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8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8/1072


第1263章
回乡
  “李署丞无需多虑,本侯与李相当年同殿为臣,虽然有过数次争吵,但也都是为朝廷和陛下,无关个人恩怨,李相病故,本侯也非常痛心,如今本侯推荐你调任海关署丞,是因为本侯敬重李相的为人和风骨,也是陛下对你李氏的信任,因此还请你勿要多去揣摩其中的用意,以后好好执掌海关署,为大秦和陛下守护好万里海疆的通商往来就好!”
  陈旭笑着示意李由喝茶,免得李由乱七八糟的去多想。
  “多谢左相提醒,由一定兢兢业业管好海关署,不让左相和陛下失望!”李由赶紧放下茶杯拱手。
  “那便好,海关署在未来至关重要,但眼下刚刚开始,只需要按照我先前的计划按部就班去安排便好,琅琊如今往来朝鲜和瀛洲的海船有十余艘,虽然不多但带回来的金银财货也不是小数目,你切记安排官员仔细管理这些来往的船舶,一是不能让其逃脱税款,二是要谨慎对待许可证的拍卖和发放,如若遇到有无证开发或者有证者投诉被人抢夺资源之事,必须尽快安排处置勿要拖延,免得酿成后患……”
  “我已经向陛下推荐由曹参担任琅琊海事学院的首任院长,他熟悉东海许多事务,而且还和所有来往朝鲜和瀛洲的商船船主都很熟,你若不懂可以前去询问于他,而朝鲜和瀛洲首任总督我已经推荐萧何,他曾经数次来往于瀛洲和中原之间,对于朝鲜瀛洲的情形和物产也比较熟悉,关于许可证的发放你可以多多咨询他的建议……”
  “李相当年提请陛下废分封置郡县,车同轨书同文,才使得我大秦才有今日大一统的局面,这种局面来之不易,我相信你也不愿意看见李相当年一番辛苦将来白费,而我也完全认同李相的政策,因此根本就没有做太多的改动,如今虽然恢复分封,但你也应该清楚这个分封和以前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华夏一统是大势所趋,任何人都不能阻挡这股潮流,因此我希望李署丞能够继承李相之遗志,为大秦的繁荣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将来也必然和李相一般青史留名,方不负陛下这一番恩隆和器重……”
  今日有了闲暇,而且也马上就要离开咸阳,这些话说出来既是对李由的叮嘱,其实也是对他的一种激励。
  历史上的李由为大秦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在所有的官二代当中,绝对是最为可歌可泣的一个人物。
  虽然陈旭与李由不熟,但是对李斯还算比较了解,李斯虽然人格上有瑕疵,当初毒死过自己的师兄韩非,但在和陈旭的争斗中从未使用过下三滥的手段,反倒是陈旭用五毒舒魂水害了他一次,而李斯却也并没有将此事抖出来,至于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忌惮陈旭的仙家法术,但总体来说李斯还算是一各光明磊落之人,听闻在家对子女的教育也相当严格,李由的为人也能看出李斯的教育算是非常成功。
  至于秦始皇死后李斯和赵高矫诏推举胡亥上台这件事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按照陈旭这么多年的朝堂混下来,他如果是李斯,估计也不会支持扶苏登基,因为扶苏太过信奉儒学,对法术治国从根本上是排斥的,而且一旦扶苏上台,必然会恢复分封制度和废弃法术治国的基本政策,这让几乎一辈子心血都耗费在大秦的李斯完全无法接受。
  如今李斯已亡,拉一把同样敬重法术的李由,对陈旭来说既是举手之劳,也算是对李斯的一种补偿,同时也是对李由在三川郡执政的认可。
