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8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3/1072

  而且他交友广泛,与东南诸郡的诸多有名望的大商人都有来往,吴中五湖园的几位股东就是前例,自从数年前搭上了清河侯,如今早已混的风生水起,茶叶和红酒两样都能直接供应各地的清河商店和清河酒楼,而依托着清河集团的庞大规模,两个品牌短短两年时间便成为了高端品牌,在茶叶和酒水市场占据了大量的份额。
  任何一个头脑精明的商人,都不会放过依靠权贵的机会,而搭上清河侯,距离飞黄腾达也就不远了。
  陪老婆逛街,顺便做一笔在世人看来咋舌的大生意,对于陈旭来说完全就和玩儿差不多,不过逛街的确是太累了,这不是他喜欢的项目。
  因此接下来的几天他都没去展销会,而是躲在家里吃着零食,喝着热茶,享受着侍女捶腿捶背按摩揉肩的待遇,坐在书房开始策划他的大航海事业。
第1225章
春夏秋冬
  对着铺在书桌上的世界地图,陈旭一边仔细观看一边细细策划。
  万事都是嘴上说起来简单,一旦进入实质的实施阶段就会发现困难重重,这不是打嘴炮,更不是后世那些圈钱融资做PPT的创业,而是一项关系到华夏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格局,不由得他不仔细去反复推敲和思索。
  海关署的功能以及下属衙门的分置,包括工作制度以及日常规范。
  海事学院学员的招募和训练科目,特别是学院的管理层和教官需要特别斟酌。
  新造船厂的位置和规模。
  船舶租赁公司的筹备和人员安排。
  如何依托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浙江、珠江等大型水系沿海沿岸打造港口、码头、仓库等构成一整套水运交通枢纽,为水陆交通提供便利的物流运输条件。
  在这个没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遍布乡村公路的时代,依托如今不断扩展修复的郡城驰道和水运网络,打造一个大秦的物流交通网和分布合理的物流中心就是这个振兴大秦经济未来数十年发展的最好手段。
  如果把河运、海运和驰道运输能够整体规划连成一体,让大秦的物流变成一张纵横交错的庞大交通网络,带动中原、东北、西北、东南、巴蜀、岭南等地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样大秦未来的发展才会得以长久的持续。
  基建,就是后世华夏短短四十年崛起的关键。
  只有巨大的投资砸在这片蛮荒大地上,利用不断增长的人口优势,利用正在不断提升的科技水平,不断去刺激民间的工商业发展,不断刺激探险者往海外拓展掠夺资源,大秦很快就会走上西方大航海时代之后的爆炸式发展阶段。
  但组建海师、打造火枪火炮,打造战船、筹建码头和港口,整合水陆交通网,这一切的关键就是……钱。
  大秦如今足够稳定,财政税收也连续数年倍增,但各种开支也不断高涨,光是改扩建全国的水泥驰道和河桥码头,每年就要消耗各地税收的三分之一,这些在陈旭看来是必须的,因此对于全国郡县送来的要求扩修翻建道路的奏书几乎一律照准,浪不浪费不要紧,重要的是这些投资必须到位,要尽快将道路基建完成。
  如今数年过去,这个无底洞一般的投资已经立竿见影,随着几条水泥驰道逐渐完成,全国的陆路交通状况已经得到极大的改善,甚至在去年入秋之后,陈旭已经上书皇帝,让工部召集工匠民夫奴隶刑徒开始用钢筋水泥整修通往巴蜀的几条栈道。
  在如此大范围的基建投资下,眼下大秦处处缺钱,因此如果要开启这又一轮庞大的航海扩张,钱……就是大问题。
  钱啊钱啊,你们在哪里呀?
