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661

  梁心铭一边吃西瓜,一边认真听李山讲生活经。“三人行必有我师”,圣人之言果然不假。这李山用朴实的语言给她上了生动的一课,也与她某些想法不谋而合。
  吃完西瓜,梁心铭已做出决定:要把李山当做这个村的典型,让他带动全村人致富。
  她道:“……你再种一片竹子,晒笋干卖;果木多种些,吃不完,做成果干能放得长,叫你媳妇去城里,本官让人教她这手艺。还有茶叶也是。这些东西能吃能卖……”
  “你富了,村里人眼红,你别怕吃亏,西瓜种子多留些,都送给他们,让他们都种。都种了,就没人偷你的了,你也少了麻烦。吃亏是福,这些事情你做在前面,你比人就先一步,比别人多了本钱和经验,你就能做大!”
  李山激动地点头,充满信心。
  他媳妇女儿也躲在房里听。
  梁心铭决定,在每个村都找出一两个能干、肯干、脑子灵活的人树立典型,指引他们先发家。百姓们看到好处,自动就会跟风了。至于结果,就看他们的造化。
  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多余的东西不好卖。为此,梁心铭就要考虑下一步:市场的承受能力。药材也好,土产也好,一旦种的人多了,潜县县城就那么大,价格必然下跌,必须往湖州、京城等繁华之地销售才行。
  然后,很自然地涉及商道。
  要致富,先修路!
  梁心铭下一步目标——修路。
  她也曾联合乡村的土财主和大户人家,劝他们集资,修建乡村的土路、建造石桥或者木桥,改善了各地的交通状况。但是,这次修路不是小工程,她必须向上面汇报。
  梁心铭很清楚,若没有王亨,若是她不想办法往上爬,只怕一辈子都待在这山沟沟里做县令都有可能。
  她是不会自甘平庸的!
  王亨曾劝她别“锦衣夜行”,把她在县衙火灾废墟上办公的情景画下来送往京城,让皇帝知道她的努力;现在,她就要自己给皇帝上折子,以免皇帝忘了她。
  她要怎样才能引起皇帝对她的关注呢?
  她想起离开京城那天,靖康帝说过的话,“我大靖有二十个州。疆域广阔,地大物博。朕坐拥这天下,却从未出去瞧一瞧这天下。”他问梁心铭可愿为他分忧?
  梁心铭知道送靖康帝什么了。
  梁县令要往上爬了,求姑娘们月票支持!
第285章
宜家宜室好夫君
  她手上有一幅潜县地形图,是她花了一年多时间才绘制成的。其中,她亲自走过几十个村镇,每到一地,便绘制当地的地形图。剩下的地方,是她教卿陌等人绘图技术,让他们执行任务时顺便勘察地形,然后绘制、汇总。
  她还有一幅潜山湖地形图。
  全县地形图和潜山湖地形图,再加上几幅特色风景画,足以让靖康帝了解整个潜县,并清楚地看到她所做的努力。
  特色风景画,其中有两幅是潜山湖的风景。
  第一幅图是潜山湖的春景。今年春天,她带着惠娘和朝云在潜山湖住了好些天,画了不少画,这是其中之一。画面上碧波荡漾,近处柳枝飘扬,远处岛屿星罗棋布;旁边山上农人耕作,观者如在画中游。
  第二幅图是潜山湖的秋景,梁心铭决定选在白果岛,银杏到秋天叶子就变黄,色彩极美。这幅图要现画。
  梁心铭带着赵子仪和欢喜登上船,划到白果岛附近停下,先从正面视角绘制了色彩绚烂的岛屿轮廓;又如微雕般,在众多银杏树中选了一棵树特写,树下坐着两个人在下棋,面容模糊。——那是她和王亨。
  梁心铭坐在船头,面前案上铺着画卷,桌案上除了绘画用的颜料,还有一食盒,里面装着菱角和糖炒栗子。
  日头偏西,秋风清凉,她不由打了个寒噤。
  赵子仪将她的斗篷取来,为她披上,道:“大人,歇会儿吧。欢喜煮了糯米藕,趁热吃一点。”
  梁心铭道:“好。”却还是没停手。
  赵子仪心一紧,担忧地看着她。若是以往,她听见有这类吃的,都会两眼发光,立即要吃;可是现在竟兴致缺缺,只说“好吧”。他担心再这样下去,她会倒下。
  他想提起她兴致,便试探地问道:“大人,等上岛,属下打一只兔子,让欢喜烤了怎么样?”
  梁心铭道:“算了吧。太麻烦。”
  赵子仪心更拧紧了,愁!