  李由来访的目的陈旭很清楚,因此他也并没有藏着掖着,而是将自己对于这个庞大的坦途计划和将来海外拓展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好让这个将来会为大秦牧守万里海疆的大臣能够彻底弄清楚他的目的。
  一番详谈持续近一个小时,直到水轻柔亲自来书房,告诉他所有行李车马都已备好可以出发,陈旭这才站起来端茶送客,安排管家亲自将李由送出清河别院之后就蹬车吩咐起行。
  “夫君,还要不要等等虞大哥和夏姐姐?”坐在宽敞明亮的太师专用马车上,看着侍卫家仆禁军等都上马护送着数十辆马车慢慢起行,嬴诗嫚张望着终南山的方向询问。
  “不用,虞大哥和夏姑娘都是方外人士,此次夏姑娘回师门必然会逗留一些时日,何况他们跟着我们这样慢慢腾腾的行走还不痛快,我已经与虞大哥说过了,他们回来若是我们已经离开,就自行去清河镇找我们,走吧,估计在渭河桥头还得耽误半个时辰……”
  陈旭拍拍车窗,早已准备好的马夫轻轻扬起马鞭,驾的一声马车便平稳的驶出清河别院,然后夹在一大群护卫和禁军当中往东南迤逦而去。
  范采盈姐妹眼圈儿红红的和管家带着数百家仆一路相送,而沿途大路两边,都是得到消息前来相送的封地庄户和村民,车队过处都是行礼磕头恭送一路平安的喊声。
  而当陈旭的车队行驶到咸阳城东门外的渭河大桥的时候,这里已经聚集了数万人,为首是扶苏子婴赵亥赵威等一群华服锦袍的王侯公卿,然后蒙毅冯去疾齐宕宰纮等三省六部的几乎所有的文武官员,还有徐福、方晟、陈平、刘邦、付安、丘乘、胡宽、张苍、公输胜、麻杆、汤廷、皇甫缺、孙叔炅等陈旭的一群铁杆小弟和麻友,然后还有蒙云马腾等一群纨绔,但最多的还是五大学院的学子和百家门徒,科学院和文学院报馆的人几乎倾巢而出。
  整个渭河大桥西桥头几乎被堵的水泄不通,在热烈的欢呼和呐喊声中,陈旭只好下车挨着与这些人一一拱手感谢,马车队伍也只能夹在人群之中缓缓而行,等终于通过渭河大桥,最后和陈平刘邦等几个铁杆小弟一一叮嘱之后上车,回头看一眼聚集在河对岸那黑压压还在挥手相送的人群,陈旭忍不住脸皮抽抽了几下。
  “动静闹得越来越大了,这样下去如何的了!”陈旭微微叹口气摇头靠在椅背上。
  “夫君何必在意,当初李斯当上左相之后荣归故里,排场比您大多了,不光文武百官前来相送,我父皇还安排了三千禁军护送,沿途百姓都要跪地迎接,比之王侯出行也不相上下!”嬴诗嫚帮陈旭轻轻捶着肩背柔声说。
  “诗嫚姐姐说的是啊,夫君乃是太师,又御封双侯爵,还是当朝左相,地位远超以前的诸侯国君,您何必在乎,只怕您这排场在许多人看起来还远远不够呢!”蒙婉也轻轻的帮他捶着腿说。
  “你们两个生怕不够热闹,不过说的也对,高调不是夫君的风格,但太低调了也并非好事,不说这些了,这次回去参加完杏儿的婚礼,我带你们去东南游玩几个月!”陈旭将蒙婉和嬴诗嫚都搂在怀里笑着说。
  “只怕去了不习惯呢,二叔说东南炎热潮湿,蚊虫蛇蚁到处都是,荒野还能看到犀牛象兽,女儿会不会吃睡不好受到惊吓……”蒙婉有些担心的问。
  “不怕不怕,我们带了驱虫粉,还有花露水,有蚊帐,东南虽然潮湿多雨,但物产也并非地处西北的咸阳所能比,眼下四月时节,荷花正开,桑叶正茂,瓜果蔬菜,河鲜山珍都正是大量上市的时节,这一路我们不赶时间,沿途玩耍吃喝,必须要美美的畅游一番我大秦山河才好……”
  “正好正好,夫君上次说的那个五湖我特别想去,一定要乘船去湖里捞几个大大的珠贝。”
  “嗯,还有夫君说的大闸蟹,我这次一定也要美美的吃一顿!”
  “一顿怎么够,夫君这次已经准备好了锅碗瓢盆以及各种作料,此次我还要带你们去海边吃生蚝海虾、海参鲍鱼、五香蛤蜊、香辣蛏子、铁板鱿鱼、蒜蓉扇贝……”
  “哇,夫君莫要说了,害的我口水都流到衣襟上了……”
  “嘻嘻,夫君说的这些美味我等好多从未听闻过,海参鲍鱼乃是名贵之物,但生蚝蛤蜊蛏子鱿鱼都是些什么?”
