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吃相(校对)第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1072

  陈旭松开手指,水哗哗落入水潭之中,然后他用手在水边的岩石上用手摸了一下,借着昏暗的光线,看见手指上果然占有一层白色的粉末,像白霜一样,但这个温度明显不会结霜。
  犹豫了半天,陈旭还是没有把手指塞进嘴里尝一下。
  他没有神农尝百草的勇气。
  万一是砒霜怎么办,虽然这种可能性为零,但万一呢,那样是不是死的就太愚蠢了。
  “这水除了苦之外有没有听说过毒死人?”陈旭把手洗干净站起来。
  “不曾听闻!”刘坡和三个猎户都一起摇头。
  陈旭心里略微放心,但也有些牙疼,如果猜得不错,水发苦就是因为这些水中溶解了这种白色的物质,但眼下他无法确认这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但可以推断出至少不是石灰和食盐,至于有没有毒很难猜测,万一把葡萄酒藏在这里,被人弄一些放进酒桶里就完蛋了,有些慢性毒药要持续很多年才会挂掉,然后死相老惨了,肠穿肚烂。
  陈旭情不自禁的打了个摆子说:“走吧,重新去找一个地方,这水恐怕有毒,如果被人偷偷掺杂到酒里面后果就严重了!”
  “里典,清河镇方圆数十里也就这里比较清凉了,别的地方恐怕都藏不住酒!”一个猎户跟在后面说。
  “是啊,里典大人,别的地方要么不好找,要么不凉爽,我看就这里最好,您只需在山洞口围上栅栏,跟纸坊一样写上闲人免进的牌子,到时候在谷口也挂上禁令,清河镇绝对没有人敢过来破坏!”刘坡也说。
  走出洞口之后,陈旭捏着下巴又纠结了很久,按照温度来说这里最适合窖藏葡萄酒,至于挂禁止通行的招牌这种事,不挂还好,挂了就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而且镇上的人几乎都不认识字,写了有毛用。
  “好吧,那就暂时定在这里吧,你们几个回去之后也不要传出去!洞口也不用修葺,到时候砍一些树枝遮挡一下就行了。”陈旭最后还是决定了,暂时放这里,等夏天过了再想其他的办法。
  回到镇上,陈旭又去了一趟陶器作坊。
  酒做好了还得准备一批酒壶,而且酒壶还不能太大,要大肚细口的才好,但镇上的陶器作坊制作陶器的方法非常原始,先把含有细沙的黏土晒干细细磨碎,然后过筛,和泥,搓成长长的泥条,然后根据要做的陶器大小一圈一圈盘曲成大致形状,再用手慢慢捏成陶器泥坯,最后再把手沾上水,把表面抹的大致光滑,晾干之后发现没有太过变形或者没有裂纹和洞眼儿就算成坯了,等泥坯凑够数量之后就一起送入土窑烧制。
  这种制陶方式只能做开口很大的器物,比如陶碗、陶盆、陶罐和陶缸等,而且做出来的大小厚薄差别非常大,每一个都不一样,至于精细点儿的小器物根本就做不出来,主要受限于工艺和设计。
  其实盛放酒这种东西最好用玻璃或者瓷器,玻璃暂时肯定是不可能有的,生产工艺不知道,只知道主要成分是石英砂,也就是二氧化硅,但瓷器现在也别想,制陶坊的工匠没听说过高岭土,而且也不知道什么是釉土,所以只能用陶器,但陶器其实有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有一定的透水性,时间太长就会有水渗透出来,并不适合用来长期储存酒类。
  但一切都只能将就。
  这就是陈旭目前的状况,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都只能将就,不能求好更不能求精。
  陶器坊开在距离清河镇一里之外的山脚下,这里没有院子,只有一排草棚和一座不算太大的土窑,四周到处都是丢弃的破碎泥坯和陶器,一个凉棚里面有一个不算大的泥坑,有几个帮工正在筛土担水和泥,另一个凉棚里有几个学徒正在匠工的指点下用泥条捏制各种陶器,其他的几个凉棚里面既有烧制好的陶器用麦草裹好堆在一起,还有许多制作好的泥坯摆满一地等待晾干。
  “见过陈里典!”看见陈旭骑马嘚嘚而来,匠工和学徒帮工都赶紧停下来行礼。
  “免礼!”陈旭跳下马,把缰绳拴在凉棚下面走进去问,“高河,前几天给你设计的酒壶做出来没有?”
