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精校)第3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8/559

  张问强作镇定地回头对玄月说道:“你陪着皇后娘娘。”
  说罢不再犹豫,头也不回地向从景运门那边走去。
  黄瓦红墙,犹如幻境……
  张问从景运门出去,先去了内阁,内阁衙门的院子里已经站满了官员,这些官员以首辅顾秉镰为中心议论纷纷。他们都是部堂、都察院等职能部门官员,大部分是张问执政以来提拔的“新浙党”。
  党争,大家已经见惯了、有经验了。很明显,张问的命运将关系着他们的死生荣辱。
  “张阁老来了,张阁老来了……”
  众人从中间让开一条道,张问提了一下长袍下摆,左手按剑从人群中间那条道路中走过去。他冷着脸,尽量让每一步都迈得稳……但是,谁又真能每一步都从容不迫?
  周围顿时安静极了,穿红袍的、青袍的,胖的、瘦得,白脸的、红脸的,都把目光全部聚集在张问的身上。他们的神情极其丰富。
  张问穿过人群,走到内阁办公楼前面的石台阶上站定,缓缓扫视了一遍在站的众官员,他发现,新任兵部尚书朱燮元也在人群里。
  人们看着张问,屏住呼吸。
  张问深深吸了一口气,紧紧握着剑柄,镇定地说道:“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大明朝廷都稳如泰山!国家养士三百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他那高大的、又略显瘦弱的身躯纹丝不动,长剑挂在腰间,他的目光坚定如远山,微微抖动的长袍,似乎承载不了那如山的意志……
  在这一刻,一句“国家养士三百年”,与饱读诗书的众文官产生了剧烈的共鸣,他们真的相信,张问是一座伟岸的大山!在众读书人的眼里,仗义死节,伯夷叔齐做过;文天祥、颜真卿做过。此时,张问,无疑做着和他们同样的事。
  “我等愿与张阁老共进退!”
  张问受周围气氛的感染,胸中骤然开阔,他对天地说:我做的一切,虽然过程很阴暗,但是这一切并不是因为私欲。当一个人面对太沉重太宏大的东西时,权谋已经变得单薄,必须要为自己找到一个信念的十足点,才不会被压垮。
  张问抬起手平息大伙的嘈杂,说道:“皇上人事不醒,社稷蒙难,我等作为国家大梁,必须维护皇上的遗诏、朝廷的权威。如有人倚仗权贵势力祸乱纲纪、干涉朝政,我等以死力争。”
  众官员纷纷高声慷慨陈词。
  “去乾清宫!”
  张问极目望去,光线暗淡,夕阳收住了最后的余辉。朱红大门,檐牙高阁,雄伟宫殿,都在惨白的天边印下了黑重重的轮廓。一天结束了,但是夜晚并不妨碍人们的争斗,今夜才刚刚开始。
  第六折
肯羡春华在汉宫
段十九
龙权
  夜色降临之后,紫禁城的空地上凉丝丝的,但是乾清宫的大殿里却闷热非常。白天的热度没有及时地散去,又突然涌入这么多人,就更显燥热了。
  在这宽阔辉煌的大殿中,灯火通明将整个大殿照得形同白昼。张问站在红地毯的前头,和首辅大臣顾秉镰挨着,期间有些王公大臣想和他寒暄,张问都没怎么搭理他们。一切都是为了权利,信王那边的人还不是想争取张问的支持,如果时间充裕,说不定他们还能搞出更多的名堂。张问懒得理他们,什么客套话都没有用,遗诏一出来马上就要翻脸的事儿,还客套个鸟蛋。
  盛夏的天气,一窝蜂人聚集在这大屋子里,张问闻到了许多难闻的味道,有汗味、狐臭、甚至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恶臭。不是人人都那么爱干净的,这里边的气味,就像这里边的人一样鱼龙混杂。
  这时一个尖尖的声音喊道:“皇后娘娘驾到。”
  众人都看向御座左边,只见在一大群太监宫女、扇罗仪仗前呼后拥,奴婢们都弯着腰躬着身子用碎步小心走着,簇拥着皇后张嫣缓缓地走向御座。
  皇后穿的是深青色礼服,因为皇帝还没死呢。皇后的礼服并不是黄色,而是深青色的翟衣。她头上的凤冠,以漆竹丝为圆匡,冒以翡翠,上饰金龙、点翠凤、珠花、翠云、珍珠,凤冠在灯火下闪闪发光,华丽非常。
  一百四十八对的深青织翟文、玉色纱中单、红领褾襈裾、玉穀圭、玉革带……玉佩叮咚,一如她那张如玉俏脸一样的美好。
  众人跪倒在地上,高呼道:“臣等叩见皇后娘娘千岁。”
  但是,张嫣虚岁才十九岁……
  皇后拖着长长的礼服,冷着脸,眼睛看也不看众人一眼,带着皇家的威严。她的小鼻尖上渗出了细细的汗珠,穿着这么一身衣服,就算御座旁边放着一大盆冰块,依然闷热得慌。她坐上龙榻,一拂长袖,看着御阶下面的众人,她很快发现了张问在人群的最前面,她那紧张的心情一下子好受多了。
  王体乾双手捧着诏书远远地站着,因为勋亲王公大臣都还跪着,王体乾现在要是敢站到龙榻旁边就有受拜的嫌疑。
  皇后张嫣脸色苍白,汗珠从凤冠中流到了她的眼角,让她的眼睛一阵刺痛,但是她却不敢去抹汗,她紧张地保持着一举一动的庄重。她的眼神里泛着与一个十几岁女子毫不相称的冷光……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张嫣许久没有动静,众臣摸不着头脑,但是都伏着身子不敢仰视,唯有张问悄悄抬起头,去看皇后是怎么回事儿。
  皇后的额头如她的姐姐那样饱满,大眼睛小嘴、秀气的脸蛋分外可爱,明明是一张单纯女孩的俏脸,神情却完全和单纯沾不上边。皇后也在注意着张问,两人目光一触,张问怔了怔,随即坚定地看着她的眼睛,鼓励着她。
  张嫣明白自己将要违背皇帝的遗诏,在阴谋下颁布一个相反的诏书,她心底余存的良知和本分,让她惶恐。是张问的眼睛鼓励着她,让她觉得有所依靠……张嫣缓缓转过头,对着王体乾点点头。在这时,张嫣的心底流过一股冰凉,她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王体乾走上前来,朗声道:“皇上遗诏。”他拖长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众人伏着身子静静地听着,没有人说话,只有偶尔的一声轻轻咳嗽。
  “朕以皇长孙入继大统,获奉宗庙三年有余……盖有长子朱慈炅延续皇家正脉,宜上遵祖训,下顺群情,即……皇帝位!”
  王体乾停顿换气的时候,“皇……帝……位……”三个字的回音响彻乾清宫大殿,在高大的房梁之间回荡余音缭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自有始皇帝一统九州、扫荡八荒以来,皇帝就是人间至高无上的存在,皇权所及之处,鞭笞天下,征伐四方。即皇帝位……这几个字,让王体乾那庄严的腔调、充分地咏出了气势。
  “皇上啊……”突然人群中一人仰头大哭。大臣们没有一个是傻子,朱慈炅即皇帝位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都清楚,其中有个不怕死的官员开始嗷淘大哭。
  王体乾目不斜视,连看也不看那人一眼,继续念道:“……因其年幼,内事托皇后张嫣,勉修令德,勿遇毁伤;外事以武英殿大学士张问,辅佐幼主治理朝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8/5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