走路上吃的,但……嘿嘿,还是给你留下一筒吧,这味道,实在是让我欲罢不能,实在是舍不得也,剩下两筒归我了!”
  “噗嗤~”水轻柔忍不住破涕为笑。
  “好了,师妹保重,我去也!”虞无涯这次飞快的把包裹系好提着就往房门走去,好像生怕水轻柔抢走他剩下的两筒茯苓饼一样。
  “师妹保重~”很快楼下再次传来虞无涯的声音,然后听着嘚嘚马蹄声远去,水轻柔这次再也控制不住,伏在案桌上嚎啕大哭起来。
  而虞无涯骑马离开制茶坊之后在大街上左拐右拐,最后进入一栋单独的小院子就再也没有出来。
  他还要在宛城呆两天,打听一下更加具体的情况,但也不忍心和师妹呆在一起,因为这件事已经超出了他能够处理的能力范围,恐怕会惹得师妹担心纠结。
  大丈夫死则死尔,但如果能够解决恩公的麻烦,他不会有任何的犹豫,而且用赵高来垫背,并不算辱没自己列子门徒的身份,而且或许还会传为一道佳话。
  不过是不是佳话不知道,反正两天之后,虞无涯带上几筒紫云仙茶离开了宛城直奔咸阳而去,此去是福是祸前途莫测,至于是不是又一时冲动闯下其他弥天大祸来谁也不知道。
  而随着虞无涯的离开,陈旭也开始有些提心吊胆。
  因为虞无涯这个吃货实在是有点儿脑癌,人情世故在他眼里就和没有差不多,甚至陈旭都略略有些后悔起来。
  月明星稀,宛城之中的制茶坊内,二楼的房间里,水轻柔跪坐在床榻之上,陶灯里面燃烧着松明,随着灯焰轻轻摇晃,映照在墙上的娇柔身影也跟着轻轻晃动。
  “陈郎果然神奇,制作的这纸张书写起来既快速又轻便,而且干透的也很快,比之竹简木牍要好上百倍不止!”
  水轻柔手中提着毛笔,一边蘸着墨汁在纸上抄写整理下来的《白蛇传》的故事,脸色惊喜,但眼中却又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师兄此去前途未卜,她非常担心。
  但事关陈郎生死,她又无法阻拦,因此这几日就整天呆在房中闭门不出,用抄写神话故事来平复心中的不安。
  时间很快又到了深夜,灯焰轻摇,俏影婆娑,连续三日三夜的回忆整理之后,白蛇传终于也写到结束。
  “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的共枕眠,白蛇传至此终结,陈郎口述,轻柔手书。”
  水轻柔写完故事的最后一个字,默默端详许久,落上时间,然后把几本密密麻麻写完了字的书册整理好,伸了一个懒腰,打个哈欠,从床榻上下来活动一下身体手脚,秀美的身姿顿时一览无余。
  “嘎吱~”
  水轻柔打开房门,捧着小陶灯下楼去洗漱准备睡觉。
  但就在她离开之后不久,一个身穿黑衣脸上蒙着黑色面巾的人影如同猿猴一般顺着墙壁攀上二楼,轻轻推开半掩的窗户翻了进去,借着窗户透进的月光,此人一双眼睛散发着淡淡的光芒,走动之间丝毫声音都没有。
  房间里的布置很简陋,一眼看下来几乎一览无余,黑衣人略微观察一番,然后看见床榻案桌上摆放整齐的书册,翻开看了几眼之后手指微微一哆嗦,然后听着似乎楼下有声音传来,快速的将几本书册塞进怀里,并且顺手还将刚才水轻柔边写边吃,装着山药茯苓饼的竹筒也拿上然后从窗户离开。
  不一会儿水轻柔洗漱完毕返回,不过当她把手中的小陶灯放到案桌上的时候,看着空空如也的桌面,顿时花容失色,赶紧冲到窗户边往外看去,夜色如水,四周一片宁静,看不到任何异象。
  “糟糕,这可是陈郎叮嘱不可外传的造纸书册,而且除开抄写的故事之外还有自己写的一些心思!万不可丢失!”
  水轻柔短暂的慌乱之后,放下陶灯,从床榻下面的暗格中拿出一把短剑,娇躯一扭直接从窗户扑了出去。
第152章
热闹的咸阳
  “陈里典,请在文书上画押,赵柘我就带走了!”范坤把一卷竹简递给陈旭。
  陈旭拿起毛笔在上面一蹴而就,签上了自己的大名然后递还回去。
  “押走~”范坤翻身上马,大喝一声,几个身材魁梧的兵卒将赵柘捆着拖放到一辆马车上,然后手持长戟前后左右护卫严实,一起驱马嘚嘚离开。
  而坐在马车上的赵柘嘴巴里塞着一块破麻布,脸色苍白,但一双眼睛死死盯着陈旭,脸颊狰狞扭曲,拼命的挣扎着想扑下来将陈旭一口咬死。
  麻痹的,都成太监了还火气这么大!