  “这些都是大海里面的海贝,有些长相奇怪,其中最美味的就是生蚝,其实生蚝还有一个名称叫牡蛎,海边的渔民应该比较清楚,是一种非常美味的海鲜,其肉质雪白嫩滑,生吃都鲜美无比,而且听闻还有美容养颜之效,最特别的是听闻吃过之后会壮阳哦……”
  “真哒!那夫君一定要多食一些才好……”
  “哇,婉儿你矜持点儿好不好……”
  “嘻嘻……”
  欢笑声中,马车队伍沿着平坦的东方过长安宫,过灞河大桥,过渭南、华山一路往东南蜿蜒迤逦而去。
  ……
第1264章
兵贵精不贵多
  而就在陈旭回乡探亲之时,西域同样有一支庞大的队伍,从三月初便启程,一路穿玉门关,过敦煌,经凉国两郡数县,经过近两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已经到达大秦边境。
  这群人为首一员大将,乃是狄道侯李信,除开押送的两千精锐马卒之外,剩下万余月氏男女都是上次与图南王一战俘获的俘虏。
  那一场战争虽然在李信眼中不过尔尔,但出现的时机却恰如其分,一场追逐绞杀之后,大月氏惨败逃过解冻的大河西去,丢下了近五万族人和数十万头牛羊马驼和无数当家财货。
  这批俘虏和财货一分为二,一半归了参加战斗的西域诸国,另一半归大秦所有,经过一番挑选之后,李信将其中身体还算强壮的男女都押送至咸阳献给始皇帝,以此消弭西军盗卖搪瓷装备的事情,至于剩下的年老体衰和行动不便的妇孺,皆都放在敦煌附近交给凉王安置,帮忙开荒种地和放牧牛羊马匹,反正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当初的月氏人甚至就是敦煌附近的部族。
  在陇西大营附近停留修整数日,李信与蒙恬经过一番诚恳的交谈之后脸红耳赤的出来,然后带领属下将士押送俘虏继续往咸阳而去,而蒙恬也写下书信安排信使快马加鞭送往咸阳给蒙毅。
  这件事要彻底按下去,必须要有朝廷里面的人支持。
  而且蒙恬也早已收到蒙毅的书信,提到清河侯因为这件事会提请始皇帝进行军事制度改革,因此需要军队体系的将领大力支持。
  对于军改蒙恬是支持的,早在他执掌西北抵抗匈胡之时便已经发现,统一后的大秦一直采用轮流戍边的传统兵役法非常麻烦,而且兵卒的战斗力良莠不齐,已经不太适合大秦的发展和需要,但因为要修建长城和直道,还要镇压监视六国百万降卒,也必须要这么多的军队才能维持西北的安定,直到陈旭出现打造出马镫马鞍和锋利的马刀之后建议裁撤西北大军和百万降卒,一下就让整个西北的防御变的轻松流畅起来,那时蒙毅才终于明白军改的重点了,那就是精简和培养精锐,数量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过很快他也被调离西北大营,再后来他奉命坐镇陇西执掌西军攻略西域诸地,精简之后的精锐马卒的战斗力再一次让他明白,陈旭的确是抓住了大秦军队的体制弊端和命脉。
  但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蒙恬有想法,但他只是执行者,没有必要给自己惹麻烦。
  征召军队和轮流戍边不是他这个军事统帅的事情,那是朝廷的事,他只负责打仗,甚至粮草军械都不用操心,一但不够只需要写奏书请求拨付进行了,朝廷忙死都和他无关,他只关心能不能按时运送来,送不来就写奏书向皇帝告状。
  至于大秦能不能养活这么多军队更不是他的事了,筹集粮草是丞相的事,该焦头烂额的应该是当时的左相李斯和右相冯去疾。
  因此以前蒙恬蒙毅兄弟俩通家书之时,也偶尔会谈到很多朝廷动向和军队等方面的问题,但蒙毅都会提醒自己的兄长勿要妄议军队改革之事,因为这太敏感了。
  但时至今日,蒙恬在知道陈旭的打算之后,也终于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感觉到了一种无比的轻松。
  陈旭改革军队的详情在蒙毅的来信中已经写的非常清楚,而蒙恬在看过之后,除开敬佩之外就是无限的迷茫。
  他怎么都想不清楚,这种几乎是一切推倒重来的兵役制度和军队结构体系陈旭到底是如何想出来的,而且条理清晰,从征兵到服役,从地方尉卒到戍边大军,从入伍的兵卒到最高将领,从军队结构到爵位的确认,都有一整套几乎不需要任何修改就能开始推行的改革计划。
  特别是废止二十级军爵制度,采用全新的立功评选和奖赏制度,从入伍开始的义务兵役制到正规作战部队的志愿兵役制度相结合的军制结构,将会打造一个全新的大秦军事体系。
  而这整个体系在蒙恬看来简直天衣无缝完美至极。
  因此当两个月前蒙毅来信言说自己要在朝堂支持陈旭的改革计划之时,蒙恬基本上没有太多的犹豫就认同了。