  下船的时候,梁心铭正要跳上岸,忽然一只手伸过来环住她腰,跟着身子一轻,便落在了岸上。
  她转脸,对赵子仪道:“大哥就是厉害。丁丁那小子武功练得怎么样了?上次爬墙,害得我手都磨破了。”
  赵子仪道:“现在他可以带着大人翻墙了。”
  欢喜跟着跳上来,道:“他那天还带着我试了一回呢。”
  梁心铭轻笑起来。
  上了白果岛,梁心铭顺着记忆中的路,找到去年游玩的那片银杏树林。站在林中,脚下踩着厚厚的、金黄的银杏叶,她默默地看着对面的古树。
  恍惚间,看见两个青衣男子正坐在树下对弈。
  剑眉男子道:“青云为何如此高兴?”
  清雅男子道:“恩师猜猜看?”
  ……
  赵子仪看着前方伫立的身影,生出孤单的感觉,忍不住上前劝道:“大人是否担心安泰?大人不必担心。以安泰的智谋,不会有事的。当年他和属下一块游历时,什么苦都吃过,连烹饪这样的事都学会了呢……”
  梁心铭猛回头,错愕地看着他,“恩师会烹饪?”
  赵子仪点头道:“是。安泰做饭很好吃的。”
  梁心铭无法想象王亨做饭是什么样子,忙道:“大哥给我说说,他都会做什么。——咱们去那边坐。”
  赵子仪见她有了精神,暗松了口气,对欢喜使了个眼色,欢喜忙从包裹里拿了块毯子出来,过去铺上,三人便背靠着古树坐了,听赵子仪说他和王亨游历的故事。
  “……我烤的兔子,他嫌弃说狗都不吃。我说,有本事你烤一个来试试。他吹嘘说,只要他愿意,学什么都容易。我自然是不信的。他就装成一找活的,到一酒楼后厨打杂。在那干了三天,走了。”
  梁心铭忙问:“可是吃不了苦?”
  赵子仪道:“不是,学会了。”
  梁心铭失声道:“不可能!”
  赵子仪道:“属下也觉得不可能,可是他真的学会了。做了两顿饭,没酒楼的好,比一般人强多了。后来就越做越顺手。我们常常露宿野外,吃的都是自己想办法,他因此练了一手烤鱼和烤肉的本领。他也不是肯下厨的,因为太挑剔,吃不了我做的东西,不得已才亲自动手。那次在湖州,为了省事,他买了两条火腿让我挂在马上,每到歇息时,他就削一块火腿肉,切成细细的丁,加上胡萝卜和笋干一块用油炸了,香喷喷地炒饭,叫做‘火腿炒饭’。有时候在农家买些蔬菜来搭配,更好了。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炒饭,天天吃都不厌。我是彻底服气他了。”
  梁心铭喃喃道:“天才不是传说。”
  小亨亨现在是宜家宜室的好夫君典范。等他回来,一定要他用火腿炒饭给她吃。她越想越开心,忽然想自己好歹也是个女人,开发开发,也许就能挖掘出潜藏的厨艺天分,因此对赵子仪道:“大哥你抓个兔子,我也来烤了试试。”
  欢喜一听,急忙道:“大人,有婢子在,哪能让你动手呢?奶奶要是知道了,会骂婢子偷懒的。”
  梁心铭和赵子仪相视而笑,不理小丫头抗议。
  赵子仪起身,叫梁心铭一块去看他打猎,一面走,一面对她道:“属下虽不会做,却会吃。大人做了,属下来评判,看比安泰做的如何。”
  梁心铭讥讽道:“大哥会吃?真太厉害了!”
  赵子仪听她打趣自己,忍不住笑了。
  梁心铭一见他的虎牙,又道:“大哥这小虎牙真绝了!”
  赵子仪没有窘迫和掩饰,道:“小时候,我爹常抱着我吹,说他儿子比隔壁家的姑娘还俊。结果长大了……”
  话未说完,梁心铭便失声笑起来。
  赵子仪亮着小虎牙,陪着她笑。
  梁心铭烤的兔子味道如何,无人得知,因为她下了封口令,不许欢喜和赵子仪泄露一丁点。
  回到县衙后,梁心铭便拟了详细的奏折,通过唐知府往上递交,私下她又给林巡抚写了信,将修路的规划告知。
  唐知府对梁心铭的背景很清楚,心想这路若是修成了,自然有他一份功劳;若上面不同意,他也没损失,何不支持呢?于是他便批示了,再上呈递交到徽州府。
  林巡抚看后,觉得梁心铭不是莽撞之辈,既然提出这计划,想必胸有成竹,也和唐知府一样的心思,也写了奏章,连同梁心铭的折子和那些图,一起送往京城。
  ※
  中午好,宜家宜室的小亨亨求月票!
第286章
奉旨进京
  梁心铭暗中除了九名官员,九人都风马牛不相及,分属各地,但在左端阳眼中却不是这样,正如梁心铭所料,他将这些人串联起来,便看出了端倪。
  到底是谁干的?
  左端阳首先想到王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6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