  老陶匠顿时苦笑着摇摇头,用沾满泥巴的手指着摆满一地的各种细口瓶罐说:“里典大人,您设计的酒壶瓶口太过细小,我们制作了许多也达不到一寸的规格,指头都无法伸进去,这样就无法将陶泥捏合紧实,一旦烧制出来绝对会漏水,酒自然也是装不了的!”
  陈旭拿起一个已经阴的半干陶丕,大小倒是和他设计的要求差不多,不过瓶颈短粗,瓶口直径足有两寸,手指伸进去摸了一下,里面磕磕巴巴的感觉还是一圈一圈的泥条状,完全没有捏平整,情况和老陶匠说的情况差不多。
  后世陈旭不过是个农村娃,然后读一个二本大学,然后像咸鱼一样生活了二十五年,从未摆脱穷人的命,而且学的也不是什么理化类的基础专业,因此对于什么钢铁冶金化工完全几乎是一窍不通,至于制作陶器这种高大上的冷门专业更是就从来没有接触过,因此穿越到这大秦帝国,面对着这么原始的陶器制作也只能干瞪眼。
  但不管他如何咸鱼,也比眼前这群衣衫破烂皮肤黝黑瘦瘦巴巴的秦国工匠见识多多了。
  用手捏陶坯肯定不可能做出精美的陶器,似乎很久以前看过一部经典的电影叫《人鬼情未了》,里面有一个镜头也是做手工泥坯,但是是放在一个可以快速旋转的转盘上的……
  站在凉棚里想了许久之后,一个镜头从脑海里蹦出来,陈旭也瞬间豁然开朗。
  电影中的那种转盘应该是电动的,但有过制作脱粒机的经验,做成手动的应该没有太大问题,甚至可以做成脚踏式的,因为制陶不是脱粒机,不需要太大的动能,只需要保持匀速转动就行了。
  念头一起,陈旭立马呆不住了,兴冲冲直接骑马离开制陶工坊去找木匠。
  “大匠,里典这是怎么了?突然一会儿呆一会笑的,是不是傻了?”一个学徒看着陈旭的背影忍不住说。
  “啪!”老陶匠一巴掌把学徒抽的脸栽进一个捏了一半的泥盆里面去了,“里典大人是我这辈子见过最好的人,你们谁都可以可以说,但唯独不能说他,再让我知晓背后胡乱说话,腿打折!”
  “是是,大匠,我们再也不敢了!”几个学徒和帮工顿时噤若寒蝉。
第169章
第二件机器
  “刘二娃刘二娃!”陈旭策马直奔到木工坊门口,隔老远就大声疾呼。
  “里典,呼二娃何事?”老木匠干酒丢下手里的东西慌忙迎接出来。
  “快,帮我制作一个拉制泥坯的转盘!”陈旭跳下马一丢缰绳冲入工坊的凉棚之中。
  “何为转盘?”木匠满头雾水的跟在屁股后头问。
  “快找尺子和画板来!”陈旭连声催促。
  “里典,在这里!”一个木工学徒赶紧搬过来一块木板和炭条还有木尺。
  但拿起尺子和炭条,陈旭又开始发愣,尼玛似乎想起来容易,但要画出来还真有点儿难度,但有过制作脱粒机的经验,他慢慢在脑海里构思,然后用炭条开始勾勒起来。
  镇上所有人都知道陈旭很神奇,经常有稀奇古怪匪夷所思的想法,做出来的东西也都从来没见过,因此陈旭画的时候,木匠刘二娃和几个学徒都屏着呼吸站在后面大气都不敢出,及双眼睛睁的大大的,直勾勾的看着陈旭的一举一动。
  陈旭用的是后世的几何作图,也就是透视法,因此画出来的是一种二维的立体视图,这种画图方法他已经在小学上课的时候讲过了,因此连带着镇上的一些工匠也都有所了解。