  有了你我就天不怕地不怕……
  陈旭坐在书桌前唉声叹气,春香秋香两个如今都已经二十岁的大侍女伏在身边帮忙轻轻捶腿捶背,看着侯爷时不时的蹙眉发呆,嘴里还哼哼着一首奇怪的歌谣,二人在仔细倾听的同时又黯然失神。
  从当初被皇帝赏赐给陈旭,两人年龄不过十三岁,那时陈旭也才十五岁,当初的侯爷虽然神奇聪慧无所不能,但却稚气未脱和蔼可亲,如今转眼七年过去,侯爷不光官爵高涨威势日隆,而且也连续娶了三个夫人两个妾室,女儿都生了四个,她们一群日夜陪伴服侍的侍女也都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在侯府锦衣玉食的优越条件下,一群侍女也一个个出落的身姿优雅姿容娇媚,真正是水灵灵含苞欲放的美艳花朵,只等侯爷采摘亲近一下。
  但让人她们郁闷的是,侯爷似乎根本就没有宠她们的意思,从不曾动手动脚半分的不敬,而她们却对这种渴望日益按捺不住,人前温柔说笑,每到夜深人静听闻陈旭和几位妻妾欢愉说话的声音,只能暗自躲在各自的被窝里面哭泣。
  她们作为最先跟着陈旭的一群贴身侍女,竟然还不如范采盈的两位外侍,小芸和小红都得到过陈旭的宠幸,虽无子嗣,但在下人的心目中,地位似乎比她们还要高一些。
  “侯爷缘何苦恼,可是奴做的不好?”春香停下捶腿轻声询问。
  “唉,与你们无关,侯爷我遇到难题了!”陈旭靠在椅背上摆手,“不用你们服侍,今日天气温暖,你们也去展销会上看热闹去吧,记得让管事安排几个护卫……”
  “侯爷勿要赶奴走,我等只喜欢服侍侯爷,这也是我们的本分……”春香秋香二人一起跪在地上磕头,抬头之时眼圈已经有些发红。
  陈旭瞬间有些失神。
  似乎这两个朝夕相处的美女女子有些陌生,但的确又是两张熟悉娇俏的容颜,只不过再不是往日那副娇小玲珑的模样,而是长裙合体身姿妖娆拥有花样容貌的两个大美女。
  他不是瞎子也不是坐怀不乱的圣人,对待这种美色也并非没有想法,但他觉得自己的老婆的确已经够多了,多到自己快无法满足的地步。
  他自认为自己能够一碗水端平,对妻妾都能保持同样宠爱和关怀,而不是像其他的王侯公卿,遇到姿色不错的女人就想占为己有,买回去玩弄几天之后厌烦便弃之不顾,当牛做马的如同奴隶一般使唤。
  说真的,他做不到,而且他感觉自己一辈子都做不到,府上这些侍女姬妾上百人,姿色都还不错,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随便宠幸,甚至宠幸过后也不用负责任其自生自灭,但对他来说却是一种责任,一旦有了肌肤之亲,他便无法做到郎心似铁弃之不顾,于是只能用这种冷处理的方式断绝这些侍女的心思。
  他已经和水轻柔、嬴诗嫚和蒙婉商量好了。
  最近就会把府上跟随自己六七年已经年龄偏大的侍女都放出去嫁人,有清河侯府这块金字招牌,就和始皇帝遣散后宫一样,这些女子出去之后必然能够找到一个好的夫郎,毕竟五大学院未成家立业的年轻学子不知几许,每一个侍女陈旭都能为她们找到最好的归宿,将来甚至还有可能成为贵妇命妇,至此改变她们这种作为低贱侍妾的命运。
  跟着陈旭,哪怕将来有儿有女,按照古老的传统地位也不会太高,陈旭可以改变自己,但无法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他可以对待自己的妻妾儿女一视同仁,但在外人看来肯定不一样,这就是理想和现实之间巨大的鸿沟和差距。
  “莫哭莫哭,你们起来说话!”陈旭无奈的伸手搀扶春香秋香两个侍女。
  “侯爷,奴不愿意离开您,也不愿意离开侯府,请侯爷可怜我们,奴愿意一辈子陪在您身边,当牛做马都愿意……”
  春香秋香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娇躯颤抖泪雨滂沱。
  陈旭瞬间心酸不已。
  当初来咸阳,皇帝初封清河侯,便赏赐了这一群宫女作为侍女,她们的身份陈旭从未去仔细问过,但肯定并非普通平民家的女儿,最大的可能便是大秦罪官和六国王孙贵族家的女儿,当时管家赵纶便从一群宫女当中选了四个容貌最为俊俏聪慧少女,便是春夏秋冬四个侍女,服侍陈旭每日洗漱起居,后来陈旭为了方便称呼,于是借用了一个后世皆知的春夏秋冬四香的名字,既是好玩也是祭奠自己逝去的那个时代。
  至此有了四个贴身小丫鬟照顾,不过年龄比陈旭自己还小,大部分时间是陈旭在体量照顾这四个小丫头罢了,好吃的,好玩的,讲故事猜谜,唱歌跳舞,放风筝,啃猪蹄,就在这种打打闹闹之中,时间转瞬即逝,主仆皆都长大成年,如今陈旭早已成家立业位居大秦左相另加太师尊荣,而四个小丫头也已经花容月貌亭亭玉立。
  当然,变化的不仅是年龄,还有心思。
  四个小侍女也从当初懵懂无知到现在的芳心沉迷,再也舍不得离开陈旭半步。
  如今,这是她们最后的机会。
  若是陈旭还是不愿意接纳她们,她们将会被赶出清河侯府,此生再也没有机会成为倾心所属的侯爷的女人。
  “侯爷,您可怜奴婢,我们生是侯爷的人,死是侯爷的鬼,此生只愿服侍侯爷,若是侯爷不高兴就任打任骂,奴婢心里也高兴……”
  看着这两张梨花带雨哭诉恳求的娇艳容颜,陈旭坐在大椅上沉默许久许久,最终还是心酸难忍,伸手把两个曾经的小丫头搂在怀里,幽幽的长叹一口气说:“也罢,非是本侯心硬,实在是担心将来照顾不过来冷落你们,既然你们如此坚持,那就留下吧!”
