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精校)第4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7/559

  周围那些陈玉娘难姐难妹见明军将帅竟然躬身向她行礼,不禁对她刮目相看,眼睛里立刻充满了敬畏。
  秦亮道:“末将奉内阁张大人的命令,专程率军攻打松山救援被建虏劫掠的百姓,昨晚和建虏激战半夜,建虏败走,末将趁穿插,突然兵临松山城下,打了建虏一个措手不及……呃,陈上使回去之后还请在张大人面前美言几句……”
  陈玉娘的眼睛露出一丝笑意:“秦将军是我的救命恩人,能帮到你的地方我一定做到。”
  “末将先行拜谢。”
  “你们有多少人马?”
  秦亮道:“原来有两万多人,打了两仗,死了几千人,现在不足两万……为防建虏反扑,咱们得尽快建立城防,死守松山,等待援军。”
  “只有一万多人?”陈玉娘吃惊道,“孤军深入只有一万多人怎么守住松山?不如带着大家走吧。”
  “这……”秦亮沉吟不已。他心道:如今打下了松山,肯定出乎朝廷大员们的意料,如果再守住松山,为大明主力争取到一次战机,那以后老子在张阁老面前不就是红人了?
  这时旁边一个穿官袍的文官也说道:“秦将军,我们的弹药消耗太大,不容易守住。陈上使说得对,不如赶快撤出松山方为上策。”
  秦亮沉吟道:“锦州有朱大人的锦州军,南有我军主力,向哪里走都是好几十里的路,还带着这么多老百姓,不是自送虎口么?”
  众人都面色沉重,沉默不语。秦亮抬头说道:“没办法,只有死守此地,不用多说了,就这么办,抓紧时间清楚残余敌兵,修缮工事,准备迎敌!”
  不多久,城中清军或被消灭,或被俘虏,所剩无几,被俘的清兵押送到了城西谯楼前。
  秦亮登上谯楼,大声喊道:“宁远指挥司令:满人犯谋逆、滥杀、挑起战争等十项大罪,罪无可恕,凡抓获罪犯,斩!”
  楼下的战俘顿时一阵骚乱,四面全副武装的明朝官兵严阵以待,只听得一个将领喊道:“别浪费弹药,给我砍!”
  清军俘虏的兵器已经被收缴,手无寸铁,眼睁睁地看着弓箭飞来刀枪逼近毫无办法。明军官兵冲进人群,端着长枪乱捅,提着刀剑乱砍,鲜血横流头颅乱飞,惨叫四起惨不忍睹。
  第七折
率土之滨
段六九
跳梁
  宁远城指挥司衙门,这个指挥司是朝廷征对辽东战事临时设立的行辕,相当于总督衙门那样的机构,由朝廷临时派遣的京官组建,战争结束之后便可撤销。
  此时的衙门里站满了文武官员,十分热闹,只听得熊廷弼的声音:“秦亮拿下了松山城?”
  一个背上插着三面锦旗的黑脸军士道:“这是秦将军的亲笔奏报,封漆内另有密文官报,请大人过目。”
  原本秦亮军在指挥司的勾划里就是当炮灰用的,如今炮灰没被消灭,反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战果,官僚们的惊喜可想而知。
  大堂中的官员们手足舞蹈地争相庆贺好不高兴,倒是坐在上方公座上的张问比较淡定。他身件穿旧的直身青袍,帽子也没戴,发髻上插着一根木发簪了事,身边的两个玄衣卫侍卫也没有戴帽子,梳着男人的发髻。
  在这样正规的场合,张问敢这么穿,其他官员却不敢乱穿衣,都穿着红青颜色的官服头戴乌纱帽,衣着比较正式,这样倒是衬托出了张问的与众不同。
  张问抬起手,说道:“把官报拿去译写,秦亮的信呈上来。”
  一个玄衣卫侍卫走下公座,从那黑脸军士手中接过书信,回身交到了张问的手上。张问扯开浏览了一遍,说道:“抛开舆情方面的考虑,从兵事上说,秦亮攻下松山作用也不大……让我吃惊的是秦亮居然打算固守松山城。”
  身穿红色官服的熊廷弼向前走了两步,先回顾了一遍周围的人,然后说道:“只要秦亮能守住松山城几天时间,松山完成可以为我们创造一次极好的战机!秦亮军占据松山,就像一颗钉子钉在锦州-小凌河一线到杏山-大兴堡一线之间,建虏定会调兵进攻松山,当此时机,如我军调出车师背上,迫使建虏与我在松山决战,将又是一次消耗建虏实力的战机。”
  一个兵部的官员说道:“下官以为,利用这次战机,咱们完全可以布置一次大战役:南部防线有重兵三十万,可一分为三,一部从正面向北施压;另一部增援松山拖住建虏;第三部从大兴堡沿边墙北上,加固锦州防线,三面合围,以优势兵力将建虏从辽西走廊赶到海里去!”
  熊廷弼也附议:“王大人所言老夫赞同,从几次战役的战果中不难看出,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有很大上升,野战并不比建虏逊色,加上此时的优势兵力,我们不用再保守集中兵力的限制,这样反而会畏首畏脚难有建树。”
  张问用手指轻轻敲打着暗红色的桌面,微笑道:“秦亮这次立了大功。”
  ……
  宁远城墙,张问在众大臣的簇拥下走上城头,下边的无数的官兵和百姓大声呼喊起来,张问一出现在公众场合,气氛总是这么热烈。
  只听得张问大声说道:“在九州之地,华夷之争自古就有,从未停止。汉家王朝的兴衰也在交替变化,有时候我们会因内乱积弱被异族欺凌甚至统治……但是,只要我们强大的时候,一定会翻过身来,中国一定会横行天空之下我们所有看得见的地方,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没有哪一个族群敢在几千年的时间保持这种霸气……”
  城楼上下成千上万的军民疯狂地挥舞着手臂,高呼万岁,以至于张问的演说几度被打断,他不得不停下来平息人们的情绪。
  “有的种族天生愚蠢,一朝武力优势,便如跳梁小丑上窜下跳,不可一世,忘记了自己的根基……这样的种族有个很好的例子:匈奴。一度猖獗,如今他们在哪里?”
  “现在,建虏利令智昏不断犯境,夺我故土,杀我乡亲,残暴之极令人发指。无论它怎么猖狂,它也杀不完我亿万万炎黄子孙,却与我中国结下血海深仇,国仇家恨,一定要报!我们要让历史证明建虏的愚蠢……”
  到了最后,张问也被自己的这种热情冲击得激情澎湃,声音几乎都喊哑了:“我中国信奉厚德载物,宽以待人,但是,历史会告诫那些在周边上窜下跳一时得志的小邦:与我为敌,与我为仇,绝非明智之举,亡国灭族终有一天会到来!”
  张问鼓舞完士气,随即调集十个师的兵力向松山增援,以五个装甲师稳住中军阵脚,步骑纵队为左右向松山挺进;同时增调十几万人马从大兴堡出发,沿着边墙向锦州进发,对辽西走廊上的清军形成合围之势。
  此战明军实际投入战斗兵力四十个师,接近三十万兵马,另有保障后勤的兵马民夫不可胜算。
  辽西走廊背靠松岭,东面大海,地势险要,周旋余地不大,双方的胜负对决就将在这里爆发……
  增援松山的十个师由大将秦良玉统帅,他们很快离开南部防线,沿海岸线向北扫荡。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7/5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