  首先是蒙氏和陈旭在很多朝政上没有分歧,而且还是一体的,以前蒙氏就明确表明会大力支持陈旭,在这种节骨眼儿上不可能不出手。
  还有就是陈旭如今的身份地位已经远远超越了蒙氏,因此蒙氏必须要用确切的行动站队摇旗呐喊,到了如今的家族和身份地位,支持并非就是口头说说而已,必须要有真刀实枪的表现,不然很容易造成这种良好的政治联姻的关系破裂。
  最重要的是,经过蒙恬的调查,这次西军因为盗卖搪瓷装备的数量太大,涉及将士太多,他这个统帅西军的主帅罪责难逃。
  当时在拿到敦煌和疏勒两支大军盗卖装备的调查报告的时候,蒙毅惊呆了,虽然只是派出监吏和长史简单的询问调查,但从得到的结果来看,两路大军盗卖的搪瓷装备超过一万余件,实际上还有许多都以丢失破碎被盗等借口搪塞,因此根据回来的监吏和长史汇报,两路大军最后损失的搪瓷装备数量接近一万五千件套。
  也就是说西域总共两万兵马,被盗卖的搪瓷装备达到六成,如果这些搪瓷装备是军械武器,蒙恬简直不敢想象后果。
  一群没有武器装备的士兵就有若一头没有牙的老虎,一旦爆发战争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在蒙毅看来,大秦的军事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不然军队绝对会慢慢涣散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而陈旭的这个全盘的军事改革一下让蒙恬有若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兴奋激动。
  军队结构和各级将卒的称呼和军衔都还无所谓,这只是表象,师团营连排和眼下的帅将部曲屯等并无太大的区别,各级军官的配置也相仿,最大的区别却是对于军爵的重新设定。
  完全推倒旧的二十级军爵制度,不再以死板的斩杀敌军首级为唯一的军功记录,而是扩展到入伍时间,训练考核,比武成绩,兵法素养和战场表现等等,用各种日常和战斗中的综合考核来评议军功。
  虽然这种军功评议方法蒙毅并未在书信中详说,但通过这些综合考评方法来纪录军功,不光会刺激将卒努力训练,还会极大提升军队的凝聚力。
  只要在郡县两年的服役中表现优良或者军事技术过硬,可以推荐或者自愿参加更高一级的作战部队,称之为国防军。
  国防军是不同于役卒的体系,因为国防军是有俸禄的,由此也将管理的更加严格规范,各种训练和考核贯穿始终,通过严格的训练和军纪规范,国防军将成为一支令行禁止作战勇敢的队伍,只要在部队表现的好,哪怕是没有任何战争,也能凭借平日的军功考核逐步提升军爵,从最底层的兵卒进阶到将校也并非不可能,而且随着军爵的提高也会得到更高的俸禄,钱财田产房产都有,最主要的是退役的时候会根据军爵和军功推荐到地方任职,担任尉官和警官成为维持地方安全的一方朝廷大员。
  而且为了提升大秦军队的战斗力,这次的兵役制度对年龄和身体素质都做了很多的要求,比如地方役卒要求在十七到二十五岁之间,身高必须达到七尺,国防军的退役年龄为三十岁,普通军官的退役年龄推迟到三十五岁,营级以上军官的退役年龄推迟到四十五岁,师旅军官的年龄则推迟到六十岁,高级将帅无退役年限等等。
  虽然在来信中蒙毅讲的并非面面俱到,但透过这些完全崭新的军事制度,蒙恬已经看到了未来大秦军队的模样甚至是狂暴的战斗力。
  因此蒙恬不光同意蒙毅在朝堂支持陈旭军队改革的同时,自己也准备进京一趟,亲自向皇帝请罪并且还要以此次盗卖搪瓷装备事件为案例,深刻的检讨剖析大秦军制的各种弊端,以助力陈旭军队改革能够快速完成。
  蒙恬和蒙毅都知道,军队改革的阻力有多大,从皇帝到文武百官,都认为军队越多越好,但在蒙恬这种统兵将帅看来,军队其实是越精越好。
  原先西北三十万大军,远不如现在的六万精骑。
  虽然朝廷开销差不多,但无论从管理还是战斗力来说都已经完全不同。
  决定一场战争胜利的因素很多,除开兵法日常所言的天时地利人和之外,在具体的战场之上,一支充满斗志而且威武严整悍不畏死的军队,才是获胜的关键,有时候甚至人数多寡、粮草兵刃都并非一定要压过敌人,衡量一支军队战斗力的核心就是勇气,而勇气的来源就是自信,只有自身的强大才有战无不胜的信心和勇气,而这种自信则来源于大秦对于将士的严格训练和丰厚而公平的奖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8/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