  先画一个圆形的盘面,直径两尺左右,下面连接一根上方下圆的主轴,大致有小腿粗细,因为没有滚珠轴承,需要打造一套和石磨上一样的铜套环作为转动支撑点,不然很快就会磨坏,主轴下方半尺距离的位置要刻成粗糙的齿轮状,不过不是为了安装齿轮,而是为了安装传动皮带,皮带自然也可以暂时用粗麻绳代替,这根皮带拉到一米开外,然后设计一个和脱粒机一样的大轮和摇把,不过是竖着安装,把传动皮带套到大轮上,只需要摇动摇把,大轮转动就可以带动转盘的主轴跟着转动……
  画了擦,擦了又画,就这个简单的传动装置,陈旭足足画了一个小时才大致定型,然后各个部位挨着标上数字。
  木匠和几个学徒也一直一动不动跟着看了一个小时都没出声。
  “差不多了吧!”陈旭终于歇了一口气停下来,往后退了几步再次看画板上的设计图,想了一下添加一个支架,最后才放下炭条,思虑许久感觉实暂时只能设计到这个样子了,于是才转头对一个学徒说,“你去铁匠铺让竹竿帮我打造三套活环,大的孔径半尺,小的孔径三寸,切记叮嘱他打造的时候一定要圆,不然到时候转动会摇晃……”
  等学徒离开之后,陈旭才对木匠说:“刘二娃,现在你就按照我设计的图纸打造支架和转盘,还有手摇的转轮和摇把,这些应该很简单,这里……这里……”
  经过陈旭一番讲解之后,木匠连连点头,做过脱粒机的他很快就听懂了陈旭的要求,当然,听错了也没关系,陈旭还在旁边,不懂还可以再问。
  时间一晃就大半天过去。
  木工坊内,一个看起来稀奇古怪的东西也做了出来。
  一个高差不多一尺的圆形平台,主轴离地有两寸悬空放在支架上,用大拇指粗细的粗麻绳作为皮带连接在一米开外的一个直径足有四十厘米的大轮上,大轮并不厚,只有五寸左右,边缘用凿子凿出来一道半寸深的凹槽,粗麻绳刚好套在里面不会掉出来。
  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传动装置,和自行车链条的原理一样,大轮转动带动小轮,根据直径大小换算过来,大概摇动大轮转动一圈,小轮会转动四到五圈,只要摇把转动的速度够快,如果一秒转动一圈的话,小轮每秒的速度可以达到五圈左右,这个速度虽然还不够快,但在没有发明高速马达或者其他替代动力之前,这个速度已经几乎是极限了,而且转摇把的帮工也非常累,绝对坚持不了多久,除非是像虞无涯那种变态,至于继续加大转轮的直径也可以,但那样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转一下试试!”陈旭略有些紧张,根据眼前的成品来看,转动肯定是没问题的,只是要看转动的平衡性,转盘不能左右摇晃才行。
  一个学徒激动的握着摇把开始摇,大轮转动的同时,果然在麻绳的带动下,圆盘也在主轴的带动下跟着旋转起来,陈旭猜的不错,果然圆盘有些所有晃动,这样如果拉坯的时候,随着平台摇晃跳动,拉出来的陶坯肯定会是歪的,而且陶坯的厚薄也会不均匀。
  “停停,调整转盘的高度,让麻绳更加靠近活环的位置,越近越好!”陈旭观察了一会儿之后开始指挥调整。
  十多分钟过去,手摇式拉坯机又开始转动,随着呜呜的声音响起,这次圆盘的转动要平稳多了。
  “行了,差不多了,抬到车上帮我拉到陶器坊去!”陈旭终于松了一口气,于是刘二娃和几个学徒赶紧推来板车将拉坯机抬上去,然后吱吱呀呀的往陶器坊而去,陈旭则骑着马跟在后面。
  “咦,刘大匠,你这又是做的甚至奇怪的东西?要拉到哪儿去?”