  陈旭脸皮抽抽了几下转身,终于把这个烫手的王八蛋送走了,让他心里也一块石头落地。
  距离上山剿匪已经过去了十多天,镇上的税粮已经全部上缴完毕,并且在陈旭的惦记下,组织了一百多乡民扛着脱粒机去山匪的老巢中把那里种的几百亩粮食也都收了回来,为镇上的粮仓多添了近五百石粮食,而这些粮食不用交税,就成了清河镇的储备粮,等到寒冬腊月的时候可以救急。
  而经过治疗,赵柘的伤势也已经基本愈合,已经能够下地岔着腿慢慢行走,不过精神却更加癫狂,如同疯狗时不时的要咬人,弄的所有人都不敢接近他,因此也慢慢没人管他了,浑身又脏又臭,整日披头散发衣服破烂如同一个乞丐被关在房间里嚎叫,弄走之后他心里也轻松了一大截。
  经过这些天的反复交涉之后,江北亭和南阳郡郡守马伯渊、郡尉高焄似乎达成了协议,总归是要把这件剿匪事件办的圆满。
  郡丞府主簿梁子舟纵容其子和山匪勾结抢劫清河镇税粮,已经被郡尉府捉拿,其子梁文在雉县监狱杀伤狱卒试图越狱直接被乱箭射死,连同被抓的还有梁子舟全家共计二十三口尽皆入狱,只等监御史将案件始末呈报咸阳御史中丞和廷尉府,就会将其押入咸阳正法。
  而被梁文蛊惑不知内情的内史府铁官丞赵柘在剿灭山匪中被匪徒所伤,养好伤之后会尽快送回咸阳养病,而整个南阳郡受牵连的官员富商多达数十人,许多富商直接就被抄没家产人头落地。
  有人冤魂不散,有人吃的盆满钵满。
  数十个被抓获的山匪活口尽皆被斩,连同此前斩杀的山匪,共计一百一十六颗人头由郡尉府清点之后记入功劳册,而负责剿匪的雉县县尉房宽和三十多个兵卒尽皆受到封赏,或多或少都换到不同的赏爵。
  至于山匪家眷则尽皆刺字墨面为奴,年幼体弱者发卖南阳作坊做工,健妇都被流放三千里之外的北地垦荒,其他老者病者也都处理完毕,一窝聚集在伏牛山中的祸害无数年的山匪彻底消弭无形。
  虽然一切看似处理的风平浪静,但其实只有身在其中的人却一直心头惴惴。
  赵柘送还咸阳,还不知那中车府令赵高会怎样表现?
  江北亭为了让陈旭安心,也曾经让兵卒给他传话,表示赵柘之事已经处理妥当,让他不要担心和胡思乱想,在清河镇好好当里典,安抚乡民好好侍弄庄稼,再过月余就要开始收割秋粮,而且还要重新征召民夫前去轮换修建驰道,切不可大意云云,最后还不忘叮嘱陈旭有空去县城找他女儿玩耍。
  呵呵哒,陈旭直接就把最后一句话当屁一样放了,然后也把赵柘之事抛到脑后,开始沉下心来研究各种东西,嗯,主要还是吃的用的,没事儿就回家陪陪陈姜氏和杏儿,日子过的既充实又平静。
  都城咸阳最近很热闹。
  朝堂和民间因为一件东西的出现都有些沸腾。
  咸阳比之南阳更加靠近西北,夏粮成熟要晚上十多天,因此南阳如今夏粮收割已经快要接近尾声之时,咸阳附近的夏粮才开始收获。
  而今年的夏粮的收割和往年不一样,内史府下发一种新式农具图,名叫脱粒机,并且下派工匠到咸阳四周村镇指导打造,制造出来之后,用过的农民都说好,于是这种脱粒机很快便风靡传开,因为材料来源容易,构造也并不算复杂,因此需求量很大,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人口多的家庭甚至还需要三五架才够用,一时间,人们突然发现,往常并不太受关注的木匠竟然都不够用了,而随着需求量增大,木匠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开始拽起来,不加工钱没时间打造,但即便是多给工钱也还需要排队,听说活儿好的木工的订单都排到冬天去了。
  人能够等,但地里的庄稼不能等,眼下小麦已经全部熟透,迟一天收割便是损失,因此许多人就焦急的四处打听哪里可以买到脱粒机,因为已经见人用过了,既方便又好用,一家三口一天就可以收获好几亩地,完全就是抢时间收割夏麦的利器。
  而有需求就会产生供给,这是商业的必然,就像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一样。