  “呜呜,奴婢谢过侯爷……”春香秋香一左一右伏在陈旭的腿上嚎啕大哭。
  “看看,我都答应你们,还哭的这么厉害,难道是要本侯帮你们捶腿捶背么?”陈旭用袖子帮两个侍女擦着不断流淌的眼泪微笑着说。
  “奴婢不敢,是太高兴了,我们不哭了……”春香秋香吓的赶紧跪坐起来,自己不断抹着眼泪喜极而泣。
  “你们先去洗漱一下,傍晚等几位夫人回来,我自然告知她们让你们两个留下!”陈旭和颜悦色的把两个侍女扶起来。
  “侯爷,那……那小夏和小冬怎么办?”春香哭哭啼啼不愿意离开。
  “唉,也留下吧!”陈旭无奈的苦笑。
  四个小丫头每日都在一起,服侍陈旭也各有分工,彼此知寒知暖情同姐妹,既然留下两个,另外两个自然也只能一起留下了,这就像大保健,既然决定了肯定要做全套才算彻底。
  春香秋香两个侍女这才真正的转忧为喜,福身行礼之后告退出去,看着两个欢欣喜悦牵手雀跃而去的俏丽身影,陈旭突然也感觉心情一下平静下来。
  他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其实也一直舍不得放她们离开。
第1226章
一副黑眼圈
  决定留下春夏秋冬四女,陈旭感觉胸中块垒尽消,瞬间心情宁静通透无比,而且方才因为缺钱的郁闷也一扫而空。
  缺钱,但也不过是缺钱而已,以大秦未来十年二十年的经济腾飞做后盾,发行大航海国债的机会已经成熟了。
  而这次,陈旭决定干一票大的。
  成则大秦一发而不可收拾,败则从王侯公卿到富豪商贾甚至普通平民全都卷入其中一起受罪,若是有人不顾一切的想捣乱破坏大秦的安定团结,这必然会被群起而攻之。
  陈旭伏在书桌前噼里啪啦的打着算盘仔细推算,时不时奋笔疾书开始策划他这一大票买卖。
  半个小时之后,几张麻浆纸上已经写的密密麻麻,而最后算盘定格,一个巨大的数字被陈旭写在了纸上。
  四十亿。
  这就是陈旭最终测算出来的国债规模。
  而这个数字是当初东方道投资的整整十倍。
  东方道修完已经过去了四年半,而当初几乎惊掉整个大秦朝堂和民间下巴的四亿投资,其产生的投资效应早已显露的淋漓尽致,就是那四亿投资撬动了天下商贾的热情,将钢铁水泥这两样重工业彻底建设起来,也最终奠定了大秦如今发展的工业基础,铁质的农具、工具、武器、铁锅、钢材甚至枪炮才得以逐步的改良和推广,各地道路和沟渠也得以翻修和加固。
  到如今为止,当初认为是大水漫灌式的四亿投资的带动效应已经慢慢进入了尾声,工业农业都开始日趋稳定发展,按道理来说这是一个好现象,但陈旭却等不及让大秦一步一步按部就班的慢慢往前发展。
  时不我待,他不想等。
  他当初想要站立朝堂迎风弄潮,站在大秦最高处迎风尿三丈,方不堕了穿越者这个响亮的名号。
  如今他已经站在了最高的潮头,准备了这么久,就是准备使劲儿尿这么一下。
  只要这次尿的足够远足够多,冲垮西方文明一统五洲四海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哈哈哈哈……”
  陈旭把手中的毛笔丢在笔架上畅快的大笑着站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3/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