  路上许多人看见之后都惊奇的东问西问,然后得知这是里典大人设计的制作陶器的拉坯机之后,于是引的一大群人都跟着帮忙推车去陶器坊看稀奇。
  等拉坯机运到陶器坊的时候,跟过来的大人足足有三四十个了,而小娃子更多,许多直接光屁股跟在后头兴奋的尖叫闹嚷。
  陈旭骑着马不断的抹着额头的虚汗。
  中国人喜欢看热闹的习惯什么时候能够改一下,这场面太吓人了,这些屁娃子一不小心被踩沟里去了都不知道。
  到达制陶坊之后,在陈旭的指挥下,一群人小心翼翼把拉坯机抬下来放进凉棚之中一个平坦的地方,调整支架的四条腿看起来完全平整之后,用石头将支架固定死,陈旭亲自摇动把手观察了一下,看着转动依旧平稳,这才让制陶坊一个长得比较壮的帮工过来,指着摇把说:“一会儿我让你摇的时候就摇,快慢听我指挥!”
  “好的好的!”帮工很是兴奋,因为刚才已经听一群人七嘴八舌的说过了,这是里典亲手设计的用来制作陶坯的设备,叫拉坯机,虽然还不知道怎么用,但如此复杂的东西一看都很高大上,能够第一次就亲自参与,帮工感觉这是极大的荣誉。
  “高河,弄一团和好的陶泥过来,但要比你们平时捏条坯的要稍微稀一些,记得要能立起来啊,别和成了稀泥!”陈旭叮嘱。
  “省得省得!”老陶匠虽然也不知道陈旭用这个这个拉坯机如何制作出陶坯,但和泥巴打了一辈子交道,一年四季一天到晚摸捏泥巴,对泥巴可以说已经数的比自家婆娘都熟了,不仅熟,而且摸捏的也顺手,想怎么捏就这么捏。
  很快一盆和好的泥巴端到陈旭旁边,陈旭用手挖出来饭碗大一团感觉了一下,的确软硬适中,就和面团一般,把泥团放在拉坯机的圆形转盘上按压结实,陈旭把手在水盆里打湿一下对帮工说:“开始转!”
  帮工于是激动又紧张的开始摇动摇把,随着摇把的转动,圆形转盘也开始跟着转动起来。
  “哇,快看,转起来了!”
  除开木匠和他的几个学徒之外,无数人跟着惊呼起来。
  “再快~”陈旭大声说。
  于是帮工用更快的速度转起来,摇把直接转的手都成了一片残影。
  “呜呜呜呜~”转盘在大转轮的带动下飞速旋转,看看速度已经足够快,陈旭深吸一口气,把双手轻轻的挨到转盘中央的泥团上,几乎就在手靠近的刹那,只见陶泥竟然快速的变成一根圆柱长了起来,然后随着陈旭的两根大拇指从陶泥中间按下去,伴随着转盘的快速转动,一个陶碗的形状瞬间出现。
  “哇~”
  围观的人一阵哗然,一个个都激动莫名的惊呼起来,一团泥巴在陈旭手中眨眼就变成了一个陶碗的形状,而且随着陈旭的手指稍微捏弄一下,陶碗的边缘很快变的又圆又薄,看着形状差不多成功了,陈旭把手在陶碗的底部轻轻摸了一下,随着转盘的快速旋转,很快碗底收拢进去。
  “停~”陈旭把手拿开。
  随着摇摇把的帮工松开手,大轮继续转了几圈之后,转盘也跟着慢慢停了下来,然后落在众人眼中的,就是一个又圆又光滑的陶碗静静的立在转盘上。
  “这……这……”老陶匠激动的胡子拼命抖动,嘴巴哆嗦着根本就说不出话来,不过一双眼睛却有些发红,恨不得扑到拉坯机上不下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10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