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638

  “你这傻孩子,你不会先敲敲门么?”葛氏没好气地说道:“快去。”
  “哦……”
  不敢违抗义母,蒙嬿撅着嘴走向屋外,然而没走几步,又被葛氏喊住,在她耳边低声嘱咐道:“若你嫂子醒了,你让她把那块白绢给你,你带来给为娘。”
  “白绢?”蒙嬿不解地问道:“娘,你要她一块白绢做什么?”
  “为娘只是看看……”
  “白绢有什么好看的?阿兄此番成婚,阿兄的那些宾客送来了那么多好看的布,您非要看他一块白绢?”
  “你这孩子……”
  葛氏不知该如何向蒙嬿解释,催促道:“你去就是了,快去。”
  “哦……”
  蒙嬿应了一声,只好来到了东屋,轻轻叩了叩门,喊道:“阿兄?阿兄?”
  仅片刻后,屋内便传来了蒙仲的声音:“阿嬿?稍等。”
  旋即,蒙仲便打开了屋门,问道:“怎么了?”
  “呃,见阿兄与嫂……嫂子迟迟不起,娘叫我来催催……阿兄今日不是还要相送那些宾客吗?”
  在说这话时,蒙嬿的目光亦偷偷窥探着内屋。
  “我这不是已经起来了嘛。”蒙仲笑着回了一句,旋即见蒙嬿探头探脑的模样,没好气地笑道:“你干嘛呢?”
  “我瞧瞧嫂子醒没醒……娘嘱咐我一件事,说是让我问嫂子要一块白绢……”
  “哦……”
  蒙仲顿时恍然。
  还别说,这件事还真不好由他这般的男子插手,按照习俗,一般是由已婚的姑嫂出面,至于婆婆,在这种事上也是不好直接出面的。
  想到这里,蒙仲咳嗽一声说道:“你嫂子已经醒了,你去吧,我到主屋那边去……对了,走时把门关上,你嫂子她……今日需要歇养一下。”
  “哦……”
  蒙嬿不是很懂兄长的话,不过也没在意,见兄长走向主屋,便蹑手蹑脚地走向了内屋。
  平心而论,蒙嬿对乐嬿这个嫂子的感觉,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
  之所以说谈不上坏,那是因为乐嬿的品性确实很好,哪怕当初蒙仲在没有给她回复的情况下去了赵国,但乐嬿还是毫无怨言地等候着,甚至于见葛氏、蒙嬿母女过于操劳,主动带着娘家的仆从帮忙田里的事物。
  更有甚者,见蒙嬿身上的衣服旧了,乐嬿还亲手给她缝制新衣。
  因此,在刨除其他感情后,蒙嬿对乐嬿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但为何又说谈不上好呢,这主要还是因为不适应。
  还记得八年前时,蒙嬿真正的亲兄长蒙春战死在滕国,得知这个噩耗后,其母萧氏亦因为悲伤过度而故,以至于家中就只剩下蒙嬿孤单一人,当时,正是葛氏收养了年仅七八岁的蒙嬿,对其视如己出,而蒙仲亦很宠爱这个妹妹。
  蒙嬿很珍惜这份珍贵的亲情,可忽然有一日,一个叫做乐嬿的女子闯入了她们家,以至于以往疼爱的葛氏,近几年嘴里也时常念叨着此女,她自然会为此感到惊慌与彷徨。
  至于剩下的,恐怕就是仿佛兄长被人夺走了那般的感觉吧。
  “笃笃笃。”
  走到轻掩的内屋,蒙嬿轻轻敲了敲门栋。
  此时乐嬿刚刚在屋内穿上贴身的小衣,听到声音吓了一跳,带着几分惊慌问道:“谁?”
  “是我,蒙嬿。”
  原来是小姑。
  乐嬿顿时释然了,轻声说道:“是小嬿吗,进来吧。”
  说着,她自己亦忍不住笑了出来。
  这也难怪,毕竟她与蒙嬿都叫做嬿,以至于她有时候叫蒙嬿为小嬿时,总有种仿佛在喊自己的错觉。
  可能正是同名的关系,因此她在见到蒙嬿的最初,就对这位小姑印象极佳,只可惜后者似乎对她爱答不理的样子。
  依言走入屋内,看到了仅穿着贴身小衣坐在卧榻上的乐嬿。
  看着那张床榻,蒙嬿不由地微微咬了咬嘴唇,毕竟曾经她还年幼时,亦与兄长蒙仲在这张床榻上打闹过,可现如今,这张床榻上却坐着一个陌生的女人。
  想到这里,她心中有些不快,板着脸说道:“娘让我在看看你起没起来,顺便,让你给我一块白绢。”
  “白绢?”
  乐嬿稍稍愣了下,脸庞霎时间变得通红,从枕下取出她早已叠得方方正正的那块白绢,刚想下榻递到蒙嬿手中,就感觉下身仿佛撕裂了般的剧痛,痛地她双眉紧皱。
  “你怎么了?”