  秦朝虽然农业水平低下,大部分农民也都吃不饱穿不暖,但咸阳作为都城,这里的田税比之其他郡县本来就要低三成,而且就生活在始皇陛下的眼皮子底下,作为面子工程,各种农具牛马几乎各家各户都配置整齐,加上整个咸阳数十万不事生产劳作的城市户口要吃喝拉撒,各种鱼肉蔬菜的供应也让周边的农户跟着赚钱,因此整个咸阳地区的人,无论农商工匠都要比其他郡县富裕很多,很多农民已经提前几千年进入了小康生活。
  看见脱粒机有利可图,于是有些心眼灵活的商人便开始动脑筋了,有人开始组建工坊,招收木工学徒和工奴大量制作脱粒机销售给排不上号的农户,一架脱粒机定价一石粮,合四十钱,也就两匹细麻布的价格,并不算贵,咸阳周边的许多农户都消费的起,因此工坊门口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牛车马车排队购买脱粒机,工坊的商人很快就开始大把赚钱,很快就有人开始跟风,短短十多天工坊很快就开到咸阳下属的乡镇,甚至开始往周边的郡府县城扩展。
第153章
捉襟见肘
  秦朝的商人地位比较低下不假,但秦朝对商人的经商行为也管理的并不是太严格,只不过税收比较高。
  看见商人有利可图,治粟内史很快也下发通知,凡是制作销售一架脱粒机,必须上缴税金十钱或者税粮三十斤,而且专门安排税吏在工坊蹲点计数,一架十钱一架三十斤,一个工坊最忙碌的时候一天竟然能够销售三五十架出去,折合粮食就是十多石,虽然看似不多,但整个咸阳内史府范围内足有十多万户农民,渭河平原一马平川麦浪翻滚,粮田数百万亩,如果算一户一架脱粒机,就足足能够多征收数万石粮食,当然,这是最好的展望,但即便是只有一半农户有脱粒机需求,这个数字也非常可观。
  而消息传出去之后,周边的汉中、三川、河东诸郡也开始对脱粒机工坊征税,这些税收上去就算地方收入了,归当地郡府支配,因此各个郡县的官员都很有兴趣,越发卖力的大力推广脱粒机。
  因此朝堂之上这两天也闹腾的比较厉害,匠作少府、治粟内史和内史府的三个最大的BOSS每天都在秦始皇面前吵吵嚷嚷,要求将这部分税粮划拨到自己名下。
  匠作少府的理由很简单,这脱粒机是下面郡县的工匠发明呈报上来的,技术归匠作少府,而制造脱粒机的工坊匠工也归匠作少府统一管辖,因此必须让给自己。
  治粟内史的理由更加充分了,自己管制全国钱粮税收的调配和预算,这是正规税收,当然应该归自己管。
  内史府自然也理由充足,咸阳周边诸县都是内史府管辖范围,商人所开的工坊必须归自己管辖,税收自然也归内史府调配,至于别的郡县太远管不着就算了。
  脱粒机工坊的兴起是一个新的行业,和以前的工坊都不一样,比如以前的陶麻铜铁盐等工坊和行业早已有了定制,都有明确的法律条令划分管辖,大家都争不起来,但这个税收是个新品种,而且还没归属权,可以争一下,毕竟手中有钱有粮才好办事。
  如今大秦鼓励生育,鼓励农业生产,鼓励盐铁生产,鼓励工匠创新农具,但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前些年年年打仗,要供养大量的兵卒,眼下又要供应大量的修建驰道直道和长城的民夫役卒,粮食不够吃,因此加大了粮税的征收力度,但毕竟粮食事关全国农民的死活,征的太多老百姓吃不饱饿死了就会造成粮食减产,但不收也不行,那么多民夫和降卒每天还得供应两顿饭食,这几乎就是一个解不开的恶性循环,因此偌大一个大秦帝国,粮食到处捉襟见肘,朝堂之上的三公九卿各个部门都感觉自己缺粮,已经缺的眼睛都绿了。
  工程要按时完工,民夫役卒就得吃饱,要鼓励工匠发明创造就得发放奖励,没有钱粮口说无凭就是个屁,加上军卒立下战功,按照勋爵还要免除许多田税,这个法令已经几十年了,但到如今几乎没怎么兑现,立功的军卒空有赏爵而没有直接的好处,导致军卒也怨气很大,如果长此下去就会导致军心不稳,这是个极大的隐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