  蒙嬿的心底亦不坏,见乐嬿露出痛苦之色,连忙几步走上前扶住后者,有些紧张地问道:“你莫不是得了什么病了?怪不得阿兄说你需要歇养一下……要不要我帮到(蒙)城内请医师?”
  “不用不用……”
  乐嬿一听就知道这位小姑对此事还一无所知,面红耳赤之余,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解释,只好含糊其辞道:“我只是……有些疲倦,歇养一日就好了……”说着,她便将手中的那块白绢递给蒙嬿,红着脸说道:“你拿着去吧,莫要让婆婆久等了。”
  “真没事?”
  “嗯,不碍事的……”
  “那好吧,那你躺下多歇歇,待会我把饭菜给你端过来。”
  “不用不用……那,麻烦你了。”
  “麻烦倒不至于,只不过……”说到这里,蒙嬿好似闻到了什么,嗅了嗅问道:“这屋内,什么味?”
  “我也不知……”乐嬿用被褥捂着羞红的脸,慌慌张张地岔开话题:“那……那我就再歇息片刻了……”
  “嗯,你躺着吧。”
  虽然心中对乐嬿有些芥蒂,但考虑到眼前这位嫂子仿佛生了病的样子,蒙嬿亦有些不忍,替她掖好被子,这才转身走到屋外。
  『为何娘一定要我向乐嬿这女人讨要这块白绢呢?』
  出于好奇,蒙嬿见四下无人,便索性将手中的白绢摊开,旋即便看到了白绢上的点点落红。
  起初她有些不解,但旋即,她便联想到了什么——毕竟她好歹也十六岁了,亦经历过了作为女儿家必须得经历的事。
  『娘要这污秽之物做什么?』
  蒙嬿有些嫌弃,但仔细看看,似乎白绢上的血迹与她印象中又不太一样,至少闻起来没有那种奇怪的腥味。
  不懂。
  带着诸般困惑,蒙嬿赶紧将这块白绢原样叠好,送到仍还站在主屋屋外的母亲葛氏手中。
  从蒙嬿手中接过那块白绢,葛氏摊开看了一眼,虽然她知道乐嬿乃是出身乐氏一族的宗女,自然洁身自好,但终归看到此物她才敢放心。
  “娘,这是什么呀?”
  “呃……”葛氏看了一眼蒙嬿,考虑到女儿现如今也十六岁了,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岁数,因此她在犹豫了一下后,还是附耳对蒙嬿解释了一下,听得蒙嬿当即面红耳赤。
  此时,葛氏将那块白绢又递还给蒙嬿,叮嘱她道:“阿嬿,把这块白绢还给你嫂子……小心,这是女儿家颇为珍贵之物。为娘去把熬的鸡汤再热一热,回头给你嫂子补一补……”
  “我也想喝鸡汤……”
  “当然也有你的份。”葛氏揉了揉女儿的头发,笑着催促道:“快去吧。”
  “哦……”
  此时,蒙仲也已在家中用罢了早饭,旋即便前往了祖屋那边。
  正如蒙仲所猜测的那般,当日,太子戴武、惠盎、戴不胜、田章四人皆向他提出了辞行。
  毕竟这四位皆是身居要位,太子戴武目前坐镇郯城,扼守泗淮之地;而惠盎则取代了已返回赵国的仇赫,再度成为了宋国的国相;至于田章与戴不胜,更是目前率军陈兵于齐宋边境的两国主将。
  毫不夸张地说,此番这四人能来赶赴蒙仲的婚事,着实是给了蒙仲极大的面子。
  在临别前,这四位亦分别与蒙仲私下聊了几句。
  先说田章,他向蒙仲提出了他心中的建议,即希望蒙仲投奔齐国,日后能接替他的位子。
  在他看来,这是对齐宋两国都非常有利的事,唯一的顾虑就是齐王田地——正如孟子此前所断言的那般,齐王田地刻薄寡恩,未必有容人之量。
  本来田章还没有太大的感触,但这次他见到了宋国的太子戴武,在见到了戴武的为人处世后,他不得不暗自感叹:他齐国的君主田地,着实是不如宋国太子戴武待人真诚宽容,又平易近人。
  但即便如此,田章还是抱着最后一丝丝的希望,向蒙仲说起了这事:“阿仲,待你学业有成,日后准备出仕时,请务必先投奔齐国,以你的才能,再加上愚兄的帮衬,你定能在齐国有一番大的作为,假以时日,多半还能接替愚兄的位子,介时,有你从中调解,岂非能让齐宋两国化解战戈?”
  听闻此言,蒙仲委婉地说道:“兄长的好意愚弟明白,若真有日后,免不了要叨扰兄长。”
  听这意思,就是委婉地拒绝了,对此田章暗暗叹了口气,亦不好多说什么,毕竟他齐国如今的君主田地,确实不是什么值得投效的明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6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